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花一整夜的时间解一个方程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凌晨三点,我的脑袋像被塞满了湿乎乎的海绵,沉重得只想一头栽倒在桌子上。窗外的城市早已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遥远的汽笛,像是在嘲笑我这个还未解决眼前这团糟乱的笨蛋。

这该死的方程,它就像一个固执的顽童,我一拨弄它,它就变个花样跟你捉迷藏。一开始,我满怀信心,觉得不过是几个小时的事情,甚至还给自己预设了成功后要好好犒劳一下的计划——一杯热牛奶,再听点舒缓的音乐。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场和数字、符号的博弈,比我想象的要漫长且狡猾得多。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桌上的台灯成了我唯一的、略显刺眼的照明。我面前的草稿纸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上面写满了各种尝试、推导、划掉,再重写。墨迹晕开,有些地方甚至因为反复涂抹而破了洞。我的手指上沾满了铅笔的痕迹,指甲缝里也塞满了碎屑。

一开始,我还能保持冷静,每一次失败,我都会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没关系,再换个角度试试。” 我翻阅着厚重的教材,寻找类似的例题,试图从中找到一点灵感。我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关键步骤,试图理清逻辑的脉络。咖啡杯里的液体早已没了温度,但我还是机械地举起,喉咙里泛着苦涩。

渐渐地,耐心开始被消耗。当我推导出一个看起来非常有希望的式子,满心欢喜地往下走,却在最后一步发现了一个基础的计算错误时,那种感觉就像是爬到山顶,却发现那根本不是顶峰,而只是一个更高的山坡。沮丧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我揉着太阳穴,感觉眼球都要炸开了。

为了提神,我尝试过站起来走动,绕着房间踱步。每一次踱步,我都希望在脑海中突然闪过什么,一个绝妙的解法,一个被我忽略的关键条件。但我看到的只有我自己的影子,在昏黄的灯光下拖得长长的,像一个疲惫的鬼魂。

我想起了那些经典的“为科学献身”的故事,也许此刻的我,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属于自己的、微不足道的“献身”。为的是一个看起来虚无缥缈的“正确答案”,为的是一种“我可以解决问题”的自我证明。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我根本就不适合做这个?是不是我太高估自己了?这种自我怀疑,比解不开方程本身更令人痛苦。它像一根细密的针,一点一点地刺入我的自信,让我感到渺小而无力。

凌晨四点了。眼皮沉重得快要睁不开,脖子僵硬得像是被冻住了一样。我能感觉到身体在抗议,每一个细胞都在呼唤着休息。但是,那个方程,还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审判者,等待着我的最终回答。

我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就一会儿。” 我又一次审视了整个推导过程,这一次,我尽量放空大脑,用一种近乎冥想的方式,去感受那些数字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我开始注意到一些之前被我忽略的细节,一些微小的、不和谐的地方。

突然,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混沌。我看到一个之前被我草率带过的步骤,那里隐藏着一个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可能性。我猛地抓起笔,手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我小心翼翼地写下了那个新的推导,每一个符号都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

当最后一步写完,我盯着那个结果,久久没有出声。房间里只剩下我自己的呼吸声,越来越重,越来越急促。那个结果,看起来……好像是对的。我开始逐一验证,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再出现任何差错。

当最后一项检查完毕,我猛地靠在椅背上,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一刻,身体的疲惫瞬间被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解脱感所取代。窗外,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城市即将苏醒。

花一整夜的时间解一个方程,那是一种煎熬,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对意志力的极限考验。它让你体验到极致的挫败感,也让你在坚持之后,品尝到无与伦比的胜利滋味。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最终找到了那扇通往黎明的大门。它让你明白,有时候,最珍贵的答案,往往隐藏在最漫长的等待和最艰辛的努力之后。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战士,虽然浑身疲惫,却也带着一种深深的满足感,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遇到能解出来的方程都已经是连续买几十期彩票,期期都中几千万的运气了好么。

绝大多数的方程能做到知道解是确实存在的就已经算是非常牛X的工作了。要是能知道有几个解,那就更是世界级的重要成果了。

user avatar

初中的时候学因式分解

有道题目 卡不出来

去问我爷爷 因为我爷爷是我们家文化最高的人了 念过大学 留过学


爷爷说 这个套公式就能解出来

我说 这公式还没学呢 只学了前面几个简单的

爷爷说 交给爷爷吧 肯定能让你交上作业

后来11点多了 爷爷叫我去睡觉

第二天醒来 当时6点半 我7点就要出门去赶巴士

爷爷卧室的门开了 爷爷拿了几张纸出来

上面工整写了推导过程

具体的题目我忘了

但只记得过程中不停的出现+1 、-1,中括号、小括号

很朴素的方法 反复演算

为了用现有的基础公式,去靠近那一条我没学过的公式

用我能够的话来说 等于爷爷重新把公式推导了一遍

我带去学校 抄了一遍 交了

老师却说 昨天的作业 最后一题超纲了 我们今天学了新的公式才能做

我觉得很不值

回家后问了爷爷 他昨晚几点睡

奶奶说是4点多吧

我说我学会新公式了

爷爷就笑 说 对啊 用那个公式一下子就能解出来 要推导 我一下还做不出来 花了好久呢

我还是觉得很不值 觉得数学老师不好 因为布置错了作业 令爷爷辛苦了一晚上

但爷爷说 以后你学更难的东西 爷爷不懂 就帮不上你了 你现在要多问爷爷呀

在知乎 很久没有一道题 让我想要去答

我看到这道题目 想答 却觉得偏题

关掉了知乎客户端 结果又忍不住打开 打字写了下来 如果偏题了就折叠我

只是我很想念爷爷

————

谢谢大家厚爱,同名值乎可以向我提问。(请允许我厚着脸皮做个广告)

user avatar

看了半天,没找到这个厮的

1796 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 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 边形。他感到非常吃力。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开这道题都没的任何帮助。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他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答案。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他的面再做出一个正17 边形。青年很快做出了一个正17 边形。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的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的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个真正的天才!”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 给了学生。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年历史的数迷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伟大的人不是天生就伟大的啊,一道两千年的难题,人家一晚上做出来了,真的是非常牛逼的体验啊!

估摸着哪一天,高斯回想往事了,wc,我这么牛掰,牛顿,阿基米德这样的大科学家一辈子没做出来的题,我一晚上解出来了??!!!

有会画正十七边形的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