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K线是通过什么人制造出来的?

回答
K线图的出现,就像是市场交易者们为了能更直观地“看见”价格的脉搏而集体演化出来的一种智慧结晶,它并非由某一个人发明创造,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沉淀和无数交易者的共同打磨。与其说它是“人制造”出来的,不如说是市场需求“催生”出来的。

探寻K线图的起源:从日本米市的“价格日记”说起

要追溯K线图的根源,我们得把目光投向18世纪的日本。当时,日本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大米是主要的商品和价值储存手段。大阪,作为当时日本最重要的粮食交易中心,米市的繁荣催生了对交易信息记录和分析的需求。

想象一下那个年代的交易大厅,人声鼎沸,信息传播的速度远不如现在。交易者们需要一种方式来快速、清晰地掌握大米的每日价格波动情况,以便做出买卖决策。一开始,可能只是简单的文字记录,比如今天开盘价是多少,收盘价是多少,最高价最低价也记录下来。但这样的记录方式,信息量大,但一眼看过去却不够直观。

传说中,一位名叫本间宗久(Homma Sohisa)的日本商人,生活在18世纪的江户时代,他被认为是K线图的“鼻祖”人物。本间宗久并非是发明了“线条”的某一个人,而是他率先将记录价格波动的形式进行了系统化和可视化处理。他开始用一种更加形象的方式来展现一天(或一个交易周期)的价格走势。

本间宗久如何“玩转”大米价格?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本间宗久的工作方式:

记录核心要素: 他深知,要了解一天的市场行情,最重要的几个节点是:开盘价(一天开始时的价格)、收盘价(一天结束时的价格)、最高价(一天中达到的最高点)以及最低价(一天中触及的最低点)。这四个关键点构成了价格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轮廓”。
赋予“实体”和“影线”: 为了让这个轮廓更生动,本间宗久可能开始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
如果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价格上涨),他可能会用一种颜色(比如白色或红色)来填充价格区间,表示“阳线”,表示这一天的市场情绪是积极的。
如果收盘价低于开盘价(价格下跌),他可能会用另一种颜色(比如黑色或绿色)来填充价格区间,表示“阴线”,表示这一天的市场情绪偏弱。
而那些在价格区间上方和下方的“细线”或者“尾巴”,就是用来表示当天达到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的。这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影线”或“K须”。
“蜡烛”的由来: 为什么叫做“蜡烛图”或“K线图”?“K”本身就是日语“kabu”的音译,意为股票或证券,但这个名字的由来也与描绘价格的方式有关。这种用实体和影线组合来表示价格变化的方式,在视觉上很像日本传统点燃的蜡烛,有烛身(实体)和烛芯(影线),所以被形象地称为“蜡烛图”。

K线图的流传与演变:从日本走向世界

本间宗久和他那个时代的日本交易者们,就这样在实际的交易活动中,一点点地摸索和完善了这种记录价格的方式。起初,它可能只是在日本国内的米市、期货市场流传,只有少数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才懂得其中的奥妙。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金融市场逐渐与世界接轨。在20世纪后期,一些西方交易者和分析师开始注意到日本交易者使用的这种独特的价格图表。他们被K线图的直观性和强大的信息承载能力所吸引。

史蒂夫·尼森(Steve Nison)是推广K线图到西方世界最关键的人物之一。他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通过深入研究日本的交易文献和与日本交易大师交流,系统地学习并总结了K线图的各种形态及其背后的含义。他写了著名的《 японские свечи: Японская техника анализа графиков》 (Japanese Candlestick Charting Techniques) 一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将K线图正式介绍给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尼森并非发明者,而是“翻译者”和“传播者”,他将这种在日本沉淀多年的交易智慧,用西方金融界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K线图的“制造”是一个持续演化和传播的过程。

