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了把防冻液彻底换干净,拆下水管后,打着车怠速让发动机升温直到节温器打开这段时间会不会损害发动机?

回答
为了彻底更换防冻液,拆下水管后,让发动机在节温器打开前怠速运转升温,这种做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对发动机的健康并非全无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造成损害。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核心风险点:发动机在缺乏足够防冻液的循环和冷却下运行

防冻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防止冷却液在低温下结冰,更能提高冷却液的沸点,有效地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带走,维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当您拆下水管,意味着冷却系统的密封被打破,防冻液会大量流失。即便您在拆管后立即打着车,并认为还有一部分残余防冻液在循环,但实际上,这个系统的防冻液量是极度不足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干烧”的边缘。

具体可能造成的损害:

1. 过热与拉缸(最严重的风险):
缺乏有效的冷却循环: 发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通过冷却液带走。在防冻液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虽然水泵仍在转动,但它泵送的液体量极少,而且很可能混入了大量的空气。空气的导热性远不如防冻液,无法有效地将热量从燃烧室、气缸盖、气缸体等关键部件带走。
节温器未打开是关键: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大循环的阀门。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节温器是关闭的,它只允许少量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的小循环内流动,以帮助发动机快速升温到最佳工作温度。您的操作是在节温器打开前,也就是发动机大部分热量还被局限在发动机本体内部时就让其空转。
局部高温和热应力: 即使有少量液体在循环,但由于冷却不足,发动机内部的金属部件,特别是活塞、缸壁、气缸盖等,会迅速升温。当温度超过金属材料的安全上限时,就会发生热膨胀。由于冷却不均,不同部位的膨胀程度也不同,巨大的热应力会作用在这些部件上。
活塞与缸壁卡死: 最为可怕的结果是,活塞过度的膨胀会导致其与缸壁之间的间隙消失,甚至产生摩擦。在缺乏润滑(发动机内的机油也需要冷却液的辅助冷却)和过度摩擦的情况下,活塞会被“拉”在缸壁上,导致拉缸。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机械故障,通常需要大修发动机,成本极高。
气缸盖变形或破裂: 气缸盖是发动机中最复杂、最精密的部分,它汇集了燃烧室、气门、凸轮轴等关键部件。在过热状态下,气缸盖的铝合金材质也可能发生变形,导致气缸盖平面不平,影响密封性;严重时甚至会因为热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纹。

2. 水泵空转和损坏:
“干转”风险: 水泵的核心部件是叶轮。水泵需要液体作为介质来传递动力和实现冷却循环。当冷却系统内缺乏足够液体时,水泵叶轮将在空气中高速旋转,这被称为“干转”。
密封件磨损: 水泵的机械密封件是靠被冷却液润滑和冷却的。在“干转”状态下,密封件得不到有效的润滑和冷却,会迅速升温并发生磨损,甚至烧毁。一旦水泵损坏,后果比拉缸更麻烦,因为水泵是独立于发动机本体的部件,其损坏可能导致整个冷却系统失效,且更换水泵的成本也不低。

3. 空气积聚与冷却效率下降:
形成气阻: 在防冻液不足且充满空气的情况下运转,即便有少量液体循环,也更容易在发动机内部形成气阻。这些气泡会阻塞冷却液的流道,进一步降低冷却效率。
热量无法有效排出: 空气会聚集在发动机的高处,阻碍热量的正常对流和传导。这就像是给发动机穿上了一层“保温衣”,让热量无法散出去。

4. 其他潜在问题:
传感器损坏: 冷却系统内的温度传感器等也可能因为过高的局部温度而损坏。
油封失效: 发动机内的油封等橡胶件也可能因为过高的温度而加速老化、变硬、失效,导致漏油。

为什么节温器打开前是关键阶段?

节温器在低温时关闭,只允许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小循环。这个阶段的目的就是让发动机快速达到工作温度。但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因为防冻液不足导致过热,那就相当于把发动机放在一个“烤箱”里烘烤,而且还是没有开启排风功能的烤箱。当节温器打开,意味着冷却液可以进入散热器进行大循环散热,但如果在此之前发动机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热损害,即使节温器打开了,也难以挽回局面。

正确的防冻液更换步骤(强调安全):

1. 确保发动机完全冷却: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千万不要在热车状态下进行任何冷却系统的操作。
2. 拆卸旧防冻液: 通常是从散热器底部的水管或放水阀排出旧液。
3. 检查并清洁相关部件: 在排空后,可以检查水管、接头是否有老化损坏,顺便清理一下。
4. 重新连接水管: 确保所有连接牢固,无泄漏。
5. 加入新防冻液: 缓慢地将新防冻液加入到副水箱或散热器内,直至达到指定液位。
6. 启动发动机并进行排气: 这是关键!启动发动机,让其怠速运转,但要密切关注仪表盘上的水温表。同时,需要打开冷却系统中的排气阀门(通常在节温器附近或者副水箱的连接管上),让系统内的空气排出。当排气口不再有空气冒出,只有防冻液流出时,关闭排气阀。
7. 持续观察和补充: 让发动机怠速运转一段时间,直到节温器打开(您会注意到散热器风扇可能启动)。在此过程中,检查是否有泄漏。观察副水箱的液位,如果液位下降,说明系统内的空气已被排出,需要继续补充防冻液至正常液位。
8. 再次检查: 发动机冷却后,再次检查防冻液液位。

结论:

为了把防冻液彻底换干净,拆下水管后就打着车怠速让发动机升温直到节温器打开,这个操作是非常危险且不建议的。它极大地增加了发动机过热、拉缸、水泵损坏等严重故障的风险。即便是少量残余的防冻液,也不足以在发动机高负荷运行时提供有效的冷却保护。正确的做法是确保冷却系统在加入新防冻液后是相对密闭的,并进行有效的排气,同时密切监控水温,以避免任何潜在的损害。宁可多花一点时间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也不要冒着损坏发动机的巨大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会。打个比方,水路大循环里有5升,小循环里只有2升,你现在把5升放完了,那么随着节温器逐渐打开,小循环里的2升会迅速流进大循环管路,这时候你的发动机水套小循环里会只剩下几百毫升水,会立即造成高温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在水箱满水的情况下怠速,轰点油门加速升温也行,直到节温器打开,然后熄火,趁热把水管拆了,让冷却液彻底流完

user avatar

一般散热器最下面不是有阀门可以放掉所有的冷却剂/防冻液/水(Antifreeze & Coolant)的吗。

虹吸作用(SYPHON)、重力和大气压本身就可以排空冷却剂/防冻液/水。

节温器不知道是不是 THERMOSTAT, 您可以把 THERMOSTAT 拿掉, 蒸馏水彻底冲洗管道以后换一个新的THERMOSTAT。


为了把防冻液彻底换干净,拆下水管后,打着车怠速让发动机升温直到节温器打开这段时间会不会损害发动?机?

THERMOSTAT 一般是 180F (82°C)~190F 才打开, 您这个操作, 俺觉得会烫伤人。

发动机一般倒是皮实。

车主手册有标准操作的, 似乎不是您描述的这般折腾。


//////////////////////////////////////////////////////////////////////////////////////////////////////////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5亿 没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低迷(半年了还890+),希望长点盐值。

不用给俺点赞, 万一有帮助您收藏一下就好了。


多谢您阅读本回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