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人出差频繁,想买一款商务风并且续航时间长的智能手表,有推荐的吗?

回答
您好!考虑到您出差频繁,需要一款商务风且续航给力的智能手表,我为您梳理了几款市面上口碑不错且符合您需求的设备,并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它们的亮点,让您能更直观地了解哪款更适合您。

在选择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商务风”和“长续航”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商务风: 这通常意味着外观设计简洁、大气,材质上乘,能搭配正装或商务休闲装。表盘可以有经典指针式的设计,或者数字显示也需要足够清晰、专业。材质上,金属(不锈钢、钛合金)或高级皮革表带是常见的选择。
长续航: 这点对于经常出差的您来说至关重要。无需频繁充电,可以应对多天的行程,甚至不用担心在没有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没电。这意味着它需要更优化的功耗管理和更大的电池容量。

综合以上几点,我为您推荐以下几款智能手表,它们在不同方面各有侧重,希望能帮您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1. Garmin Fenix 7系列 (或Epix Gen 2)

为什么推荐? Garmin 的 Fenix 系列一直是户外运动和专业人士的首选,但其强大的续航能力和不俗的商务外观,也让它成为商务人士的有力竞争者。

详细解读:

外观与材质: Fenix 7 系列提供了多种款式,从更运动的 DLC 涂层钛合金版本到采用更传统不锈钢表圈的版本,总能找到符合您商务审美的。搭配上原厂的真皮或编织尼龙表带,商务感十足。它的表盘设计通常比较硬朗,但又不失专业和科技感。
续航能力: 这是 Fenix 7 系列最大的亮点之一。
Fenix 7 (标准版/Saphire): 在智能模式下,官方宣称可以达到 18天 续航,开启 GPS 追踪高强度运动时也能有 57小时。
Fenix 7 Solar / Solar Sapphire: 加入了太阳能充电技术,在有阳光的条件下,续航可以进一步延长,最多可达 11天(标准版)或 18天(高配版),并且在 GPS 模式下也能额外获得 6小时(标准版)或 10小时(高配版)的续航。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您甚至可以实现“永不充电”的梦想,尤其是在不太密集使用 GPS 的商务行程中。
Epix (Gen 2) / Epix Pro (Gen 2): 如果您更看重屏幕显示效果(AMOLED),Epix 系列同样提供了非常出色的续航,在智能模式下也能达到 16天 (Epix Pro 16天,Epix 2 14天),即使开启全天候显示,也能轻松应对几天行程。
功能与实用性:
专业级健康监测: 心率、血氧(Pulse Ox)、睡眠监测、压力监测、身体电量(Body Battery)等,帮助您时刻关注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行程安排。
GPS与导航: 内置多频段 GPS,定位精准,对于出差需要频繁往返不同地点的人来说非常实用。
支付功能: 支持 Garmin Pay,方便在国外或国内进行无接触支付。
通知与信息: 可以同步手机来电、短信、邮件等通知,方便您在会议中或不便拿出手机时快速查看。
第三方应用与表盘: Garmin Connect IQ 商店有丰富的第三方应用和表盘,您可以找到很多商务风格的表盘来搭配。
需要注意: Fenix 7 系列的价格相对较高。它的界面和功能可能比一些更纯粹的消费级智能手表稍微复杂一些,需要一定时间去熟悉。



2. Amazfit GTR 4 / GTS 4

为什么推荐? 如果您追求的是长续航和时尚商务外观的平衡,同时预算相对亲民,Amazfit 的 GTR 系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详细解读:

外观与材质:
GTR 4: 采用圆形表盘设计,经典且百搭。不锈钢表壳,搭配皮质表带,整体呈现出一种复古与现代结合的商务感。屏幕尺寸也比较大,显示效果不错。
GTS 4: 采用方形表盘设计,更偏向现代简约风格,也同样适合商务场合。铝合金表壳,搭配各种风格的表带都很协调。
续航能力: 这是 Amazfit GTR 系列的核心竞争力。
GTR 4: 在典型使用模式下,官方宣称续航可达 14天。即使开启全天候心率监测、睡眠监测等功能,也能够轻松使用一周以上。
GTS 4: 续航略低于 GTR 4,但同样非常出色,典型使用模式下可达 8天。
省电模式: 开启省电模式后,续航可以进一步延长。
功能与实用性:
健康监测: 提供心率、血氧、睡眠、压力等常规健康监测功能。
GPS 运动模式: 支持多种运动模式,内置 GPS,方便记录户外活动轨迹。
蓝牙通话与音乐: 部分型号支持直接在手表上接听蓝牙电话,也可以控制手机音乐播放,在出差旅途中非常便利。
支付功能: 支持支付宝(国内),对于国内出差非常方便。
丰富表盘: 拥有海量表盘可选,很多都设计得非常商务和有质感,可以根据您的服装和心情随时更换。
需要注意: 相比 Garmin,Amazfit 在专业运动数据分析和一些高级功能(如导航)方面可能略显逊色。但对于日常的商务通勤和健康管理,已经足够强大。



