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未来两年内发生经济危机,如果是内生性的危机,比如国内资产泡沫破灭,或者债务危机爆发,真想应对危机,首先要明确一点,国家想要危机时经济完整无伤,每个领域都能保持,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这样,只是饮鸩止渴,危机只会越来越大。
要应对危机,首先要抛弃幻想,直面危机,对危机波及的行业,要从一开始心中有数,哪些行业要救,哪些要洗牌,要救的行业中,哪些企业要救,哪些企业要出清,这些必须理清楚,在危机到来时,划清防火带,让危机的破坏保持在对应的范围内,为国家留下重要产业,让劣质产业企业出清,才能让中国经济在危机过后能够重新复兴。
如果危机来了,就无脑防水,鼻子眉毛一把抓,哪个大企业要倒闭就出钱救哪个企业,最后没的说,肯定大家一起完蛋,最后堵不住的时候,只会爆发的更加猛烈。
现在中国经济风险牵涉的行业已经非常广泛了,但是即使这种情况下,不同行业的关联程度,依然是不同的。
危机时候国家会保哪些行业,保哪些企业,会要求哪些行业里的企业限期设法解决债务问题或债转股或破产,现在我也不敢定论。
这里只说一说我个人看法。
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基本是处于危机核心的行业,大量金融相关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会面临重组,或并购,或债转股,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很多企业破产或被并购,基本很难免。
房地产企业,大量企业破产并购债转股,行业洗牌,国家严防资金流入风险企业,查出后严惩。
金融行业,国家力保几个大企业,让小企业限期解决债务问题,超期后开始使用行政手段要求并购或重组或破产,金融行业进入寒冬,基本很难免。
对于制造业,国家可能对一些产业会有专项照顾,提供资金政策。一些行业和企业进行出清。定向放水。供给侧改革本来也不是第一年了,继续的供给侧改革是必然的,不过应该会出手救一些企业,制造业寒冬也很难免,但有一部分基本是国家必救的。
前几年推广过的方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肯定还会重新被拿出来,鼓励服务业发展,在政策上推出一些鼓励服务业的措施,肯定也是必然的。但是效果会如何,很难说,我觉得这个可能对解决就业作用比较大,对经济真的复苏,作用很有限,毕竟大部分创业只是烧老百姓的积蓄来短期创造就业岗位和GDP,能成功的少。
基建大礼包,过去十年已经差不多用光了,今年国家这样退库ppp项目,地方债已经很难再往上加了,真的危机来了,基建肯定还是会有,但是整体应该是比较审慎的。
房产税推出的进度,可能要看危机来的时候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哪个好过一点,毕竟拿出来再收回来就难了,房产税是地方政府应对地方债的救命稻草了,但是老百姓到时候能承受多大的税负压力,可能要看情况了。
如果能够让危机在金融,地产和制造业中有序的清退风险大的企业,保留下火种和优质企业,让整体危机负面影响可控在计划内或和预想偏差不要太大,失去控制,就是很好的结果了。
人民币贬值,但贬太多会导致友邦出离愤怒以及不可控崩盘。不会贬太多。
在房屋纸面价格上降低一小部分,实际成交价格降低一大部分。流动性减弱至极低,如果需要短时间成交必须打大折。
以上两部分相当于是将损失转移到了略有资财的韭菜身上。
千方百计保住就业,农村土地集约化暂缓或停止。同时伴随着降薪、削减福利和养老金。
这部分是稳定基本盘。历史经验表明,只要就业率不出问题,其他问题都不会动摇国本,即使福利和薪资削减,异见也只会停留在抱怨层面。只有就业率是大问题。
定向清算一部分肥鹅,包括而不限于肉体消灭、纵容肥鹅肉身翻墙,但在操作中将绝大多数肥膘留在国内,只能把脑袋带走。
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基本操作,用上一个周期长了肥膘的鹅补这个周期的亏空。
主要就是这几点。其他的都可以归入这几点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