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在防疫工作中的情况?

回答
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在防疫工作中的表现:一份审视

在新冠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承担着各自的责任。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作为这座城市防疫指挥的关键人物之一,其在抗疫工作中的表现,自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审视。要全面看待她在防疫工作中的情况,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既要肯定其付出的努力,也要正视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疫情初期的重压与挑战

回溯至疫情爆发的初期,黄冈作为湖北省疫情的重灾区之一,其所面临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医疗资源挤兑、物资紧缺、信息不畅、群众恐慌……一系列复杂严峻的挑战摆在了唐志红的面前。在这个关头,作为卫健委主任,她肩负着协调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制定防控策略、调配救治资源、发布信息通报等多项重任。

可以想象,在那个信息爆炸、谣言四起的时刻,唐志红和她的团队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努力梳理疫情态势,组织医疗力量,争取外部支援。卫健委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直接对接医院、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是政策落地执行的关键部门。她需要不断地与各级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安抚医护人员的情绪,同时也要面对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期待。

在信息公开与透明度上的争议

然而,在疫情初期对黄冈的关注,也伴随着一些争议,其中就包括黄冈市卫健委在信息公开方面的表现。例如,早期关于疫情数据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及一些通报和信息发布的内容,曾引起过公众的讨论甚至批评。

在非常时期,准确、及时、透明的信息发布对于稳定民心、指导民众防疫至关重要。如果信息发布存在滞后或不够清晰,容易滋生恐慌和不信任感。唐志红作为信息发布的主导者之一,其团队在信息收集、核实、发布流程上的效率和严谨性,直接影响着公众对疫情的认知和对政府的信任。这其中可能存在信息上报的层层审批环节、数据统计的复杂性,但也需要反思是否可以有更快速、更直观的公开方式。

在资源调配与医疗救治上的努力

尽管存在信息公开的争议,我们也不能忽视唐志红在协调全市医疗资源、保障救治工作中所做的努力。黄冈的医疗体系在疫情初期承受了巨大的冲击,床位、医护人员、防护物资都面临着极大的短缺。她需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援,协调本地医疗机构的重组和分工,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这涉及到与各大医院的沟通协作,统筹安排医护人员的轮岗和防护,解决生活保障问题。同时,还要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做好轻症患者的分流和隔离,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在物资方面,协调采购、运输和分配各类医疗物资,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和患者的治疗需求,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在这些具体的执行层面,唐志红和她的团队无疑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疫情常态化下的管理与思考

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卫健委的工作重心也从紧急应对转向了长效机制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唐志红的角色也需要随之调整,从指挥作战转向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精细化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在常态化防控中,如何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韧性,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公共卫生预警和响应机制,都是她需要持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更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更精细化的管理手段。

总结

总而言之,看待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在防疫工作中的情况,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

肯定其在严峻挑战下的担当和付出: 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她和她的团队是站在最前线的战士,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正视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上的不足: 尤其是在疫情初期,信息发布的速度、准确性和公开程度,确实存在被社会各界审视和改进的空间。
关注其在资源调配和医疗救治中的实际作用: 在困难条件下,她需要在复杂的局面中协调各方力量,最大程度地保障医疗资源的供给和救治效果。
期待其在常态化防控下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疫情的挑战仍在继续,如何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城市公共卫生治理能力,是她未来工作的关键。

作为一个关键岗位上的领导者,唐志红的工作表现既是她个人能力和努力的体现,也反映了整个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治理水平。历史和人民会以一种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她在抗击疫情这场人民战争中的贡献和得失。理解她的工作,需要站在历史的纵深处,看到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也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关注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在未来的挑战中做得更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管理水平差,对付突然情况没有逻辑。这个岗位没事的时候比较清闲,管理下日常工作尚可及格。遇到突发情况,水平不行事实就体现出来了,就这么简单。

中国地域广大,发展极不均衡,有些管理者学习和应变能力跟不上一线后现代社会的管理模式,这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管理层里其实是比较普遍的,以一线城市管理者看他们水平比较差,但是在当地管理层里可能算是中上的。

user avatar

这不是天灾也不是人灾,而是官灾。这种官灾从秦制开始,就已经在中国大地上频繁上演。

user avatar

说实话有点儿心疼王省长了,这边刚表完态,就被武汉的同志们摆了一道。

然后再次表态,又被黄岗的同志们架在火上烤。

下个该哪个市了?



