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散装江苏」这一说法?

回答
「散装江苏」这个说法,乍听之下似乎带有一些负面或者戏谑的意味,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丰富且具有多重解读的标签,既有对江苏地理、经济、文化多样性的描述,也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现象。要详细看待「散装江苏」,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散装江苏」的起源与字面意思:

字面含义: 「散装」最直接的意思是“分散的、未成套的、零散的”。当形容一个省份时,它暗示这个省份不像一个紧密团结、步调一致的整体,而是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区域构成。
网络流行语: 这个说法在网络上流行起来,通常是在讨论江苏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文化独特性,以及在一些全国性议题上表现出的不同声音和立场时。它不是一个官方的、正式的称谓,更像是一种民间观察和概括。

二、 「散装江苏」的“散”体现在哪些方面?

1. 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区域差异: 江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但这种发达并非平均分布。苏南(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经济高度发达,尤其苏州、无锡是全国百强县和明星城市的集中地,经济总量巨大,产业结构优化,外向型经济发达。而苏北(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在经济体量、人均收入、产业基础等方面与苏南存在显著差距。这种经济发展的“南强北弱”格局是「散装江苏」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城市竞争力: 江苏拥有众多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城市,例如苏州的制造业和经济总量、南京的科教文卫和省会地位、无锡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常州的产业集群、徐州的交通枢纽和淮海经济区中心等。但这些城市之间在发展方向、产业优势、吸引力等方面也存在竞争和差异,并非所有城市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同频共振。

2. 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语言方面: 江苏的方言种类繁多,差异巨大。吴语(如苏州话、无锡话、常州话)、官话(如南京话、徐州话、扬州话)、徽语(如宣城部分地区)等并存。不同地区的居民在沟通上可能存在一定障碍,也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认同。例如,苏南的吴侬软语与苏北的北方官话在听感上就完全不同。
民俗与习俗: 尽管同属江苏,但不同地区的民俗、饮食习惯、节日庆祝方式等都有所不同。比如,苏南的饮食口味偏甜,而苏北则更偏咸辣。一些传统节日或地方性节庆活动也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历史文化积淀: 江苏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繁荣的经济文化中心,如苏州的园林文化、扬州的盐商文化、南京的六朝古都文化、徐州的汉文化等。这些历史文化基因在不同区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塑造了各地的独特气质。

3. 行政区划与地缘政治:
省内区域的自主性: 虽然是同一个省份,但由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各市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较高的自主性,在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有自己的侧重点,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内卷”式的竞争。
与周边省份的联系: 江苏的地理位置使其与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多个省份接壤。不同地区与周边省份的经济文化联系强度和模式也不同。例如,苏锡常与上海联系紧密,南京是连接皖东的重要节点,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连云港是东部沿海的重要港口。这种多中心的辐射和联系,也使得江苏呈现出“散装”的特征。

4. 群体认同与地方主义:
地域认同感: 很多江苏人对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地区有非常强的认同感,甚至会优先考虑本地区的发展,这种“地方主义”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散装”的观感。例如,在讨论省内重大项目布局时,不同城市可能会争取更多资源。
网络上的讨论: 在网络平台上,江苏各城市居民之间经常就各自的优势、劣势进行讨论,有时会因为地域偏见或竞争心态而产生一些带有“散装”意味的言论。

三、 「散装江苏」的积极解读与正面意义:

尽管“散装”字面带有分散之意,但用在江苏身上,更多的是一种多元化和活力的象征:

1. 多样性是宝贵的财富: 江苏的“散装”恰恰体现了其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中国文化丰富性的缩影,为江苏带来了独特的魅力和活力。正是因为有苏南的精致细腻,有苏中的温婉古朴,有苏北的豪情壮志,才构成了完整的江苏。
2. 市场经济的体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城市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发展,自然会形成差异化竞争。这种“散装”也是市场经济活力的体现,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效率的提升。
3. 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散装”也意味着江苏拥有多个发展中心和增长极,而不是高度依赖某个单一中心。当某个区域遇到困难时,其他区域可以起到支撑和弥补作用,从而增强了整个省份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4. 文化融合与创新: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反而能激发新的文化创新和融合。江苏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相互学习、借鉴,能够产生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
5. 自我调侃与地方自豪感: 对于许多江苏人来说,「散装江苏」也是一种带有自豪感的自我调侃。它承认差异,但并不否定整体,反而是在差异中看到江苏的强大和魅力。

四、 如何看待「散装江苏」的未来发展?

