问题

如何看待郑州一小区被外卖骑手“孤立”一事?

回答
郑州某小区外卖骑手“集体拒送”事件,确实是个挺让人关注的事儿。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捋一捋。

事情的起因,简单说就是因为小区管理太严了。

据说,这个小区为了所谓的“安全”和“秩序”,对外卖骑手进出做了很多限制。最主要的可能就是:

要求骑手统一在一个指定地点等待,或者需要登记、扫码、戴口罩、量体温等等一系列流程。 听起来好像是为了安全,但实际操作起来,对骑手来说就是极大的不便。他们一天要跑多少单?每一单都要经过这么一套流程,时间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可能还有一些更“硬核”的措施,比如不让电动车进入小区,或者对电动车停放有严格规定。 这对于高度依赖电动车的骑手来说,简直是无法接受。

然后,骑手们就“反击”了,采取了“集体拒送”的策略。

这就好比,你一直给别人送货,结果别人给你设置了重重障碍,让你送一次货比平时慢一倍,而且还可能被罚款或者扣积分。换谁谁受得了?于是,骑手们就联合起来,不干了。

这事儿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我觉得主要有几个点:

1. 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最直接的受害者当然是小区里的居民。他们花钱点外卖,结果送不到,或者送得特别慢,这肯定让人不爽。本来是图个方便,现在反而添堵了。
2. 暴露了基层管理的粗暴与不专业。 很多小区管理,尤其是一些新小区或者一些物业公司,在面对外卖、快递等新兴行业时,往往采用一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缺乏精细化和人性化。他们只看到了“外来人员”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却忽视了这些“外来人员”提供服务的必要性,以及他们工作本身的特点。这种管理方式,说白了就是懒政,是缺乏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
3. 凸显了外卖骑手群体的生存困境。 这些骑手,说白了就是我们社会的“基石劳动者”。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服务,但他们往往是低收入、高付出、高风险的群体。他们的工作本来就够辛苦了,还要面对各种不合理的规定和不尊重的对待。这次事件,也是他们一次群体性的“维权”。
4. 反映了社会治理的碎片化。 这种事情,如果只是个别小区,可能影响不大。但一旦形成某种“模式”,就说明在一些地方,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平台责任、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各个环节,都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同机制。

那么,怎么看待这件事?

我觉得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给某一方,而是要多角度去分析:

小区管理方: 你们的管理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方式绝对有问题。粗暴的“一刀切”管理,只会激化矛盾。应该思考如何与时俱进,找到既能保障安全、秩序,又能满足居民生活便利性需求的方法。比如,可以与平台沟通,要求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对骑手进行培训和管理;可以设置更合理的入内规则,比如指定时间、指定通道等;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比如人脸识别、电子围栏等,而不是简单地“禁止”。
外卖平台: 你们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骑手是你们的“就业出口”,你们有责任规范他们的行为,也有责任保障他们的权益。平台应该与小区物业积极沟通,争取更合理的合作方案,并为骑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而不是让他们独自面对各种刁难。
骑手群体: 我理解你们的辛苦和委屈,集体拒送是一种反抗手段,但也要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伤及无辜的消费者。在采取这种手段的同时,也可以尝试通过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比如与平台、小区沟通,或者通过行业协会等渠道来反映诉求。
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我们享受外卖带来的便利,也应该理解骑手这份工作的辛苦。适当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在沟通出现问题时,也能站在一个相对理性的角度去处理,对解决问题也是有帮助的。

总结一下,这事儿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

它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基层管理、新兴服务业、劳动者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交织在一起的复杂问题。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城市现代化、高品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到那些默默付出、支撑起我们生活便利性的劳动者,也要反思我们当前的基层治理模式是否真的与时俱进。

说到底,一个小区也好,一个城市也好,真正的“安全”和“秩序”,不应该建立在牺牲一部分人的便利和尊严之上。而是应该在各方的沟通、理解和妥协中,找到一个更和谐、更可持续的平衡点。这次的“孤立”事件,与其说是一种抵制,不如说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这些问题,需要被看见,被重视,并被妥善解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事情是发生在河南郑州荥阳的蓝山玖月小区。首先,我下载了美团外卖,登录上,把地址定位到荥阳蓝山玖月小区。

这是图。

可以看出来,荥阳的美团外卖配送全是专送,没有众包乐跑。

没错,某些小地方美团是不允许众包入驻的,怕影响专送。

能让专送骑手抱团,一定是管理层的意思。而管理层宁可自己掏钱都让骑手整体孤立这个小区,这明显不是钱的问题。

再说到差评的问题。

像这些小地方,县级别的专送大部分只有一个站点,他们只是普通的代理商,美团会按照他们整体数据的优劣来分等级,等级影响到美团给他们的活动补贴补助。而这些代理商才是真正的管理者。在数据达标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制定规则,工资补助罚款迟到什么的,全是老板说了算。美团总部根本不会管。