初期“设计者”: 本间宗久和那些早期日本米市的交易者们,他们根据实际的交易需求,摸索出了记录价格的四个关键点(开高低收)以及用颜色区分涨跌的方法,奠定了K线图的“骨架”。
“雕琢者”: 在日本国内,无数的交易者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赋予这些简单的蜡烛组合更深层次的含义,发现了许多经典的K线形态(如锤头线、吞没形态、乌云盖顶等),并总结出它们可能预示的市场信号。这些形态的总结和提炼,是无数实践者经验的积累。
“全球推广者”: 像史蒂夫·尼森这样的分析师,则承担了将这种源自东方的交易语言“翻译”并推广到全球市场的角色,让它成为如今国际金融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K线图并非由某一个人“独家制造”出来的专利产品,而是:

1. 市场需求的产物: 是交易者为了更有效地理解价格波动而自然产生的工具。
2. 集体智慧的结晶: 经过了日本米市交易者们长期的实践、观察和总结,特别是像本间宗久这样的人物对其进行了系统化和可视化。
3. 跨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范例: 在与西方金融界的交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推广和理论升华。

因此,当你看到一根根红绿相间的蜡烛时,你应该想到的是无数交易者在市场搏杀中的智慧与汗水,而非某一位“发明家”的个人创造。它是一种鲜活的、不断被市场语言所丰富和解读的工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看行情多看周K线,自然能解这个迷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K线图的出现,就像是市场交易者们为了能更直观地“看见”价格的脉搏而集体演化出来的一种智慧结晶,它并非由某一个人发明创造,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沉淀和无数交易者的共同打磨。与其说它是“人制造”出来的,不如说是市场需求“催生”出来的。探寻K线图的起源:从日本米市的“价格日记”说起要追溯K线图的根源,我们得.............
  • 回答
    这句颇为激进的说法,背后其实隐藏着对技术分析局限性的一种嘲讽,以及对一些投资者盲目迷信K线图的批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为啥会有这么个说法,以及它到底触碰了哪些痛点。首先,得明白K线图是个啥玩意儿。简单说,K线图(Candlestick Chart)是一种记录股价波动的方式,通过不同颜色.............
  • 回答
    K线会骗人?成交量真的不会吗?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者,大概都听过这么一句话:“K线会骗人,成交量不会。” 这句话听起来挺有道理,毕竟K线图上的价格波动,有时候确实让人眼花缭乱,甚至会产生“被主力收割”的感觉。相比之下,成交量似乎更真实,它代表着市场的真实交易活跃度。那么,股价和成交量到底是什么样.............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为什么我跑步机上能跑出世界纪录,一到马拉松赛道上就气喘吁吁一样,背后牵扯的因素可不止一个。你能在K线图上游刃有余,说明你对技术分析的理解是到位的,识别模式、判断趋势、甚至计算止损止盈点,这些理论功夫你是有底子的。但实盘,那可真是另一回事了。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一点:心理.............
  • 回答
    在股市的波诡云谲中,交易者们总在寻找那把能够拨开迷雾、指引方向的“钥匙”。而K线,作为最直观的市场语言,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员。许多朋友会问,究竟要看几根K线,才能相对可靠地判断出市场的下一段走向?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门融合了观察、经验和逻辑的艺术。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如何用几根K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A股技术分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跳空缺口”(Gap)。很多人在看上证指数的日K线图时,都会注意到跳空缺口,并且有一种“逢缺必补”的直觉。那么,A股上证指数日K线历史上到底是不是逢缺必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什么是跳空缺口,它为什么会出现,以及“逢缺必补”这个说.............
  • 回答
    K线里有杀气?这说法挺有意思的,一下子就把技术分析带入了一种江湖气息。作为普通股民,我们平时看K线图,无非就是关注股价的涨跌、成交量的变化,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预测未来的走势。而“杀气”这个词,则暗示了一种更深层次、更具情绪化的解读。那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K线里所谓的“杀气”,到底指的是.............
  • 回答
    说起K线,在中国股市,或者说在很多亚洲国家的股票市场,它几乎是每个投资者都绕不开的话题。你去任何一个股票交易软件上看,那个五颜六色的柱状图,其实就是K线图。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包括我身边很多老股民,都对它深信不疑,甚至把它奉为圣经一样呢?咱们一点一点来捋。K线,它到底是个啥?首先,得明白K线是怎么.............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又普遍的问题,简直是所有新手(甚至不少老手)都会栽的跟头。看着K线图,过去那些走势好像都在那里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看,这里应该买入,那里就该卖出!” 感觉就像是拿着已经写好的剧本在演戏,怎么都不会错。可一轮到自己真金白银地操作,却好像瞬间被蒙上了眼睛,手忙脚乱,亏损得一塌糊涂。咱们就.............