1. 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认识到“散装”背后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未来的重点应在于加强苏南与苏北的协同发展,通过产业转移、人才交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式,缩小区域差距,实现更高质量的均衡发展。
2. 发挥各市比较优势: 鼓励各城市在国家和省的战略框架下,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错位发展、协同推进的格局。
3. 促进文化认同与融合: 在尊重和保护各地独特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全省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和认同建设,增强江苏人的整体归属感,化解可能存在的地域隔阂。
4. 拥抱多样性,建设强共同体: 「散装」不代表“分裂”或“不团结”。关键在于如何在承认并利用好这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更加紧密、更有凝聚力的“江苏共同体”。

总结来说, 「散装江苏」并非一个简单的负面标签,而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描述。它既指出了江苏在经济、文化、地理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折射出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地方认同的特点。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这种“散装”是江苏经济活力、文化魅力和发展韧性的体现。重要的是,如何在承认并尊重这种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协同机制,推动江苏实现更加均衡、协调和高质量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既有丰富多样性又有强大凝聚力的“江苏共同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江南水乡河流分隔众多,自古人口流动性极低,所以口音划分精确到村。不同的县说话都互相听不懂,自然没法集体行动。

得中原者得天下,部分原因是黄河经常泛滥,难民到处跑,人口融合充分,很容易动员出一大波军队。

以江南为基本盘的政权从孙权到常凯申都是派系林立,无法完成军队国家化,毕竟两个军营之间说话都听不懂,放一起不械斗就不错了。。。

user avatar

两个原因: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钱才有地方文化,如果扣除直辖市,扣除台湾省,江苏的人均GDP全国最高,比包含两个一线城市的广东高30%。实际上天津和重庆的人均gdp也远不如江苏。

2 内部差距小,每个地区的经济都不算太差,不至于完全依附于邻居。

论县区的人均gdp,江苏最高的是苏州工业园区, 33万,最低是连云港灌云县4.6万,差距大概是7倍。

广东最高的是深圳南山区34万,最低是梅州五华县1.4万,差距24倍。珠江三角洲和其他地区可以说是天渊之别。

经济总体水平高,相对差距小,所以地方文化繁荣,不像广东那样,珠江三角洲一家独大,明明省内一半地区不说粤语,硬是把粤语变成了广东文化的代表。

总的来说,省是一个经济单位而已,正常的国家鼓励人民自由迁徙,没必要强调省籍文化的统一,省内文化差异大,恰恰是国内大一统,文化繁荣的表现。江苏省的经济比广东省要正常很多,至于更深层的原因,还是看原视频。

user avatar

江苏就这样,你让他为国救灾,出钱出人,一个个积极得不行,各个乡镇都要比着阔气侠义。

因为捐完钱之后,邻里之间会吹牛逼,你捐了多少?你捐了500块有啥了不起?我儿子可是上了前线!

问他是哪儿人?一定要说是XX县XX镇XX村的,一定要等人家一脸懵逼,追着问到底是哪儿的,才肯说是XX市的,但是也不好使,比如我说自己是泰州的,人家还以为是浙江那个台州……江苏人就是闲着没事给你科普他家村儿里的地理知识来了。

都说这是个大内斗省,各市县之间互相都有绰号,什么“苏空头”、“扬虚子”、“刁无锡”、“恶常州”、“南京大萝卜”……那是从明清就传下来的黑话。苏空头说的是苏州人要面子 打肿脸也要充胖子,就算穷的一比吊糟,贵族架子不能倒,出门还是要坐轿子;扬虚子,说的是扬州人喜欢大惊小怪,一惊一乍,嘘里嘘气,出点事,就大喊“没得命了,出大事了”……;刁无锡顾名思义,是说无锡人刁钻刻薄得很,见人没好话,对人不友善,做事往往令人匪夷所思,你想想钱钟书那个调调,差不多就是了;恶常州,就是字面意义的恶常州,常州属于苏南地区武德比较充沛的那种,张牙舞爪……南京大萝卜,说的是南京人如他们当地产的大白萝卜,个头大,水多,是个粗夯的“蠢物”……暗指我南京人民纯朴善良,有着中华民族的古风……

