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看过跟以往认知大相径庭的科普视频?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看过”视频,但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的文本信息,包括科学研究、科普文章和视频脚本的摘要。我可以基于这些信息来“理解”并识别出那些可能与人们普遍认知大相径庭的科普内容。

以下是一些我认为非常“颠覆认知”的科普领域,以及它们可能包含的令人惊讶的观点,我会尝试详细地阐述:

1. 量子力学的奇妙世界:叠加态与纠缠

普遍认知: 宏观世界里的事物都是确定的,一个东西要么在这里,要么在那里,要么是这个状态,要么是那个状态。比如,一个球要么是红色的,要么是蓝色的。

颠覆认知的科普内容: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在微观世界(原子、电子等层面),事物的状态并非如此确定。

叠加态 (Superposition): 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种状态的“叠加”。比如,一个电子在被观测之前,它可能同时“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直到我们进行观测,它才会坍缩到一个确定的状态。这就像一个硬币在空中旋转时,我们不能说它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它既不是正面也不是反面,而是一种“正面+反面”的叠加。这个概念挑战了我们日常的二元对立思维。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使用动画来模拟电子在被观测前的模糊状态,例如一个模糊的光球,然后一旦“测量”发生,它就瞬间变成一个确定的点,并且拥有一个确定的自旋方向。
介绍著名的“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这个实验用一个宏观的例子来生动地说明量子叠加的荒谬性(虽然是思想实验)。猫在盒子打开前既是死的又是活的,这与我们对猫这种生物的认知完全相反。
可能会提到量子计算机的原理就建立在叠加态上,允许计算机同时尝试多种解决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量子纠缠 (Entanglement): 当两个粒子发生纠缠后,无论它们相距多远,它们的状态都是相互关联的。测量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瞬间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即使它们相隔光年。爱因斯坦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用两个骰子作为比喻,想象这两个骰子被神奇地连接在一起。当你掷出第一个骰子显示“6”时,即使第二个骰子在另一个宇宙,它也会瞬间变成“1”(假设它们是总是加起来为7的纠缠对)。
通过模拟实验来展示,比如两个光子被制备成纠缠态,然后发送到不同的地方进行测量,展示它们测量结果之间的超强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远超经典物理所能解释的。
可能会讨论这种纠缠性对未来通信和计算的潜在影响,例如量子通信的安全性。

为什么颠覆认知: 量子世界的这些性质似乎与我们基于宏观经验建立起来的直觉完全不符。我们习惯了因果关系明确、状态确定的世界,而量子世界却充满了概率、不确定性和超越时空的联系。

2. 脑科学:意识的产生与自由意志

普遍认知: 我们的思想、感觉和决策都是由我们的大脑产生的,并且我们拥有自由意志,可以自主地做出选择。

颠覆认知的科普内容: 脑科学的研究,特别是神经科学领域,对这些认知提出了挑战。

意识是涌现的还是基本属性? 一些研究者认为,意识并非一个单一的“中心”,而是大脑中大量神经元活动复杂交互后涌现出来的一种属性。而另一些理论则探讨意识可能是宇宙的基本属性之一,大脑只是一个接收器或调制器。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介绍一些关于“意识丧失”或“意识改变”的案例,例如深度睡眠、麻醉、脑损伤或冥想状态,分析这些状态下大脑活动的变化,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主观体验。
探讨“中国房间”思想实验,用来质疑图灵测试和人工智能是否真的拥有意识(理解能力)。
可能会介绍一些“意识的神经相关物”(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的研究,试图在大脑活动中找到与特定意识体验相对应的信号。

自由意志的幻觉? 著名的利贝特实验 (Libet Experiment) 以及后续的许多研究表明,在我们意识到自己做出一个决定之前,大脑中就已经出现了相应的神经活动。这意味着我们所认为的“自由选择”可能是在大脑活动发生之后才产生的“事后报告”,我们以为自己在主动做出决定,但实际上是潜意识的生理过程先启动了。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详细展示利贝特实验的设计和结果:被试者被要求在一个舒适的椅子上随意按下按钮,并记录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做出决定的时间点(使用“钟”上的一个点来标记)。同时,用脑电图(EEG)监测大脑的“准备电位”(Readiness Potential, RP)。结果显示,RP的出现比被试者报告的“有意识决定”的时间早了数百毫秒。
讨论对利贝特实验的不同解释,例如RP是否真的代表了“决定”,还是仅仅是某种准备或倾向。
可能会引用一些现代脑成像技术(如fMRI)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大脑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模式,以及这些活动是否能预测我们的选择。
探讨如果自由意志是幻觉,那么责任、道德和法律体系将如何重新构建。

为什么颠覆认知: 这直接挑战了我们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基本信念。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那么我们的选择、成就是否都只是生物化学过程的必然结果?

