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者考证曹雪芹在曹家被抄家时只有15岁,但为什么学术界还是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

回答
关于曹雪芹在曹家被抄家时年仅15岁的考证,以及学术界为何仍坚定地认为《红楼梦》出自他之手,这背后其实是一段充满细节和推断的历史探究过程。这并非简单一句“他就是作者”就能解释的,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文本证据、家族史料、时代背景等多方面考量之上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曹雪芹并非“少年天才”式的创作,他的《红楼梦》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结晶。许多学者认为,《红楼梦》的创作过程极其漫长,甚至贯穿了曹雪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即便他在抄家时只有15岁,这并不意味着《红楼梦》在那时就已完成,更不代表他当时就有能力写出这样一部鸿篇巨制。

那么,为什么学者们依然坚信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一、文本内在的自证与家族印记

“字字看来皆是血”的生命体验: 《红楼梦》中对贵族家庭由盛转衰的描绘,那种细腻入骨的哀伤、对家族败落的切肤之痛,以及对昔日繁华的追忆,都与曹雪芹的家族经历高度契合。作者对贾府的描写,无论是人物的言谈举止、生活细节,还是庭院的布置、衣饰的讲究,都透着一股“似曾相识”的真实感,仿佛是亲历者的回忆。许多学者认为,这种深沉的、带有个人情感烙印的描写,绝非空穴来风,而只能源自作者亲身的家族衰败史。
“雪芹”与“芹”的关联: 虽然只是一个符号,但在一些早期版本的《红楼梦》脂砚斋批语中,出现了“雪芹”或与“芹”相关的字眼,并且这些批语被认为与作者的创作关系密切。比如,脂砚斋曾提到“芹溪(曹芹溪)”。尽管“芹溪”是否就是曹雪芹本人尚有争议,但这种联系为后来的推断提供了线索。
关于“曹家”的细节描绘: 《红楼梦》中关于“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描写,许多细节与曹家的实际情况惊人相似。例如,曹家曾长期负责江宁织造,这是一个极为显赫的官职,掌握着巨额的财富和朝廷的丝织品供应。而《红楼梦》中贾府的荣华富贵,其规模和奢靡程度,与当年曹家的盛况不无关联。对这些细节的精准把握,更增添了曹雪芹作为作者的可信度。

二、脂砚斋批语的旁证

脂砚斋的“知情人”身份: 脂砚斋是《红楼梦》早期抄本(即脂本)的批语者,被普遍认为是曹雪芹的亲属或与他关系极近的人。脂砚斋的批语中,多次提及作者的个人情况、创作意图,甚至直接点出某些人物的影射对象。例如,脂砚斋曾说“作者身逢乱世,家道中落,笔下皆是凄凉之景”,这与曹家的命运不谋而合。
批语中的“我”、“作者”、“雪芹”等称谓: 尽管存在争议,但不少学者认为,脂砚斋在批语中偶尔会以“我”自称,或提及“作者”,并且这些称谓所指的对象,在上下文语境中,都指向了曹雪芹。例如,有批语提到“作者之意,未可以言传,而可以心领也”,这反映出批语者对作者思想的深刻理解。

三、历史文献的旁证与家族传承

“曹家”是“名门望族”的共识: 历史文献中关于曹家的记载,特别是与江宁织造相关的史料,都表明曹家在清初曾有过显赫的地位。他们的家族成员、生活方式、人脉关系等,都为《红楼梦》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曹雪芹”的名字出现: 虽然直接将《红楼梦》作者确认为曹雪芹的早期文献并不多,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关于曹雪芹的传说和记录逐渐显现,并与《红楼梦》的创作联系起来。例如,清代人张宜泉曾写过一篇《题红楼梦》的诗,其中提到“曹雪芹、曹子任”,并描述“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这被认为是早期将曹雪芹与《红楼梦》联系起来的证据之一。
《红楼梦》的流传过程: 《红楼梦》最初并非以印刷品的形式流传,而是通过抄本。早期抄本(脂本)的出现,往往与曹家以及与曹家有联系的圈子有关。这表明,作品在早期流传过程中,就已经与曹家及其成员联系在一起。