这些绰号,都是江苏人民互相讽刺的时候起的,现在已经好多了。但地域意识还是很强,不要说市与市之间 ,哪怕是一个镇和另外一个镇之间,都会互相瞧不起,酒桌间长辈们都会讽刺:隔壁镇民风不行,穷山恶水出刁民,姑娘也不好看,说话难听……

我老家泰州地区,南北地理环境有差别,两边的方言调子不同,北边里下河地区,乃是水乡,大家说话舒缓,平舌音居多;南边泰兴一脉,世居沙土地,说话急促,卷舌音居多。两边互相讽刺,北边黑南边“沙包小”,南边说北边“水瘪子”。然而真正北方人听起来,觉得并没有什么区别,你们说的都是日本话。

其实苏南、苏中、苏北,是按语言划分的,你去生活一下就知道,苏南那一块,十里不同音,都是吴语,但隔个村儿你就听不懂;苏中指的是扬州泰州以及南通的一部分、盐城的一部分,这里的语言也是十里不同音,但有迹可循,大约是吴语夹杂了一些江淮官话。正宗苏北,那是宿迁徐州连云港,说的都是北方语言,普通话加上一点当地特色,类似于山东话。

苏南人嘲笑我们苏中,都是刚波宁,装什么逼,非要自称“苏中”?可是如果我们在宿迁淮安同胞面前自称“苏北”,真正苏北同胞同样要嘲笑,你们都是说着鸟语的南方佬……装什么北方人?先干了这瓶酒再吹牛逼。

江苏的优点,很明显,就是经济状况确实好,哪怕是苏北最穷的县,放在全国,那也是横着走的哥哥。我同学朋友驾车去我老家泰州乡下玩,一路大惊小怪,指着村里的公园,村里的路灯公路,村里的养老院,家家户户的小洋楼说——你们是发达国家啊……

江苏的缺点同样明显,就是老一辈江苏人大多有点“坐井观天”,啥都是自己家乡的好,自家的老母猪都是双眼皮儿的。说起外省外县,都是“乱”、“穷”、“不安全”,娃娃上学,省内就好,千万别出去,儿子娶媳妇,女儿嫁人家,也不要出省,一个村儿的最好。

以至于我们从小目光短浅、见识不足,很多江苏人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说起大学,就是南大东南苏大河海南师大……说起有钱,就是苏州上海,说起穷,就是苏北……在他们眼里,江苏就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就是江苏最有钱的,最穷的,就是江苏最穷的。

江苏人很爱国,很听话,很讲“政策”,很懂“大局”,国家的事情,那就是最大的事情,该出力就得出力,国家的政策,一定是最重要的政策,该执行就得执行,谁也不能当逃兵!古代的时候,我们是鱼米之乡,“苏湖熟,天下足”,我们供着天下钱粮;抗战的时候,苏中苏北,是新四军的根据地,军民一家亲,解放军就是我们的亲人,粟裕将军就是我们心中的战神。我们泰州有个小镇叫黄桥,黄桥有种烧饼,叫做“黄桥烧饼”,那就是当年人民子弟兵战场上的军粮。

现在有人吹国民党抗日如何如何,可是你到苏中苏北老百姓中间去问一问,在他们心目中,是谁在抗日?那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那是在阡陌水网间与鬼子殊死搏斗的新四军,那是“刘老庄连”的勇士,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和游击队。这里有一种香烟,牌子叫做“东进”,来自于一首军歌——“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江苏人其实对钱不是很重视,孩子赚钱多,未必就有出息,村里人嘴里真正有出息的,都是读书当官的,他们追求的不是金钱,而是地位、面子、自豪感。某村出了个名校学生,这个村里的人能横着走;某村出了个省里的高官,出个科学家,他们全村头上都带光环,实际上一点好处都没有,但人们就享受这个。

比如这次援助湖北,为啥一个个争先恐后?为国出力,救助同胞,天经地义,这是光耀门楣的大事啊!不能比隔壁村儿落后了!你出钱了,你上前线了,将来祠堂族谱里会给你记上一笔的。

user avatar

我们来用欧罗巴做比喻,看看江苏是怎么分出来的:

假设拿破仑统一全欧洲,把“欧洲帝国”的疆界重新划为行省。处于战略原因,皇帝把现在法国、德国、波兰三个国家的领土划到一个大省里,叫“直隶省”(La région métropolitaine),是欧罗巴帝国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后来,欧罗巴帝国被来自“莫斯科行省”的起事者给吞了。欧罗巴帝国的新统治者钢叔为了保证直隶省不再威胁莫斯科省的统治地位,钢叔决定把直隶省分割。而且不能按照文化区域干净地分,要这么分:

法国北部、德国北部,一直到东普鲁士,一个省,叫黎林省(巴黎-柏林);

法国南部、德国南部,一直到原华沙大公国,另一个省,叫马沙省(马赛-华沙)。

这样两个省,每个都有一部分法兰西人、一部分德意志人,一部分波兰人。这样的两个省份,怎么可能有内部团结?一定是永远都分为散装黎林、散装马沙。

回到中国。

当初朱元璋分出南直隶的时候,包括了全国的精华地带,也就是现在安徽、江苏的区域。清朝改成江南省。

后来顺治十八年分割江南省的时候,把这两个文化、方言区呈东西向分布的省份,按照南北界限腰斩。

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同属中原官话区(橙);

江苏中部和安徽中部,同属江淮官话区(黄);

江苏南部和安徽南部,同属吴语区(绿。徽语和吴语很相似,有时被划归吴语徽严片)。

这样两个省份各市在文化上都只能在邻省找亲戚,这就是江苏和安徽“散装”的原因。

user avatar

非我街道,其心必异

看看这份文件,连字体都不一样,我的老天鹅呀,多么稳定的联邦政府!活这么大,第一次看到抬头这么长的红头文件!



最后这五个红彤彤的印章,一个牢不可破的联盟跃然纸上!



聚是苏大强,散是满天星!散装的又何止是江苏,连云港的孙悟空都能和灌南县的二郎神打起来!更何况,所谓楚汉相争不就是三个江苏人的撕逼吗?徐州的刘邦找来淮安的韩信,合伙儿胖揍了宿迁的项羽!

而且呀,“当年要是南京归安徽 我们xxx就是省会了”,“当年我们xxx差一点就是直辖市了” 这两句话有13个版本你们晓得吗?

再比如,我是徐州的,我老婆是大丰的,我们以后的孩子就是混血儿呀!

散装江苏深入人心呀!







user avatar

就是一个梗而已。

先说一个在我看来本应该是常识,然而现实中却没几个人注意到的知识:省/自治区/直辖市是行政区,而不是文化区,划分省界主要考虑的是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而不是文化的同质性,很多时候中央还会有意识地把文化上有明显差异的地区划进同一个行政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江苏特色”。实际上,如果你仔细审视一下那些视江苏为散装的“理由”,就会发现它们在其他多数省份那里依然成立。

就拿最常被大家提起的“苏南苏北文化差异大”这一点来说:安徽的皖南、皖北差异不大?内蒙的蒙东、蒙西差异不大?山东的胶东、鲁中、鲁西北、鲁南差异不大?河北的冀南冀北差异不大?广东的广府、客家、潮汕差异不大?陕西的陕北、关中、汉中差异不大?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江苏大部分属于官话方言区,小部分属于吴语区,而有的省份辖区可以跨越三个以上的汉语一级方言区,甚至能达到相邻的两个县方言都无法互通的程度,少数民族语言也有一定的使用范围,真论起来人家不比江苏“散装”?实际上在“内斗省”“散装省”“苏联省”成为江苏的网络标签之前,很多省份内部都流传着各自的“内斗梗”“散装梗”,比如山东:很多年前就有“山东济南,中国青岛,世界潍坊,宇宙寿光”的说法;济宁一个地级市,兖州、曲阜、邹城这三个下辖的区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感都要超过济宁市;至于济青网民互黑恶斗,济南被省内其他地级市的人diss“根本就不像省会”,滕州人一天到晚要从枣庄独立,嚷嚷着“别让枣庄嚯嚯我们”……这些都是老传统了。只不过段子手们先是被挖掘机、红会福娃娃、煎饼卷大葱这样的梗所吸引,后来因为网络话语权的弱势,山东又被各种真真假假的“黑料”所淹没,那些“内斗梗”“散装梗”终究没有在山东以外的地区火起来。