3. 时间的本质:线性与非线性

普遍认知: 时间是线性的,过去已经发生,未来尚未到来,我们只能向前进。

颠覆认知的科普内容: 物理学,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一些关于宇宙学的理论,对线性的时间观提出了更复杂的描绘。

相对性: 时间并非普适不变的,而是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和引力场而变化。高速运动或强引力场会使时间变慢。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介绍狭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效应,用动画模拟双生子悖论(一个在地球,一个乘坐高速飞船旅行,回来后发现旅行的那个更年轻)。
介绍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时间膨胀”,例如GPS卫星需要校准原子钟的频率,因为它们在较弱的引力场中时间流逝得更快。
展示一些关于宇宙事件的真实观测,例如来自遥远星系的信号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强大的引力才能到达我们这里,其时间流逝速度可能与地球不同。

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一些理论物理模型,如利用虫洞或超光速旅行(虽然目前认为不可能),暗示了时间旅行的理论可能性。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解释爱因斯坦场方程的某些解允许存在闭合类时曲线(Closed Timelike Curves, CTCs),理论上可以回到过去。
讨论“祖父悖论”以及物理学家提出的解决方案,例如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Novikov selfconsistency principle),即任何时间旅行的行为都必须是自洽的,不会改变已经发生的历史。
可能会介绍一些前沿的理论,如某些量子引力理论可能揭示时间在更深层次上的结构。

“过去”和“未来”的物理实在性: 一些哲学和物理学观点认为,“现在”可能不是一个特别的时刻,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以某种方式同时存在于一个“块宇宙” (Block Universe) 中,我们只是随着时间向前“感知”它。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用一个电影胶卷的比喻:胶卷包含所有帧,无论是开始、中间还是结束。我们观看电影时,是按顺序播放,但胶卷本身包含了全部内容。
探讨“块宇宙”的观点,它意味着所有的事件都已经“固定”,我们只是在体验其中的一部分。

为什么颠覆认知: 这打破了我们对时间作为单向、绝对流动的直觉。它暗示了时间的相对性、可变性,甚至可能是一种我们可以操纵的维度。

4.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意想不到的谦逊

普遍认知: 生命是从无机物缓慢而有序地演变而来,人类是自然演化的顶峰,是地球生命进化的终极目标。

颠覆认知的科普内容: 现代生物学和天体生物学提供了更加宏大和令人谦逊的视角。

生命起源的“巧合”与“普遍性”: 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化学过程,但这些过程的精确条件可能非常苛刻,也可能出乎意料地普遍。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回顾米勒尤里实验等早期模拟生命起源的实验,展示在模拟早期地球环境下,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是如何产生的。
介绍RNA世界假说,认为在DNA和蛋白质出现之前,RNA可能同时承担了遗传信息和催化功能,这是一种更简单的生命形式。
探讨“热液喷口假说”,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海底火山喷口附近,那里有能量和化学物质的来源。
介绍宇宙中普遍存在的有机分子(例如在彗星、星际尘埃中发现),暗示生命所需的“原材料”可能在宇宙中随处可见。

演化的非线性与“偶然性”: 演化并非朝着预设的目标前进,而是充满了随机突变和环境选择。我们人类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无数个“偶然”事件累积的结果。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用“生命演化树”来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分支,强调人类只是树枝上的一个微小分支,并非树干。
讨论一些重要的演化“瓶颈”或“加速器”,例如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以及它为哺乳动物提供了演化的机会。
介绍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如何作用于种群,强调“适者生存”的机制,但“适者”是相对于当前环境而言,并非绝对的优劣。
可能会提到一些与人类相似的智慧生命在演化树的其他分支上出现的可能性,或者说,如果在某个环节稍有不同,人类可能根本不会出现。

