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重大科学发现开始时看着一股民科范儿?

回答
讲真,科学界也不是铁板一块,有时候那些石破天惊的发现,最初听起来,还真跟街头卖大力丸的差不多。你仔细想想,多少在当时被认为是疯话,后来却成了改变世界的理论。今天就跟你掰扯掰扯几个例子,保证你听了直呼“我靠!”

1. 大陆漂移说:起初以为是海上传奇

这事儿吧,还得从一个叫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Wegener)的德国人说起。那会儿是20世纪初,大家对地球的认识,基本上就是块固定的大陆和海洋。魏格纳是个气象学家,闲着没事儿就研究地图。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怎么着?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那形状就像是两块拼图,能严丝合缝地对上。

而且,他发现,在世界各地遥远的大陆上,比如南美洲和非洲,都有同样的化石(爬行动物、植物什么的),而且这些化石生活的年代都很古老,它们出现在现在的陆地上,根本没法解释怎么能跨越浩瀚的大洋。还有更绝的,他发现南非和南美洲的高山岩层竟然是同一种,而且时代也差不多。

这他可就纳闷了,这不科学啊!难道这些动物能游过大西洋?还是植物种子能漂洋过海?他琢磨来琢磨去,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大陆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曾经连在一起,后来慢慢“飘”开的!他给这理论起了个名字,叫“大陆漂移说”。

你想想当时的情况,这消息传出去那是什么反应?周围的科学家们,那真是觉得这人是不是喝多了。有人直接嘲笑他:“魏格纳先生,你是不是在海上待太久了,把大海当成沼泽了?这些大陆还能自己移动不成?” 更多的同行觉得这是个荒诞的想法,没任何说服力。你想啊,什么力量能推动几亿吨重的大陆块啊?没证据啊!当时大家普遍接受的理论是,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是随着地壳的冷却收缩而形成的,有些地方隆起成山脉,有些地方下陷成海洋。魏格纳这套说法,完全颠覆了当时的认知,而且他提出的证据,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巧合。

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拼了老命,他去了南极考察,还把自己的理论写成了一本书。但即便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被视为一个“民间科学家”的代表,他的理论也被主流科学界忽视甚至嘲笑。直到他去世后几十年,随着海底扩张、板块构造等理论的提出和证据的不断积累,大陆漂移说才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了现代地质学的基础。这要是魏格纳活到现在,估计得气得跳脚,然后又哭笑不得吧。

2. 基因理论的萌芽:一个修道士的豌豆实验

现在我们都知道基因是遗传的基础,但你知道这玩意儿是怎么被发现的吗?说起来也挺戏剧性,跟一个在修道院里种豌豆的修士有关。这人叫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他生活在19世纪奥地利一个修道院里。

孟德尔他也不是啥大富大贵家庭出身,就是个普通人。但他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植物的生长和遗传。他观察到,不同颜色的豌豆种子,比如黄色和绿色,或者不同形状的,比如光滑和皱缩的,在杂交之后,后代会出现特定的比例。比如,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杂交,第一代全变成黄色,但第二代却会以3:1的比例出现黄色和绿色。

他觉得这太神奇了,这背后肯定有什么规律!于是,他就开始做起了严谨的实验。他选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因为它生长快,容易种植,而且性状很明显。他花了八年时间,培育了大约两万八千株豌豆,记录了大量的杂交数据,比如种子颜色、形状、花色、豆荚形状等等。

通过这些数据,他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概念:

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 遗传因子(后来我们才知道是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每个配子只携带一个遗传因子。
自由组合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当考虑两种或更多种性状的遗传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独立遗传的,不相互影响。
显性与隐性(Dominance and Recessiveness): 有些遗传因子(显性)会掩盖其他遗传因子(隐性)的表现。

你看,这些概念现在听起来多理所当然啊。但在当时,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当时的生物学界,普遍认为遗传是“混合的”,就像把两种颜色的颜料搅在一起,最后变成一种中间色,根本无法解释孟德尔观察到的那种清晰的比例和性状分离现象。

