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首款电纸屏平板MatePad Paper,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回答
华为首款电纸屏平板MatePad Paper,作为一款主打阅读和笔记的设备,其定位非常清晰。它试图将传统电子书阅读器的便携性和护眼性,与平板电脑的多功能性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

下面我将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详细地评价这款产品:

华为 MatePad Paper:优点

1. 出色的阅读体验和护眼特性(核心竞争力)

EInk Carta 1200 墨水屏: 这是MatePad Paper最核心的优势。相比传统的LCD或OLED屏幕,EInk屏幕具有以下优点:
类纸质感: 屏幕上的文字和图像呈现出非常接近纸张的观感,没有背光直射眼睛,长时间阅读不容易引起眼部疲劳。
超低功耗: 墨水屏在静态显示时几乎不耗电,只在刷新页面时才消耗少量电力,这使得设备的续航能力非常出色。
阳光直射下清晰可见: 墨水屏依赖环境光成像,在阳光下反而比传统屏幕更清晰,非常适合户外阅读。
高分辨率和细腻度: 1872x1404分辨率和300ppi的像素密度,使得文字边缘非常锐利,阅读体验接近印刷品。
柔和的前置背光: 为了在弱光环境下使用,MatePad Paper配备了柔和的前置背光,并且支持冷暖色温调节。这是一种“打光”而非“直射”,光线均匀地投射在屏幕表面,进一步保证了阅读舒适度,避免了传统背光的刺激感。
类纸的屏幕触感: 屏幕表面具有一定的磨砂质感,配合触控笔书写时,会产生轻微的“沙沙”声,模拟了纸笔书写的触感,这是普通玻璃屏幕无法比拟的。

2. 强大的手写和笔记功能(“Paper”之名由来)

华为MPencil(第二代)支持: MatePad Paper支持华为的第二代MPencil,这支触控笔在书写流畅度、压感和倾斜感应方面表现优异,能够提供非常自然的笔记体验。
类纸笔记体验: 如前所述,屏幕的触感和笔的书写反馈是其一大亮点。你可以像在纸上一样记笔记、画草图、标注PDF文档等。
丰富的笔记模式和工具: 华为提供了多种笔记模板(如方格、横线、点阵等),以及丰富的笔刷、橡皮擦、形状识别等工具,满足不同用户的笔记需求。
OCR文字识别: 手写笔记可以方便地转换为可编辑的文本,这对于整理会议记录、课堂笔记等非常实用。
PDF标注和阅读: 对于需要阅读和标注大量PDF文档的用户来说,MatePad Paper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你可以直接在PDF上书写注释、划重点,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

3. 便携性和设计感

轻薄的设计: MatePad Paper拥有7.3mm的厚度和约360克的重量,整体非常轻巧,单手持握阅读长时间也不易疲劳,方便随身携带。
简洁的商务风格: 设计风格偏向商务和沉稳,配合金属材质边框和素雅的配色,整体质感不错,适合专业人士和学生。
10.3英寸屏幕比例: 采用3:4的屏幕比例,更接近纸张的比例,在阅读和笔记时提供更宽广的视野。

4. HarmonyOS的生态和部分智能特性

HarmonyOS系统: 运行华为自家的HarmonyOS系统,这意味着它能够享受到一些华为生态的便利,例如多设备协同、华为笔记应用的同步等。
应用市场的适配: 虽然是墨水屏,但华为也努力适配了一些主流的阅读和办公应用,比如微信读书、京东读书、WPS等。
智能语音助手: 支持小艺语音助手,可以进行语音搜索、设置提醒等操作。

5. 长续航能力

得益于EInk屏幕: 如前所述,墨水屏的低功耗特性使得MatePad Paper的续航表现非常出色,一次充电可以使用数天甚至更久,尤其适合重度阅读用户。

华为 MatePad Paper:不足

1. 刷新率和显示速度限制(EInk的固有弱点)

刷新速度慢: 这是所有墨水屏设备无法避免的硬伤。MatePad Paper在刷新页面、切换应用、滑动屏幕时,都会出现明显的“拖影”和“黑白闪烁”现象。
不适合动态内容: 由于刷新速度的限制,它不适合观看视频、玩游戏等需要快速画面切换的应用。即使是简单的网页浏览,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操作流畅度影响: 相较于传统的LCD/OLED平板,MatePad Paper在操作的即时反馈上会逊色不少,需要用户适应其特殊的交互逻辑。

