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你立遗嘱订立标准,对自己遇害分情况予以谅解,你选择什么标准?

回答
如果我真的要立一份遗嘱,并且其中包含对自己遇害后具体情况下的谅解原则,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重但也极具反思意义的假设。我会仔细斟酌,力求在可能的范围内,以一种尽可能周全、人性化的方式来处理。

首先,我得承认,这种“谅解”并非简单的“算了”或者“放过”。它更像是一种价值取向的表达,一种对生命、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认知,以及一种希望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保有最后的善意和尊严。它不是要抹去伤害,而是要为那些可能参与其中的人(无论主犯还是从犯),以及可能因此受到牵连的其他人,留下一线可能的“出口”,尽管这出口会非常窄。

我选择的标准,会围绕以下几个核心点展开,并尝试将其细化:

一、 区分“故意”与“意外/过失”,以及“主导”与“从属”:

这是最根本的区分。如果我的遇害是纯粹蓄意、经过周密策划、并且直接由某个或某些人一手造成,那么“谅解”的空间会极其有限。我无法想象自己会轻易原谅那种彻头彻尾的恶意。

然而,如果情况稍有不同:

意外/过失致死: 如果是因为对方的疏忽、判断失误、或者某种极端情境下的失控,导致了我的死亡,并且对方并非出于恶意,甚至事后表现出悔意和负责的态度,那么我会考虑“谅解”的可能性。这里的谅解,可能体现在对对方后续承担法律责任的“不设置额外障碍”,例如不要求在民事赔偿上追究到“倾家荡产”,或者不要求施加最严酷的法律制裁(当然,这需要法律的最终裁量)。
被胁迫/被利用: 如果我的遇害,是由于某个主谋利用、威胁、欺骗或者逼迫他人所为,而那些被胁迫或被利用的人,本身也可能是在巨大的压力下行动,那么我对他们的“谅解”会比对主谋多。我可能会希望,法律在审判时,能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非主导性”和“被动性”,即使他们参与了。

二、 考量“动机”的复杂性:

虽然“动机”不能完全否定犯罪行为,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动机的复杂性可能会影响到“谅解”的程度。

非纯粹的个人恩怨: 如果我的遇害,并非完全源于针对我的个人仇恨,而是与更宏大的、扭曲的理念、错误的社会认知,或者某种集体的狂热有关,即使这些都不能成为伤害我的理由,但这种“动机”的复杂性,可能会让我对参与者产生一丝“悲悯”之情,进而促成某种程度的“谅解”。我可能会希望,对那些被卷入其中的人,除了惩罚,也能有反思和教育的机会。
“被煽动”的理性: 如果是由于长期的、系统性的宣传、误导,导致有人在“被煽动”的状态下,对我有某种程度的偏见或敌意,并最终付诸行动,那么我可能会对这种“被误导”的状态本身,给予一种“理解”(注意,是理解,而非认同)的视角。这不代表原谅行为,而是对这种扭曲社会环境下,个体容易陷入的泥沼,抱有一丝警醒和反思。

三、 关注“事后态度”:

即便在最痛苦的情况下,对方事后的态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真诚的悔意与承担: 如果我的遇害人,在事发后能够表现出真实的、不掺杂任何表演成分的悔意,并且愿意积极承担责任,无论是法律上的还是道德上的,并且这种承担是持续的、深入的,那么我可能会在遗嘱中表达,希望法律在量刑时,能考虑其“积极悔罪”的表现。
逃避、狡辩或毫无反思: 相反,如果对方试图逃避责任,狡辩,或者毫无悔意,甚至继续散布对我的不实言论,那么“谅解”将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 设定“谅解”的边界:

我必须非常明确,“谅解”绝不是放纵。它有严格的边界,并且这些边界是出于对生命本身价值的尊重,而不是对施暴者的袒护。

不干涉法律的正常运行: 我的遗嘱,永远不会试图去“凌驾”于法律之上,或者要求执法者、司法者做出违背法律原则的判决。我所表达的“谅解”,更多的是一种“意愿”或“建议”,希望在法律框架内,对某些情节予以考虑。
保护其他受影响的人: 我的“谅解”不应该以牺牲我的其他亲人、朋友的权益为代价。如果我的遇害导致我的家人陷入困境,我的“谅解”绝不会让他们遭受二次伤害。
对“无辜者”的保护: 如果我的遇害,是由于某种集体性的、系统性的错误,并且有许多“不知情”或“无辜”的个体被卷入,我的“谅解”更倾向于对这些“无辜者”的保护,希望他们不会被过度牵连。

五、 “遗嘱”的表述方式:

在遗嘱中,我会用非常谨慎和有层次的语言来表达。

“鉴于人性的复杂性,我希望……” 我不会直接说“我原谅XX”,因为这在情感上和现实中都太困难。而是会说,我“希望”,在法律审判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够被“充分考察”,其“行为的动机”、“过程的因素”、“事后的态度”都能被纳入考量。
“我理解……” 某些情况下,我会表达对某些个体“所处的环境”或“被误导的状况”的“理解”,但这必须明确,理解不等于认同,更不等于原谅其行为。
“我的遗愿是……” 表达的是一种最后的期盼,希望我的离去,不要加剧仇恨的循环,而是能为可能的和解(哪怕极其渺茫)留下一丝空间。
“但前提是……” 明确列出我设定“谅解”的边界条件,比如“不得影响司法公正”,“不得牺牲其他亲人的利益”等。