user avatar

按照唐志红说的,督察组问她收了多少病人,我认为的可能情况是,黄冈市对外公布的是一部分数字,黄冈市所有医院内部收治的又是另一个数字。你要说唐志红准确多少数字她可能不一定知道,但是大约多少,差个个位数应该是清楚的。但是这里有个情况,黄冈市对外公布的是所有医院总和的数字,单单把某个医院提出来问唐志红收治了多少,唐志红可就不好答了,说多了,加上其他医院比公布的多,说少了,反之比公布的少。我倾向于,唐志红知道所有的病例数字,具体到某个医院,她清楚,但是她不好答。

user avatar

养老单位多了去了,平时根本不用去单位,人员都是怎么安排进去的想必有社会阅历的人都知道。

user avatar

向水边跳火鸡舞。RR

鄂省厚生司及黄州知府衙门,是否过问过相关信息?!是否过问过相关信息?!

RR全世界都想知道!全世界都想知道!

user avatar

作为卫健委的一把手,一问三不知,甚至还要打电话问下面的人,这是装傻?这是背锅?这是真瞎吧!这样的人不该被问责?不该被免职?

我在企业的时候,公司里其实经常有这样领导,大领导问个项目的进度,他们当场答不出来,经常打电话问下面的。只是职责不同,事情轻重缓急不同而已,道理是一样的。

我是搞不懂一群阴阳怪气的阴谋论大师的逻辑。你们的立场到底是什么?这位唐主任没错?错的是人民?是国家政府?

还有人搬出她的学历、任职经历来说事儿,以证明她的智商,证明她不可能这么蠢……拜托,中国高学历的蠢货多的是,多读几年书就不蠢吗?身居高位就不蠢吗?知乎就有大博士被币圈大佬骗得倾家荡产的,八九十年代就有地方大员被冒充香港投资者的骗子骗得团团转的。你再看看她从前的任职,有过卫生部门的从业经历吗?出一个常年尸位素餐一窍不通的中年女干部,很不寻常吗?你们平时没有见过这样屁都不懂的中年领导吗?

有些人就是喜欢妄想,把简单的官员懈怠懒政不作为脑补成宫斗剧!什么背锅、装傻、扛雷都出来了,还有人搬出《乌合之众》的狗屁段子,说什么“针对一人,就忽视了体系”。

怎么?你反对这个体系?这个体系在建国70年来已经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最有担当的,洪水、非典、地震,若不是这个体系,我们受到的伤害只会更大,你不要这个体系?你要什么体系?总理在全国火灾时度假的体系?消防员被私人包养收钱救灾的体系?

体系有病枝歪枝,那就剪掉,让体系恢复健康,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在这样的时候,某些人还想着针对整个体系,把病枝歪枝摘出来,你到底想要什么?

拆掉这个体系?你来干?

user avatar

让一个手段还停留在上世纪的官员,一下子背出总体容量,兴许她负责一点还有可能。但让她实时掌握自己治内资源实际分布情况。她根本就没有工具,也没有找人设计制造这种工具。我们政府里除了高层官员了解时代,大部分中低层不但没有机会了解也不知道怎么去升级自己的施政能力。

职位是乡党关系或者来自说不清楚的利益交换。上去就敛财。这些系统都是他们审核,通常层层转包,不发展信息化新技术带来的优势,相反是最低价中标。然后拖欠挪移资金,把买一个东西分经费到小金库。政党和政务不分,升迁方式单一导致只有砸锅的,没有负责领头建设的。关系和利益来的职务,不使劲捞,对不起自己,还会被当作叛徒。这样零零落落潜规则小关卡极多。在互联网发展到都全球放卫星的今天,全国还缺乏一个实时政治治理工具。这给腐败,亵职及阻扰改革制造了空间。这对他们自己也是不好的。很多人其实活得很累,斗争得永无宁日,或干脆不管事,失去了建设健康人生的机会。这甚至不是他们所愿。