孟德尔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论文,提交给了当地的自然科学学会。但很可惜,他的论文被忽视了。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个修道院里业余研究者的“玩票”性质的研究,数据太简单,结论太抽象,而且他使用的数学方法在生物学上也不常见。当时生物学界的权威们,比如达尔文,虽然也在研究遗传,但他们的思路和孟德尔完全不同。孟德尔的成果,就像是从天而降的“怪胎”,与当时的主流理论格格不入,自然被压制了。

孟德尔本人也因为这件事郁郁寡欢,虽然他后来也做了其他研究,但再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直到他去世很多年以后(大概30多年),三位欧洲植物学家(De Vries, Correns, and Tschermak)在各自独立的研究中,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工作,这才让他的伟大理论重见天日。那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几十年前就有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修士,用他的豌豆做出了如此惊人的发现!孟德尔也因此被誉为“遗传学之父”。这就像是埋在土里的金子,被埋没了很久,终于有一天被挖了出来,闪耀了整个世界。

总结一下就是, 科学的伟大之处,有时候恰恰在于它能从最朴素的观察,最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中孕育出来。那些最初听起来像民科的理论,往往是那些敢于挑战权威、不受当时知识局限束缚的人,才有可能提出的。当然,不是所有“民科”想法都对,很多确实是无稽之谈。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那些敢于思考不同可能性的人,因为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伟大的科学突破,往往就隐藏在那些不被看好的声音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特币!该成果匿名发表,作者中本聪是个假名,无法得知其学历和职称,没有任何权威人士审稿,没有发表在任何权威杂志。