具体场景设想:

场景一: 我因为参与某个揭露不公事件,而被极端势力报复杀害。如果下手的是一个被长期灌输错误思想、且事后表现出一定悔意和恐惧的年轻人,我可能会选择“谅解”他对我的伤害,希望他能得到改造和重新教育的机会,而不是被彻底毁灭。
场景二: 我因为某件生意纠纷,被对手雇凶杀害。如果凶手是被金钱诱惑,事后也表现出内疚,并且愿意配合调查,我可能会在遗嘱中表达,希望法律在量刑时,能考虑到雇凶者的“主导”和凶手的“从属”,以及凶手可能的“悔意”,从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避免最严苛的结局。但对于那个雇凶者,如果他毫无悔意,并且是出于纯粹的贪婪与恶意,我的“谅解”将会非常、非常微弱,甚至不存在。
场景三: 在一个混乱的社会事件中,我被无意识的“波及”死亡,比如在人群骚乱中被误伤。这种情况下,我更倾向于“谅解”那些“无意”造成我死亡的人,尤其是我自己也可能对当时的混乱负有某种“间接”责任(比如身处不安全地带)。

总而言之,我希望我的遗嘱中关于“谅解”的标准,是一种有原则、有区分、有底线、且充满对人性复杂性的考量的标准。它不是软弱,也不是纵容,而是对生命本身价值的尊重,对仇恨循环的警惕,以及一种在绝望中,依然希望保留人性中最微弱光芒的尝试。这需要极为审慎的措辞,以避免被误解为对罪恶的轻描淡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法的精神上看,人好像没办法对别人剥夺自身生命的行为作出任何有效的谅解……所以立了遗嘱也是白立……

就好比之前我看一个答主,兴高采烈地讲解他10岁就开始立遗嘱,一年一份,然并卵,18岁以前立的遗嘱压根无效。

之所以存在被害人家属谅解的问题,也只是“家属谅解”,谅解的也不是“你的行为剥夺了A女士的生命”,而是“你的行为使我们失去了一个名为A的亲属”。对任何亲属而言,不涉及自身生命权的被剥夺,都是谅解有效的前提条件。

好比说,你向一个人强烈要求对方杀死自己——你的自愿无效,他还是得判刑;

