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邢台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割麦子还要洒水除尘?

回答
邢台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在割麦子时洒水除尘,这一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行为的初衷与目的:

核心目的:防治空气污染。 割麦子作为一种农业活动,其最直接的污染源是扬尘。麦茬、泥土、以及收割过程中产生的作物碎屑在空气中扩散,形成PM10、PM2.5等颗粒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尤其是在本身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邢台作为一个华北地区城市,长期以来面临大气污染治理的压力,因此采取措施减少农业扬尘是可以理解的。
季节性与紧迫性: 割麦子通常发生在夏季,是农作物收割的集中时期。如果在此时期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扬尘,将会在短时间内对空气质量造成显著恶化。
政策导向与责任: 在国家大力推行“蓝天保卫战”等环保政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有责任和动力去落实各项减排措施,包括控制农业扬尘。

2. 洒水除尘的实际操作与效果:

操作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在收割机作业时,由洒水车或者收割机自带的喷淋装置,向收割区域喷洒水雾。
除尘原理: 水雾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减少扬尘的扩散。
效果评估:
正面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扬尘,改善局部区域的空气质量。尤其是在无风或微风天气下,效果可能更明显。
局限性与不足:
治标不治本: 洒水只能暂时抑制扬尘,一旦水分蒸发,扬尘问题依然存在。
效率问题: 洒水需要与收割同步进行,规模化作业时,如何协调洒水车辆和收割机、保证连续洒水是一个挑战。
用水量与资源: 农忙时节,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地区,大量洒水可能加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对土壤的影响: 过量洒水是否会对土壤结构、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也需要进一步观察。
成本: 洒水作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3. 社会各界的反应与争议:

环保角度的肯定: 许多人认为这是政府积极治理空气污染的表现,是为“蓝天”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
农民的疑虑与抱怨:
增加负担: 农民可能认为这是政府强制性的额外成本,影响了他们的收益。
不理解或抵触: 传统的耕作方式已经习惯,突然的改变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或觉得多此一举。
操作不便: 洒水可能会影响收割机械的正常作业,例如湿滑的路面,或者影响农产品的晾晒。
专业人士的讨论:
技术可行性: 一些环保和农业技术专家可能会从更科学的角度分析洒水除尘的有效性、成本效益以及替代方案。
政策的科学性: 也有人会质疑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否是过于简单粗暴的“一刀切”做法。
媒体的报道与解读: 媒体的报道往往会放大社会各界的观点,形成更广泛的讨论。有些报道可能侧重于政府的努力,有些则会聚焦于农民的困境。

4. 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可能的改进方向:

替代性或更优的治理方案: 除了洒水,是否还有更经济、更有效的农业扬尘治理技术?例如:
秸秆还田技术: 通过粉碎秸秆并深翻入土,减少直接焚烧和扬尘。
集约化收割: 采用更先进、扬尘更少的收割机械。
喷洒抑尘剂: 某些环保型抑尘剂可能比单纯洒水效果更好,且用水量更少。
优化收割时间: 避开不利于扩散的天气条件。
政策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充分沟通与协商: 在出台政策前,应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补贴与支持: 如果政策确实增加了农民的成本,政府是否应提供相应的补贴或技术支持?
分区分级管理: 并非所有地区都需要采取相同的措施,应根据当地的空气质量、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进行差异化管理。
长远规划: 将农业扬尘治理纳入更长期的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中,而非仅仅是短期应对。
信息公开与透明: 为什么选择洒水?其预期效果是什么?治理成本如何?这些信息如果能更加透明地向公众解释,可能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总结:

邢台在割麦子时洒水除尘,是地方政府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的一项具体举措,其出发点是积极的,也是为了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这种做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扬尘污染,但同时也面临着操作效率、成本、水资源利用、以及对农民生产的影响等诸多挑战。

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好”或“坏”。它体现了地方政府在环保压力下的努力,但同时也暴露出在具体执行层面可能存在的科学性、经济性、以及与民生结合的不足。一个更理想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在坚持环保目标的同时,结合更先进的技术、更精细化的管理、以及更充分的沟通和支持,找到可持续的治理之道。这不仅是邢台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广大农业地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共同探索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河北省也是不容易呀。


割麦子喷水除尘很好理解,当年都有对着PM2.5检测仪喷水的,因此算传统艺能了。

关键是干嘛要这么麻烦?

对着空气检测仪喷水,不过折腾几辆车,反正一个地方仪器就那么几个,也没长腿;

割麦子要大范围调配多台喷淋车。新闻里也写了,当地政府调配不了的地方,农民要自己请师傅,两个师傅一天要花400块,还没算上油钱。

政府的成本,农民的成本,河北很有钱啊?


