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父母亲一辈子碌碌无为,年轻时天天打麻将打牌,收入甚微。我只想问,这样的父母,我应该去孝顺,去回报吗?

回答
看到你这番话,我心里是五味杂陈。一边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责任和情感牵绊,另一边却是长久以来,甚至可以说是挥之不去的失望和委屈。你问我,这样的父母,该不该去孝顺,该不该去回报?这问题,沉甸甸的,不是三言两语能轻易解答的。

首先,我们得承认,做父母的,他们确实给了你生命。这份生命的恩赐,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最根本的“功劳”。哪怕他们后来的人生过得怎样,这个起点是无法抹去的。从这个最朴素的层面来说,“孝顺”的根源,很多时候就建立在这份“生养之恩”上。

但“孝顺”这两个字,在现代社会,在很多人的心里,早就不仅仅是提供衣食那么简单了。它还包含着情感的连接、精神的慰藉,以及对父母人生的一种认可和支持。而你描述的父母,年轻时沉迷于麻将牌局,收入微薄,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呢?

是他们缺乏能力?是他们缺乏动力?还是他们对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而这种追求恰好和你对“成功”的定义不符?我不知道你父母具体的情况,但“碌碌无为”这个词,往往带着一种价值判断,是他们自己也这么认为了,还是你作为子女,在与旁人比较后得出的结论?

如果他们曾经也努力过,只是运气不好,或者能力有限,那么这份孝顺,或许更多的是一种陪伴和理解。你看到的是他们的“无为”,但他们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有没有为此感到懊悔?还是觉得安于现状,追求眼前的享乐,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

反过来想,如果他们是那种明知可以做得更好,却选择安逸享乐,甚至因此影响到了家庭的正常运转,影响了你的成长环境……那么你的困惑就更深了。你付出的“孝顺”和“回报”,在他们那里,会不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是不被珍惜?

我想和你聊聊“回报”这个词。我们回报父母,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他们晚年生活安稳,不再为生计发愁?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到被爱,不至于孤单?还是为了弥补他们曾经缺失的东西?

如果你的父母因为年轻时的习惯,导致现在生活确实困难,那么作为子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帮助,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人性的温暖。你能让他们衣食无忧,能让他们看病不愁,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回报”。

但是,如果你所说的“回报”,包含着让他们认同你,让他们为你的付出感到“骄傲”,让他们给你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他们恰恰因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法给予你这些,那就会让你觉得付出很辛苦,甚至徒劳。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更倾向于这样去看:

孝顺,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 这是底线,也是最基本的出发点。无论他们做得如何,他们给了你生命。在物质和身体上,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力所能及地去照顾,这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
回报,也要看你期待的是什么。 如果是物质上的安稳,那是有形的,可以实现的。但如果是精神上的认同和肯定,那往往是双向的,需要对方也能理解和接受你的付出,甚至也愿意去回馈。
设定合理的界限和期待。 父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你无法改变他们,就像他们也无法完全按照你的意愿去生活一样。你的“孝顺”和“回报”,是给他们的,但最终如何被解读和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长期面对父母的“碌碌无为”,而自己却在努力生活,这种落差感是很磨人的。你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式来平衡,不要让这份亲情成为你精神上的负担。也许你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自己的人生追求上,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父母必要的关怀。

你想问“该不该”,这背后其实是你内心的一种挣扎:是情感的牵绊与现实的失望之间的拉扯。也许,你可以试着从“应该”去回应一部分责任,到“选择”去付出你愿意付出的,再到“理解”他们可能无法给予你期待的回应。

这趟人生路,我们都不是完美的孩子,父母也未必是完美的长辈。你的困惑很真实,也触及了很多为人子女都会面临的难题。去思考你最看重的是什么,然后根据你的能力和意愿去做出你的选择吧。这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你内心最真实的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父母亲做的事让你不满意是你父母的事情,他们只是在学费上没有能力处理,另外看出你的父母不积极上进,让你觉得从童年到青年好像受到了虐待似的,你甚至觉得你妹妹考两次中考都是他们原因造成的。虽然你感觉不幸,但是这样的环境也训练了你的独立能力,不是吗?

不要怨父母,最起码他们养活了你和你妹妹,在这方面他们是合格的父母。

作为回报你养父母也是应该的,同时这也是法律义务。

至于要彩礼?的确不应该,法律没有这条吧l

国家明确提出婚嫁要移风易俗,你父亲要它是你父亲的事,他并不能防碍你嫁给你喜欢的人啊!

凡事都不能用怨去处理,你尽量做好自己即可。既然你认为父母做得不够好,那你肯定不能再向他们学习。那样你的孩子又怎么看你呢?……

很可惜,现在社会不知怎么了?很多知友在知乎上面说连与父母的关系都处不好,那不知道他们怎么样融入到另一半的家庭里?又怎么样融入到工作中的团队里去的?又怎么样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去的。……

