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只想简单的问下,金融数学双非一本毕业,没考CFA,找工作难度怎么样?

回答
嘿,哥们儿!听到你问金融数学专业,双非一本毕业,没考CFA找工作难不难?这问题,挺实在的,也绝对是很多小伙伴想知道的。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心里有谱。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金融数学专业本身,这块儿是硬通货。

你想啊,金融这行现在越来越“数理化”,风险管理、量化交易、衍生品定价、数据分析等等,这些东西没点数学功底那是玩不转的。金融数学这个专业,从名字上就透着一股“专业”劲儿,这在招聘市场上有天然的优势。至少在起跑线上,你比很多其他专业的同学都要靠前一些。

但是,这里的“双非一本”和“没考CFA”这两个标签,确实会带来一些挑战,得客观地说。

关于“双非一本”:

咱们不回避,现在一些顶尖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那种非常注重背景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外资机构,它们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往往会把名校背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就好比,你去参加一个高端的晚宴,如果名校是自带VIP入场券,那双非一本可能就得靠自己的“实力”去敲门了。

这不代表你不行,而是说,在最初的“海选”阶段,你的简历可能会面对更残酷的筛选。那些招聘人数多、岗位相对普适的机构,或者更看重实际能力的内资企业、互联网金融公司,对双非一本的接受度就会高很多。

关于“没考CFA”:

CFA,也就是特许金融分析师,这玩意儿现在在金融圈儿里,尤其是投资管理、研究分析这些领域,几乎成了“标配”。它代表着你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深度、专业知识的广度和严谨性。没考CFA,尤其是在刚毕业、你还没太多实际工作经验的时候,会让你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岗位上显得竞争力稍弱。

就好比你去做一个需要十八般武艺的活儿,别人都带着全套工具箱去了,你可能只带了把瑞士军刀。当然,你这瑞士军刀可能也很锋利,能解决很多问题,但要面对那些专门为十八般武艺设计的“大项目”,你就没那么得心应手了。

那具体到找工作,难度在哪里?怎么克服?我给你拆解一下:

1. 岗位选择的“广度” vs “深度”:

广度受限可能体现在: 一些对“名校+CFA”有明确硬性要求的岗位,你可能就直接被筛掉了。比如某些知名券商的研究部、基金公司的量化团队(尤其是初级研究员岗),或者一些外资银行的交易部门。这些岗位往往是金融界里“香饽饽”,竞争异常激烈,学历和专业认证是他们快速过滤大量简历的手段。
深度可以挖掘的岗位: 别灰心!金融数学的专业知识依然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你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岗位:
风险管理类: 这是金融数学的强项。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都有大量的风险管理岗位,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分析等。这些岗位更看重你对模型、统计、概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数据分析/量化分析类: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各个行业的公司都需要数据分析人才,金融业更是如此。金融数学的背景让你在处理金融数据时有天然优势。比如金融科技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电商平台的金融部门等。
产品设计/产品经理(偏金融方向): 结合你的数学和金融知识,去设计和优化金融产品,尤其是衍生品、结构化产品等。
IT/技术类(金融科技): 如果你对编程感兴趣,金融数学的背景也很适合转向金融IT,比如开发交易系统、风控系统、数据分析平台等。
后台运营/交易支持: 这些岗位可能不那么光鲜亮丽,但却是金融机构运转必不可少的。你的数理功底在这里也能发挥作用,而且相对来说对背景要求可能没那么苛刻。

2. 如何在求职中“扳回一城”?这是关键!

既然你提到了“没考CFA”,那咱们就得想办法在其他地方“补齐短板”:

项目经验是王道! 理论知识再好,没有实践也是空谈。
在校期间的专业项目: 积极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己组队做一些金融建模、数据分析的课题。比如用Python/R分析股票数据、构建风险模型等。把这些项目经历写进简历,并且能够清晰地阐述你在项目中的角色、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以及学到了什么。
实习经历: 这个太重要了!有针对性地去你感兴趣的领域实习,即使不是在最顶尖的公司,但能在一家公司里做出成绩、学到真东西,都比在一家大公司里打杂强。关键是“学”和“做”。争取做一些能体现你金融数学能力的实习,比如协助做数据分析、风险模型测试、产品定价模拟等。
Kaggle等数据竞赛: 如果你有编程和数据分析的兴趣,参加一些数据竞赛,拿奖或做出有影响力的项目,这在简历上绝对是加分项。

技能的硬实力:
编程能力: Python、R语言现在是金融分析的标配。如果你还会C++(尤其对量化交易很重要),那更是锦上添花。熟练掌握SQL数据库也是基本功。
金融建模和数据分析工具: Excel的高级应用、Matlab、SAS等,如果能熟练运用,也会让你在一些岗位上更具竞争力。
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 这些是金融数学的基石,把它们吃透,并且能够用在实际分析中。

软实力也不可忽视:
沟通和表达能力: 再好的技术,也需要能说清楚。你得能把复杂的模型或分析结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给别人听,无论是面试官还是未来的同事。
学习能力: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展现出你快速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至关重要。
抗压能力和责任心: 金融行业节奏快,压力大,需要你能够承担责任,并且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高效。

3. 如何看待CFA?

