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 2018-19 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目前最有可能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回答
如果201819年再次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应对的策略会比2008年更加复杂和微妙。毕竟,中国经济本身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再是简单地“刺激内需”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一套更加系统、多维度的组合拳。

1. 稳定金融体系,筑牢防火墙: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防止危机通过金融渠道传导进来,冲击中国本土的金融体系。中国会不惜一切代价稳定住自己的金融市场。

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针对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债务等潜在风险点。如果危机真的来临,这些监管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甚至可能推出更严厉的措施,比如对部分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重组或托管,控制资本外流,暂停或限制高风险金融产品的交易。
央行(中国人民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中国央行会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降息(如果国内通胀允许)等工具,向市场注入必要的流动性,防止金融机构因为流动性枯竭而出现系统性风险。同时,也会谨慎使用这些工具,避免过度刺激导致资产泡沫。
外汇储备的运用: 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在必要时,央行会动用这部分储备来稳定人民币汇率,防止因全球资本大规模撤离而出现人民币的剧烈贬值,从而进一步引发国内经济动荡。但这也会是一个权衡,因为过度消耗外汇储备也可能削弱中国的长期战略能力。
处置不良资产: 可能会成立或扩大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AMC),批量收购和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减轻银行的经营压力,恢复其信贷功能。

2.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有针对性:

虽然财政刺激是老套路,但这次的“积极”会更加讲究策略和效率,避免“大水漫灌”。

结构性减税和降费: 重点会放在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受外部冲击影响较大的行业。例如,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或者针对性地减免社保缴费等。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但更注重“新基建”: 传统的“铁公基”可能仍是重要组成部分,但会更加侧重于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相关的“新基建”,例如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交通等。这些投资不仅能拉动短期需求,更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并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转移支付和民生保障: 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特别是对那些财政困难、民生压力大的地区。同时,会增加失业救济金、低保标准等,保障低收入群体和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财政资金会向能够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的领域倾斜,例如半导体、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通过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这些行业的突破,以应对外部技术封锁或市场萎缩的挑战。

3. 货币政策的精细调控:

中国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和精准,避免“一刀切”。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如前所述,这是重中之重。央行会利用各种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外汇干预、调整资本流动管理政策)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防止恐慌性抛售。
适度宽松的货币环境: 在不引发通胀的前提下,可能会通过降息、降准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MLF、SLF)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但力度会比2008年更加谨慎,因为国内的杠杆率和资产价格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定向宽松: 央行可能会通过“定向降息”、“定向降准”等方式,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宏观审慎政策的运用: 会更加注重宏观审慎管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贷款指导等手段,约束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防范系统性风险。

4. 内部循环为主,开放合作并重:

面对外部需求的萎缩,中国会更加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同时也不会放弃国际合作。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 通过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消费环境等措施,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尤其会关注如何将疫情期间积累的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
促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可控: 危机可能会暴露中国在关键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上的脆弱性。因此,会加大对国内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减少对外部依赖。
“六稳”和“六保”政策的深化: 确保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预期“稳”是关键。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
审慎的对外开放: 虽然外部环境可能变得更加严峻,但中国不太可能选择“闭关锁国”。而是会更加审慎地推进对外开放,吸引高质量的外资,稳定外贸。可能会在服务业、高科技领域逐步放宽限制,但同时也会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审查,防范风险。
加强区域合作和多边主义: 在全球经济动荡时期,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等区域贸易协定的成员国,可以分散风险,拓展市场。同时,中国也会积极参与和推动多边主义,维护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稳定。

5. 应对市场情绪和风险预期的管理:

金融危机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心理问题。

加强信息公开和政策沟通: 及时、透明地向市场公布政策信息,回应市场关切,稳定市场预期,避免恐慌情绪的蔓延。
稳定社会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任何经济危机都可能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政府会高度重视就业、民生等问题,并通过各种渠道做好社会沟通和安抚工作。