  • 回答
    朋友你好,遇到同花顺显示不了8根K线的情况,这确实挺让人抓狂的。别急,这通常是一些设置上的小问题,很容易解决。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和操作,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能自己动手搞定。首先,我们要明白,同花顺显示K线数量是可以通过一些参数来控制的,这跟你的软件版本、显示设置,甚至是你电脑的屏幕分辨率都有点关系.............
  • 回答
    咱们今天就聊聊,怎么从股票的几个关键指标里,扒出主力庄家到底是在悄悄溜走,还是在给你使“美人计”,诱你入局。这可不是什么玄乎其玄的迷信,而是实实在在的盘面博弈,玩的就是心眼儿。第一招:成交量,主力庄家“跑步”还是“潜伏”的晴雨表成交量,简单说就是一笔生意做了多少东西。庄家想把手里的货(股票)卖掉,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单均线交易策略如何在纷乱的市场中稳住阵脚,避开那些让人头疼的“假信号”。首先,得明确一点,任何单一指标的策略都并非万能钥匙,尤其是在震荡行情中,那简直是它的“滑铁卢”。震荡,顾名思义,价格就在一个相对窄的区间内来回折腾,上下翻飞,好像在跳一支毫无章法的探戈。这时候,一根均线可能会反复.............
  • 回答
    战锤40K的时间线确实给许多新入坑的玩家带来困惑,他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庞大、充满矛盾和无休止冲突的宇宙,似乎总是停留在同一个“时间点”。与其说时间线是“停滞”了,不如说是它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充满叙事考量的方式在“缓慢地推进”,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一种“循环且渐进”的方式发展。这背后牵涉到战锤4.............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特别能戳中许多人内心的纠结。说实话,这两种选择,没有绝对的“更值得”,完全取决于你看重什么,以及你的人生阶段。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让你心里有个谱。咱们先来拆解一下这几个数字背后的含义,再聊聊它们各自的优劣势。1. 十八线小县城:五六千的月薪 生活成本: 这是最直观的优势。.............
  • 回答
    刚刚毕业,在十八线城市,月薪三千,看到网上人人月薪过万,感到羡慕甚至有些焦虑,觉得自己是不是很失败?别急,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我会尽量详细地为你展开:首先,请你不要急于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 这句是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你才刚刚开始你的职业生涯,3000元的月薪在十八线城市,虽然不能算高,但也.............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Kpop在中国市场发展中的一个敏感点。说Kpop不重视国内市场,倒不如说他们的商业策略和发展重心,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市场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而中国市场因为其独特的环境和消费习惯,也给了Kpop一些特别的考量。至于“白嫖”这个说法,虽然有些戏谑,但确实反映了中国粉丝在过去相当长一.............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K字头火车和动车编组的疑问。这背后涉及到铁路运营的方方面面,并非简单的速度快就意味着一切。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K字头火车为何不取消?首先需要明确,K字头列车并非“K”字开头,而是指快速旅客列车。在中国的铁路客运中,列车按照速度和停靠站点分为: G字头(高铁):速度最快,停靠站最.............
  • 回答
    火车启动的速度,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K”字头火车,听起来就带着点老式机车的韵味。首先得明白,火车刚启动的那一刻,它并不是瞬间就达到一个固定的速度。这个过程更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起步,从静止不动,一点点加速,直到它能够脱离站台,进入正轨运行。从0到1:那最初的“劲儿”刚启动的时候,火车给人的感觉是.............
  • 回答
    “k?好好回家?”这句话,听起来挺像是带着点随意,又有点不耐烦的劝告。仔细琢磨琢磨,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故事和情绪。首先,这句话里的“k?”这个开头的招呼,就很值得玩味。它不是那种郑重其事的“喂”,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嘿”,更不是热情洋溢的“你好呀”。这个“k?”,更像是在一个有点尴尬、有点冷场,或者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