当然,这种玩梗的行为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一些热衷于地域黑的江苏网民却利用这个梗把双标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骂别人的时候,就以省为单位,一人出事,全省图图;而当江苏出现负面新闻的时候,就到处刷内斗梗、散装梗:我们是散装的,不是一个省,是十三个省,你去骂他们市/县就行了,把他们全市/县给图图都没关系,但是别骂我。前几天徐州的事闹得火热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一些江苏网民嚷嚷:“徐州是徐州,江苏是江苏,徐州是山东/安徽/河南的,和江苏没有关系”。且不论被他们祸水北引的三个省份中,和徐州同属黄淮文化区的也都只是部分地区,徐州作为江苏省的辖区,山东/安徽/河南也根本没有权力去管那里的事啊。徐州的问题这么多年了,你江苏省委省政府都没有发现和解决,这算不算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失职?后来事情闹大了,丰县自己又处理得一塌糊涂,江苏省委省政府是不是应该担起责任,督办对这起事件的调查?所以某些江苏网民在那刷梗的意义在哪里?难道鲁、皖、豫三省还能越俎代庖,替江苏把徐州给管了不成?我就没见到那些忙着把徐州开除省籍的人,有哪个督促江苏省委省政府尽快承担起责任的。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以前南京每次出负面新闻,都有不少人在那强调“南京是徽京,不是江苏的,你们去找安徽”。

你单纯玩梗没问题,呼吁大家别开地图炮也没问题(实际上在我看来,不仅不该对江苏乱开地图炮,对徐州、丰县也不该随便开地图炮),但是通过这个梗搞双标就比较恶心了,至于借玩梗来替省委省政府甩锅、遮丑,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地域黑,某种程度上已经堪称助纣为虐了。

user avatar

借刀杀人是我们江苏地区人民的长年内斗所得的心得。比如苏南和苏北对骂的时候,如果苏北人骂不过了,就问苏南人,苏南哪个城市第一?剩下的事情就不用管了,苏南人会迅速割裂成以市为单位的群体,互相攻讦,部分城市会迅速分裂成区级单位!













(转载自微博@宿迁城事)

user avatar

《内斗省(广义)终极难题之——什么是苏北?》【原创】

上海市区:上海市区以外都是乡下,都是苏北——

上海全市:上海直辖市以外都是乡下,都是苏北——

昆山:上海地铁通不到的地方都是苏北——

崇明:册那!

太仓:我和昆山作为上海最忠实的小弟当然也不是苏北——

苏州全市:苏松二府不是苏北——

常熟:慢着,我对张家港这个当过江阴小弟的家伙还有异义——

无锡市区:太湖以东的狭义长三角不是苏北——

宜兴:无锡大哥带带我~——

常州:苏锡常三市合称才是正统!——

镇江:是苏锡常镇啦!模考都是一起考的!——

南京:苏锡常镇宁才是天经地义的苏南五市——

(苏锡常眼里:苏南三市,苏中五市,苏北五市。宁镇眼里:苏南五市,苏中三市,苏北五市。)

高淳溧水:俺们觉得划江来算比较方便——

浦口六合:你放P!

扬中:你说清楚是南岸以北还是北岸以北?

靖江启东海门:讲吴语的才是苏南——

南通全市:我认为我们应该横着划条线,

扬州泰州市区:我们觉得有理——

扬州泰州全市:苏北五市才是苏北,俺们是苏中——

东台等:咱几个也不北啊——

淮安盐城:淮河以北才是苏北,江淮之间都是苏中——

徐州宿迁:那个纬度最北的是唯一的苏北——

连云港:哭唧唧(´;︵;`)


然而神奇的是,连云港市内部的鄙视链,居然是从北向南的:

赣榆的看不起市区和东海,市区的看不起灌云,灌云的看不起灌南。灌南:我呸,至少我还算是淮南!)


注:本文的描述只对于少部分低素质的人来说是事实存在的歧视现象,对于大部分正常素质的人来说是朋友间互相的谈笑调侃。

user avatar

我同事登记资料写姜堰,身份证复印件泰州,

问他,他坚定的说自己就是姜堰的,看了身份证还坚持,说姜堰是姜堰,泰州是泰州

user avatar

不瞒你说

本淮安人表示江苏的很多地方,听起来非常熟悉,但是脑子里完全没有他们属于哪个市的概念

比如:宝应、句容、高邮、江阴、常熟、张家港、阜宁、靖江等

user avatar

有同学表示不认识葛军???