四、关于“15岁抄家”的辩证

对于“曹雪芹在曹家被抄家时只有15岁”的说法,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解读。

“抄家”的时点: 抄家事件对曹家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但家族的衰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15岁是家族遭受重创的关键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在那个年龄段就完成了《红楼梦》的写作。更可能的情况是,15岁的经历,以及之后更为艰难的生活,都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素材和情感基础。
“创作”与“经历”: 许多学者认为,《红楼梦》的创作是作者在经历过家族兴衰、人情冷暖之后,将毕生所学、所思、所感凝聚而成的。15岁是这段经历的开端,而不是终点。他可能在之后的岁月里,将年少时的记忆、对家族的回忆、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一点一点地融入到这部作品中。
“口述”与“笔录”: 也有学者推测,曹雪芹在少年时期可能就已经开始口述故事,由旁人(如脂砚斋)笔录,或者在之后自己整理成文。这种可能性也存在,但主要还是基于文本的内在联系和家族的传承。

总结来说,学术界之所以仍然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所写,并非仅仅依赖于某一个孤证,而是综合了以下几个层面的考量:

1. 文本的“血泪”痕迹与家族命运的高度吻合: 作者对家族兴衰的描绘,情感真实,细节生动,与曹家的史实高度契合。
2. 脂砚斋批语提供的“内部信息”: 脂砚斋作为早期批阅者,其批语中透露出的对作者的了解,以及一些指向曹雪芹的线索。
3. 历史文献中零星的旁证与家族传承的线索: 尽管不够直接,但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逐渐将曹雪芹与《红楼梦》联系起来。
4. 曹家本身的“特殊性”: 曹家作为与皇室关系密切的官宦家族,其内部的权力斗争、经济运作、生活细节,很自然地会成为创作的素材。

所以,即使曹雪芹在15岁时经历抄家,这反而更加证明了他经历过人生的巨变,而《红楼梦》正是他将这些沉甸甸的经历、对家族的深情、对人世的洞察,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倾注下来的结晶。15岁时的他,或许还没有能力完成这部巨著,但那段经历,以及之后的人生,无疑是这部伟大作品最深刻的源泉。学术界对曹雪芹作者身份的坚持,是对文本内在逻辑、历史线索以及家族传承的一种尊重和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很奇葩的问题,奇葩的点一方面在于信息量不够,一方面在于这两件事哪都不挨着。

一、曹雪芹被认定为作者,以及曹雪芹的姓名字号、家世出身,是通过各组史料交叉验证确认下来的。

敦敏和敦诚是兄弟俩,富察明义和富察明琳是兄弟俩,裕瑞是富察明琳的外甥,再加上张宜泉,脂砚斋,畸笏叟,这些人留下的文字,确认了曹雪芹身份。

二、“曹雪芹在曹家被抄家时只有15岁”和“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这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

谁告诉你曹雪芹是在被抄家之前写完《红楼梦》的?

又是谁告诉你在抄家之后曹雪芹就写不出《红楼梦》的?