2. 应用生态和适配问题

应用数量有限: 尽管华为已经努力适配了一些应用,但其应用商店中的墨水屏优化应用仍然是少数。许多安卓应用在墨水屏上的显示效果不佳,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第三方应用体验不佳: 如果强行安装非优化的安卓应用,可能会出现排版混乱、色彩异常、无法触控等问题。
系统优化不足: 相较于华为其他平板在HarmonyOS上的成熟度,MatePad Paper在系统层面的墨水屏优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的刷新策略可以更智能。

3. 屏幕亮度限制和户外体验

纯粹的反光屏: 虽然在阳光下清晰可见,但它本身不发光,这意味着在光线不足的室内,如果没有前置背光,体验会受到影响。
前置背光的局限性: 虽然有前置背光,但其亮度仍然无法与LCD屏幕的背光相比,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其阅读效果也可能不如一些带高亮度背光的电子书阅读器。

4. 功能定位的取舍

“平板”的局限: 尽管名为“MatePad Paper”,但它本质上更接近于一款高级的电子书阅读器和手写板,而非一款全能型的安卓平板。如果你期望它能像iPad Pro或华为MatePad Pro那样流畅运行各种大型应用,那会让你失望。
价格与价值: 作为一款定位特殊的设备,其价格相对较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如果只是偶尔阅读,一台普通的电子书阅读器可能更具性价比。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对需要大量阅读和笔记的特定人群(学生、学者、商务人士)的吸引力。

5. 触控笔的手感和灵敏度

部分用户可能不适应: 虽然提供了类纸的触感,但不同用户对触控笔的书写手感有不同的偏好,有些人可能觉得笔尖的阻尼感不够或不够自然。
压感层级限制: 尽管支持压感,但墨水屏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在色彩过渡、笔触粗细变化上的细腻度仍然无法与高端数位板或iPad Pro+Apple Pencil相比。

6. 成本较高

墨水屏技术成本: 高分辨率的墨水屏本身成本就相对较高,加上触控笔、系统优化等,使得MatePad Paper的定价不菲,可能会让部分潜在用户望而却步。

总结

华为MatePad Paper是一款非常有创新意义的产品,它成功地将电子纸技术的优势(护眼、类纸感、长续航)与平板电脑的功能性(手写、应用拓展)相结合。

优点:

极致的阅读舒适度和护眼体验。
出色的手写和笔记功能,接近真实纸笔体验。
便携轻巧的设计,商务感十足。
HarmonyOS生态的初步整合和长续航。

不足:

刷新率限制导致动态操作体验不佳。
应用生态仍需完善,部分应用适配效果欠佳。
作为平板电脑的功能性相比传统平板有明显短板。
价格相对较高,市场定位较为小众。

适合人群:

深度阅读爱好者: 需要长时间阅读书籍、文献、报告的用户。
学生和学术研究者: 需要阅读大量论文、书籍,并进行大量笔记、标注的用户。
商务人士: 需要阅读合同、方案,并进行批注的用户。
对眼睛健康有较高要求的人群。

不适合人群:

追求流畅影音娱乐体验的用户。
需要运行大量大型安卓应用的用户。
预算有限的用户。
对设备操作的即时反馈有极高要求的用户。

总的来说,MatePad Paper是一款“术业有专攻”的电子产品。它不是一款要取代你手上安卓平板或iPad的设备,而是为特定用户群体提供了一个更专业、更舒适、更专注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是一个阅读和笔记的重度用户,并且能够接受墨水屏的特性和相对有限的应用生态,那么MatePad Paper会是市场上一个非常独特且值得考虑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墨水屏爱好者来答一下。

对比行业同类产品来说,Matepad Paper是华为少有的品质不错,而且颇具性价比的产品。

从市场来看,目前10.3寸的平板产品,其实几大墨水屏厂商都在做,文石、墨案、掌阅等等,同定位产品的价格大都在2000上下,存储空间一般是32G~64G左右。科大讯飞、索尼等品牌,直接奔着五六千去了。

华为的Matepad Paper虽然价格略高,但其中标配了一支二代M-Pencil,而这个笔目前的售价应该是600左右,即便是非官方全都也要500多块钱。M-Pencil在Matepad上也能用,也可以节省一笔支出。与华为相比,其他厂商虽然也会配笔,但不仅笔的质量与M-Pencil没法比,除了设备也基本没其他地方可用。