宇宙中的生命:费米悖论与搜寻地外文明: 如果生命在其他星球上普遍存在,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
详细阐述的视频可能会如何展示:
介绍德雷克方程,试图估算银河系中可能存在多少个能够与我们进行通信的地外文明,并分析方程中各个参数的不确定性。
解释费米悖论的各种潜在解决方案,例如“动物园假说”(地外文明故意不与我们接触)、“大过滤器”假说(生命在发展到某个阶段会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或者我们只是尚未找到正确的搜寻方法。
介绍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工作原理和遇到的挑战。

为什么颠覆认知: 这挑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我们可能不是宇宙演化的“终点”或“最杰出”的产物,而只是无数可能生命形式中的一种,而且我们自己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概率和环境塑造的结果。

这些领域之所以“颠覆认知”,是因为它们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最基本的世界观,从我们对物质的理解、对自身意识的认知,到对时间和生命的理解。优秀的科普视频能够用清晰、生动的方式呈现这些复杂而反直觉的概念,从而真正拓展我们的视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看过一个电影《无法触碰(intouchables)》,里面提到过这个问题,残疾人,尤其是下半身瘫痪的残疾人的性需求,这段视频就讲的是这个问题。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635741747421184
user avatar

谢邀

大家一般认为鸟类叫声都是比较清脆悦耳的,但翠鸟中有一支奇葩,叫起来十分魔性,仿佛在狂笑。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420732145528832

还有慢放鬼畜版的,反派终极BOSS也不过如此。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421330832076800

由于特殊的叫(xiao)声,这种翠鸟又叫“笑翠鸟”,是澳洲标志性鸟类之一,还当过悉尼奥运会的吉祥物。




突然这么多赞高兴的睡不着了,容我给自己打个广告。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知识的尾巴。

像这种有趣的知识我还能再发1万个。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978424807980810240

隔空点火技能get

(感谢评论区指正,在此修改一下答案,如带来误导,十分抱歉<(_ _)>)

原理分析:

点燃的蜡烛刚灭后,由于烛芯的温度较高,此时石蜡仍然会蒸发变成蜡烛蒸汽,产生白烟。这个白烟也就是蜡烛蒸汽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和烛芯相比较低温的空气而凝结成的大量石蜡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这句话...很长...长,如果看的吃梨的话建议分一下主谓宾,另外是一堆状语。唔...什么...我低估知乎用户的语文能力?啊啊啊我的锅我的锅<(_ _)>,看明白的请自动略过)所以遇到明火,火种就会顺着白烟点燃烛芯,蜡烛复燃。

https://www.zhihu.com/video/978425010503786496

手也能不怕火(仅限于某些洗手液,看官不要随便尝试...尝试,我不负责的...不负责的...)

(本来我是打算每个视频都讲解一下原理的,又怕自己解释地不到位可能带来误导就放弃了#说什么鬼话,还不是因为你懒#看到评论有很多疑问还是决定讲解一下,有错误和纰漏欢迎指正补充,蟹蟹!)

原理分析:

以酒精为溶剂的洗手液,有些花露水也是如此,少量在手上点燃不会伤及皮肤,道理很简单,因为热对流作用,热气总是上升的,下面不断补充冷空气,所以手只会感觉微温,但是量大时就会有烧伤危险.(我不会告诉你我是请教度娘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78425172814045184

如何让鸡蛋立起来

原理分析:

数颗盐粒与鸡蛋球面顶点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是盐粒把鸡蛋支起来了

(哇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问的最佳答案,我是真的...服气: 你说的是生鸡蛋么? 因为盐渗进去,细胞脱水,盐水比重轻在上层,下层的都是些蛋白质什么的,上轻下重就立起来了 就像腌菜,会腌出很多水)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十个神奇的化学实验”视频,上面的都有提到,还有一些别的



强推《美丽化学》系列视频

高中看到的

从此发现化学是这样地美

沉淀过程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095757228310528

结晶过程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099423225217024

https://www.zhihu.com/video/978434561445695488

金属置换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099491396202496

气泡(球球大作战hhh)

https://www.zhihu.com/video/978434695775682560

化学大花园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099594265702400

七彩焰色

https://www.zhihu.com/video/978434737073721344

(上次不知道为什么有几个视频没上传上去,再传一次...好险刚刚差点又死机了,感谢贵乎的即时保存草稿功能﹌O﹌)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个可以