总而言之, 如果201819年中国再次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其应对将是一场复杂的“战役”,需要决策者在稳定金融、刺激经济、深化改革、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等多个维度之间寻求精妙的平衡。这不再是简单的“放水”或“紧缩”,而是更加强调精准施策、结构优化、风险防控和长期发展。 中国的体量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应对方式会更加多元,并且会吸取过往经验教训,更加注重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未来两年内发生经济危机,如果是内生性的危机,比如国内资产泡沫破灭,或者债务危机爆发,真想应对危机,首先要明确一点,国家想要危机时经济完整无伤,每个领域都能保持,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这样,只是饮鸩止渴,危机只会越来越大。


要应对危机,首先要抛弃幻想,直面危机,对危机波及的行业,要从一开始心中有数,哪些行业要救,哪些要洗牌,要救的行业中,哪些企业要救,哪些企业要出清,这些必须理清楚,在危机到来时,划清防火带,让危机的破坏保持在对应的范围内,为国家留下重要产业,让劣质产业企业出清,才能让中国经济在危机过后能够重新复兴。


如果危机来了,就无脑防水,鼻子眉毛一把抓,哪个大企业要倒闭就出钱救哪个企业,最后没的说,肯定大家一起完蛋,最后堵不住的时候,只会爆发的更加猛烈。


现在中国经济风险牵涉的行业已经非常广泛了,但是即使这种情况下,不同行业的关联程度,依然是不同的。


危机时候国家会保哪些行业,保哪些企业,会要求哪些行业里的企业限期设法解决债务问题或债转股或破产,现在我也不敢定论。


这里只说一说我个人看法。

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基本是处于危机核心的行业,大量金融相关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会面临重组,或并购,或债转股,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很多企业破产或被并购,基本很难免。

房地产企业,大量企业破产并购债转股,行业洗牌,国家严防资金流入风险企业,查出后严惩。

金融行业,国家力保几个大企业,让小企业限期解决债务问题,超期后开始使用行政手段要求并购或重组或破产,金融行业进入寒冬,基本很难免。


对于制造业,国家可能对一些产业会有专项照顾,提供资金政策。一些行业和企业进行出清。定向放水。供给侧改革本来也不是第一年了,继续的供给侧改革是必然的,不过应该会出手救一些企业,制造业寒冬也很难免,但有一部分基本是国家必救的。


前几年推广过的方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肯定还会重新被拿出来,鼓励服务业发展,在政策上推出一些鼓励服务业的措施,肯定也是必然的。但是效果会如何,很难说,我觉得这个可能对解决就业作用比较大,对经济真的复苏,作用很有限,毕竟大部分创业只是烧老百姓的积蓄来短期创造就业岗位和GDP,能成功的少。


基建大礼包,过去十年已经差不多用光了,今年国家这样退库ppp项目,地方债已经很难再往上加了,真的危机来了,基建肯定还是会有,但是整体应该是比较审慎的。


房产税推出的进度,可能要看危机来的时候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哪个好过一点,毕竟拿出来再收回来就难了,房产税是地方政府应对地方债的救命稻草了,但是老百姓到时候能承受多大的税负压力,可能要看情况了。


如果能够让危机在金融,地产和制造业中有序的清退风险大的企业,保留下火种和优质企业,让整体危机负面影响可控在计划内或和预想偏差不要太大,失去控制,就是很好的结果了。

