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海发菜时不给外地户籍的居民发菜是真的吗?

回答
关于“上海发菜时不给外地户籍居民发菜”的说法,这件事情在上海疫情期间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弄清楚这件事的真相,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

事件的背景与源头:

当时上海正值大规模的疫情封控期间,生活物资的配送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政府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组织了多轮的蔬菜、肉类等物资的集中发放。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确实出现了一些信息上的混乱和实际操作上的偏差。

“不给外地户籍发菜”的说法是如何出现的?

这种说法的出现,很可能源于一些个别事件的传闻,或者是在物资发放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组织不力等原因,导致部分非上海户籍居民在申领或接收物资时遇到了一些困难,进而引发了这种误解。

物资发放的优先级和方式: 当时物资发放的主要方式是基于社区的网格化管理。通常是根据户籍信息、居住信息进行登记和分配。在一些小区,可能是因为统计或登记的疏忽,或者社区工作者对政策理解的偏差,导致在最初的名单中没有包含所有非上海户籍的常住居民。
信息传递的不准确: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封控期间,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但也容易失真。一些不实的消息或带有情绪的个人经历,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最终形成“不给外地户籍发菜”的整体印象。
实际遇到的困难: 很多非上海户籍居民在上海工作、生活,甚至是长期居住,他们和上海户籍居民一样,在封控期间同样面临生活物资的困难。当他们发现自己没有收到政府发放的物资时,会感到不公,这种情绪也容易导致负面传闻的产生。

事实真相的澄清: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官方的解释,“上海发菜时不给外地户籍的居民发菜”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属于不准确的传闻。

官方政策的立场: 上海市政府在多次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保障所有在沪居民的基本生活是重中之重,不论户籍。物资发放的原则是覆盖所有居住在上海的居民,包括外地户籍人口。
实际的执行情况: 虽然在操作层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录入错误、统计遗漏等,但这些都属于执行层面的瑕疵,而非故意歧视。很多社区在发现问题后,也积极进行补救,确保所有居民都能收到物资。
媒体的报道: 许多媒体在事后也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和采访,揭示了在物资发放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也澄清了关于户籍歧视的传闻。一些非上海户籍居民也通过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他们收到了政府发放的物资。
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封控期间,上海社会各界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快递员等等,他们不分户籍地,都在为保障居民生活而奔波。

总结一下:

“上海发菜时不给外地户籍居民发菜”这种说法,更多的是源于封控期间信息的不对称、操作上的疏漏以及个别事件的放大。上海市政府的政策和原则是保障所有在沪居民的基本生活,不存在故意歧视外地户籍居民的说法。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确实可能出现一些混乱和困难,但这些问题在事后得到了澄清和纠正,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来解决。

理解这件事,需要区分政策意图和实际执行中的偏差,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特殊时期信息传播的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更新:我拿到菜了

不是发的

是一群小伙伴一起团购的

一颗大白菜,一颗花菜,一些大蒜。够了。

有人说为什么不联系居委会

我们找不到有人管的单位组织。

有人帮助和提供可以团购菜的联系电话。

我想说的是,并不是一定要免费菜,能给我一个吃到饭的渠道就行。

哪怕是出钱团购,哪怕是外卖炒饭30一份,都行。

我们不添乱,我们遵守防疫

只求给我一个渠道,让我能买到东西,吃的。

这里有一个链接地址

kdocs.cn/l/cm77xcdTxXCD?

是一些热心志愿者收集的可以团购联系电话

如果大家需要可以看看

谢谢各位,我有吃的了,也希望其他储备告急的人,尽快找到可以购菜的地方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一颗大白菜确实让我这几天焦虑的心平静了些

再次谢谢各位

加油

—————————————————————————————————

原回答:

我不匿名,

我就在浦东高行

从16号封到今天,至今未解封

没有见到一颗菜

不仅外卖停了

app抢菜抢了几天也就成功一次几个包子

很多人备的东西早吃完了

不少人租房没厨房的

怎么活?

