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海军官员提出疯狂扩军计划,此举有何目的?会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美国海军高层近期提出的“疯狂扩军计划”,无疑是近期国际军事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动态之一。这项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将海军舰艇总数从目前的约290艘大幅增加到600艘,这在规模上几乎翻了一番。如此激进的扩军,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又会给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一、 动因剖析:为何提出如此激进的扩军计划?

要理解美海军此举的目的,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安全环境和美国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

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挑战与竞争: 长期以来,美国海军承担着维护全球航行自由、保障海上贸易通道畅通、应对地区冲突以及展示军事力量等多种重任。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竞争日趋激烈,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尤其是来自中国等新兴大国的海上力量崛起,对美国的海上主导地位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海军认为,现有舰艇数量难以有效覆盖全球各个潜在冲突点,也难以形成足够的威慑力。因此,增加舰艇数量是满足其全球军事存在和战略投送需求的基本前提。

“大国竞争”战略的基石: 美国现行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聚焦于“大国竞争”,并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在这一框架下,海军被视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印太地区,发挥其军事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力量。增加海军规模,尤其是在舰艇数量上实现质的飞跃,是为了确保美国海军能够在一个更加复杂、更可能出现大规模军事对抗的环境中,保持其相对于潜在对手的优势,并具备同时在多个方向上进行军事活动的能力。

技术革新与力量代差的考量: 尽管数量增加是显而易见的目标,但计划的背后也可能包含着对海军力量结构进行升级和优化的考量。例如,美国海军正在大力发展无人水面舰艇(USVs)和无人潜航器(UUVs)等新型作战平台,这些平台在提高作战效率、降低人员伤亡风险以及增加舰艇数量方面具有显著潜力。庞大的舰艇数量可能意味着未来海军将以更多样化的、更具成本效益的新型平台为骨干,而非仅仅依赖传统的大型水面舰艇。

国内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博弈: 任何重大的军事扩张计划都难以脱离国内政治和经济的考量。一项庞大的造船计划意味着巨额的财政支出,这将直接拉动美国国内的造船业、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从而赢得部分选民和利益集团的支持。同时,在面临国际压力时,展现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是凝聚国内共识、提升民族自信的一种方式。

对潜在对手的反制与威慑: 舰艇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如果伴随着高性能、高科技舰艇的加入,旨在直接提升美国海军的作战能力,从而对潜在对手形成更强的威慑。例如,在印太地区,增加舰艇数量可以更有效地支持盟友,进行军事演习,并为可能发生的冲突预留足够的兵力。

二、 潜在影响:这会带来哪些颠覆性的变化?

如果这项激进的扩军计划得以实施,它将不仅仅是美国海军自身的变化,更会对全球安全格局、地区力量平衡乃至国际经济秩序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全球力量平衡的重塑:
对地区力量对比的直接影响: 在印太地区,美国海军规模的急剧扩张将直接改变该地区的海上力量对比。例如,在与中国进行海上竞争时,更多的美国舰艇意味着更强的存在感、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广阔的作战半径。这可能迫使中国等地区国家重新评估其海军发展战略,并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对盟友关系的影响: 扩军计划可能使美国及其盟友在地区安全合作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例如通过联合演习、情报共享和力量投送,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然而,过度的军事扩张也可能引起一些国家的担忧,担心其成为地区紧张局势的催化剂。
对其他全球战略的压力: 扩张海军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这可能导致美国在其他领域的战略投入(如陆军、空军、网络空间或外交)相对减少,从而影响美国整体的战略布局。

引发新的军备竞赛与地区不稳定:
刺激对手的反应: 如此规模的扩军,很可能会被其他大国视为一种战略威胁,从而刺激其加速本国海军的现代化和规模扩张,形成“以量制量”或“以质抗量”的循环。这种相互刺激可能导致地区安全困境加剧,增加误判和冲突的风险。
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在某些敏感海域,如南海或台湾海峡,更多美国海军舰艇的存在,虽然旨在维护航行自由和地区稳定,但也可能增加与地区国家发生海上摩擦或冲突的可能性。