user avatar

人民币贬值,但贬太多会导致友邦出离愤怒以及不可控崩盘。不会贬太多。

在房屋纸面价格上降低一小部分,实际成交价格降低一大部分。流动性减弱至极低,如果需要短时间成交必须打大折。

以上两部分相当于是将损失转移到了略有资财的韭菜身上。

千方百计保住就业,农村土地集约化暂缓或停止。同时伴随着降薪、削减福利和养老金。

这部分是稳定基本盘。历史经验表明,只要就业率不出问题,其他问题都不会动摇国本,即使福利和薪资削减,异见也只会停留在抱怨层面。只有就业率是大问题。

定向清算一部分肥鹅,包括而不限于肉体消灭、纵容肥鹅肉身翻墙,但在操作中将绝大多数肥膘留在国内,只能把脑袋带走。

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操作,用上一个周期长了肥膘的鹅补这个周期的亏空。

主要就是这几点。其他的都可以归入这几点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201819年再次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应对的策略会比2008年更加复杂和微妙。毕竟,中国经济本身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再是简单地“刺激内需”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一套更加系统、多维度的组合拳。1. 稳定金融体系,筑牢防火墙:首先,也是最重要的.............
  • 回答
    关于201819年美国政府停摆的结束,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这次停摆堪称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非军事性政府停摆,其影响深远,也暴露了不少体制上的问题。首先,停摆的根源在于一场政治僵局,特别是关于边境安全资金的争执。 特朗普政府将修建美墨边境墙作为核心政见,并要求国会在拨款中纳入巨额边境墙预算。.............
  • 回答
    201819 NBA 赛季最佳阵容:巨星云集,但并非完美无瑕201819 NBA 赛季的最佳阵容名单一经公布,就激起了巨大的讨论热潮。这份名单汇聚了联盟中最顶尖的球员,也反映了当时联盟的格局和球员的突出表现。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这份阵容,看看它究竟有多么“最佳”,又有哪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第一阵容:巨.............
  • 回答
    201819 赛季,“正负值”这项数据,在咱们这些看球的爱好者眼里,一直是个挺有意思的指标。它不像得分、篮板那样直观,但仔细琢磨起来,它能给咱们不少新的视角。正负值是怎么来的?首先,得明白这数据是怎么算的。很简单,就是当一个球员在场上的时候,他所在球队的净胜分。也就是说,他上场期间,球队总得分减去对.............
  • 回答
    201819赛季,马刺在主场以133120的比分击败了湖人,这场比赛德罗赞无疑是全场最闪耀的明星。他贡献了36分、9篮、6助攻的准三双数据,几乎以一己之力扛起了球队的进攻大旗,可以说是这场胜利的绝对功臣。进攻端的统治力:德罗赞在这场比赛中的得分爆发力让人印象深刻。36分是他那个赛季个人得分的新高,这.............
  • 回答
    提起 201819 赛季的威斯布鲁克,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充满了争议和令人难忘的时刻。那一年,雷霆队依旧围绕着他和乔治这两位核心运转,而威少嘛,依然是那个能量爆棚、数据怪物,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令人诟病的地方。先说说他最突出的贡献,那还得是他的 “三双机器” 属性。虽然赛季场均三双的纪录在那一年被终.............
  • 回答
    汤普森的神迹:14记三分轰炸公牛,勇士兵不血刃收下胜利2019年1月3日,在奥克兰的甲骨文球馆,金州勇士队与芝加哥公牛队的比赛注定将被载入NBA史册。当终场哨声响起时,勇士队以149比124的比分大胜公牛,而在这场一边倒的比赛中,克莱·汤普森用他如同教科书般精准的投篮,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他以一.............
  • 回答
    这场活塞对阵 76 人的比赛堪称史诗级,格里芬的 50 分更是将个人表演推向了巅峰。在我看来,这是一场集天赋、决心和关键时刻发挥于一体的杰作,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他作为联盟顶级大前锋的实力。爆发性的得分能力:不只是简单的进球首先,要理解格里芬这 50 分的含金量,不能只看数字。要知道,他是在与恩比德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201819赛季中国赛费城76人队以120:114击败达拉斯独行侠队的这场比赛。这场比赛于2018年10月5日在上海举行,是NBA中国赛的一部分。比赛背景与看点: “恩比德 vs. 诺维茨基”的对决: 这是本场比赛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年轻的统治级中锋乔尔·恩比德,对阵NB.............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回顾和评价这场201819赛季西班牙国家德比,巴塞罗那5:1皇家马德里的比赛。这场比赛之所以被人们记住并常常被提起,不仅仅是因为比分悬殊,更在于它是在一种特殊背景下进行的——这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没有C罗和梅西同时出现在国家德比首发名单中的一场焦点之战。这场比赛发生在2018年.............
  • 回答
