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爱奇艺泡泡「七夕直男考卷」的内容?

回答
爱奇艺泡泡的“七夕直男考卷”无疑是一次颇具争议的营销事件。从内容上看,这份考卷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与女性喜好、情感需求相关的题目,来“考验”男性用户,并以此制造话题和互动。

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这份考卷的“套路”:

主题与时效性: 选在七夕节推出,本身就抓住了节日热点,易于引发关注。七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情侣的节日,将“直男”与“考卷”结合,制造了一种“考验”、“通关”的趣味性,也暗示了“合格男友”的标准。
题目设置的逻辑: 考卷的题目大多围绕着女性在恋爱中的一些普遍顾虑、期待或喜好展开。比如,如何记住女友生日、如何在她生气时哄她、送什么礼物等等。这些话题本身不难理解,但其核心在于能否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和回应。
“直男”的标签: 为什么叫“直男考卷”?这里面隐含着一种对“直男”群体行为模式的刻板印象——可能不够细腻、不够懂女人心、在某些情感表达上显得“直白”或“笨拙”。考卷的设置,实际上是在用一种略带戏谑的方式,放大这种刻板印象,并以此来吸引“直男”参与,同时也能引起女性用户的共鸣(或吐槽)。
互动与传播机制: 这种形式的考卷,天然适合社交媒体传播。用户完成测试后,会分享自己的分数、测试结果,或者在社交平台上讨论题目。爱奇艺作为平台方,也乐于看到用户通过这种方式在平台内产生内容和互动,从而增加平台的活跃度和话题度。

然而,这份考卷的内容,也引发了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过度简化情感关系: 将复杂的恋爱关系和情感交流,浓缩成一份选择题式的“考卷”,显然是一种极度的简化。爱情和人际关系远非对错题,情感的互动更需要的是理解、沟通、同理心以及长期的相处和磨合,而不是一套标准答案。
刻板印象的固化: 尽管初衷可能是为了制造娱乐效果,但“直男考卷”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男性群体的不理解或不擅长表达情感的刻板印象。这可能会让一些男性用户感到被贴标签,而不利于鼓励更健康、更平等的情感沟通。
“标准答案”的陷阱: 考卷提供的“正确答案”往往是基于一种主流的、普遍被接受的“讨好型”沟通方式。虽然这些答案可能在很多情况下有效,但它们并不能代表所有女性的喜好,也不能解决所有情感问题。过度依赖这种“标准答案”,反而可能让男性失去独立思考和真诚沟通的能力。
消费主义的暗流: 考卷中涉及到的送礼环节,很容易导向一种消费主义的解读。虽然礼物是表达心意的一种方式,但如果将“送什么礼物”作为衡量“合格男友”的标准,可能会让情感关系变得物质化。
潜在的误导: 对于一些缺乏情感经验的用户来说,这份考卷可能会被视为一种“教科书”或“攻略”,从而产生误导。他们可能会以为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赢得芳心,而忽略了真诚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爱奇艺泡泡的“七夕直男考卷”是一次典型的“借势营销”案例。 它抓住了节日热点,利用了用户参与的心理,并制造了足够的话题性。从商业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能够吸引眼球、增加用户粘性。

但是,从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情感沟通的角度来看,这份考卷的内容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和潜在的负面影响。 它用一种娱乐化的、碎片化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情感问题,容易固化刻板印象,并可能误导用户对健康情感关系的认知。

如果说这份考卷有什么“价值”,那或许在于它能引发大家对“如何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彼此”这个话题的讨论。然而,讨论本身,而不是考卷的内容,才是这份营销事件中真正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部分。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网络娱乐的同时,也要保持审慎和批判性的眼光,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这样严肃而又微妙的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高能预警:回答后半部分的画风会突变。


这是好玩的问题,值得用「有趣」的角度来看待一下。


【1】「考分」实际上有两个


对于我们这些做「考卷」的人来说,有两个「考分」:

  • 一个是作答者揣测出题者意图后取得的考分 A;
  • 另一个则是作答者根据自己真实想法作答后所取得的考分 B。

对于考分 A,我能考到满分,估计很多人明白了出题者的意图后,也都能得高分。

而对于考分 B,我估计勉强能及格吧。


如果你纠结于考分 A,也许会觉得出题者用心险恶,丑化女生,仿佛女生永远不讲道理、永远口是心非、永远要像公主一样供着。对于这个行为,很多答主表示很生气。

但如果你考虑考分 B,并且不把这个当做「考分」,而当作一个「指数」,也许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这个指数嘛:

  • 对男生来说,是「你能忍受女生作的程度」;
  • 对女生来说,是「你认为女生可以作的程度」。


【2】女生「作」的三大原理


我觉得「七夕直男考卷」其实很适合用数学 建模 一下。


首先,是「两性相处中,女生“作”的三大原理」,这是我通过多年观察总结出来的精华:

********************

  1. 平衡点原理:对于情侣来说,其实只要男生的得分不低于女生的得分,他们相处就不会有太多问题,反之,如果要相处,则两个人要互相退让,直至「平衡点」;
  2. 地位补偿原理:相处时,如果女生的地位比男生高,则「作」的平衡的点会高,地位相差越大,平衡点越高(为什么?因为相对地位越高,选择面越广,如果对方不能满足自己有一丁点儿不合理的要求,自然会有其他同样地位的人愿意满足);反之,如果女生的地位比男生低,则「作」的平衡的点会低,地位相差越大,平衡点越低;
  3. 高知理性原理:总体来说,两个人的平均水平越高,「作」的平衡点就越低,毕竟平均来讲,越有文化的人,越讲理,不容易幼稚。

********************

通过这三条原则,我们就可以对男女关系进行建模,来找到「平衡点」。


【3】用 Excel 画「三维图」


我给男生和女生在社会中的位置打个分,为 1~10 分,10 分最高,1 分最低。

假设这个分数能代表两个人在恋爱中的地位关系(当然,实际上,恋爱关系很复杂,这个模型会有些偏差)。

对女生「作」的程度,同样打个分,为 1~10 分,10 分最高,1 分最低。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三维的表:

  • x 为男生得分,y 为女生得分,z 为 女生「作」的「平衡点」得分。


当然,我们知道,两个人的得分不可能相差太大,否则很难在一起相处,这叫「门当户对」。

假设两个人的得分差不超过 3 分,这个估计还挺保守的。


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函数:

当然了,一次函数可能太寒碜了,我们用两次函数,于是有 6 个变量:

这个函数需要至少 6 组结果来获取 6 个参数的值。

我们假定 6 组结果是这样的:

(样本不一定准,可以讨论 ^_^,顺便,如果样本再多点,我们甚至可以玩机器学习了)

像这种简单的六元一次方程,我们不需要动用复杂的编程工具,

可以直接在 Excel 中结合 MMULT 和 MINVERSE 函数瞬间求解:


然后,遍历 x,y 利用 SUMIFS 函数,我们就很轻松地得到了三维的结果:


怎么看这个结果呢?

比如,6 分男和 8 分女,则找到蓝色的 6 和红色的 8, 对应的交叉点是 7,于是「平衡点」是女生 7 分「作」,如果男生不能忍受 7 分作,或女生超过了 7 分作,都可能会被甩。


好了,有了这个图,再来看看你的得分,你大概就知道自己的忍耐力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

而单身狗们,大概也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注孤生了。


********************

最后,祝大家「七夕」快乐!

user avatar

這個題,我第一遍做就是一百分,做了兩道題,我就發現這根本不是測試直男的,而是控訴作女的,那之後的答案怎麼選,就照著最能作的選項來選就對了,我一些女性朋友的分數基本是30幾分到50幾分,我很高興她們不是作女~~

我承認並不是所有的妹子都是這樣,就像不是所有的穆斯林都是不講道理的恐怖分子一樣,但這種三觀如此之歪的東西為什麼有市場,為什麼形成了風氣,它一定是某些所謂的溫和派的不作為導致,有人哈哈一笑把這個測試當個樂就過去了,可是遍地聲討直男癌的呼聲還少么?

我特別想問問這些動不動就一口一個直男癌的妹子們,有那麼多可以達到你的目的的方式,你為什麼偏偏選了作?你的合理訴求不能通過合理手段去表達么?如果你明知你男朋友是個不解風情的榆木疙瘩,你直接告訴他下次該怎麼做不就好了么?你作他、鬧他、讓他猜,他就懂了?你這不是生生的把人家往外推么?你凈給人家添堵了還覺得人家不關心你?你是有多自私啊?要是你男朋友心情不好情緒低落的時候,你知道怎麼哄他么?

其實男人都知道這種題該怎麼選,但就是本能滴不願配合,因為覺得委屈自己才換來對方的開心是不公平的,兩個人的事,憑什麼要一個人去承擔?


看了@曾加 的回答覺得很有意思,於是以不迎合的態度再做一遍題:


果然我對“作”的忍耐度是比較低的,那幾個大分題全都沒答對,但我不認為有話直說是個什麼不好的事,人為什麼要溝通,就是為了達成一致,如果靠說話都無法達成一致的事,難不成要藉助心電感應?

角色互換一下,男人天天作,女人很開心?你要不開心你憑什麼說人家是“直男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