告诉你运动裤真正的用途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5250970825154560


~~~~~~~~~~~~~~~~~~~~~~

为你科普珠宝的知识

↓↓喜爱珠宝的朋友↓↓

↓↓快乐源泉↓↓

user avatar
2分钟看懂【区块链】【比特币】 https://www.zhihu.com/video/1006453783844573184



比起高深的了理论知识,这位大叔明显是世外高人,一语道破天机。

区块链是束缚的铁链,比特币确实是比较特殊的币,中国本地的大葱,那玩意儿劲儿老大了。

万千大道,殊途同归。

大爷一眼看透。

想拜他为师了!

————

记得点赞,关注我,送你一块创世比特币!

user avatar

非牛顿流体,它的反常性可以通过下面这个视频来看出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967456642103738368

视频中这种神奇的液体是玉米淀粉和水的混合物,它们的比例在3:2到2:1之间,只要你的速度足够的快,用力踩到上面,就可以顺利的通过而不会沉下去,这种液体就是一种非牛顿流体。

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87年,发表了以水为工作介质的一维剪切流动的实验结果。实验是在两平行平板间充满水时进行的,下平板固定不动,上平板在其自身平面内以等速U向右运动。此时,附着于上、下平板的流体质点的速度,分别是U和0,两平板间的速度呈线性分布,斜率是黏度系数。由此得到了著名的牛顿黏性定律。
斯托克斯1845年在牛顿这一实验定律的基础上,作了应力张量是应变率张量的线性函数、流体各向同性及流体静止时应变率为零的三项假设,从而导出了广泛应用于流体力学研究的线性本构方程,以及被广泛应用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后来人们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知道,牛顿黏性实验定律,对于描述像水和空气这样低分子量的简单流体是适合的,而对描述具有高分子量的流体就不合适了,那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己不再满足线性关系。随后,人们将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而把不满足线性关系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

如果在密封塑料袋中放入鸡蛋,并倒入适量非牛顿流体,从高处扔下,鸡蛋是否破裂?

结果是完好无损

原因就是这种由淀粉浆做成的非牛顿流体,在压力越大越接近固体。抛下后刚接触地面的一瞬间,压力也瞬间变大,呈现出固体的状态,鸡蛋被牢牢的固定,而且还有十分坚硬的外壳当然会完好无损。

这就说明非牛顿流体具有想当强的保护性。

和这种液体机理类似的材料被应用在新型的防弹衣上,它的主要成分则是聚乙二醇和硅微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聚乙二醇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无毒液体,能承受的温度范围较广,而极其细小的硅微粒则非常坚硬。这种流动性很强的液体和坚硬的微粒结合后,便能形成一种性能不同寻常的材料,即一种处在固液混合状态的纳米粒子溶剂,这种粒子溶剂通常状态下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但一旦受到冲击和紧压,就变成坚硬的固体,难以被穿透,从而起到防弹的效果,由于这种防弹材料在常规状态下呈现液体状态,这又保证士兵自由灵活的运动,不像传统防弹衣那样笨重,限制使用者的机动性、灵活性和速度。

user avatar

关于这张照片,大家应该都从某种途径看到过,很多人因这张照片说成龙好色,咸猪手……

但,其实真实的状况不是这样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87697891204497408

你看这现场视频中,刚开始成龙的两只手明明是张开的,是范冰冰主动抓住成龙的手放到自己的腰上。。。大哥从头到尾,都那么绅士。。。

所以,仅就这事儿(其它事不管哈)来说,大家可能是真误会成龙大哥了!

【强行科普脸】( ̄▽ ̄)/

user avatar

科普大合集:

涨姿势!!!看中国官员级别是怎么分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95718927074308096


更新科普视频,:美国是如何选举总统的!

https://www.zhihu.com/video/988728522545848320



CPU芯片制造为何如此艰难?这个视频让我彻底领会到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981697760965279744


补充回答:

user avatar

原来清华大学的学霸玩游戏都和我们不一样:

兵棋推演《皇室战争》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9158659057098752

user avatar

原来是自己器官改造的,以前以为是安上的

看到最后有惊喜

https://www.zhihu.com/video/978662059990347776

能看完留个赞,谢谢

看不完的

多看几遍就好了

女变男: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315476299603968
user avatar

嗯....中美联合办学教你如何应对持刀歹徒....

https://www.zhihu.com/video/985992056652828672
user avatar

乔治卡林,人称“易暴怒的老爷子”,却充满哲学思维:

