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恩绍定理(Earnshaw's theorem)不允许仅靠永磁体实现稳定的悬浮,也不允许永磁体和软磁体实现悬浮。恩绍定理不禁止通过永磁体和抗磁性材料实现悬浮。像超导体就是理想的抗磁性材料,所以超导体可以很方便的悬浮在磁铁上,或者相反: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现有的超导体至少要在液氮的低温下才有超导性,所以还是需要不断补充液氮。当然你要是住在冥王星上可以无视这句话。
除了超导普通的物质只能产生微弱的抗磁性。抗磁性最强的就是石墨和铋。用热解石墨和现有的稀土磁铁也能勉强实现磁悬浮。这个勉强算不需要外界做功,实现长期稳定悬浮的办法。
还有一种折衷的办法,用永磁体提供支持力,而抗磁性材料提供修正力,也能实现稳定悬浮。恩绍定理并不禁止这种情况。如图就是用手指作为抗磁性材料(注意手指只是用来稳定磁铁,支持力由别的磁铁提供):
http://www. nature.com/nature/journ al/v400/n6742/full/400323a0.html
如果不要求完全不依赖外界做功,实现磁悬浮的办法就很多。最简单的就是用负反馈电路。用一块电磁铁下方悬吊一个铁球,悬吊可以消除横向不稳定性和倾斜不稳定性,只有一个纵向不稳定性需要人工补偿。用距离传感器控制线圈电流,距离太近就减小磁场,太远就提高磁场,就能实现稳定悬浮。市面上很多磁悬浮地球仪就是这个原理。这个原理也用在德国的磁悬浮列车上。
利用感应电流也可以实现悬浮。当磁体和导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导体内部感应出电流。根据楞次定律,这种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总是阻碍这种相对运动。因此这种结构具有天然的稳定性。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不需要该死的负反馈控制,只要外界不断做功维持运动,就可以稳定悬浮下去,而唯一的能耗仅仅是感应电流带来的,通过优化可以降到很低。这种原理可以用来做磁悬浮轴承,用于飞轮储能和人工心脏。日本的磁悬浮列车也是利用这种原理。
陀螺的自稳定性,市面上卖的悬浮陀螺“levitron”就是这个原理。利用环形磁铁产生的排斥力可以形成一个“势阱”,消除横向纵向不稳定性,但不能消除倾斜不稳定性。如果旋转起来就可以通过陀螺的自稳定性实现短暂的悬浮,最后陀螺会因为空气阻力失去稳定性。然而有人把levitron放进真空罩也不能长期转下去,最多维持个几分钟就掉下来。我不知道是因为陀螺减速还是因为别的不稳定性导致的。
对悬浮陀螺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篇论文
Spin stabilized magnetic levitation。我没学过刚体力学就不能为你解释了。
简单说就是这等价于倒摆系统,倒摆系统不稳定。需要下面来个杂技演员不断地调整重心,这个调整重心的杂技演员就是下面的负反馈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