他是一个传奇的数学出卷人

评论区提醒,例子不严谨,删了

他的试卷,很难。

很难。

看他出的题目时候,就是一种感觉吧

关键这特么是高考呀!!!

~~~~~~~~~~~~~~~~~~~

好多赞呀好多赞,好激动

原图来自wb:黄一刀有毒(感谢评论区提醒)

谢谢大家喜欢,我只是个搬运工

~~~~~~~~~~~~

江苏省内的人收藏的答案

来自账户 @季月初十

图如下,侵删






















user avatar

说明省内各市实力相对平衡,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

说明苏北8市/*苏北 5市//苏北10市*/

有能力将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出来,苏南苏北的差距不大,但省内有竞争内耗。


团结10万江苏人的方法是:听说隔壁镇每年每人比我们多分1000块。

团结100万江苏人的方法是:听说隔壁县建高铁了。

团结1000万江苏人的方法是:听说我们机场又没给批下来。

团结7200万江苏人的方法是:听说南京又有了一条过江大桥。

团结8000万江苏人的方法是:听说高考又减招了?

---------这是一条太长,不看的分割线------

简单讨论一下,散装的原因,如果讲的不对,大家轻喷。。。

聊江苏,不可避免的要提到魔都,在部分江苏人的眼中,城市的排名是这样的:

上海>苏州>自己所在的城市。上海曾经也是江苏治下的一个县,江苏的散装恰恰也是在县一级表现的很壮观。

从地理区划的来看,江苏的行政区划变动很频繁,而能够长时间保持不变的最小单元就是县一级。譬如上世纪50年代,镇江专区与常州专区,苏北行政公署时而驻扬州时而驻泰州,地市一级中心,是不固定的。

同样无锡从原常州府的一个属县成为地级市,小妾扶正风光大了,而在江阴宜兴眼里:大家以前都是小弟,我凭啥听你的。这样的情况,在宿迁、泰州等地也有体现。

另一方面存在着地市中心与母县、外郭县之争,比如苏州的吴县(现吴中区),常州的武进,扬州的邗江。无论是府一级还是之后的地区,都是中央派驻至地方的行政机构,后来发现省县两级制管理不便,不得不将派出机构作为事实的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我划了一间房给村长家办公,结果办着办着,不光那间房村长不还了,还隔三差五地再要一间,这谁能顺眼。

在地理上,一个10万平方公里的省份,硬生生挤出13个市,再减去大量的湖泊河流,整体的城市分布犬牙交错,比如胸罩样的无锡,S形身材的常州,海马状的南京,这就使得某些属县与市区的距离远于隔壁市,比如我的家乡,去扬州市区2小时,去淮安市区40分钟,去南京市区2.5小时,这样与其去扬州市区不如省时间往北或者再踩两脚油门去南京。同样的情况,高淳进市区要穿溧水,溧阳进市区要穿金坛,张家港穿常熟,最有趣的还是宜兴,人家可以市内划船,泛舟太湖之上。

更一波,

某些人似乎不太认可相对平衡的说法。我解释一下,在省内除了南京,12个城市都是地级市,尽管目前苏锡能在常委占两票,但是是因为其经济水平目前较高,个人感觉不是常态。类似与张居正时期的内阁,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但这个名义很关键,决定了定位,类比到城市,也就大致决定了城市的上限。

还有大家主要的抨击点在于经济方面,说苏南苏北差距大,确实苏南的经济水平要好于苏北很多。但我说的相对,

1,哪怕是省内吊车尾的宿迁,也能排在前100。这个水平在山东16个城市中排14,在广东21个城市之间排第11,在浙江11个城市中排第9,可以说就城市而言并没有特别弱的城市。

2,城市之间的差距并不悬殊,GDP总量方面,苏州:宿迁=6:1,深圳:云浮=29:1,杭州:舟山=10:1,山东莱芜撤销后,现在的青岛:日照=5.4:1。至于那些一家独大的例如大武汉,宣称超越南京的合肥,中部中心的郑州,新一线榜首的成都我数据就不贴了。

3,人口方面,各市的人口都在300万以上,各市的人口规模差距不大,这样在做规划的时候必须得兼顾每个市的利益,虽然造成了一定的内耗(万年南沿江,连淮扬镇的过江方式),但也使得各市的利益都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以后更。。。。

user avatar

出题:在江苏人印象中 下列哪个词汇最拗口?