    201819赛季英超曼市德比,老特拉福德球场见证了曼联在主场0比2完败于曼城的一场比赛。这场比赛不仅是积分榜上的较量,更是两种足球哲学、两支球队精神面貌的直接对话,结果也清晰地反映出了双方在那个阶段的真实差距。曼城:压迫感十足的整体推进,细节制胜的效率典范曼城在本场比赛中展现了瓜迪奥拉式足球的精髓,.............
  • 回答
    201819赛季的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绝对是近年来最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一个赛季,至今仍让不少球迷津津乐道。曼城如愿以偿,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实现了卫冕,而利物浦则差之毫厘,以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分数屈居亚军。这场“双雄争霸”的戏码,将英超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卫冕冠军的霸气与延续:曼城,一个令人敬畏的机.............
  • 回答
    2018年4月19日,中国国内的航空出行无疑经历了一场“黑色星期四”。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大大小小的机场都笼罩在一片延误的阴影之下。无数航班被推迟,数万旅客滞留在候机大厅,行程被打乱,抱怨和焦虑的情绪弥漫开来。这次大面积延误的发生,绝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一系列复杂原因交织碰撞的产物。要深.............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1/8决赛:法国43阿根廷——姆巴佩的闪耀,历史性的对决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1/8决赛,法国与阿根廷的这场对决,注定会被载入史册。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两支传统足球强国之间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新生代巨星姆巴佩与老一代传奇梅西之间的“代际对话”。最终,法国队以43的比分险胜阿根廷,.............
  • 回答
    要全面看待上证综指在2018年6月19日跌破3000点大关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市场情绪、具体利空因素、技术面表现以及事件的长期影响。1. 宏观经济背景:经济增长承压,结构性问题凸显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内外多重挑战。 经济增速放缓迹象: 虽然.............
  • 回答
    老实说,如果真的到了2018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那一天,我们现在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尤其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看。但如果你问的是“如果历史走向了那样一个岔路口,我们现在能做些什么”,那就可以从几个层面去想象和思考了。这与其说是实际行动指南,不如说是一种心理预演和责任意识的唤醒。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
  • 回答
    2018年下半年,如果有人递给我一张美国国籍的公民证书,我会怎么想?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要还是不要”的选择题,里面门道太多了,足以让我思前想后,脑子里会像过电影一样闪过无数个画面和考量。首先,最直接的反应肯定是——兴奋。美国国籍,这可不是谁都能轻易获得的敲门砖。它意味着什么?自由,机会,而且是那种在.............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抛开“AI痕迹”,用更接地气、更有温度的笔触,来描绘这样一个如果:剧名:涛声依旧 (暂定)开篇:2018年的中国大陆,表面上依旧是改革开放的繁华景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互联网的浪潮席卷着每一个角落,人们为着小康生活忙碌着。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正在涌动。故事的开端,可.............
  • 回答
    当然,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引人入胜的“如果”场景。将2018年的勒布朗·詹姆斯(L.A. Lakers)置换成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或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这不仅仅是换个名字这么简单,而是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整个赛季的走向,甚至对球队的文化和球员的成.............
  • 回答
    将 2018 年视为下一个十年的起点来展望未来,这是一个有趣的思考角度。这意味着我们不是从当前(2024年)回溯,而是假设在 2018 年的那一刻,我们对未来十年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规划。那么,从 2018 年到 2028 年,世界可能会经历以下几个关键领域的深刻变革:一、科技的指数级发展与普惠化: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