而从实际的体验上来说,Matepad Paper书写的跟手性目前还是最好的,系统也更稳定一些。这也是其他品牌没法比的。

另外值得一说的就是处理器。目前市面上2000~3000价位的墨水屏平板,官方文案中谈到处理器,基本都是“高性能四核处理器”、“定制双核处理器”之类的词语,反正你是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处理器的。Matepad Paper至少明明白白的告诉了你用的是什么。麒麟8系列处理器性能虽不算高,但比起行业内很多用虎贲或者高通6系处理器的厂商来说,已经算是很良心了。

最后就是系统方面,Matepad Paper可以接入鸿蒙设备。尽管说墨水屏平板因为低刷新率和黑白色彩,可用的场景有限,但对于类似我这种日常有大量文字内容要处理的人来说,使用随航将其作为一个副屏倒也非常合适。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过去的很多墨水屏设备,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能作为阅读器和笔记本使用,几乎开发不出更多的场景。当然这也不怪厂商,毕竟他们就是做这个设备的,没能力进行更多的开发。华为的优势在于其自身的生态比较完善,自然可以将墨水屏平板接入到自己的系统之中,等于为Matepad Paper开发出了更多的使用场景。

这也是目前华为与其他国产厂商越来越不一样,而与苹果越来越像的地方。好比iPad,如果你没有其他苹果设备,它就是个大号的视频播放器。但有了其他的设备,它的可玩性就高了很多。而目前很多国产厂商做的平板,不管吹得多响,但因为与其他设备几乎无法打通,也就只是能个“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了。

之前看到过一个说法,说华为在被制裁之后,感觉活的越来越有意思了。这差不多也是我的感觉。虽然华为在被制裁之后,手机的销量瞬间从国内第一变成了第五第六的样子,甚至还不如小米,但华为自己的节奏却没有乱。特别是在轻办公这一块,产品越来越丰富,体验也越来越好。很多其他厂商的设备,到了华为手里就能有新玩法。这也能从一个侧面证明,华为的创新能力一直是在线的。

当然,目前华为出的还只是第一代产品,具体表现还得靠长时间的体验来确定。不过,从当年华为作平板的态度来看,只要华为认定的产品线,都会坚持做下去。第一代产品无论如何要支持一下,但在这里我更期待的,是第二代、第三代产品的表现。

希望华为能在这个领域越做越好吧。

user avatar

我还蛮喜欢MatePad Paper的。

E-ink我是从大法PRS300开始食洋垃圾屎的,在上面如痴如醉看完了三体三部曲。

后边弄丢了仨Kindle,有Kindle 4,Kindle Touch,也都是洋垃圾,K4是180收的,KT是200-300收的。

刷多看,当年多看还没被小米收购,加字体,加epub支持。

到大法推出PRS T1(行货叫DPT-RP1)时候,大家都惊呼,这才是E-ink的最终形态。

就是太™贵了。

也从来没有洋垃圾大船。

毕竟这是个很小众细分且稳定的市场。

后面文石、掌阅这些厂商也坚持活下来,还在继续推出产品,也有大屏和手写了。

但说实话,E-ink毕竟是个小众市场,SoC能用上高通6系列就算高配了,大法那坨产品打开巨大PDF的速度确实是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希望华为能有点好好表现。

user avatar

一般来说,每个新产品第一代需要多看看疗效,目前已知的参数有:

  • 仿纸质书设计、重360g,支持Wi-FI6+
  • 10.3英寸 86.3%屏占比墨水屏、支持32级背光调节
  • 4G内存、64G存储、麒麟710A处理器
  • 支持录音、指纹解锁、分屏笔记、手写文本转化、应用流转
  • 支持第二代 M-Pencil、26ms 低延时、4096 级压感
  • Harmony OS 2系统,支持智能刷新算法
  • 续航最高可达4周

总的来说目前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不过作为第一代产品,建议还是等国内其他人上手评测后再决定购买,目前我比较关注的点有:

  1. 墨水屏系统以及手写的流畅度和跟手性
  2. 半开放系统还是开放系统,是否支持市面上主流阅读APP和词典APP
  3. 非华为手机用户的导入导出文档的方式
  4. 国内是否有更高规格的尺寸或存储版本

我自从手里Surface Win11支持安卓应用后,对于安卓平板几乎没有购买欲望,华为新出的这块墨水屏板子持币观望,作为阅读器使用。

user avatar

和平板比这个价格确实贵

但是和同类产品比

似乎还特么有点性价比了属于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