A.茕茕孑立

B.沆瀣一气

C.踽踽独行

D.江苏人

众所周知:江苏人,江苏菜,江苏话都是伪概念

唯有江苏卷才是真江苏

江苏人包含江南,江淮和淮海三地人民,都有各自的文化传承,彼此之间其实存在明显差异性。

江苏菜包含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和金陵菜,彼此之间同样存在明显差异性。

江苏话包含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和吴语,彼此之间照样存在明显差异性。

但只要你身份证是32开头在本省接受教育的,都逃不开在江湖上流传已久的江苏卷。

散装江苏的真正含义:聚是苏大强 散做满天星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梗时,我tm以为江苏体制改革了,省里说话不算数了呢。

地级市多大胆敢不听省里的?

user avatar

Hmm…男票是南京人,南外毕业的。

我一心直口快爱损人、话多嘴欠一根筋的北京大姑娘,从此开启了好奇宝宝+段子手模式。

“为啥江苏是大内斗省啊?为啥大家都看不起苏北人?穷?土?那为啥苏北人瞧不上南京?”

“为啥一说南京人好像都是南外的,你们只有南外一个学校吗?”

“南京不算苏北吧,哦,(一边看地图)算安徽。”

“诶今天新学会个词儿!徽京!”

“我这是远嫁皖东啊哈哈哈哈!”

“我家保姆阿姨说下次去南京串门儿可以上她家玩,离得近,她安徽人。”