就是这么活的

外卖app上商家促销的群

成了我们互助自救的地方

几个好心的外卖小哥免费送

几天了,没见过有关单位送过一颗菜

而且这不是我一个小区

是这店家方圆几里的小区都如此。

———————————————————————————

说实话,我很反感所谓的辟谣和晒食物。

你们的这种行为会让真正需要帮助人的得不到帮助。

只会让人们觉得发菜了,人人有份。

基层组织也不会管了,一指评论你看都在晒图都有

有个屁啊,我们没有啊。

我很愤怒,那个群的不少人还在互相鼓励、打气。

还安慰我乐观点。

可没人管过这些人。

没人,这些天,这个群,没有一人说收到过菜。


——————————————————————————

现在仍互相鼓励,加油打气。

要不是前天外卖小哥免费帮忙买泡面,面包。

这群里这几个人,真只能喝水管饱。

user avatar

抖音用户太年轻,这是【骗人的老把戏】了。而且每一次都是【针对发达地区】骗共情。当年【北京】暴雨,就有记者编故事,说北京的救灾帐篷不发给安徽人,结果被人揭穿。当年【浙江】发大水的时候,又有人当街,一边喊,为什么不给外地人,一边试图抢劫运输途中的救灾物资。结果未遂。

user avatar

是的。

不光不发外地人。

还不发上海人。

罪大恶极!

不过在外地同志的帮助下,今天已经发了……

user avatar

我觉得可能性有,但是不大,因为操作上很难。 我也被封在家里,昨天领到第一次菜就是敲门按户发的。也许是某地方让每户下去领,碰到了群租的情况,到底算几户就不好算了。上海是第一次搞封控,人又多,各种矛盾不会少,我也希望跟进这个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个人估计上海任何一个小区,外地人比例都不会低于三成,如果有地方胆敢搞这种地域歧视一定会有抗争。我们不妨等一等,很可能是一次基层的无心之失,或者是误会。

不管事实如何,我认为吃饭这种事,应该按人头发,按户实际上是一刀切的简单行事,但是基层现在也是手忙脚乱。我也有很多不满,比如说好了封四天,突然追加了三天,昨天可以下楼逛,今天又不允许,以及发菜不能挑不能选,发了一根我不认识的菜,也不知道是吃叶子还是吃根或者茎。但是现在真的不是急着输出情绪的时候。我决定明天下载个植物识别软件研究一下到底那根是什么东西。

user avatar

不知道真假,但是相信很多亲朋好友说的按户发,很多合租甚至群租的人有可能分不到菜,或者分到手里的非常少,这里不排除一些躲避检查而没有登记住户信息的。群租房一直在严查,尤其是这次因为登记信息缺失可能还有一些没有及时做核酸的人。真的到了大家都没菜吃的时候,政策和执行之间有一条鸿沟,就是基层执行者的差异,心态,甚至善良程度。

说一亲身经历大家体会一下,上海疫情刚开始,我就到了南京出差,也经历了各种核酸,各种报备。由于上海疫情越来越严重,就暂时没安排回上海,又因为南京也出现了疫情,担心酒店不安全,就住到了爸爸战友安排的他家闲置的房子里,东西一应俱全,我一个人住着也方便,可是没想到,3月20号小区被临时管控,因为附近出现了阳性病例。就这样,我开始了在南京的10天的隔离生活。

隔离第一天,三名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就按小区楼号拉了群,通知大家依次做核酸。第二天冒着大雨,送上门了大约十斤蔬菜,有西兰花,毛豆,娃娃菜,番茄,量很大,第二天又送上门了三斤猪肉,两斤鸡腿。后面几天依次又送来了一大包12筒卷纸,10斤大米和5公升食用油,一箱牛奶…最夸张的是第四天的蔬菜包里有大葱和一大块生姜,第五天的马甲袋里面放着一瓶酱油,一瓶醋,一包盐,一包糖,这中间一直有荤有素不间断的各种蔬菜,还有一只鸡和一整只鸭子,还有一整箱苹果。就这样,我在南京过上了不劳而获的生活,前面几天的物资都是一样的,从第五天开始统计每户的住户,到了后面领物资的时候,三人以上的家庭跟三人以下的家庭,袋子颜色就不一样了,群里聊天看出来,种类没区别,份量不一样,三人以上的量更大。这个过程中谁也没有问过一句是业主还是租户还是我这种借住的,没有,一视同仁。