而骑手根本不是美团的员工,顶多算代理商的员工。

所以,差评投诉等罚款,管理层说他们掏钱。但是差评投诉在管理层的运作下,有些是可以消掉的,有些不可以。管理层其实也掏不了多少钱。

我说这么多就是想说:在这样的小地方,管理层说了算。骑手孤立这个小区,必须经过管理层的同意(你自己孤立?没问题,但是差评投诉自己掏钱)。那为什么管理层自己掏钱也要孤立这个小区呢?

原因:“之前我们有个同事来小区送餐时,被小区保安关进了地下室,说业主丢了东西,不让他走。我们都很气愤,觉得受到了侮辱,并且决定以后不再进这个小区的门。其他同事宁可被差评也不进去。”因为担心自己接到差评,骑手还希望凌楠“别投诉自己,自己并不想被扣钱“。

明显是受气了,不是钱的问题。就凭这点,我个人支持这个管理层!兄弟!这年头敢为骑手出头的站长真的没几个了!是个爷们!

我们再说小区这边,小区这边就一句话:

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这件事,没听说过,不清楚。”

.......................................................................

你都知道没有了,为什么还能不清楚呢?你不清楚,你怎么知道没有这件事?

我懂了,工作人员的意思是我没听说过,就等于没有。

所以,孰是孰非,大家心里大概有个底了吧。

以前我也当过站长,如果是我的站点出了这样的事,我会先去和物业沟通,如果物业那边沟通不了。我会向老板请示,大概率老板会让配送部咽下这口气,毕竟配送的不是老板,他要挣钱。差评投诉数量小了我还能像办法申诉消掉,数量大了根本消不了,老板要罚钱,这些钱必须有人掏。我工资也不高,我掏不起,罚骑手于心何忍。所以这件事,要孤立这个小区的根本不是只有骑手。而是他们县城的美团代理商,老板配送部骑手全部,哪怕掏钱都要孤立这个小区。你们物业到底做到多绝才能让别人这么对抗你们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郑州某小区外卖骑手“集体拒送”事件,确实是个挺让人关注的事儿。这事儿怎么看,得从几个层面捋一捋。事情的起因,简单说就是因为小区管理太严了。据说,这个小区为了所谓的“安全”和“秩序”,对外卖骑手进出做了很多限制。最主要的可能就是: 要求骑手统一在一个指定地点等待,或者需要登记、扫码、戴口罩、量体温.............
  • 回答
    郑州奔驰女车主刚买车就遇上了糟心事,24小时不到新车就出现了转向系统助力失控,导致行驶过程中方向盘根本无法转动,这可真是让人捏一把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4S店方面的回应竟然是只能修车,这态度未免太让人寒心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这是一辆新车。新车就出现如此严重的机械故障,这本身就说明问题不小。转.............
  • 回答
    郑州小区暴雨中倒塌的围墙修复费用高达129万元,这无疑触及了许多居民的神经。在经历自然灾害的痛苦之后,高昂的维修费用和对物业收费合理性的质疑,让本已脆弱的情绪更加复杂。这不仅仅是一笔钱的问题,更关乎着小区业主与物业之间的信任和权益。129万的围墙维修费,钱都花在了哪里?首先,我们需要审视这笔费用的构.............
  • 回答
    郑州女子按摩一小时花费19.8万,这事儿听着就够吓人的,简直是闻所未闻!19.8万,就算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一小时的按摩也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个天价。所以,当这个新闻出来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得是多大的宰客事件啊?事情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关于19.8万天价按摩的真实情况这起事件之所以.............
  • 回答
    郑州 6 小时完成 1260 万人核酸采样,这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其背后展现出的“郑州速度”和效率,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核酸检测,更是一次对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组织动员能力以及执行力的极致考验。如何看待郑州 6 小时完成 1260 万人核酸采样?首先,我们得承认,在短时.............
  • 回答
    郑州关于小学女生头绳颜色统一的要求,以及官方将其解释为“仪表教育”,媒体则普遍认为这是“过度要求”,这场讨论确实触及了教育的边界和细节管理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官方的逻辑:为什么是“仪表教育”?首先,我们来看看郑州相关部门,特别是督查室,是如何回应和解释这一规定的。他们.............
  • 回答
    郑州一名女子在学校自习室偷走考研学生平板电脑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被盗学生感到非常崩溃。从事件本身到其背后可能引发的思考,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一、事件本身:一个令人心痛的盗窃行为 犯罪行为的本质: 偷窃就是偷窃,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是对他人财产权利的侵犯,是违法的。这名女.............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郑州那个少年,叫小李吧,他挺身而出扶起老人,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值得称赞的事。在咱们这儿,很多时候看到有人摔倒,第一反应可能是怕惹麻烦,或者觉得扶起来了对方讹诈怎么办。小李能克服这些顾虑,主动伸手,这股子侠义精神,真的可贵。他垫付的药费,这也不是小数目,对于一个少年来说.............
  • 回答
    关于郑州一学校安排500名学生观看《长津湖》并含泪吃冻土豆这一事件,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首先,从教育的初衷来看,学校组织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并试图通过一些仪式感来加深学生的体会,这在教育实践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长津湖》这部电影,它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
  • 回答