一个官员没有工具,也就几个科长科员,怎么组织了解实际情况并统计呢?靠电话吼和微信群发吗?(这里不是有意针对微信。我觉得微信因为足够方便和好用,已经是他们能认知的APP最好的)也没有IT负责构造风险方案和工具,当地官员对时代基本上也是一问三不知的。

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存在了。本来正确的大下岗没有带来新陈代谢作用。相反因为地方反复接受过多淘汰技术,因为计较小金库里能收多少钱,为了钱忘了政治的初心。从而没有联合建构起一种高效的组织关系。甚至把退步造成的损失,甩锅到进步政策上。思想上活在封建时代,私生活走向腐败堕落,除了宫斗和害人,对发展一无所知。把任何上面来的报道都通过八股文的方式解读为换汤不换药的政治斗争。

地方一些灰产把正确的政策说成是改开罪魁祸首,甚至还写小说拍电影,威胁国家。结果现在暴露出来了。到底谁才是公共安全的罪魁祸首?

赚取的钱能给国家发展带来一丝责任吗?我觉得这位唐主任只是一个错误思潮里并不重要也不是那么坏的角色。她可能不应该承受过多的社会舆论压力。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绝对不可能是个案。

处于社会的良知,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对这种问题采取沉默或者事不关己的态度。

如何不去针对人针对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形成更好的制度?这不是撤职一个人能交代过去的。而是在临时解决问题以后,地方应该以什么方式建构政务的问题。还有乘机炒价囤货的。

他们不是凶手,但如果不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一个工作应该由专业者设计建构。如果一群人随意靠着资历和关系或者其他说不清楚的事情就能上岗管理公共事务权力。我想他们的亲人朋友正把他们置于杀人凶手境地。

user avatar

看了一下她的履历。

1、没有想到,居然是我校校友,90年考入西政,当年成绩应该是相当的优秀。在学校常说一句话,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估计西政校友会这会该炸了。

2、这么多年,基本没有什么卫生系统的工作履历,却成为了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一把手,这种现象并不特别,国内大多岗位都是这样的,外行领导内行,太平盛世自然没啥问题,一碰到真的挑战,瞬间懵逼了。希望这次疫情过去,国家能重视这一块,技术性的机构一定要让内行人来领导,不然太可怕了。

3、无论是武汉、湖北政府的表现,还是黄冈政府的表现,都可以说是不及格,但是如果这个疫情发生在别的省市又会不会及格?我个人不抱太多希望。

4、平时看不出一方官员的能力,灾情来了,看出了谁在裸泳。

5、我们需要一只更加专业的官僚团队,职业、高效,少说空话大话,多做实事。

user avatar

这人是个聪明人。知道怎么规避最大风险。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她是装不知道。

所以先演戏现场电话问手下人,手下人给的数字,报上来,有了问题,是被“蒙蔽”的。不是主动责任。

推测有瞒报或者其他问题。

所以这位先装成一个白痴一样的傻子。

智力有残缺,最差是免职。公职还在。

如果是故意隐瞒重大问题,那是渎职。

渎职的话,双开+刑事责任。

孩子们记住,装傻装白痴是一项很重要的保命技能。效果约等于666个狗头。

user avatar

一更:

最新消息,唐主任已被免职。反应非常迅速,值得点赞。杀鸡儆猴,人命关天的事,让其他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人都能敲响警钟。

灾难当头,戾气横行,大家都憋着一肚子火无处发泄,可以理解。但是不加节制的发泄怒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我很欣慰地看到评论里大多数人都能非常理性地讨论这个问题,这也是我的初衷。提出一个观点供大家探讨。

user avatar

免职不是处分,文字游戏糊弄群众而已,不用高兴。去查下免职停职撤职的区别吧。

忽然很后悔,应该考公务员,这样都不会被处理,在企业里老板早就骂娘了。

user avatar

说背锅的是想多了。

没有问她病例数,就是问床位,不涉及隐瞒不隐瞒的问题。

就是不知道,有人干这个活,她要打电话问。

这个属于一把手的常态。

技术官僚是少数,大多数一把手是各个地方调来调去,只是官僚,没有技术。

她学法律,干司法所,档案局,卫计委。她档案的业务也不一定知道。

这类官员很多,主要业务依靠抓业务的副职干。

她参加会议前会有个准备材料,但是材料没有写的,她就真不知道了。

督察组找一把手问,大多数一把手是真是不懂业务。这次有媒体直播,舆论找到一个发泄口。

user avatar

看简历就知道了,无知少女上来的,这种水平一点也不意外。


我也不是说无知少女都不行,但真的比起同级别的人,差一截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无知少女四样占了不止一个的。