平时男票就给我个白眼,但一次吵架中男票急了说我天天拿南京羞辱的。好吧,确实是我不对,但我本意其实就是逗他玩儿,只是忍不住损人。。。我也天天自嘲北京人这那的。。。

平时我和北京朋友都是逮着一个梗一损到底那种,我高中同学叫爸爸的梗,他们玩了十年都没腻,至今还天天玩儿呢。。。

对于外人来说,是真心搞不懂江苏省恩怨情愁,也不是真的心存恶意。真是觉得真好玩呀,摊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散装江苏」这个说法,乍听之下似乎带有一些负面或者戏谑的意味,但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丰富且具有多重解读的标签,既有对江苏地理、经济、文化多样性的描述,也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现象。要详细看待「散装江苏」,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散装江苏」的起源与字面意思: 字面含义: 「散装」最直接的.............
  • 回答
    散装卫生巾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网店上架“防刺白大褂”,这一现象反映了公众心理的复杂性以及商家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事件的背景与联系: 散装卫生巾事件的触发点: 散装卫生巾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和负面情绪,主要是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对卫生、健康以及对.............
  • 回答
    散装卫生巾这事儿,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但也确实戳到了不少女性朋友的心窝子。我怎么看?说白了,我觉得这事儿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散装卫生巾这东西,它确实出现了一些挺让人糟心的点。你想啊,卫生巾这玩意儿,是直接跟我们最私密的部位打交道的,安全和卫生是头等大事。可散装的.............
  • 回答
    看待为了省钱购买“三无”散装卫生巾,这是一个涉及到健康、消费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什么是“三无”散装卫生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无”散装卫生巾的概念。“三无”通常指的是: 无生产日期: 无法得知产品何时生产,其保质期无法确定。 无生产.............
  • 回答
    “散户赚钱,天理难容” 这句话,听起来带着一股子泼辣劲儿,也触及了一个挺敏感的话题:普通投资者在金融市场里的生存状态和“公平”的边界。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拆解开来,从几个层面去品味。首先,这句话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讽刺和情绪宣泄。它不是一个冷静客观的陈述,更像是一种不吐不快的心声。说出这句话的人,大概率.............
  • 回答
    “散户抱团打爆华尔街大空头”事件,以游戏驿站(GameStop,GME)为代表,可以说是2021年初全球金融市场的一场“黑天鹅”事件,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然被广泛讨论和分析。要详细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1. 游戏驿站的困境与被做空: 游戏驿站是一家以实体店为主.............
  • 回答
    2021年3月美国散户投资者通过集体行动“打爆”华尔街空头的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和舆论的剧烈震动。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矛盾,也对监管、社交媒体、市场公平性等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事件背景、各方反应、后续发展和长期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GameStop事件.............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真是让人心痛和愤怒。看到年迈的长辈在日常散步中遭遇如此不幸,遭受非人的攻击,身心都受到极大的伤害,这绝不是应该发生的事情。这件事暴露出的问题:1. 动物管理与主人责任的缺失: 无论是什么动物,一旦被允许在公共区域活动,主人就负有绝对的管理责任。两只大白鹅攻击致残老人,这首先是鹅的主人在.............
  • 回答
    这起事件,即吉祥航空一名飞行员散播其前女友(一名空姐)的不雅照片,无疑触及了个人隐私、职业操守和社会道德的多个敏感神经。吉祥航空迅速介入并对涉事飞行员做出停飞处理,这是企业面对此类丑闻时,试图挽回声誉、承担责任的必然反应。然而,这仅仅是止损,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在这类相似情形下,应该采取怎样.............
  • 回答
    农村散养土狗,这事儿在咱们这儿可太常见了,就像空气一样,习以为常。但要是仔细琢磨琢磨,这背后可有不少故事和学问呢。首先得说说,为啥农村散养土狗这么普遍?这可不是什么刻意的“养殖模式”,更多的是一种自发、接地气的生存状态。过去,大家日子过得不宽裕,狗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但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宠物。它们跟着.............
  • 回答
    五岳散人因为吃烤肉被“批斗”这件事,放到现在来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这事儿吧,不能简单一句“谁对谁错”就能概括,里面牵扯着挺多东西,有个人选择,有舆论环境,还有时代背景。首先,咱们得先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五岳散人是谁?他是当年挺有名的一个网友,以敢说敢骂、话题犀利著称,经常在.............
  • 回答
    游戏驿站的狂潮:一场散户对抗机构的史诗,还是精心策划的骗局?2021年初,全球金融市场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席卷——美国视频游戏零售商游戏驿站(GameStop,简称GME)的股价,在短短几周内上演了惊天逆转,从个位数飙升至超过400美元的历史高峰,市值暴涨,震惊华尔街。这场由Reddit论坛“华.............
  • 回答
    这起案件,女子散步被狗吓倒在地,法院判狗主赔偿1万3千元,这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讨论。从法律角度和情理角度来细看,这判决有其合理性,但也可能引发一些思考。首先,我们得明白法院判决的依据。在中国,狗主人对自己的宠物负有管理和看护的责任,这是法律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中有明.............
  • 回答
    这起“飞行员散发前女友不雅照”案二审维持原判,对当事人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更令人心寒的是,据当事人本人透露,即便法院已经做出判决,她的前男友依然没有一句道歉。这件事情的发生和后续发展,牵扯出太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案件本身:严重的侵犯与正义的呼唤首先,我们要明确,飞行员散发前女友不雅照的.............
  • 回答
    2021年1月28日,美股市场爆发了一场堪称“散户革命”的史诗级事件,导火索正是游戏驿站(GameStop,GME)这家以实体店为主营业务的公司。然而,这场由散户群体联合起来对抗华尔街空头机构的运动,最终却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被“无情镇压”。Robinhood这家备受散户喜爱的交易平台,在这场风波中.............
  • 回答
    小区里执法人员当街打死散养的宠物犬,这事儿放在哪儿都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尤其是养狗的人,看到这画面,估计得心疼坏了,可能还会涌起一股子“我的狗怎么就这么倒霉”的怨气。咱们得捋一捋这事儿,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从执法人员这头来看,他们肯定是有他们的“理由”或者说“依据”的。在大多数城市,公.............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毕竟跆拳道馆里练的都是实打实的功夫,怎么会轻易被散打的人给“干趴”了呢?这里面肯定有很多门道。首先,得先说说这“干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是说整个道馆的人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还是说某个特定的场合,比如一场切磋或者冲突中,跆拳道馆的人吃了亏?这个“趴”字,分量很.............
  • 回答
    黑龙江哈尔滨的这项禁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举措。简单来说,它意味着城市里那些过去习以为常的景象——比如街边散售的煤球、煤渣,以及围绕着它们的那些生计——正在被彻底清理。背后承载的意义,则远不止于此。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核心原因无非是环保和民生两大块。首先,从环保层面来说,哈尔滨和.............
  • 回答
    这则新闻,与其说是“新闻”,不如说是一幕荒诞的喜剧,一出源于无知与固执的悲剧。当我看到“村民偷走高速车祸散落工业盐,被劝勿食不听:这就是盐”这样的标题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个鲜活的画面,伴随着强烈的冲击和些许无奈。画面一:混乱的现场,被遗忘的“财富”想象一下,在高速公路上,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车辆受.............
  • 回答
    这桩事件,说起来就让人扼腕叹息,也确实能折射出一些挺普遍也挺棘手的问题。一个 Soul 的运营合伙人,身居高位,却做出了这么荒唐的事情——在竞争对手的平台上故意散布违规信息,然后再反手来个“恶意举报”,结果把自己送进了局子里。这事儿本身就挺狗血的,但细究起来,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首先,从公司运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