说白了,还是死命令像刀一样架在脖子上,不得不办。

根据邢台日报的报道,6月7号开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第十次专题工作例会”。会议上不仅有本市的领导出席,还有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的监察专员在场。

会议的结论是:有“阶段性成果”,但“形势不容乐观”。

说白了,加大力度。

这不仅仅是邢台一个市的压力,这是整个河北的重担。单这个月河北生态环境厅已经公开约谈了11个县区,而且还要求约谈后当场表态。

约谈的内容其实就一个:今年第一季度,河北多地出现平均浓度同比不降反升,或改善进度不符合计划。


河北今年一季度的空气污染治理,其实也很好了。

4月底河北省开了个“2021年第一季度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的新闻发布会,从发布会上报告的成果,治理空气污染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

全省PM2.5平均浓度是59微克每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4.5%(全国平均浓度大概在36);

PM10平均浓度104微克每立方米,升了3%,但比全国升得少(今年又是沙尘暴又是大规模基建,全国比去年平均升了13.6%)。

讲真作为重工业大省和钢铁大省,河北能做到今天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这些点滴进步的背后,是限制煤炭消费总量、关停高炉和燃煤机组、淘汰钢铁等“落后”产能、对工厂进行排污改造,甚至大马路都得“水洗机扫”。

河北现在扫马路的现代化水平比中国很多省份都高个台阶,用的是机械化喷水清扫(就是那种大车车身下转盘式扫动,车后喷水)。

总之,这已经是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但是,还不够,因为河北省要为冬奥会做“空气质量保障”,而今年是冬奥会的“冲刺年”。

我把会议里的各种用词给你摆一下:

“各县(区)要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作为政治检验和最高考验,摆到最高位置,采取最强措施,追求最佳效果,确保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答卷。”

这就是军令状啊。

文件里简简单单“无钢市”三个字,分量其实是很沉重的。


所以我完全能够理解邢台地方官员的行为,换你,你可能有更多“创新”。

恨不得把土地用胶水糊起来,能少漂起来一颗是一颗。

希望北京的胖友抬头看着蓝天白云时,不要忘了河北。

至于河北的胖友,一直向南方开吧。

user avatar

这是反科学的。割麦子不能导致值得计算的空气污染,农机产生的扬尘加起来也只能在“阶段性大气污染”里构成因素,跟其他回答提到的什么“冬奥会时期的大气质量”毫无关系。

农作物秸秆粉碎的传统方法是,秸秆粉碎物在风力作用下通过输料管进入距离粉碎机 2 米以内的沉降室里,靠重力作用使粉碎物自然沉降。由于沉降室内空气的紊流作用,直径小于 20 微米的粉尘有概率飞出沉降室、加入大气污染物行列,但这能在村子附近的大气污染物里占到比例就已经不容易了,根本就不用指望河北释放的这种污染物给北京造成影响。比这更大的碎屑只能飘到电线杆以下的高度,用不了多久就会沉降。秸秆造成的主要污染需要焚烧

根据农民反映,雇人洒水 2 个人一天得 400 块钱人工费,还没算拖拉机的油钱;使用当地环保部门的雾炮车一天得 800 元。尾气排放、淡水浪费无算。

不限于此,过去几年里,很多地方素质不高的干部想出了一系列“奇葩”治理污染的方式,例如:

  • 禁止农民和郊区民众使用蜂窝煤·煤块去做饭或取暖,说是大气污染;
  • 为防止农民“偷摸烧煤”,封掉土灶台,砸毁煤炉;
  • 禁止农民给自家院子安装铁门,说是噪音污染;
  • 在春节过后强行撕掉郊区商铺贴的春联,说那东西影响市容市貌;
  • 在多地郊区乃至农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理由是大气污染而不是防止火灾。

2021 年 6 月 11 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了《割麦污染环境?这里的农民割麦得花钱喷淋降尘》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当天,河北邢台市南和区政府慌忙发布情况通报,称“南和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经调查核实,南和区阎里乡个别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宗旨意识薄弱,作风不严不实,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处理”。

建议有上面谈到的各种“小问题”的地区的民众也站起来发声,让责任人慌忙一下。

user avatar

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user avatar

想起了放完屁,还要掸掸凳子的典故。

邢台不服邯郸,特么的三千年了。

user avatar

建议当事人调到务虚部门工作,千万别再出来管事实了。

user avatar

别的不说,美国的小麦种植面积比中国可大多了吧,这么一想,美国农村该给污染成啥样了啊?

莫非中国的小麦是啥特殊的品种,收割时特别能污染?

邢台的先进环保经验应该向全世界推广,先从一带一路开始。

user avatar

谁让你是直隶的呢,得伺候正黄旗大妈不是。。。

user avatar

嘴上不服归不服,人家正黄旗大妈的优越感不是没有理由的。(doge)

user avatar

上级派人巡察国企,第一个问题,国企工资太高。第二个问题,嫌弃工资低离职的人太多。

你整改吧·····


3月19日,我市公开约谈2019年大气污染治理考核不合格等次的广宗县、邢台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副书记宋华英,省生态环境厅第六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专员牛晓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彦明参加约谈。副市长张志峰主持。


所以啊,河北的兄弟们进不了京,就往南跑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