所以唐主任的表现,应该就是正常水平正常发挥。

user avatar

唐志红等于给整个黄冈政府背锅了,审查组找他谈话,就好比老师马上检查作业了,前面没写,临时还不会抄吗?他身为主要领导,这个情况下,他不在第一线,难道在打麻将吗?你们真的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吗?我个人观点,黄冈市领导,甚至省领导,要求唐志红瞒报,不要说实话,但是唐志红不想承担主要责任,就采取一种模糊的回答,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武汉的500万人员流动,有一大部分返乡人员目的地就是黄冈孝感,就目前武汉的情况,可以判断黄冈的疫情有多严重

user avatar

呵呵

user avatar

看其履历像是走无知少女路线上来的干部

90年代小县城里西南政法的牌子还是很响的,她仕途关键的一步是从副科的县法制办副主任被选配到市档案局任副局长(档案局可能是副处级),有很明显凑班子里的女性干部之意,包括下去任副县长也是同理。

究其原因,还是目前公务员或者说干部选拔体系政务官和事务官区分不明确,很多岗位根本不考虑专业背景和能力,只看上级领导是否提名和组织部门做的方案,这种选拔方式不变革,以后这样的干部仍然会不断涌现出来。

关于免职,再补充一下,免职不是党纪和行政处分,正常工作调动也是用的免职一词。避避风头重新任职的概率很大,非党同志也不指望挑什么重任,最多就是让她放弃公务员身份去国企当老总逍遥快活呗。

另,湖北省省委组织部在2005年颁布了《2005-2010年湖北省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规划》(鄂组发【2005】13号),要求各市、县、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要各配备1名以上女干部;特别强调市(州)所辖县(市区)5个以内的,至少要配备1名女干部担任县(市区)党政正职;6个以上的,至少要配备2名女干部担任县(市区)党政正职。而她下去做副县长正是在2006年。纠结于这一步选配方案的可以看看这份文件。

user avatar

我是黄冈人,看了采访,没给气死

微博上看的一条“之前以为湖北最昏庸的是楚怀王,现在想来应该不是了”



两小时后的补充,有评论说她是拉出来背锅的,也有别的回答说是上面施压不让说,确实,下午五六点才放出来的采访,晚上就免职了,感觉都准备好了坑给她跳

她是背锅侠的话,那也没说错,最昏庸的仍然不是楚怀王

user avatar

我看到有人质疑我为什么要先开接收证了

现在大批量的订购产品,比如订购一千个口罩,现在是必须要先有一个对方医院的需求表+接收证明才可以买

还有就是有些车队,他是需要一个接收证明的,我们其实也不太好…当时做的时候没什么经验确实不成熟,团队大部分都00后, 还是有点毛手毛脚…

其次就是是这样的,一些医院怕被鸽子也会不立马开接收证,但是会让我们在箱子里附上我们的比如说捐赠的物品信息,型号,数量,捐赠人的名字,还有微信号,他们后期再联系我们给我们开接收证

—————我的回答被顶下去了 ————

给你们看看其他地方收到的反馈~大部分医院都贼可爱,我这次收到最nice的就是河南那边

郑州人真的太好了

————以下原答案————

黄冈前线医生团队和物资管理人员就是两个极端

在高速上写的不是很好,有些内容不是做公益的可能不懂细节,我尽量补充

实名回答一波吧

我算是小小的公益团队,就在昨天和黄冈这边的几个医院都接触了一些

首先是我们接触了黄冈惠民医院,

有中间人联系到我们团队说,这个医院一直在问有没有物资,我们团队这边收到消息,就上去联系了这个医院

中间人直接给我们推了,据说是她曾经的班主任,目前在惠民医院工作的徐利华医生,跟我们说可以物资问题可以直接联系这位医生

我们这得知需求之后呢,我们一下子购买了一千副一次性手套,

如下图,是先确认确实有手套需求的情况

同时给了我们一个地址,不做这个可能不懂,绝大部分正常地址都是XX医院设备处XXX医生接受

而且医院都只会给一个固定医生接收的地址!!