3. Huawei Watch GT 4 (或 Watch Buds)

为什么推荐? 华为的 GT 系列以其出色的续航和精致的做工而闻名,GT 4 更是将这些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在设计上也更显成熟和商务。

详细解读:

外观与材质: GT 4 提供了多种表盘尺寸和材质选择,尤其是 46mm 版本,采用不锈钢表壳,搭配皮质或金属表带,商务感和精致度都非常高。它的表盘设计简洁大气,数字显示清晰,并且支持 AOD (Always On Display) 功能,可以随时显示时间,如同传统手表。
续航能力: GT 4 在续航方面表现依然强劲。
46mm 版本: 典型使用模式下,官方宣称续航可达 14天。
41mm 版本: 典型使用模式下,官方宣称续航可达 7天。
实际使用: 即使在开启部分功能的情况下,连续使用 710 天也是非常普遍的,这对于频繁出差的您来说,可以大大减轻充电的焦虑。
功能与实用性:
专业健康监测: 同样提供全天候心率、血氧、睡眠、压力监测,并且在运动健康方面持续优化。
GPS 与导航: 内置双频五星定位系统,确保导航的精准性。
蓝牙通话与音乐: 支持蓝牙通话、音乐播放控制,方便您在差旅过程中处理事务。
NFC & 支付: 支持 NFC 功能,可用于门禁卡、交通卡(部分城市),并且支持华为支付(国内)。
TruSeen™ 5.0+ 技术: 华为在此代手表上升级了心率和血氧监测技术,数据更加精准。
Huawei Watch Buds: 如果您追求更极致的科技体验,并且经常需要无线耳机,可以考虑华为的 Watch Buds。它将真无线耳机集成在手表中,手表本体续航不错,耳机充电也方便,适合需要随时随地接听电话或听音乐的商务人士。
需要注意: 华为的生态系统在国内非常完善,但如果在国外使用,某些功能(如部分支付和应用)的适配性可能不如国内。



4. Samsung Galaxy Watch 6 Classic

为什么推荐? 如果您是安卓手机用户,尤其是三星手机用户,Galaxy Watch 6 Classic 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在外观设计上回归了经典的旋转表圈,兼具了商务属性和智能体验。

详细解读:

外观与材质: Galaxy Watch 6 Classic 最大的亮点就是重新回归的 实体旋转表圈。这不仅增加了操作的便捷性,也让手表看起来更像一块传统的高级腕表,充满了商务质感。它提供多种表带选择,从精钢链式到皮质表带,都能很好地搭配商务装束。
续航能力:
Galaxy Watch 6 Classic (47mm/43mm): 相比前代,续航有所提升,通常在 40小时左右 (开启 AOD 通常一天多)。虽然与 Garmin 或华为 GT 系列的“周”为单位的续航相比稍显逊色,但如果您不是重度使用 GPS,并且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如酒店充电)进行充电,那么一天多的续航也足够应对大部分商务行程。
优化使用: 关闭 AOD,减少后台应用,合理使用 GPS,可以有效延长续航。
功能与实用性:
Wear OS Powered by Samsung: 运行的是 Wear OS 系统,这意味着您可以安装更多的第三方应用,使用体验更接近智能手机。
健康监测: 同样具备心率、血氧、心电图 (ECG)、血压(需配合三星手机)、睡眠监测等全面的健康功能。
GPS 与运动: 支持多种运动模式和精准的 GPS 追踪。
Samsung Pay / Google Pay: 支持 Samsung Pay 和 Google Pay,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
生态联动: 如果您使用三星手机,手表与手机的联动会更加紧密,体验也会更好。
需要注意: 它的续航是所有推荐中相对较短的,如果您对续航有极致的要求,可能需要仔细权衡。



总结与建议:

极致续航与专业功能: 如果您对续航有非常高的要求,并且看重专业的数据分析或户外导航能力,Garmin Fenix 7 系列 (特别是 Solar 版本) 是您的不二之选,它的续航和功能几乎没有对手。
性价比与长续航的平衡: 如果您希望在长续航、时尚商务外观和价格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Amazfit GTR 4 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精致做工与长续航(国内生态): 如果您在国内,并且追求精致的做工、可靠的长续航以及华为生态的便利性,Huawei Watch GT 4 会是您的首选。
安卓生态与经典外观(需权衡续航): 如果您是安卓用户(特别是三星用户),并且喜欢经典的设计和丰富的应用生态,Samsung Galaxy Watch 6 Classic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对续航有所妥协。