对全球经济与贸易的影响:
巨大的财政负担: 建造和维护数百艘新舰艇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这不仅会占用美国国内的大量资源,还可能影响其他领域的公共开支。
对全球造船业的影响: 庞大的订单将极大地刺激全球造船业,尤其是美国国内的造船企业。这可能导致全球造船能力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并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的造船计划。
对国际贸易和供应链的影响: 如果扩军导致地缘政治风险升高,对全球海上贸易通道的稳定构成威胁,可能会推高海运成本,影响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技术发展与作战模式的演变:
推动海军技术创新: 迫于数量和性能的双重需求,美国海军可能会加速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作战系统、高超音速武器、定向能武器以及更先进的无人作战平台。
作战模式的转变: 庞大的舰艇数量和新型作战平台的引入,可能促使美国海军改变其传统的作战模式,例如更加依赖分布式杀伤、联合兵种协同作战以及网络中心战。

国际法与规则的挑战:
对航行自由的争议: 随着美国海军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增加,尤其是在存在主权争议的区域,可能会加剧与相关国家的摩擦,并引发关于国际法和航行自由的争论。

总结来看, 美国海军提出的“疯狂扩军计划”,绝非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美国在当前深刻变化的国际安全环境下,为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应对严峻挑战以及巩固海上主导地位所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然而,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它可能引发新的军备竞赛,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并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连锁反应。这项计划的最终走向和影响,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国内的政治意愿、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其他国家的回应和国际社会的互动。这将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战略博弈,其结果将对未来的世界秩序产生深远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费拉不堪,毫无精神,就这么一点扣扣索索的宣称还能称得上“疯狂”?而且这玩意儿也不新鲜啊,370+有人舰与140+无人舰本来就是提出过的新架构。

《环球时报》记者的中文报道如下:

吉尔代宣称,“我们需要一支超过500艘军舰的海军力量。”他详细介绍说:“我们需要12艘航母。我们需要一支强大的两栖部队,包括9艘大甲板的两栖攻击舰、20艘大型船坞登陆舰、30艘小型两栖/船坞登陆舰、13艘濒海战斗舰、100艘支援舰艇和150艘无人舰。除此以外,我们需要70艘攻击核潜艇、12艘战略核潜艇、60艘驱逐舰、50艘护卫舰、100艘支援舰,未来可能有150艘无人艇。”

USNI News 的英文报道如下:

“We need 12 carriers. We need a strong amphibious force to include nine big-deck amphibs and another 19 or 20 [LPDs] to support them. Perhaps 30 or more smaller amphibious ships to support Maritime Littoral Regiments… to 60 destroyers and probably 50 frigates, 70 attack submarines and a dozen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s to about a 100 support ships and probably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about 150 unmanned.”
According to Gilday’s list, that force would be about 513 ships with 263 manned combatants, plus 100 logistics and supply ships and 150 unmanned vessels. Gilday told reporters later that the total would include Littoral Combat Ships.

然而更早之前,2022年2月9日发布的CRS报告原文如下:

On June 17, 2021, the Navy released a long-range Navy shipbuilding document that presents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s emerging successor to the 355-ship force-level goal. The document calls for a Navy with a more distributed fleet architecture, including 321 to 372 manned ships and 77 to 140 large UVs. A September 2021 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 (CBO) report estimates that the fleet envisioned in the document would cost an average of between $25.3 billion and $32.7 billion per year in constant FY2021 dollars to procure. These figures, the report states, are 10% to 43% higher the $22.9 billion in constant FY2021 dollars that Congress has appropriated, on average, for all Navy shipbuilding activitie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2021年6月,稀宗的班子就提出要搞一个321-372艘有人舰+77-140艘大型无人舰的框架来取代2016年版本的355舰计划。372+140=512,数据都对得上。