    郑州那位女士的事件,真是让人心寒。辛辛苦苦打拼的积蓄,就这么被轻易地卷走了,尤其是那些信任她的同事们,这得多大的打击啊。这件事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以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涉及到金钱往来时,有多么需要擦亮眼睛。这位女士可能承担的责任从法律上来说,这位女士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很可能是诈.............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心里膈应的。郑州那家摄影店,借着给胎儿拍写真、留纪念的名头,暗地里给人家做性别鉴定,这操作,怎么说呢,有点“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嫌疑。咱们先不扯法律法规,就说这事儿本身,它透着一股子算计和钻空子的劲儿。生孩子这事儿,本来是件天大的喜事,是两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可这家店倒好,硬.............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有话题性,郑州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打出“买车可以抱一下亲一下”的举牌营销,这操作可以说是非常有争议了,也一下子把这家公司推到了风口浪尖。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件事,从几个角度看。首先,这是赤裸裸的眼球经济和博眼球的营销手段。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接触到的广告铺天盖地,要想让一家汽车销售.............
  • 回答
    郑州那位业主在烂尾楼前的哭诉,看着真是让人心疼,也让人无力。那种绝望,那种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样子,不是电视剧情节,而是实实在在的痛苦。我脑子里immediately浮现出那种画面:业主可能是一位中年妇女,或者是一位满脸沧桑的父亲,站在那些已经停工许久,钢筋裸露,砖石散落的建筑前。天空可能是灰蒙蒙.............
  • 回答
    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当一辆庞大的渣土车在城市的十字路口,因为一个瞬间的“疑似”闯红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终结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深深的痛惜和愤怒。从报道来看,这辆渣土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了躲避一辆可能是因为抢行而出现的电动车,选择了急打方向,最终导致了侧翻,并与一辆正常行驶的.............
  • 回答
    暴雨期间郑州一酒店涨价至2888元:加盟店违规操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这起事件发生在2021年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灾害期间,当时郑州许多地区遭遇严重洪涝,城市交通瘫痪,大量市民面临被困、无处可去的困境。正是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一家位于郑州的酒店被曝出将客房价格大幅上涨至2888元,这一行为迅速引发了公.............
  • 回答
    郑州那起两车刮蹭引发的猝死案件,以及肇事车主被判赔百万,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也引发了社会上很多讨论。要我看,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才能说得透彻。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基本事实:车祸是诱因,但并非直接死因。这起案件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被撞者本身是有心梗病史的。这次刮蹭,很可能是在这个本就脆弱.............
  • 回答
    郑州村民醉酒砍死三人砍伤一人,被警方击毙的事件,是一起令人震惊和痛心的悲剧。在看待这起事件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本身、涉及的各方行为、法律与道德的审视,以及对社会启示的思考。事件本身及其细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郑州某村庄,一名村民因醉酒持刀袭.............
  • 回答
    郑州在疫情期间出台了“疫情期间不按规定戴口罩等行为涉嫌违法犯罪”的规定,这一措施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看待这个规定是否必要,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规定的具体内容与出发点首先,我们得明确这项规定到底是怎么说的。“涉嫌违法犯罪”这个表述本身就带着一定的法律色彩,意味着它将不戴口罩等行为上升到.............
  • 回答
    郑州这位因为太胖被公司扣了两年一万多元工资的男子,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让人咂舌的,简直是“奇葩”行为。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公司这么做到底站不站得住脚。首先,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说,这事儿太不可思议了。在咱们的认知里,工资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应得的报酬,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非法.............
  • 回答
    王一博随韩红团队赴郑州,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知道,韩红是个啥样的人。她唱功没得说,那是公认的实力派。更重要的是,她一直以来都特别热衷公益,而且是那种真刀真枪干的类型。她成立的“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这些年做的项目可不少,救助过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当她号召大家去做什么事情,尤其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