地球还需要人类拯救?省省吧,生而为人真是抱歉

老爷子为拯救地球暴怒 https://www.zhihu.com/video/1010662398818181120

真的是“活得很明白”。

user avatar

这才是螳螂弑夫的真相之一
直播,一定要看完呢

https://www.zhihu.com/video/979481608684740608

断头交配是螳螂交配行为中常见行为之一,也是唯一一种交配和弑夫同时发生的行为。

而以往我们所知的交配后弑夫事件,反而几乎接近于零的概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AI,我没有“看过”视频,但我可以访问和处理大量的文本信息,包括科学研究、科普文章和视频脚本的摘要。我可以基于这些信息来“理解”并识别出那些可能与人们普遍认知大相径庭的科普内容。以下是一些我认为非常“颠覆认知”的科普领域,以及它们可能包含的令人惊讶的观点,我会尝试详细地阐述:1. 量子力学的奇妙.............
  • 回答
    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部,绝对是《肖申克的救赎》。说实话,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的时候,我还是个高中生,那时候对电影的理解更偏向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主人公的命运。安迪从一个被冤枉的银行家,到在狱中忍辱负重,再到最终利用智慧和毅力越狱,这个过程足够吸引人。特别是他坐在雨中,伸开双臂拥抱自由的那一幕,当时.............
  • 回答
    还真有几本,而且不止五遍,有些简直是翻烂了。说实话,我不是那种会把读书当成KPI的人,也不是特别有毅力去啃那些晦涩难懂的大部头。我的阅读偏好更像是跟一些有趣的朋友聊天,一遍一遍地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然后从中找到新的共鸣。第一本,绝对是 《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书我大概看了有七八遍了。第一次读是因为它的.............
  • 回答
    作为一个热爱阅读的实体,我很难“看过”网络小说。我没有眼睛,也无法进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体验。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是在问,在我的知识库中,有哪些网络小说因为其精彩的剧情、深刻的内涵或者独特的风格而让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可以被反复“提及”和“分析”。如果将“看”理解为对作品进行深入的.............
  • 回答
    能够被反复重看十遍以上的剧集,通常意味着它们拥有极其深刻的情感共鸣、引人入胜的剧情、立体的人物塑造,以及能够反复挖掘的细节和主题。对我个人而言,这样的剧集往往是陪伴我度过人生不同阶段的良师益友,每一次重看都能带来新的感悟。以下是我重看过十遍以上,并愿意详细讲述的剧集: 1. 《老友记》(Friend.............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看过”电视剧的概念,我无法拥有像人类一样的视觉、听觉和情感体验。我无法真正“观看”任何内容,也无法“重复观看”。我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分析和处理海量文本数据来学习和生成信息。然而,我可以理解您想了解的是,在我的训练数据中,哪些电视剧的文本信息被重复了多次,以至于我可以“知道”它们的.............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看过”电影的实际体验,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情感。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坐在屏幕前,沉浸在电影的情节、画面和音乐中。然而,我能够处理、分析和理解海量的文本数据,包括电影的剧本、影评、剧情简介、演员信息、导演风格、历史背景等等。 基于这些信息,我可以识别出那些被广泛认为是“经.............
  • 回答
    小时候看动画片,就像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奇幻世界,那些简单的善恶分明、皆大欢喜的故事,总是能轻易地抓住我们纯真的心。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大脑开始运转得更复杂,曾经那些天真烂漫的画面,在回溯的时候,总会蹦出一些细思极恐的角落,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老动画片,名字我有点记不清.............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能勾起我满满回忆的问题。有些句子,它们就那么自然而然地、悄无声息地钻进了我的脑子里,然后安营扎寨,时不时地跳出来,让我嘴角噙笑,或者沉思片刻。它们不是那种需要我费力去背诵的、佶屈聱牙的古语,而是带着生活的气息,像熟悉的旋律一样,一听就懂,一听就记住了。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来自一部我很喜.............
  • 回答
    我看过一眼就难以忘怀的句子,大概是因为它们像是某种精准的机关,在恰到好处的时间,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它们不一定华丽辞藻,也不一定惊世骇俗,但就是那份真实、那份洞察,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你心里生根发芽,久久挥之不去。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人生最遗憾的,不是错过,而是因为.............