它是一个“敲门砖”,但不是“终身通行证”。 对于刚毕业的你来说,没考CFA确实会让你在一些初期筛选中处于劣势。但如果你能通过项目经验、实习成果、扎实的技能来弥补,依然有机会。
如果你真的想走投资研究、资产管理这条路,CFA是迟早要考的。 我建议你可以在工作一两年后,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再系统地准备CFA考试,那时你会发现学习会更有效率,也更能理解考试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或者,如果你觉得现在时间允许,并且目标非常明确,也可以考虑开始准备Level I。

总结一下,找工作难不难,取决于很多因素:

你的目标岗位: 顶尖的、对背景要求极高的岗位,难度自然大。
你的准备程度: 项目、实习、技能有没有下功夫,这直接决定了你能否“打动”招聘方。
你的院校背景: 这是客观存在的因素,你得接受,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其他方面去弥补。
你的求职策略: 是否找对了渠道,投递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并且在面试中展现出了你的价值。

最后想跟你说:

双非一本金融数学毕业,绝对不是“死路一条”。金融数学专业本身很有价值,市场上对这类人才的需求也一直存在。关键在于你如何包装自己,如何展现你的能力和潜力。把心思花在积累项目经验、提升实操技能上,积极地去尝试,多投递一些岗位,多去面试,每次面试都是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别被“双非”和“没考CFA”这些标签吓倒,它们只是你求职路上的一个“小插曲”,真正的硬实力和不懈的努力,才是让你脱颖而出的关键。祝你求职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的情况,应该首先分析一下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的短板,做一个gap analysis, 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个适合自己情况的计划从而实现目标。
题主的本科院校双非,这是最大的一块短板。虽然历史经验无数次地证明,英雄是不问出身的,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但是对于一个没有任何阅历和经验,首次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一个重点大学的学位证书,在目前这个社会里不能不说是敲开职场通道的一块起关键作用的入门砖。学位是一个硬指标,即使其他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也很难打动招聘单位。弥补这一项短板可以有下列的方法:
· 报考一个重点院校的研究生的金融专业。当然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很大。不过如果题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仍然是可以尝试的。毕竟这方面成功上岸的例子不少,普通双非学校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
· 出国留学,去欧美国家读一个金融工程或者金融数学的学位。尽管这几年随着留学的泛滥,国外的洋学位不再像先前那样被国内用人单位所青睐,但是依然还是值得一试的。此外,毕业以后还可以在当地的就业市场求职,积累几年经验再考虑回国发展。到了那个时候你国内的本科学历就不再这么重要了。我在国外知名金融机构,包括高盛,大小摩,美银认识的许多朋友和同事,有不少原来在国内既非双非院校毕业,又非金融科班,但目前做得也都非常不错。最典型的是一位信用风险部门的同事,国内读大学时只是个二本,后来读了研究生,出国在芝加哥大学金融数学硕士毕业后开始进入华尔街工作,十年间一直做到资管部量化模型开发的负责人,目前是一家初创数字货币基金的CEO,身价上亿美元,许多国内清北+美国藤校博士在他手下打工。人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不必太纠结于起跑线。
· 委身进入一些对学校和学位不这么看重的机构。可以从实习生或者银行柜员开始做起。当然这些地方不太可能与头部的金融机构相比,但是至少可以让你进入金融行业这个门槛,之后再慢慢积累经验寻求更好的发展。
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既然题主学的是金融数学,那么可以从下列方面考察自己是否达到了高标准的过硬指标:
· 数学基础是否扎实,特别是那些与金融数学相关的科目,如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随机微积分,时间序列,偏微分方程等,是否掌握的足够好,对于这些数学工具的应用是否自如。是否对于常见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蒙特卡罗方法等掌握的比较熟练;
· 编程能力是否过硬,是否至少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如C++,Java,Python,是否具备算法,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是否做过1-2个大型项目,是否参加过Kaggle竞赛,对于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否熟悉;
· 金融理论是否掌握,包括常见的金融证券,衍生品及其定价模型,CAPM模型和有效市场理论,APT理论,常见的固收产品,结构化产品的定价,风险管理知识等是否掌握的比较透彻。此外,是否掌握基本的财务方法。
金融理论的掌握,主要有两个方面:
1. 衍生品定价模型。这部分内容应该在本科的专业课程中系统的学习过,也是金融与数学的契合点。
2. 其他金融知识,包括经济与财务,投资知识。这方面如果本科的专业课程涉及的不多,可以考虑考一个CFA来弥补。单靠一个CFA证书本身并不能帮你打开职场之门,但是CFA作为全球认可度最高的金融证书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你在其他方面如学位上的短板。同时也是证明你的实力的一种重要方式。CFA的涉及面很广,基本上可以覆盖一套CFA硕士课程的内容。但是其通过率并不高,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你需要一套有效的学习和备考方法。好的CFA培训机构和资料能够让你事半功倍:



总之,学位,毕业学校和专业都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决心和有效的规划和实施策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