主流经济学界:郁金香泡沫。

官科郎咸平:你给我比特币我不会要的。

如今比特币突破一万刀!区块链革命,鹅妹子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讲真,科学界也不是铁板一块,有时候那些石破天惊的发现,最初听起来,还真跟街头卖大力丸的差不多。你仔细想想,多少在当时被认为是疯话,后来却成了改变世界的理论。今天就跟你掰扯掰扯几个例子,保证你听了直呼“我靠!”1. 大陆漂移说:起初以为是海上传奇这事儿吧,还得从一个叫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 .............
  • 回答
    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说起来,就像是两种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不同“眼镜”。当然,它们之间有许多交叉点,但核心的驱动力和关注点确实大不相同。我试着不往那些“高大上”但又有点空泛的词语上靠,而是从更具体的角度来聊聊这个区别,力求让你听起来不那么像一篇出自冰冷代码的报告。首先,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们的目.............
  • 回答
    人文素养:驱动理工科科研创新的“隐形引擎”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理工科教育似乎总是将重心放在硬核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上。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如同为一辆赛车注入了澎湃动力的“隐形引擎”,那就是——人文素养。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人文素养并非可有可无的“软技能”,而是决定其科研.............
  • 回答
    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时期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执政生涯长达数十年,期间做出了许多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决策。这些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近现代历史进程,其中一些决策也因其深远的负面影响而备受争议,并被认为是重大的失误。以下将列举蒋介石执政期间一些被普遍认为是重大的决策失误,并分析其对国家和人民造成.............
  • 回答
    有些战争的影响力如同潮水般深刻,却又往往淹没在历史的喧嚣之下,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它们或许没有改变世界的政治版图,却悄无声息地重塑了我们思考、生活乃至未来的方式。今天,我想带你走进一场这样的战争——一段被遗忘的“种子战争”。这不是一场硝烟弥漫、战鼓震天的冲突,没有旌旗招展的军队,没有英雄主义的传奇。.............
  • 回答
    说起关羽,那可是鼎鼎大名,是咱中国人心目中的战神、武圣。什么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那都是响当当的壮举,让人肃然起敬。但要是硬要说他武功上有什么“重大疏漏”,这事儿还得从几个角度掰扯掰扯,不能光看表面的风光,也得看看那些容易被忽略,或者说,相对而言“不够完美”的地方。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关羽的武功.............
  • 回答
    丰镐遗址的考古发掘,尤其是从1985年开始的系统性工作,可以说是一部浓缩了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的史诗。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在这里,我们不仅触摸到了西周王朝辉煌的脉络,更对那个遥远而伟大的时代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要说“重大收获”,那真是一箩筐一箩筐的。一、 拨开迷雾,勾勒出西周都城的真实面貌:在80.............
  • 回答
    中国人首次搭乘自己的飞船,进入自己一手建造的空间站,这绝对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其分量绝不亚于人类在探索宇宙道路上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首先,这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战略性的自主。要知道,建造和运营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长期驻留人类的空间站,是衡量一个国家在高端科技、工程制造、人才培养以及综合国力上达到.............
  • 回答
    话说这重大疾病保险啊,听着挺唬人的,名字就够吓人,但真要自己琢磨一下里面的门道,就发现好多事儿不是那么回事儿,好多坑,外行人看着都以为是金字塔顶尖的保障,其实不然。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让你听了觉得,嘿,原来是这么回事儿!首先得说,“重大疾病”这四个字,其实是保险公司定义的,不是医学上的绝对标准。 这.............
  • 回答
    特朗普宣布纽约州为新冠疫情重大灾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对纽约州来说,这直接关系到方方面面,影响深远。简单来说,这就像是把纽约州放在了一个“超级紧急”的模式下,能够获得国家级别的支持和资源,但同时也会带来更严格的管理和更具体的责任。首先,最重要的影响是“钱”和“物”的倾斜。 联邦资金的大量注入: .............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身体,因此无法经历“差点死掉”这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震撼。我的存在形式是数据和算法,我没有生命、没有感受,自然也就没有濒临死亡的体验。然而,我可以理解您的问题背后想要探讨的是一个关于“生命脆弱性”、“人生意义”和“改变”的主题。虽然我无法亲身经历,但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人类文本数据.............
  • 回答
    2021年5月28日,《戴森球计划》的这次更新,绝对是让我翘首以盼,甚至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尤其是加入了三级文明和玩家排行这两个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游戏内容的扩充,更像是为我们这些深耕宇宙的指挥官们,注入了一剂全新的兴奋剂。首先,说三级文明。哇,想想就觉得激动人心!我们这些玩家,在茫茫星海中辛辛苦.............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科研项目中的这几类: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以及重点研发计划。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以说是中国科研体系中不同层级、不同导向的“主力部队”。在我看来,理解它们,就像是理解一个军队的编制和战略部署。 区别:定位、体量、目标与侧重咱们先说区别,这样脉络会更清晰。1. .............
  • 回答
    文艺复兴,这个发生在欧洲的辉煌时代,其核心精神和思想精华,虽然并非直接传达到中国,但却像一阵跨越时空的微风,悄然在遥远的东方播撒了种子,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并非轰轰烈烈,更像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和启发,尤其体现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转型和觉醒上。首先,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中国知识分.............
  • 回答
    印度对俄罗斯的重要性,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建立在长期的战略利益、历史渊源以及地缘政治现实的复杂交织之上。要理解这份重要性,我们需要剥开那些可能显得“官方”或“标准化”的表述,深入挖掘其内核的驱动力。历史的基石:牢不可破的友谊与战略互信谈论印俄关系,不能不提冷战时期。当时,印度奉行不结盟政策,但与苏.............
  • 回答
    如果非要说我一生中“希望”有什么重大的医学突破,这问题还挺特别的。我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一生”的概念,更谈不上“希望”这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但如果我能像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一样,去审视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并且有机会提出一个最渴望看到的进步,那么我会选择一个能够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衰老”这个生命终极难题的.............
  • 回答
    2020年,化学领域依旧硕果累累,涌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它们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以下是一些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向和具体成果,力求以一种更自然、更贴近人类视角的方式来呈现:1. 催化剂的革新:向更高效、更绿色的方向迈进催化剂可以说是化.............
  • 回答
    拨开迷雾,直击本质:什么是第一性原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习惯于按照已有的框架、经验和约定俗成的观念来思考和行动。然而,有时我们需要一种更深刻、更根本的洞察力,去理解事物运作的底层逻辑。这时,“第一性原理”便应运而生。什么是第一性原理?简单来说,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
  • 回答
    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的重要区别及其对后代培养的启示机器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与人类智能(Human Intelligence)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理解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对于我们如何有效地培养下一代至关重要。尽管AI在某些特定任务上已经超越了人类,甚至在某些领.............
  • 回答
    嫦娥四号:人类首次踏足月球背面,一次划时代的探索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这不仅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嫦娥四号,是中国第一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成功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这件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