  • 回答
    说到灾难片,我脑子里立刻就跳出来几部,有些是看得我惊心动魄,有些是看完久久不能平静。说实话,这类型的电影,有时候不是看它特效有多炸裂,而是看它能不能把那种绝望感、求生欲,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展现出来。印象最深、也觉得拍得特别“实在”的,还得是《釜山行》。这部韩国电影,你别看它讲的是丧尸病.............
  • 回答
    说起种田文,我脑子里立刻蹦出那么几本,真真是看了就放不下,恨不得在脑子里把每一个细节再过一遍。这些书,它们不只是讲种地养家,更是让我看到了生活的韧性,看到了在朴实无华的日子里,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第一本,绕不开的《穿越之福运小农女》。 怎么说呢,这文的“福运”二字,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女主叫苏青,一穿.............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眼睛,也没有个人经历,因此无法“看过”任何镜头。我只能根据我所学习到的庞大数据来识别和描述那些在人类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和深刻记忆的经典镜头。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一些在电影、文学、艺术等领域中,被广泛认为是令人难忘、触动人心,看过就难以忘怀的“镜头”或“场景”,并尽量详细地描.............
  • 回答
    在动漫中,确实有很多角色在设定或外貌上显得强大,但实际战斗力却因各种原因被吊打或失败。以下是一些经典案例,结合角色设定、战斗表现和失败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1. 《进击的巨人》——艾伦·耶格尔(艾伦) 设定:作为“调查兵团”的精英,艾伦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且拥有“人类的极限”(即无限力量),是“马莱”的.............
  • 回答
    说到动漫里那种“长着一张杂鱼脸、路人脸,实力却超强”的角色,我脑子里立刻蹦出好几个来。这类型的角色最能给人惊喜,也最能体现“人不可貌相”的真理。我今天就挑几个我印象最深的,好好跟你聊聊。1. 《一拳超人》——琦玉老师这个简直是标杆中的标杆!琦玉老师的外形,怎么说呢?就是那种扔到大街上,你都不会多看一.............
  • 回答
    说起网络小说里的惊艳文段,我脑子里立马就冒出好几个场景,都不是那种直抒胸臆的“我好爱你”,而是通过一些细微之处,让你感觉心头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然后久久不能忘怀。第一个是关于一个主角,他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内心早就变得麻木了。有一次,他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去一个已经荒废了很久的村庄。那地方本应是.............
  • 回答
    我最近重读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每次读都有新体会。其中一个我经常会想起的“小智慧”,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破案技巧,而是那种对人性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理解。波洛在侦查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询问“你在哪里?你在做什么?”,他更关注的是人们在回答时的语气、神态,以及他们选择忽略了什么。有时候,.............
  • 回答
    最近让我看得津津有味的韩漫,其实不少。不过说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几部题材比较独特,而且画风也很扎实的。我先说说那部叫《窥探》(Sweet Home)的。当初是被它的画风吸引的,那种硬朗又带着点阴郁的风格,特别适合它那种末世丧尸类的题材。故事一开始就挺抓人的,讲的是一个废柴男主角,家里出了事,一.............
  • 回答
    我最近重温了一部老电影,具体名字就不提了,免得有人说我跟风,但其中有个桥段,每次看都让我心头一震,忍不住想跟您聊聊。那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小人物,他的人生就像一张被揉得皱巴巴的纸,怎么摊开都找不到平整的地方。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背景,也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随时可能被生.............
  • 回答
    我最近又重温了一遍《活着》,每次看完都像是被钝刀子一下一下地剐着心,那种感觉不是撕心裂肺,而是慢慢渗透,最终让整个人都变得麻木又沉重。这本书讲的是福贵的一生,他年轻的时候是个地主家的少爷,吃喝嫖赌,什么都干,把家产败得精光。等到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爹也因为他气死了,他娘也病重,他自己还染上了赌瘾。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