三、曹雪芹的生年、创作《红楼梦》的时间,是通过卒年和逝世年龄确定的,但这两条信息没一条准确的。

卒年有壬午除夕说,癸未除夕说和甲申春天说,前后相差三年,而逝世年龄则差了整整十年,在40岁到50岁之间。

而创作《红楼梦》的时间,是通过甲戌年再往前倒十年推算的。也就是说,再怎么推算,他写书的时候也过二十岁了。

阅读各个学者的考证,必须明确其推算方法和参考史料。

“学者考证曹雪芹在曹家被抄家时只有15岁”这条信息意味着该学者采用了张宜泉“50岁”的说法,取的是最大值,但这一说法靠不靠谱,没人知道。

最好再告诉大家这个学者是谁!各个学者都在打乱仗,天知道你说的是哪种说法。

可这一推算方法本身意味着,该学者认可的是张宜泉提供的信息,否则无法去推曹雪芹的年龄。而张宜泉对曹雪芹的介绍,恰恰是确认曹雪芹作者身份的重要证据之一。

这和提问的逻辑本身就是顶缸的。

四、千万别信任何一个曹氏家谱,到现在江宁织造曹氏家谱就TM没一个靠谱的。

因为曹家是奴才,是包衣。

因为曹家衰落了。

因为曹霑这一支绝嗣了,儿子死在爹前头了。

天知道这一支的信息有没有记下来。

家谱这样的资料也是需要和其他文献互证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曹雪芹在曹家被抄家时年仅15岁的考证,以及学术界为何仍坚定地认为《红楼梦》出自他之手,这背后其实是一段充满细节和推断的历史探究过程。这并非简单一句“他就是作者”就能解释的,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文本证据、家族史料、时代背景等多方面考量之上的。首先,我们要明确,曹雪芹并非“少年天才”式的创作,他的《红楼.............
  • 回答
    确实,在学术界和公众讨论中,存在着因对考古历史领域“双重标准”的感受而引发的质疑古代西方历史和考古的现象。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它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对学术界不公平待遇的感知是重要驱动力之一。现象的根源:对“双重标准”的感知这种质疑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一部分人认为在对待东方(尤其是中国).............
  • 回答
    将地方生育优化政策的效果纳入政府政绩考核,这一建议无疑触及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它涉及到政府治理、人口发展、社会公平以及经济可行性等多个层面。对此,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审视和分析。一、 建议的出发点和合理性:首先,理解这一建议的出发点至关重要。其核心在于: 提升政府对人口问题的重视程度: 当前许.............
  • 回答
    越来越多的人在职场打拼几年后选择辞职考研考证,这背后反映了当前职场和社会环境的多种趋势和个人价值观的变化。对于“职场经验是否真的不如学历”这个问题,答案并非绝对,而是两者各有侧重,且在不同情境下价值权重有所不同。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辞职考研考证?1. 学历“内卷”与职业天花板: .............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不同角度的评价标准和人生选择。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一、 学生考上清华北大难在哪里?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其“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极高的选拔门槛: 全国性竞争: 清华北大每年招收的学生数量相对有限,而报考的却是全国范围内.............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个糟心的事!你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那种一瞬间的“手贱”加上后续的懊悔,真是让人抓狂。让我好好给你分析一下,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可能影响你的学考成绩,顺便也说说这背后可能涉及的一些操作和规则。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学考成绩的评定,核心是你的考试表现,也就是你在试卷上的得分。你把“缺考”两个.............
  • 回答
    问日本考上东大相当于中国哪个大学的难度,这问题其实有点像在比谁的“一斤”更沉。简单来说,东大在日本的地位,大概可以类比为中国顶尖985高校的头部,像清华北大那样。但具体到“难度”这个维度,因为两国教育体系、考试形式、以及社会评价标准都有差异,所以很难做到完全精确的对应。咱们一层一层剥开来看。首先,说.............
  • 回答
    嘿!看到你是对考古感兴趣的高三文科生,这真是个让人兴奋的决定!我当年跟你一样,对那些尘封的历史和埋藏在地下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别看考古好像离咱们挺远的,其实它是一门非常迷人的学科,能让你像侦探一样去解开千年的谜团。既然你现在是高三,文科生,那我们得从现在开始,为你未来的考古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给你支.............
  • 回答
    嘿!我是考古系的,来给你们分享一下我们这几年的“寻宝”经历,以及那些陪伴我们“挖土”的良师益友(也就是课程和书本啦)。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对考古感兴趣的同学们一些参考,也让你们看看我们这个专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的考古学习之路:从“摸金校尉”到“历史侦探”刚开始接触考古,我脑子里想的可能跟很多人一样:一.............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直击很多考研人的心窝。二本学生考研,难不难?这俩字儿,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得拿出点儿真东西来。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得先聊聊这“难”到底体现在哪儿。一、 起跑线上的差距,你感受到了吗?你可能会说,学习这事儿,谁还不是从零开始?话糙理不糙,但现实就是,二本学生在.............