我的个人建议是:

1. 首先确定您对“长续航”的底线: 是希望一次充电至少用一周,还是可以接受几天一充?
2. 考虑您使用的手机品牌: 跨品牌使用智能手表,虽然很多功能都能用,但最顺畅的体验往往来自同一品牌的设备。
3. 根据您的预算进行筛选: 上述几款手表的价格区间有所不同。
4. 多看看实物图和评测视频: 尤其是在外观设计和表盘显示方面,每个人的审美都有差异。

希望这些详细的介绍能帮助您找到最适合您的那款商务智能手表,让您的出差旅途更加从容和高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续航时间长非荣耀GS Pro莫属,商务则华为GT 2 Pro和保时捷更为合适。


根据你的情况,两者兼顾,还是华为GT2 Pro更合适。

我已经带了WATCH GT2一段时间,我觉得GT2 Pro和GT2的一个很大区别,应该就是在商务属性上。


很大程度上,如同Mate系列的保时捷设计是为了解决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的认可度不足一样,WATCH GT2 Pro和WATCH GT2保时捷设计的发布,就是为了解决华为在高端商务手表上认可度的不足。

华为与保时捷联合的原因,就在于华为手机品牌力的不足,高端市场难以打开。

华为首次与保时捷首次联合,是在Mate 9 RS,那是2016年。

2014年的Mate 7,仅仅是让华为在高端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远远谈不上站稳,那时苹果三星是高端市场绝对的王者,就连和小米比,华为也难说有整体性优势。

2015年的Mate 8,华为进一步提升出货量,小米还在巅峰,OV迅速崛起,苹果独孤求败。

如果说Mate 7是意料之外的成功,那么Mate 8就是对这条道路在自己掌控之下的成功验证,坚定了华为继续向高端走下去的决心。

然而如何走下去?相比苹果三星,品牌是华为最大的弱点,是华为走向高端的最大阻碍。

华为想到了联名。

其实一开始的联名并不成功,Mate 9 RS和Mate 10 RS都不是很火爆。

转折点是Mate RS,这款手机是在P20系列发布之后发布的,是华为设计和堆叠能力的一次大跃升,直接为Mate20系列的惊爆奠定了基础。

到Mate20 RS时,华为与保时捷的联名正式取得巨大成功。

再到Mate 30 RS时,到达了巅峰。

现在华为手机在高端市场早已站稳,保时捷设计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手机如此,手表也是如此,所以手表的WATCH GT2 Pro和保时捷设计来了。


华为总是善于抓住事物的核心特质。

手机一直以来的核心功能,是打电话,是信号,智能手机加个智能并不能就能改变这个核心。

手表一直以来的核心是装饰品,是身份的象征,现在的智能手表增加了诸多功能,装APP、打电话、接听电话、播放音乐等等,增加再多智能,也同样改变不了身份这个核心。

华为可怕的地方是兼容,她既从根本上寻找核心,重视核心,也顺应时代潮流,增加智能、健康、运动等等。

在华为身上,这种兼容简直数不胜数。

手机整体策略上,荣耀互联网与小米竞争,nova与OV竞争,Mate和P对决苹果三星。

具体手机配置上,Mate20 Pro、Mate 30 Pro 3D人脸和屏下指纹双方案。

现在Mate 40系列,又来了一个实体音量按键和虚拟按键双设置,我真的服气。

华为:3D人脸和屏下指纹两个解锁方案想要哪个?

我:3D人脸。

华为:不,你全都要。

华为:实体音量按键和虚拟按键想要哪个?

我:虚拟按键

她:实体按键

华为:不,你们全都想要。

WATCH GT 2的表盘,我还是更喜欢这个。

user avatar

garmin fenix玩家一枚。

可以看看佳明的fenix系列,和基于这个系列衍生出的MARQ、Descent mk1/mk2、Tactix Delta、D2 Delta/Charlie等。

——fenix定义是户外智能表,所以设计比较硬朗。表盘大量使用金属,除了不锈钢外还有钛合金等材质可选,表盘玻璃也有蓝宝石玻璃、大猩猩玻璃等选择,现在还出了太阳能(solar)版的(无法直接实现充电,主要是为了提高续航)。

——fenix 系列针对户外,续航都比较长,不开GPS的话,日常监测心率+血氧,一般撑个一两周都没问题。

常规运动,功能全开+每周开GPS跑步跑步3次/总3个小时,一周使用时间也是完全可以的。


上面提到的后面几个,

MARQ系列算是有点豪华表意义的智能腕表,价格比较吓人,系列里又分为赛车、潜水等等

Descent mk1/mk2是潜水表,有潜水需求的可以考虑;

Tactix Delta是战术功能表,我现在就戴着这款(其实里面所谓的战术功能对我而言没什么用,只是喜欢它的颜值);