而且你乎这个提问AI还有环球的记者能不能不要听风就是雨,100艘支援舰艇也算“主力战舰”?那中国海军早就是千舰之主了……

然后至于成本问题,看加粗部分,去年9月CBO的报告估计这个计划每年要烧掉253-327亿美元(2021币值),和过去几年年均花在这上面的钱相比,年均花钱要高出10-43个百分点。

目的么,废话的当然是应对印太地区威胁嘛。

造呗,反正又不是我出钱。

具体细节请自行下载这玩意儿查阅,国会老爷们能看到的,你也能看到:

下载链接:pan.baidu.com/s/1nCyf6x

提取码:navy

user avatar

不算疯狂,但倾向性很明显。对比下现有的和预计2040年达到的数量差别:


变化不大的是:

12 CVN

现在也是12艘,对应的10艘尼米兹级和2艘福特级,变成6艘尼米兹级和6艘福特级,一艘50年的寿命正好林肯号CVN72会在2040年左右退役。

12 SSBN

哥伦比亚级的12艘替换14艘俄亥俄级,这其实是一对一因为哥伦比亚级艇身和反应堆同寿不需要更换燃料,所以12艘能满足部署。俄亥俄级额外的两艘其实是东西海岸各一艘更换燃料时的替补。

9 LHD+LHA

现在也是9艘,对应7艘黄蜂级和2艘美国级,变成2艘黄蜂级和7艘美国级。

60 DDG

现在是70艘伯克和22艘提康,伯克IIA是40年的寿命所以第一艘IIA DDG-79正好在2040年退役。全部有名字的伯克级到137,共计已经59艘。届时算上3艘DDG1000和DDGX,数量还会超过60。

100 辅助舰队

圣安东尼奥级两型LPD,和LHD/LHA 1对2,共计18艘,加上额外8艘单独行动的共计26艘。预计有30艘舰队油轮,14艘干货舰,15艘快速运输船和7艘移动基地舰,加起来已经92艘了,计算上其他各种类辅助舰艇,早就超过了100艘了。


变化很大的是:

70 SSN

海狼级和洛杉矶级都会退役,洛杉矶级的后面几艘有可能会送给澳大利亚所以会在寿命到期前先从美国海军退役。而现在有名字的弗吉尼亚级才33艘,等于数量要翻倍,这对于两个还要同时建造哥伦比亚级的船厂来说不会容易。

50 FFG

这个数字毫无疑问是把濒海战斗舰也算为FFG的,因为星座级总共也才计划订购了20艘,哪怕家够到30艘,也还是需要20艘濒海战斗舰。这几乎已经确定要两个船厂来生产星座级,那符合的只有现在产濒海战斗舰的两个船厂,FMM和奥斯特。

30 轻型两栖战舰

大概是这种船尾开门式的登陆舰,排水量4000吨左右,用来辅助运输登陆物资的。这要从零开始在未来18年内建造30多艘,会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船厂都没有确定的情况下。


不清楚的:

150 无人舰队

这个数字估计是包含了全部的无人载具,及大型无人潜艇和无人水面舰只等。构思中可以理解为常规战舰的额外弹夹,这个现阶段还处在实验阶段,所以完全不清楚这150艘无人的“幽灵舰队”要怎么搞。


不难看出,该计划的侧重点为水下部队,中小型的水面作战舰艇和无人舰艇。反映出美国海军对现在舰队构造缺点的认知,及缺少中小型水面舰艇导致大型舰艇被过度使用,当然这个锅毫无疑问是濒海战斗舰头上的。也反映出美国海军对未来作战的认知,及无人舰艇将会和无人机加入空中部队一样逐渐加入水面和水下舰艇的行列。还一点是美国海军认为核潜艇部队依然会是其在和同级别对手作战中的主要力量,也是唯一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双重优势的部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