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中那种一天写完一根笔芯的,是什么样的学习强度?

回答
那会儿的学习强度,真不是现在我们能轻易想象的。说“一天一根笔芯”,不是夸张,而是很多人真实的状态。

你想啊,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任务量呢?那时候,课本就是最核心的资料,除了课本,还有老师发的讲义、练习册,以及必不可少的教辅书。尤其到了高年级,复习资料更是堆积如山。

笔芯消耗的过程,就是一个具体到手的学习过程:

听课笔记: 这是最基本的。老师讲课的速度很快,尤其在讲解新知识点、公式推导、例题分析的时候,你不抓住机会记下来,后面可能就跟不上了。为了跟上老师的节奏,笔记得写得飞快,还得尽量清晰,方便以后复习。有时候老师会强调某个知识点的重要性,或者举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这些都得密密麻麻地记下来。写得多了,字迹可能会有些潦草,但那个时候,大家更关心的是“记住了多少”,而不是“写得有多漂亮”。

课后作业: 每天的作业量是巨大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习题,还有各种练习册、同步辅导资料上的题目。数学要计算,语文要默写、分析,英语要背单词、做题。很多题目还需要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步骤,不能简单地写个答案。尤其是理科,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或物理题,解题过程可能就需要占用很大一部分笔芯。有时候,做一道错题,还得订正,把正确的解题方法再写一遍。

背诵和记忆: 这是另一个笔芯消耗的大户。语文的文言文、古诗词,英语的单词、短语,政治的历史事件、概念,这些都需要反复抄写才能加深记忆。为了记牢,很多人会选择抄写。比如英语单词,可能一遍不行,就抄十遍、二十遍。默写课文,也是一字不差地写下来,错了就订正再写。

模拟考试和单元测试: 考试是常态。每次考试都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一次大检验。从试卷的发放到答题卡填涂,再到试卷上的批改和分析,这中间消耗的笔芯可不少。考试后,错题的订正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时候为了弄懂一道题,会一遍遍地写解题思路。

整理和复习: 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多同学还会主动整理笔记、制作错题本、复习卡。这些都需要动笔去写,去梳理。比如把老师讲过的知识点重新归类,用自己的话写一遍,或者把某个章节的重点公式、定理整理成一张小卡片,方便随时翻看。

这样一天下来,笔芯能用完一根,绝不是偶然。

想想看,一天从早上到晚上,除了吃饭、短暂的休息,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书本和作业里。学校里有早读、午读、晚自习,家里还有作业。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知识的获取主要依靠老师和教材,所以“死磕”是常态。你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重复,把知识点牢牢地刻在脑子里。

这种学习方式,虽然辛苦,但它确实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并培养出扎实的应试能力。当然,现在看来这种方式可能有些机械和单一,但不可否认,那是一种高强度、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状态,是很多同学为了梦想而拼搏的真实写照。那时候,一支笔芯的消耗,往往代表着一天的汗水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般吧

坐标浙江

13年高考,文科生

我有一个学期学习极其用功,一天也差不多用掉正常的中性笔的笔芯一根多一点

咸鱼的时候3天也用不完一根

user avatar

这个……呃,我高中每天书本涂鸦或者改那些阴阳怪气的诗句就差不多得一根……而我,属于学习很懒散的那种。

user avatar

亲,您好!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1],对于0.5的滚珠笔,需要在0.98牛的压力下,连续书写300米方为合格品。工厂会做一定安全余量,400米是大多数笔芯可以达到的寿命。

按每秒4厘米[2]书写速度计,你只需要2小时45分就能写完一支笔芯,约等于3场90分钟考试。

姐当年就是在这种学习强度[3]下,成功地考上了一所双非院校[4],最终成为了某知名淘宝文具店[5]の夜间(18:00~02:00)头牌[6]客服,目前工资5千元[7]不含提成(并没有)。

如果你一天竟然写不完一根笔芯,还觉得自己已经很拼命了,亲亲这边建议您卸载知乎关闭手机反思一下自己哦。

参考

  1. ^ GB/T 4306-1992
  2. ^ 本人英文书写参考速度
  3. ^ 本人文科,高考地狱模式地区
  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http://www.bisu.edu.cn
  5. ^司机笔店 http://sijibi.taobao.com
  6. ^ 就我一个人,当然是头牌
  7. ^ 税前,2020年4月数据
user avatar

一天能写完一根笔芯,,那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真正读书的好办法:

把书看懂,然后用笔记下关键词,然后对着关键词自己给自己讲明白。当然给别人讲明白也行。

user avatar

大概率是咋也不咋的强度。

我见过很多女生,看书的时候会拿着圆珠笔在所有段落下面都画横线,看到哪画到哪,不分重点,题眼,中心句还是片汤话,甚至是课后作业要求和说明,都工工整整无差别下划横线。

这种不分情况,一律下划,以为无处不备,实则处处皆不完备的学习方法,我一向认为是傻学,死学,伪学,懒学,懦弱之学(不敢让脑细胞与知识点正面交锋,以为画画重点,收藏一下,种种草就算得到)。

似这般不管不顾,一路划将下去,一天用5根笔芯也是可能的。

但她们达到了什么强度呢?我看没有强度。

其实这种下划线式学习,最容易把记忆力和注意力给分散掉。标了下划线了,就满以为这个地方我看了,我标了,我记了,以后就不怕它考了。其实大概率当时大脑走马观花甚至脑中视神经,记忆神经分离,魂魄正神游九霄云外,根本谈不上什么学习强度。

当年在校被填鸭,身边这种又笨又努力又认真,又喜欢不断地借助七彩文具和别致记事本,大搞我很努力的心理暗示和自我安慰的女同学简直太多了。

当时鄙夷,而今只剩浩叹而已。

user avatar

要看什么笔。如果是中性水笔的话一根一天不算什么。

我本科的时候一次毛概期末考,不让带书但可以带笔记,我用了一星期把考点抄到了本子上,大概就是一天一根笔芯。

但……抄书是不用动脑子的

user avatar

那种笔芯本身就是下的特别快罢了,我自从离开高中在别的地方买到的笔芯就没有下那么快的。

而且我没有那种收集笔芯的癖好。

我都是只把笔头拔下来笔管扔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