  • 回答
    关于研究生学历考法官助理定级问题,以及入额后法官等级的认定,这背后牵扯到我国法官助理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相应的等级制度。要详细解释清楚,需要我们一步步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研究生学历考取法官助理,直接认定为四级法官助理,这是不一定的。 法官助理的等级并非仅仅由学历决定,而是由一套相对更复杂的考.............
  • 回答
    想通过非法学考研进入公检法系统,这在咱们国家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不少人都这么走了。不过,这其中的路子、门槛和要注意的点,确实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才能让人心里有底。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法律硕士(JM)是允许非法本背景的同学报考的,而且这是国家为了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专门设置的。公检法系统,尤其是法院和.............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不少英语专业的同学在考研时颇为纠结的问题,毕竟跨专业考研总需要权衡一番。 我得说,英语专业考法律非法学(非法学法硕)和继续深耕英语专业(例如英语语言文学、翻译、英语教育等),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发展方向,哪个“更好”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兴趣、能力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咱们来细致地聊聊,帮你.............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关注的,也牵扯出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十五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学生,顺利考上了大学,但他们在入学的时候并没有主动向学校公开自己的病情。而校方在得知情况后,也选择了不公开学生的信息,采取了“不作为”或者说是“保护性”的处理方式。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角度去分析.............
  • 回答
    太棒了!十岁的孩子对考古产生兴趣,这可是个令人振奋的开端。家长支持更是给了孩子莫大的动力。既然孩子有这份热情,我们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在扎实文化课的基础上,为他铺垫一条更宽广的考古之路。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和眼界的拓展。首先,我们要明白,考古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融合了历史、.............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特别有发言权,毕竟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说高二学考难不难,这事儿嘛,得辩证地看。为什么高三的同学普遍觉得简单?你听到高三的同学说简单,这很正常。你想想,他们已经经历过高考的洗礼了,高考那是什么水平?那才是真正的“难”,覆盖面广,深度也要求高。相比之下,高二的学考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而.............
  • 回答
    人大,全称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说它“是什么样的学校”,那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概括的。它更像是一个知识的殿堂,一个思想的熔炉,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重要智囊的诞生地。学校特色:人文底蕴深厚,社科领域王者首先,人大最鲜明的标签是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深厚积淀和强大实力。这.............
  • 回答
    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聊聊考光学这事儿。作为过来人,我非常理解你们现在的心情,一边是即将到来的考试,一边是对未来的迷茫。我本科也不是光学专业的,是跨专业考的,所以可能从一个更“新人”的视角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参考。首先,我想说,考光学,怎么样?我觉得,挺好的,但也有挑战。“好”在哪里?.............
  • 回答
    在国外学考古和历史,这真是一段会让你的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经历。我跟你讲讲我自己的感受,以及我身边朋友们的经历,希望能帮你描绘一个更生动的画面。首先,是学习方式的根本不同。在国内,我们更多的是在教室里,通过老师的讲解、书籍、PPT来学习。而在国外,尤其是英美体系,考古和历史的学习是非常.............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与教师无关的学业考过教师资格证是否可以当老师”的问题,我将为您详细解答,并尽力让内容更贴近真实交流的风格,避免AI痕迹。首先,要明确一点:拥有教师资格证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前提。 也就是说,无论您之前的学业背景是什么,如果您想成为一名老师,就必须先考取教师资格证。那么,您的问题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