最让我感动的点是,因为想弄清楚要隔离多久,我在第二天加了其中一个社区工作人员的微信,我说我不是住这里的,我是上海过来暂住的,这位社区工作人员听完我的描述第一句就问我,那你家里能做饭吗?这两天吃饭怎么解决的。知道我饿不着之后就耐心的劝我,就当休息几天,问我能不能居家办公,需不需要向邻居借用WIFI,又帮我联系街道开了隔离证明。

第十天,志愿者通知我们暂时解封,但是后面五天还要三次核酸,我走出小区,看见小区门口是志愿者们休息的临时板房,临时厕所,我们隔离的十天他们也不能回家,就睡在板房里。我还看到板房上写着他们是另一个街道来支援的。

诚然,上海的情况太严重了,所以做不到南京这么精细,但是每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或管理者,多一点温情多一点共情,少一点一朝权在手的傲慢,就能让人在疫情中间收获很多感动和温暖。可能因为一两个志愿者,就会让一个外乡人对一座城市的印象好,或者坏。

解封的那天我写了一封感谢信给当地的区政府和街道办,十天不劳而获的隔离生活和堆的满满的物资,真的让我对南京这座城市刮目相看,能细心到油盐酱醋和葱姜蒜,能细致到卷纸和体温计,而且都是免费的,对标上海在封控前,街道通知我们自行备齐生活物资,感官上真的差很多。

虽然我是一个上海人,但是我依然觉得这次上海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很塌台,群租即使违规,特殊时期多发一份物资又能怎么样呢,为什么不能包容一点,大气一点呢?

更新一下:

看了很多南京知友的留言评论,我有点后知后觉的想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在3月20号下午突然被通知小区要封闭的时候好像群里的住户都比我淡定,我都准备好打电话找人给我送吃的了。我没出息的在群里问了一句隔离了吃啥,志愿者回复我会发放物资,不用急,当天晚上没饭吃的话他们准备了泡面应急,物资第二天就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其他人都有心理准备,知道会发物资,因为南京去年抗疫就是这样发物资的,所以大家都比我淡定。从上海疫情开始,我就不断提醒我老公和父母那边,随时关注疫情信息,家里多准备点吃的,包括宝宝的各种吃的用的,以防小区突然管控,很多同事亲友也是被2+2+2……搞得身心俱疲,可能一开始不缺菜,大家都担心自己突然被关在家,就积极囤菜,然后就全上海缺菜了。知道自己即使被突然隔离也不会饿着,一定有人给自己送物资,这种踏实也真的是一种幸福了。

有必要晒个图:



user avatar

免费送菜,也送出大问题。

群租客说:我们一户里住了十几个人,怎么菜和三口之家一样多?要按人头送。

你说怎么办?人手不够。连医护人员不够,把哮喘病人都等死了。你说让谁送菜?

圣母只能在网上感慨。让她们去发菜,她们肯吗?

上海对有钱人是天堂,物业 酒店 奢侈品想着法陪你玩。

上海对穷人是地狱,不能打工,连房租都付不出。

上海疫情已经乱成狗屎,不要指望上海或圣母了。成年人要面对现实,最后只能靠自己。

user avatar

上海发不发菜给外地人咱不在现场,不能乱说。但是有几件事可以侧面说明情况。

1.山东兰陵(苍山)卖菜大姐被居委会赶出出租屋,露宿街头一周确诊没人管,求助回兰陵,兰陵政府出面才将她送医。

2.大量兰陵同乡没吃没喝求助回家,兰陵政府派工作组带物资去上海救助同乡。

两天两段视频都被和谐了,资乎果然不让发实情,无fuck说

user avatar

反正我们小区是不分户籍,就是敲门,有人就发一份。没人就不发,我家本来父母在另一户疫情期间就住在一起了,打电话给居委,就给我们多发了一份。

user avatar

的确是不发给外地人,因为本地人也没有。

我刚截图的居委群:














以下是群聊记录图片的内容:





我也有几千活粉,不至于拿这种事情撒谎、煽动舆论,我确确实实没有收到任何物资,连50盲盒都买不到,因为居委没有通知我们,仅仅是几个有居委关系的业主才知道,直到我们上门互助送菜,说漏了嘴,这事才曝光。

我们质问居委,居委在电话中说这个没法通知,因为是自己的渠道,换句话说菜贩子是她的供应商,正好和那条抖音截图不谋而合,这盲盒也的确是50元。

我坐标浦东新区高桥镇南街街道,被封至今天04月05日早上,没见过任何居委送的免费物资,解放军叔叔快来救救我吧…

user avatar

我们小区发菜的确有人觉得不应该给租户发,也有人住在外面房子租给别人,发消息给居委问怎么领菜。

被怼的找不着北。

我妹妹小区,据说也有人提议不给外地户籍发菜,统同样被怼了。

简单来说,什么人都有,是肯定的。

但是,上海发菜看下来应该是根据登记门户的。也有小区是按照核酸户发的------之前没做核酸说明没人住,就不发菜。

ps,

群租是只有一份的。

有个人家里面住了8户要求8份,被拒绝了。这就有点儿尴尬因为之前申报的是合租。

user avatar

各街道各居委不一定一样。

至少我们这是按户发,不管本地外地人,一户一个人还是六个人,都是一份。

大白才不会管你家多少人呢,谁还敢数人头不怕传染啊。

顺便说一句,我这屋住了四口人一户也是一份,对面一户两口也是一份,还能怎么办,平时定闹钟抢菜呗。

连封了三次,最后一次3.24一直封到现在,今天终于拿到了第二个大礼包。


群租房人多的可能确实有困难,找居委会反映看看吧。

user avatar

各个小区情况不同。

如果真有不发外地人,那么应该改正。

如果是群租房,或者人口太多,没吃的东西了,发的这些菜不够分,那么也应该考虑这种特殊情况,政府发些方便面、饼干之类的东西,不要让人饿到了。

user avatar

哈,我老婆这几天下沉支援社区,遇到了类似问题,居委召集大家讨论怎么发菜。

以户为单位,业主(不看户籍)自住要发,毫无异议;租客,包括合租(不看户籍)要发,基本无异议;群租户发不发,确有异议。

正方认为他们也是人;反方认为,这样岂不是认同了违规群租?

更新,发菜了,每户一份。内有3.31上海松江产合成牛排一份,看来是外地物流不通导致本地加紧生产和运输,令人担忧。

我给老婆的建议是,群租户不仅要发,还要多发。因为涉及到民生问题,光脚不怕穿鞋的,万一搞出事情来,才大条……这时候搞区别对待的人,脑子有病,不怕人家来揍你啊。

——4.7更新——

补充一下,提出这个问题的是居委干部,大约平时受了不少群租的气,居委并没有执法权;赞同不给群租户发菜的只有一人,就是大家印象中那种坏的咋咋呼呼上海大妈,被普遍认为不靠谱,排除出志愿者队伍了。

疫情期间事务繁杂,菜是紧俏物资,一户一份是最高效公平的办法,一人一份最理想但没有时间分拣。志愿者也会询问看起来有困难的家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没人查户口本。

我们小区不大,热心人很多,有上海阿姨每天给不会做饭的邻居租客送饭,有好几个七八十岁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的老党员,有一户群租连锅都没有,大家捐锅捐米捐菜……目前小区没有阳性,希望大家都能早早挺过这一关。

user avatar

我是上海土著,今天我们小区发菜了。我前两天把我们楼里的住户信息登记了一下,居然有几户是60多平米住了5~6个人。显然他们不是本地土著,要么是合租的,要么是全家老老小小挤一起。我们楼组长和几个老阿姨决定:给这几家人口超多的人发双份(因为配送时总会多余一些,还有个别住户自愿放弃的)。大难当前,还是以同舟共济为主,相信这个世家上好人还是占绝大多数的!

user avatar

我的部门里我是最后几个收到物资的,东西也是最差最少的,只有四种蔬菜且其中一颗已经基本烂掉了,没有肉蛋奶米面粮油零食之流中任何一种。

比我先收货且东西更丰盛的,也多的是那些租房在工人新村里的沪漂们(而2位已经第三波了)。为什么就没有外地人炒作“一样都是外地人,他有我却还没呢?