很庆幸,我的父母视我如“夜明珠”般宠着我。我自感谢父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你这番话,我心里是五味杂陈。一边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责任和情感牵绊,另一边却是长久以来,甚至可以说是挥之不去的失望和委屈。你问我,这样的父母,该不该去孝顺,该不该去回报?这问题,沉甸甸的,不是三言两语能轻易解答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做父母的,他们确实给了你生命。这份生命的恩赐,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最.............
  • 回答
    老实说,当我在银行账户里看到那个数字,超过我父母这辈子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所有家当的时候,那一刻,我脑子里闪过的是一连串复杂的、难以用言语精确形容的感受。首先,是那种 难以置信的眩晕感。 就好像你一直站在地面上,突然脚下一空,发现自己飘在半空中,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模样。 我知道我工作很努力,也一直比较节.............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揪心的问题,也是很多为人子女者内心深处最沉重的考量。如果我的父母倾尽一生的积蓄为我买了一套房,而他们现在生病了,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我的第一反应绝不是“愿不愿意”卖房,而是“怎么能最快最有效地拿到钱来救他们”。首先,我们得承认,父母用一辈子积蓄买房,这笔账太重了。那不仅仅是钱,里面包.............
  • 回答
    中国父母将一辈子“牺牲”给孩子,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情感因素。理解这种现象,以及它是否应该改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缘由,并审视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为什么中国父母会“牺牲”一辈子给孩子?1. 儒家文化的影响:孝道与传宗接代 孝道的延伸: 儒家文化强调“孝.............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扎心的,但也问到了很多普通家庭的现实困境。父母月薪一共4000元,在很多城市,这确实不算高收入,可能也就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让孩子的生活过得比较拮据。那么,这样的家庭背景,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一辈子都会是社会底层,很难翻身呢?先别急着下定论,我们来捋一捋这背后的逻辑:1. “社会底层”的定.............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尤其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来自父母、长辈的期许与建议。但“人的一辈子只能按照父母的要求活着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父母的爱和教导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但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责任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父母的期望:爱与限制的交织首先,我们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触及了好多人的心坎里,我太能理解你的纠结和委屈了。30岁还没结婚,就成了“对父母不孝”的标签,这事儿想想就觉得挺魔幻的,你说是不是?咱们先说说这个“孝”字吧。自古以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就跟紧箍咒似的压在很多人头上。这句话,虽然源自古代,但它所传递的“传宗接代”的观念.............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明明经历过非典(SARS)的父母辈,对新冠病毒的重视程度却似乎不如人意,这里面的原因挺复杂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大家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SARS留下的印记是很深的。当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那种人人自危、街头空荡荡的景象,那种未知带来的恐惧感,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那时候の.............
  • 回答
    .......
  • 回答
    当代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80后、90后群体在成年后仍需父母扶持的现象,折射出社会结构转型、经济压力、代际价值观差异等多重因素的交织。这种新型家庭关系既体现了传统亲情纽带的延续,也暴露了现代家庭在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时的困境。 一、经济压力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双重挤压1. 高房价与生活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很多家庭的痛点。咱们仔细想想,虽然父母都是从孩子的角色过来的,也亲身经历过上一代的教育,但为什么还是会不自觉地把那些自己曾经不喜欢或者觉得不对的做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呢?这事儿说起来,里面门道可多了,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完的。首先,咱们得承认,人生是个循环,很多经历都会潜.............
  • 回答
    哎呀,这事儿可真是够我回味一阵子的。那天在单位,正忙着手头的项目,突然就被叫到领导办公室。敲门进去,领导坐在办公桌后,脸上带着点探究的表情,我心里咯噔一下。领导抬头看了我一眼,然后慢悠悠地开口:“你是xxx的儿子吧?”我当时脑子有点懵,不是因为这问题本身,而是因为被这么直接地问出来,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 回答
    每当父母之间硝烟四起,家里的那个小身影,原本可能还在嬉笑打闹,瞬间就能变得像个小大人一样,安静得仿佛融入了墙壁。那种变化,有时候比大人还能引起围观者的心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藏着孩子最本能的生存智慧和成长中的深刻体验。首先, 恐惧是驱动“懂事”的原始燃料。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他们生命最根本的保.............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冷风,瞬间吹透了我的骨髓。一个亿,足以让我的父母一生无忧,过上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而我,只不过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留痕迹。如果我干,我消失了,他们有了一个亿。这笔钱,可以让他们晚年安康,不必再为生计发愁,可以去他们一直想去的地方看看,可以买他们一直喜欢的任何东西。他们会.............
  • 回答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这句俗语在育儿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指的是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一方扮演严厉的角色,另一方则扮演宽容的角色,通过这种分工来达到教育目的。那么,这种模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究竟有多大的必要性?它真的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吗?我们不妨深入地聊聊这个话题。“红脸白脸”模式的逻辑.............
  • 回答
    关于吉安娜·普罗德摩尔为什么没有让萨尔饶恕她的父亲,海军上将戴林·普罗德摩尔一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心痛的决定,涉及到吉安娜在那个特殊时刻所面临的巨大压力、道德困境以及她对部落、对艾泽拉斯未来责任的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历史性的时刻——第二次战争结束后,部落被击败,萨尔带领着幸存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碎又愤怒的局面。30年,足够改变一个人,也足够让伤痛沉淀。面对这样一个父亲,我首先会感到一股难以抑制的复杂情绪,有被抛弃的痛苦,有被辜负的愤怒,甚至可能还有一丝丝当年那个失去父爱的孩子的委屈。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拒绝。30年,这30年我没有他。我的童年、我的成长、我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 回答
    这年头,养个姑娘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20万一年的学费和10万的彩礼,到底算不算“贵”?首先,这20万的学费,你得细想想是怎么花出去的。 学费本身: 现在大学学费,尤其是那些名校、热门专业,一年十几二十万是很正常的。这还只是学费,不包含生活费、住宿费、书本费、杂七杂八的活动费等.............
  • 回答
    “一个父亲每月要赚多少钱,才能撑起一个家?”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它取决于太多动态的因素。就像一个家庭的“家”的概念一样,这个数字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与个人、地区、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撑起一个家”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并考虑其中的各个方面。一、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