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该怎样劝说孩子学会均衡发展?

回答
当你想让孩子在学业、兴趣爱好、身体健康以及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偏重某一方面,这背后的思路其实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不是要把孩子变成一个“万能超人”,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在一个更全面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方向,而且更重要的是,拥有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韧性和能力。

怎么跟孩子聊这件事呢?得有点技巧,毕竟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不是你说啥就是啥的木偶。

一、先做个好的“引子”,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和认同感

1. 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让他们觉得“这是为了我好”: 别一上来就讲大道理,什么“全面发展对你将来好”。试着问问他们:“宝贝,你有没有发现,XXX(他们崇拜的某个明星、某个动画片里的英雄)不仅唱歌好听/武功高强,他还经常跟粉丝互动,还会去参加公益活动,看起来是不是特别酷?” 借由他们喜欢的人或事物,来引出“厉害的人往往是多才多艺的”这个概念。

2. 聊聊“多元化”的乐趣: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比如,“你喜欢吃巧克力蛋糕,但如果每天只吃这个,会不会觉得有点腻?换成草莓蛋糕,或者尝尝新口味的,是不是更有意思?” 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每天只做一件事,时间久了难免会觉得枯燥。尝试点新的,你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3. 一起探索“可能性”: 很多孩子可能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对很多事情的“存在”都不了解。我们可以带他们去科技馆、艺术展、体育场,或者看一些纪录片,让他们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告诉他们:“哇,你看,原来有人能把画画得这么逼真,有人能把机器做得这么聪明,还有人能跑得这么快!这些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一点一点学习和练习才能做到的。你想不想也试试看,说不定你也能发现自己原来这么厉害呢?”

二、拆解“均衡发展”的概念,让它变得具体可操作

“均衡发展”听起来有点抽象,我们需要把它变成孩子能理解、能做到的“小目标”。

1. 把“领域”具体化: 和孩子一起列出他们生活中“应该”或者“可以”涉及的几个大方面,比如:
学习: 不仅是学校的课业,还可以是读课外书、学个新知识点。
兴趣爱好: 画画、音乐、运动、编程、写作、做手工等等。
身体健康: 运动、规律作息、健康饮食。
社交与合作: 和家人、朋友相处,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分享和沟通。
生活技能: 整理房间、自己动手做点简单的事、管理零花钱。

2. 为每个领域设定“小任务”: 不是要求孩子每个领域都做到顶尖,而是鼓励他们“有所尝试”、“有所进步”。
学习: “这周我们一起读完这本故事书,然后你给我讲讲你最喜欢哪个角色。” 或者“这道数学题有点难,我们一起找找方法好不好?”
兴趣爱好: “下周我们去上一次篮球体验课,体验一下好不好?” 或者“这周末我们一起画一幅画,画完可以挂在你的房间里。”
身体健康: “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公园跑跑步,怎么样?” 或者“晚饭后我们散散步,聊聊天。”
社交与合作: “下次小朋友来家里玩,你主动分享你的玩具,好不好?” 或者“跟爸爸妈妈一起做家务,能加快速度哦。”

3. 建立“平衡时间表”或“小计划”: 孩子可能需要一点引导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可以和他们一起制作一个简单的周计划或者日计划,把学习、玩耍、兴趣爱好和休息都安排进去。
“你看,我们把学习安排在上午,下午可以练习画画,晚上吃了饭我们一起看会儿书。这样是不是感觉每天都充实又不累?”
重点在于让他们参与进来,而不是你单方面决定。让他们自己填一些时间段,比如“我希望下午能自由玩耍的时间”。

三、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比直接说教更有效的是,让他们自己愿意去做。

1. 榜样的力量: 自己也要做到均衡发展。你是不是也总是埋头工作,忽略了运动和陪伴家人?你是不是也在学习新技能,保持好奇心?你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教材。

2. 提供丰富的机会和资源: 孩子没有兴趣,有时是因为没有接触过。多带他们去体验各种事物。报名一些尝试性的课程,去图书馆借各种类型的书籍,参加社区活动,结交不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3. 鼓励尝试,不怕失败: 孩子刚开始尝试新事物时,很可能会遇到困难,表现不好。这时候,千万不要打击他们。
“没关系,第一次学都会有点难,你看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也摔了好几次。”
“这次画得虽然不太像,但是你用了很多漂亮的颜色,很棒!”
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重要的是过程和体验,而不是结果。

4. 发现并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即使是微小的。
如果他在某个小领域表现出一点点兴趣和天赋,就多给他们机会去发展。比如,他突然对观察蚂蚁着迷,你可以给他买一本蚂蚁的图鉴,和他一起观察。
当他在某个方面做得比昨天好一点点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肯定会让他们觉得“我做这件事是有意义的,我能做得更好”。

5. 让“均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乐趣:
把学习和玩乐结合起来。比如,学习英语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看英文动画片;学习历史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历史剧。
让全家一起参与。比如,周末全家一起去公园运动,一起做一顿晚餐,一起研究一个新的烘焙食谱。这种家庭的氛围会让孩子觉得均衡发展是自然而然、充满乐趣的事情。