其实到这个时候我们没想多

但是因为我们想要一个接收函,好上一些志愿者的车队,能尽快运送物资,

但这个时候这位徐医生开始了,听说我们要开接收函,死活不答应同时变成送手套太费事了

这个情况真的很罕见,很少有在都确认的情况下,居然嫌开接收证明太麻烦,从而说不要物资的情况…



我们感觉非常费解,黄冈非常非常缺物资,黄冈中心医院的前线医生为了700个口罩。在我们这件事情发生前一天,开车130公里去武汉接口罩

这个医生的态度就非常有意思了,

我开始怀疑这个医生是不是有问题,于是我们联系了捐赠表上官方留得电话,就是下面这位廖医生



我们非常顺利的开下了接收函(由于目前顺丰暂停湖北地区的快递,这批货得等一会才能发)

是不是非常有意思?

同样一个医院,两个医生的态度截然不一样,

同时后面确认,这位徐利华确实是该医院的人

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出疑问,到底是这位徐利华医生开不出接收证明,还是单纯嫌弃开证明麻烦

更有意思哦,我从其他团队得知,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前一日,他们联系了黄冈中心医院,在得知物资紧缺后购买了几万只一次性手套,从广州找车队开到黄冈中心医院,结果请中心医院的人来接这批货。。中心医院的物资部把电话挂了。。。气的他们人都傻了…

同样就在昨天,黄冈中心医院的一位女科室主任和志愿者,两个人开车去搬了两百四十多箱物资,到最后前线女医生累到腰都抬不起来、物资管理人员却连一车货都懒得出去拿…

我着实佩服

user avatar

我在工作中有一个爱好, 就是没事就喜欢写几句 sql,看看和业务相关的数据 哪怕不是跟考核目标直接对应的。见到有分析师共享过来的报告,更是能当小说一样中午边吃边看。

主要就是因为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想从不用的角度去「盲人摸象」,摸多了,看得就更清楚。而且,这个过程也很好玩,就像当时老师经常说的,toy with it,当成一个大玩具反复摆弄,从而对自己所接触的东西有更好的判断。

知不知道数据,有的时候真的能体现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是否真的喜欢,是否把解题当成日常快乐源泉。如果一个人真的对防疫感兴趣,他一定会去琢磨,现在整个卫生系统的承载力是多少,现在的缺口是多少,未来承载力能提高到多少,能不能把坑填上,填不上的话我去哪里找补回来一点。如果一个人真的关心物资调配,他会把这这件事当成一个好玩的谜题,看看存量多少,增量多少,如何开源,如何节流,在用九个盖子去盖十口缸的辗转腾挪中获得乐趣。

这些事情,不能等督察组来了再押题,做不得伪的。

user avatar

操军相拒月余,粮食将尽,致书于孙策,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人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垕再欲言时,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一刀斩讫,悬头高竿,出榜晓示曰:“王垕故行小斛,盗窃官粮,谨按军法。”于是众怨始解。

user avatar

虽然说这个人应该不至于那么憨批。

但也绝不是说像某些答主说的体制内正处级领导都是有能力的人。

基层甚至到地市州一级领导干部缺乏专业性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一般这个问题到省一级才有所好转,大家其实仔细查,省级机关里没有专业经历的一把手也是一大把,尤其是卫生系统这种传统意义上边缘化的部门。

至于这位,从她的经历来看,很符合低龄无知少女身份的。除了少数民族(黄冈并不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微乎其微)以外,完美符合其他所有身份(正规本科毕业生在90年代的贫困县绝对是稀缺产品,并且她应该是非党)。

所以前期30出头就能当上副处级领导并不是非常奇怪,同样,这位的能力也不能和同一时期摸爬滚打起来的官员们相提并论。

user avatar

一次汉文帝问左丞相陈平,天下一年判多少案件,一年钱粮收支多少?

