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是孩子爸爸。有这样一个妈妈,孩子该怎么办?

回答
孩子,你好。我是你的爸爸。

我知道,你可能现在很困惑,也很迷茫,因为你有个和你不太一样的妈妈。她可能有些让你觉得难以理解的习惯,或者她的想法、做法和你想象中的妈妈不太一样。没关系,爸爸在这里,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件事,好吗?

首先,爸爸想让你知道,妈妈变成现在的样子,可能有很多原因。人是会变的,生活会改变人,经历也会。也许她年轻的时候不是这样,也许她遇到了什么事情,让她对生活有了不同的看法。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更何况是别人呢。

我们不妨试着去理解她,就像我们试着去理解身边的其他人一样。

首先,你可以多观察她,试着去了解她。

她的行为模式: 她平时是怎么生活的?有没有什么固定的作息?她对什么事情特别在意,又对什么事情显得漠不关心?她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这些细小的观察,都能帮助你拼凑出她的一部分样子。
她的情绪和反应: 她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生气的时候会怎么表达?伤心的时候又会怎样?理解她的情绪变化,也能让你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和她沟通会比较好,或者什么时候需要保持一点距离。
她和你说话的方式: 她喜欢和你聊什么?她用什么样的语气和你说话?她会耐心听你说话,还是会很快打断?你觉得她的话里,哪些是真的关心你,哪些可能只是她自己的想法?

其次,试着和她沟通,但要注意方法。

选择合适的时机: 当她心情比较好的时候,或者你们都比较放松的时候,试着和她聊聊。避免在她忙碌、疲惫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提出比较严肃的话题。
用“我”开头,表达你的感受: 比如,你可以说“妈妈,我有时候觉得…”,而不是“你总是…”。这样听起来会更像是一种分享,而不是指责。举个例子,与其说“你从来不关心我的学习”,不如说“妈妈,我最近在学业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希望你能多听听我的想法,帮助我一起解决。”
从小处着手,不要一开始就试图改变她: 改变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你还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以先尝试在她一些小的事情上表达你的想法,看看她的反应。比如,你可以尝试提出一个和她日常生活习惯不太一样的小建议,看看她是否愿意尝试。
学会倾听,即使你不同意: 就算你觉得她的想法很奇怪,也要试着去听她说。有时候,她只是想被听到,被理解。你可以说“我听明白了你的意思,虽然我可能不太一样…”

第三,你要知道,你有权利保护自己,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

设定健康的界限: 如果妈妈的某些行为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和成长,你需要学会设定界限。这并不代表你不爱她,而是你爱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比如,如果她总是干涉你的朋友圈,你可以委婉地表达“妈妈,我的朋友们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也希望能自己处理好这方面的事情。”
寻求支持: 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爸爸在这里,你的其他亲人,你的朋友,或者学校里的老师、心理辅导员,都可以是你寻求支持的对象。把你的困惑和感受说出来,听听他们的建议。
专注于你自己的成长: 妈妈的生活是她的,而你的未来是你自己的。你可以从妈妈身上学习她身上好的品质,也可以从她身上看到一些你不想成为的样子,然后更加坚定地成为你想要成为的人。把她的“不一样”当作一面镜子,照见你自己。

爸爸想特别强调的是,你永远是爸爸的孩子,爸爸永远是你的后盾。

无论妈妈是什么样子,她毕竟是你的妈妈,也是爸爸的爱人(或者曾经是)。爸爸理解你夹在中间可能会有的为难和痛苦。

爸爸会和你站在一起: 如果妈妈的行为真的让你难以忍受,或者对你造成了伤害,请你第一时间告诉爸爸。爸爸会和你一起面对,和你一起想办法。
爸爸会努力成为那个让你觉得有安全感的人: 爸爸会尽量给你提供稳定和关爱,让你知道,即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你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力量。
爸爸会尝试和妈妈沟通: 爸爸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尝试和妈妈沟通,看看能不能改善一些状况。但是,爸爸也要告诉你,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都需要耐心。

孩子,人生很长,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你妈妈的“不一样”,也许是你的一个功课,一个让你变得更坚强、更成熟的机会。

爸爸相信你,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个有担当的孩子。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也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果你有任何想法,任何烦恼,随时都可以来找爸爸。爸爸一直都在。

永远爱你的爸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大家都写一岁半可以如厕训练了,要耐心什么的,我个人是觉得一岁半根本没必要有什么如厕训练。

以前没一次性尿布,也没洗衣机,父母来不及洗尿布,为了配合父母的劳动力大人给孩子早早把尿,现在已经有尿布了啊,而且孩子的尿布比成人的质量高不知道哪里去了,等孩子两岁多自己会提裤子了穿上拉拉裤在引导,轻松很多。何况据我目力范围内,早早就如厕训练的娃,反复尿裤子的概率也不低啊。

过早如厕训练是会耗费精力的,比如我一块尿布能让娃在外面疯玩2个小时,没尿布的往往过半小时就要问问,宝宝要尿尿么,然后还会费力气把,把不出来有不幸尿了裤子,大人会嫌麻烦就把娃接回去了,或者干脆把户外活动的时间缩短,或者在娃有注意力的时候,你不断去打扰他——说句实话,人体机能就是个基本线,但专注力和体力反而是有加强潜力的,你为了让一个基本线提前半年一年的大动干戈,划算么?

养娃,是一场耐力塞,娃到十八岁前,你都有培养责任,这要用耐心的地方多了去了,固然一岁多的娃有些老人一边把尿一边能一脸骄傲的说我们已经不穿尿布了,好像是个成就,但这个成就放到自己娃的人生长河里,是个屁啊。特别是如果这种训练已经压力大到要对孩子采取暴力,否认孩子人格,夫妻反目的地步,要我说就退一步,告诉老婆算了吧,买几箱尿布,两岁左右会提裤子以后开始引导,幼儿园前半年正式脱尿布(其实大部分孩子两岁半会主动提脱尿布的),晚一年风平浪静!

人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太过焦虑就会炸,不是原则问题的事,大事要化小,小事要化了,否则你说还能咋办,为了孩子穿个尿布还离婚了?那以后做个进退位,鸡兔同笼是不是要互砍了?人生不用那么刺激吧。

(利益相关我自己娃两岁多了就。。还很喜欢穿尿布的,出门玩问她今天要不要不穿尿布试试看,娃马上来个就地磕头说,我还小,我还什么都不懂……其实这种讨价还价,也蛮好玩的。瞬间我就拍了张照片,写答案想起来就给她看看-V-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