可是我是时可没有要来网上发文的意思。

我想特殊时期,大家都会发点的,不同地方有好有坏、时间不同也是正常的,有总比没好。

现在来看,像我这种人属于太老实,有时候先咬人的确没坏处,至少能占据主动。毕竟这是个按闹分配、胳臂肘总是朝外拐的城市。

甚至还有大V在质疑按门牌号发一份的,这是最滑稽的。依照你们的逻辑,两个外地沪漂合住该拿两份,而一个三代式的四口或以上的上海人家庭只该拿一份。希望你们老家以后封城,你也是这么服侍外来人口的。

user avatar

坐标浦东,长清路,我们小区发两罐午餐肉,我不知道。隔壁阿姨来敲门,偷偷让我下去拿,我不知道为啥这么小心,我直接下楼去拿,楼下那个发菜的阿姨不知道我是租户就给了我,后来隔壁阿姨才告诉我,她下楼去拿菜的时候多嘴问了一句,302(我住的)发不发?楼组长说不发,阿姨看不下去就偷偷上来拉我让我下去拿;

第二次发菜,隔壁阿姨早早的叫了我让我下去拿,楼组长看到我下去了,不好当面拒绝,正好手里有一包袋子破了的蔬菜,正愁没人要,立马说这袋是给302的,就递给了我;

PS:楼组长就住我对门,平时见面都打招呼,我入住的时候还特意上门跟我说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他,总之给人感觉是非常善良热忱的老好人,要不是隔壁阿姨告诉我不给我发菜我是真不知道。

user avatar

坐标闵行,算是第一波被封的。

我是安徽人,在上海工作生活第五年,我没有户口,但我敢拍着胸脯保证,我们小区从来没有因为哪个房子住着是外地人哪个是本地人就区别对待发菜或者核酸或者别的措施。

其实,我们是3/13号封楼的,第一次拿到物资是4/1,之间我们楼群里无论上海人还是外地人,我们的称呼只有对方的门牌号。我一直没有了解到有些答案或者报道区分本地外地的地方在哪,我不否认也许有的地方有这样的情况,但我一次都没有经历过。

因为封闭的原因,上海邻居比我们骂街道骂得还厉害,我一个人住着,白天在家加班没时间,他们还主动团了菜送过来给我。对于他们来说,我就一个不会说上海话的普通邻居,疫情时候,能互相帮助就互相帮助一点。

我想说,疫情让整个社会割裂的越来越厉害,今天可能是上海,明天可能是别的地方,没有必要挑拨本地外地的差别。确实有的地方在疫情中做得不好,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上海人民以及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的外地人民的感情。

希望我们都能顺利度过这场疫情,谢谢每一个帮助我们的人。

PS:今天看到家乡的医院医生来上海支援了,特别感动, 也谢谢全国来支援的医务工作者和每一个同胞!


4/14更新

今天收到安徽商会捐给我们小区的菜了!!每户都有!!

我太激动了,感谢家乡人民!!

user avatar

这个只跟小区内部做法有关。

我所知的,徐汇滨江小区,给滞留在小区里的装修工人也每户一份,并不比其他居民来的少,该有的都有。

本人的小区里,租房户也是有礼包拿的。

-

群租房有个大问题,就是乱。既然有群租房说明这个地方的居住环境比较杂乱,就进一步可得“此地行政管理能力不足”,“行政管理能力不足=>基层服务能力不足”。你既然图它便宜,就得知道它为什么便宜。基层对于群租房里的住户情况,肯定是不太了解,或者不愿了解的。他们不知道你们里面住几十个人,只当是无人居住的。否则,真让他们搞清楚了你群租房里住了多少人,这群租房肯定就要被强拆。

我对于被封在大市场里的商贩,没有补给和医疗服务,更关注一些。上面知道那市场里有人阳性,就是不管,这才是大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