D2 Delta/Charlie是航空表,我看一些航空类大V,比如瘦驼等,都戴着它。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块表,以后考虑买块玩玩。


fenix系列、包括上面的衍生款都戴过不少,很多fenix的功能也玩过(跑步/骑行/桨板/冲浪/徒步/睡眠/血氧……),戴着它们去了不少地方。所以关于它的性能可以说说。

不过很惭愧,虽然fenix们是很硬核的户外表,迄今都没戴它们真正去过高海拔(以前去的时候用的还都是手持GPS等)。

后面关于fenix的优缺点、是否适合也都会提到。


戴fenix的名人/明星很多,网上都能搜到。

马化腾,小马哥之前戴的是fenix 5X Plus。也是之前戴了很久的一块:

梅德韦杰夫戴的Quatix 3,已经停产了,也算是fenix曾经的一个衍生系列,水上运动和钓鱼表:


之前戴过的fenix 5,土澳乌鲁鲁徒步:

吉隆坡的双子塔测过高度,两个观景高度,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


之前在上海赛车场开过方程式,F4,戴过MARQ driver:

好几次飞机上也试过搜星和测高度。发现无法搜星(应该是飞行速度太快?),高度也是偏大较大的。在落地阶段实现过搜星,当时还纪录了最快的几秒钟提示“通过”一公里的极速:


现在戴的最多的Tactix Delta和fenix 6 pro。其实自身过大的体积加重量,并不适合跑步,不过我戴习惯了,跑马拉松也没觉得负担太大:

橙色表带自己配的,原表带黑色

购买建议

具体买哪款,丰俭由人,钱包说了算。

目前fenix 比较合适/依然能战的,飞3到最新的飞6(飞7应该还得等一段时间才会出来)。

fenix 3-5很多低配款价格两千出头就能搞定,老款里面比较推荐的是fenix 5X Plus,这款我戴的时间很久,也戴着跑过很多次马拉松。钛合金+蓝宝石玻璃,表圈比较大,按键有个小红圈也很骚气。

更推荐fenix 6和6系的那些衍生系列,2019年开始佳明的表盘设计、数据呈现包括表盘的大小、显示效果,都比以前好太多。用过就回不去了。

留着几个以前的盒子

从fenix 5开始,fenix的产品线变得非常长。建议有钱一步到位,一分钱一分货,选来选去也很头大。


比较主观的说说fenix的优缺点

我身边很多fenix的用户,除了潜水和航空那种特殊场景特别应用的,很多自己其实压根就不户外……但要兼顾到日常搭配正装,所以很多商务人士还是会选fenix,它的颜值和质感确实比较好;

逼格就不多说了。以前开玩笑也说过,两三万这个价位,iwc、浪琴之类的表,对很多“有点钱”的而言毫无逼格,还不如最顶配的fenix之类,价格只有那种机械表不到一半,功能又多,还更能贴一层标签(记得马化腾戴fenix的照片出来,很多人都在聊他的表);

功能确实很多了,对99.9%的人都是过剩的。比如里面很多种运动、还有战术跳伞之类,我怕是永远都用不上;

整个功能而言,基础生活会用到的,肯定都有。



缺点的话,

金属表,体积和重量一定比运动表更重(哪怕有些钛合金款);

冬天佩戴,外套穿脱时就会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

我尝试过戴fenix系列睡觉(监测睡眠),但这可能只适合单身狗。如果情侣夫妻,容易碰到对方,大冬天的表盘也很冷。本质上它有睡眠监测和睡眠中的血氧监测,不过真戴着它睡觉,还是太大太冷了;

本地化还是与国产的华为小米们有差异,这也是定位不同。加上佳明只是腕表生产商,不像苹果华为三星小米oppo……们,手表是自己产品生态的一部分。佳明只能靠自己的app去尽可能实现和手机等设备的协同,相比之下其它那些智能表在生活场景上的玩法未来有可能更多(本质上fenix还是一块功能性的表)。


待机时间多说一句,fenix的几款都算挺长,但相互之间差异依然明显。比如戴习惯Tactix Delta,有时再戴6 pro,就觉得怎么掉电那么快……



我比较建议,如果真的想戴fenix系列,进行系统性运动(比如游泳跑步骑行),还是尽可能去买一根心率带。不管数据的详实性还是精准性,都会更高一些,也能得到更多高阶运动数据。

(这个在七分配速慢跑是否有必要追求180步频?回答里有提到过)


二代HRM-pro比一代价格更贵,除了功能外,设计上有个好的地方,背面胶条无论面积还是贴合度,都改善了很多。


当然如果只是日常戴表,就不用考虑心率带了。


有任何fenix系列的使用交流,评论区里回复吧。


@知乎好物推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