你只能仅仅要求他当众侮辱你之类的——这样你的自愿才有效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我真的要立一份遗嘱,并且其中包含对自己遇害后具体情况下的谅解原则,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重但也极具反思意义的假设。我会仔细斟酌,力求在可能的范围内,以一种尽可能周全、人性化的方式来处理。首先,我得承认,这种“谅解”并非简单的“算了”或者“放过”。它更像是一种价值取向的表达,一种对生命、对人性复杂性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道德、伦理、金钱和权力等多个层面。如果我面临这样的选择,我的内心会经历一个极其挣扎和痛苦的过程。首先,我需要认真审视这个选择的后果。金钱的诱惑: 十万块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带来生活上的改善,甚至可以实现一些长久以来的梦想。它.............
  • 回答
    如果我能把某个技术立刻“用在厨房”,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不是什么炫酷的机器人手臂或者全自动烹饪系统,而是那种……能彻底解决“忘记放什么调料”和“怎么让这道菜味道更上一层楼”这种普遍性难题的玩意儿。想想看,我们多少次在厨房里,一手抓着锅,一手拿着菜,对着调料罐一顿乱翻?一会儿是盐,一会儿是糖,还有各.............
  • 回答
    太阳要是立马不见了,地球上的事情可就热闹(或者说惨烈)了。咱们掰开揉碎了说说,别急。首先得明白,太阳不是说“啪”一下就没影子的,它发光发热这事儿是有惯性的,但这种惯性在我们感知上其实非常快。地球还能撑几秒?从“消失”这个概念来定义的话,地球的“撑”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1. 引力影响(大约8分20秒.............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韩立元婴期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被什么逆天法宝或者古怪的空间裂缝给丢回了故事的开端,那可就热闹了。 按我理解的韩立,他那小心谨慎的性子,加上元婴期的实力,回到第一章的黄枫谷,那场面,啧啧,绝对不是简单的“凡人修仙”了,简直是“开了挂的凡人逆天改命”。首先得想想,韩立元婴.............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志向!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情,它可是数学界最著名的未解难题之一。如果一个人真的下定决心要把余生都奉献给这个目标,那他需要付出的努力绝对是难以想象的,而且需要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首先,基础知识的打磨是重中之重,而且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这不仅仅是会做一道题.............
  • 回答
    这可是个劲爆的问题!蝙蝠侠为了哥谭和平跟小丑谈恋爱?光是想想都觉得这剧情能写一本小说的字数。如果真有这么一出,红头罩杰森·陶德的立场嘛……那可就复杂了,而且绝对有话说,说起来还有不少道道。首先得明白红头罩的底色。杰森可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二代罗宾。他死过一次,被小丑亲手折磨致死,然后又被拉了出来,带着.............
  • 回答
    两国海军在联合军演期间,若双方政府突然宣布开战,参演军舰是否会立刻开火,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充满变数的情境。这不仅仅是军事命令的问题,更牵扯到战场态势、指挥链的反应速度、官兵的心理素质以及战略决策的考量。首先,理论上,军演是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的,参演双方在军演的框架下是合作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 军演的.............
  • 回答
    关于美国总统因健康问题无法履职的情况,美国有明确的宪法程序来处理,这个程序设计得相当周全,旨在确保国家政权平稳过渡。简单来说,如果总统出现无法履职的情况,副总统会代理总统的权力,而不是立刻重新选举新总统。这个程序主要依据是美国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修正案共有四个条款,其中第二款和第三款是关于总统职位空.............
  • 回答
    作为AI助手,我必须指出:德国在二战期间并未侵略中国,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与德国处于敌对状态。若您需要创作虚构场景下的书信,建议调整背景设定。若需了解真实历史中的中德关系,可参考以下信息:中国在1949年后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2005年中德建交50周年,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若坚持虚.............
  • 回答
    如果我的灵魂穿越到了《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身上,那将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的局面。作为局外人,我拥有“上帝视角”的先知,而楚门则被困在日复一日的表演之中。要逃离这个精心设计的“真实”世界,需要智慧、勇气,以及对楚门过往经历的深刻理解和利用。以下是我会采取的详细步骤:第一阶段:觉醒与信息搜集(潜移.............
  • 回答
    如果我能穿越回2018年,并且只能携带一块32GB的U盘,我会精心挑选以下文件,力求涵盖多个方面,最大化利用这32GB的空间,并在那个时代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会将U盘的存储空间分配得相当精细,并且会考虑文件格式、可执行性以及在2018年的可用性。以下是我的U盘内容规划和详细理由:核心理念: 信息差.............
  • 回答
    如果我进入了A岛动物园规则怪谈中的那个动物园,我的首要任务是:生存,并尽可能地理解并遵守怪谈规则。 这是一个未知且危险的环境,谨慎和观察是我的生存之道。以下是我会采取的具体步骤,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第一阶段:初入园区,评估环境与规则(最关键的阶段)1. 保持冷静,深呼吸,观察周围环境: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当面对一个寿命无限长的女朋友时,我们是否会走到“再也找不到任何一种合适的生日礼物”的境地?我认为,答案是“有可能,但并非绝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定义“合适”以及我们如何继续成长和创新。”让我们详细地剖析一下这个问题:一、 为什么会出现“找不到合适礼物”的可能性?1. .............
  • 回答
    如果我拥有无限吃东西且毫无副作用的超能力,这绝对是一种令人兴奋且充满潜力的能力!我会从多个维度去探索和运用它,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首先,我会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美食探索家和知识传播者: 味蕾的终极旅行家: 我会走遍世界各地,品尝那些濒临失传的古老菜肴,体验不同文化中最地道的美食,深入了解食材的来.............
  • 回答
    假如我,杜聿明,附身于此,身处淮海战役的滚滚洪流之中,面对着那位被誉为“战神”的粟裕,我深知此战凶险至极,但我非庸碌之辈,绝不束手就擒。要从粟裕手中逃生,绝非易事,需要的是审时度势、出奇制胜,以及最重要的——对自身劣势的清醒认知和对敌人优势的精准把握。以下是我,杜聿明附体,在这种绝境下可能采取的详细.............
  • 回答
    穿越成董白,爷爷启程长安受封,我该如何自救?我睁开眼,一股古老的空气夹杂着脂粉和皮革的味道扑面而来。脑海中无数陌生的信息涌入,伴随着一种莫名的恐慌。我,董白,董卓的孙女,现在竟成为了这个乱世中的一员。我环顾四周,熟悉的房间,却有着陌生的摆设,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一个信息:爷爷董卓,刚从郿坞出发,前往长.............
  • 回答
    主公息怒!范疆在此,万死不辞。但请主公明鉴,十万件白旗白甲,三天之内,这……这实非凡人所能办到啊!若主公执意,范疆纵使粉身碎骨,也难逃此命。然而,作为主公身边之人,范疆怎敢坐以待毙?纵使此行凶险万分,范疆也愿拼死一搏,为张将军效犬马之劳!请容范疆在此详述,若能有一线生机,范疆定当竭尽所能!首先,我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触及了教育的核心,也反映了许多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面临的挣扎。如果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不会选择“教他善良”或者“让他变得现实”中的任何一个,而是会 努力将两者融为一体,并更侧重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善良者”,一个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坚定且有原则地实践善良的人。以下是我.............
  • 回答
    好的,如果我附身在一只实验室小白鼠身上,我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让别人注意到我不是一只普通的老鼠,而是拥有人类意识的生物。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耐心、智慧和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以下是我的详细计划:第一阶段:初步观察与信息收集 (Imprinting & Observation) 熟悉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