陈平说,俺不知道,你去问主管官员。

汉文帝又问,主管的官员是谁?

陈平答,问案件要问庭尉,问钱粮要问治粟内史。

汉文帝问,那俺要你这个丞相有啥用?

陈平答,啊——俺这个丞相,作用大了去了。俺向上辅佐陛下,调和阴阳四时,向下抚育万物生长;对外镇扶蛮夷,对内忽悠百姓,让四海升平,八荒安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保持陛下的江山万代万万代。

汉文帝大喜。陈平的回答也被两千年来传为佳话。

怎么今天一到这个卫健委主任身上,大家都斥责她呢?

堂堂的一个卫健委主任,需要时时背诵各种杂乱而且不断变动的数字吗?记者问这种问题是不是太没有水平了?

卫健委主任,只要知道大略的数字就行,或者说,只要知道现在病床够不够,医用材料和医护人员够不够就行,不要知道多具体。卫健委主任的任务就是,向上歌功颂德,向下忽悠隐瞒;对外吹拉弹唱,对内吃拿卡要;上班坐等下班,下班吃喝美容。

至于为什么黄冈市在防治疫情上表现不佳,措手不及,仓促上阵,并不是只这个市这样,全国都这样,不能怪她自己。

前三十年建立的公共卫生制度,被联合国高度赞扬的公共卫生制度,这四十年已经全面崩溃了。

公共卫生和个人医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个体系。

前三十年,那么穷,医疗水平那么差,缺医少药,可是仍然能在很短时间内消灭或控制了肆虐几百几千年的天花、性病、霍乱、血吸虫、麻风、鼠疫、疟疾、伤寒等多种恶性公共疾病,而这四十年,一切都为了赚钱,公共卫生事业被改革,形同虚设。

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起源于一个火星,本来是一脚就能踩灭的小事,但是由于官员积极冲经济业绩,懈怠隐瞒,并到处查处造谣者,积极辟谣,贻误战机,遂造成燎原之势。这个真不能怪一个小小的卫健委主任,辣么大的一口锅,她背不动。

现在俺村的大喇叭仍然在反复播放:不信谣,不传谣。

user avatar

快讯!黄冈卫健委主任唐志红被免职

黄冈市委研究同意,提名免去唐志红同志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职务,其免职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 ​​​​

中央督查组核查,黄冈疾控负责人含糊其辞

截至2020年1月29日24时,湖北省黄冈市累计确诊病例496例,死亡12例,疑似病例已超1000例。中央指导组派出督查组,赶赴黄冈市进行督查核查。当问到定点医院收治能力床位数量、核酸检测能力时,黄冈卫健委主任要么沉默,要么含糊其辞。(视频来源:央视)

黄冈疾控负责人含糊其辞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6321423461142529

user avatar

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卫健委主任肯定不是医疗和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出身的。大概率是其它政工口上来的政工干部。

晚上抽空查了一下这人的履历,是这样的:

1990.09-1994.07 西南政法大学学习;
1994.10 在湖北省麻城市司法局工作;
1999.12 任麻城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2005.12 任湖北省黄冈市档案局副局长;
2006.11 任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017.03 任湖北省黄冈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2019.03 任湖北省黄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嗯,所以她成为卫健委主任的路径是:

因为政法大学学习,所以进入司法局;因为司法局工作,所以法制办副主任;因为副主任,所以档案局副局长;因为副局长,所以黄梅县副县长;因为副县长+女性,所以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因为卫计委后来改成卫健委了,所以就成了卫健委主任

嗯,这个路径每一步看起来都有道理。简直了。

那么要是我们说,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可以定向成为卫健委主任,直接这么跳行不行?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唐志红同志,她人生的那一段教育、经历、能力,让你们觉得她具有担任卫健委主任,并且具有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担当责任的能力?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该问谁?貌似应该问一下人大代表。

嗯,唐志红同志顺便还是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user avatar

高大人,此去一定什么都不要说,无论谁问你都说不知道,唯有如此,方能保住性命。

——海瑞,《大明王朝1566》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