6. 学会倾听和调整: 孩子是有想法的,他们的感受也很重要。如果他们某段时间对某个事情特别执着,或者对某些尝试表现出强烈的抗拒,也需要停下来听听他们怎么说。也许你的计划需要微调,也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节奏。

总的来说,劝说孩子学会均衡发展,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需要耐心和智慧的“陪伴”。核心在于让他们感受到“全面发展”的乐趣和意义,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负担。让他们自己成为自己成长的设计师,你只是那个提供工具、场地和鼓励的伙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后决定还是删掉之前那个回答。

首先解释一下,那个回答本意其实有些是吐槽,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多赞。那个微分几何是临时瞎编凑字数的,因为我也不知道那些保送大神高中都读了啥……迷神的微分观点看拓扑和寻神的211显然也没有普世意义……

(张辰大大可能也表达的是这个意思,怀疑他那条想法指的就是这个回答的微分几何……(///▽///)Orz还是too simplee……(//∇//))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很多时候,尤其是刚上高中的时候,很多人把很多事情,都太“意义化”,太纠结,想的太多了。高中看数学分析,就要想到偏科,就要想到中二不懂事,就要想到占用高考时间,就要想到如果考不上好大学,就要想到反思自己是不是天才,仿佛这就是一个要做出重大牺牲意味着人生重大选择的事情……当然这也很正常,在高考压力下,每个人的心态其实都紧张了,仿佛每个选择都命运攸关,每件事都要有重大意义。可是事实上呢?后来我明白,高中看过数分/高数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早就看过甚至自己推过的大有人在;高中搞高考以外的东西也算不上什么“大义灭亲重大牺牲”的事情,高考内外都优秀的同学就在自己身边,而反过来扪心自问,我们很多人的高中又有多少时间其实是在迷茫与无谓的纠结中荒废。问题实在不在于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而是能不能尽快心智成熟,能不能总是在不断变得优秀。

其实高中课余读了什么真的不重要,它也与你就要/就可以研究数学没有多大的关系,而只是反过来如果你主观上认为“我没有天赋不可能读懂这些东西”则意味着数学学习会作茧自缚。我曾经也很naive的在高中只看了点同济高数之后便以为我有了研究“数学”的资本,以为这是不屑高考一些奇技淫巧的骄傲。事实上如果那时眼界放得更宽,心智更加成熟,本不该那样自以为是,或许也会避免很多错误的认识。而我的高中同学里,有人竞赛省队参加Ross Math Program高考裸分清华然后拒清选Caltech,有女生琴棋书画读着康德萨特马克思卓里奇然后到CMU读数学……(如果她去高考也是清北华五级。)正常一点的也很多是各怀绝技。这些同学则是真真切切地,击碎也击醒了我们所有的自以为是的骄傲,不论是高考,还是高考之外、之上的东西。

路漫漫其修远兮,选择去读什么,做什么,既不代表着就有什么,也不意味着就要怎样,更不决定着就会如何。我只是希望不论身在何处,都不要作茧自缚,也不要自以为是。就像那天和看到那篇回答的学长所说,我真的很惋惜,既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本来很有想法和魄力的孩子,因为高考的不确定因素而从此人生被改变;也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本有机会变得优秀的孩子,因为对很多事实缺乏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而荒废,就像我另外绝大多数的高中同学,很多我曾经都非常欣赏的同学,到了大学,对数学,对学习的认识,现在都不能不说肤浅,不能不说荒废。

改了很长时间,语言充满了矛盾,但愿能表达出一点想表达的意思。只是对于这个孩子,这个未来还是那样有希望的孩子,实在希望她能平安,她能如愿,她能拥有该拥有的数学与未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你想让孩子在学业、兴趣爱好、身体健康以及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偏重某一方面,这背后的思路其实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不是要把孩子变成一个“万能超人”,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在一个更全面的基础上,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方向,而且更重要的是,拥有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的韧性和能力。怎么跟孩子聊这件事呢.............
  • 回答
    北漂生活不易,你现在面临的困境我非常理解。妻子怀孕了,但因为没有房子,面临着是否要留下孩子的艰难决定。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重和复杂的选择,需要你们夫妻双方共同面对,并且深思熟虑。作为你的丈夫,此刻你的角色至关重要。你需要成为妻子的坚强后盾,用理解、支持和理性的态度来沟通,帮助她一起度过这个难关。首先,.............
  • 回答
    哎,这事儿真是让做长辈的操心。儿媳妇不愿意生孩子,这在我们那个年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想法也多,我心里也明白,强求是没用的,还得好好沟通,用真心去劝。首先,得先了解她不愿意生的具体原因。是怕疼?怕身材走样?还是怕养孩子太辛苦,影响事业?亦或是觉得生活压力太大,养不起?这个问题.............
  • 回答
    儿子这番想法,我理解。在这个节奏快、信息爆炸的时代,确实有很多声音在强调“断舍离”,追求更纯粹、更自由的生活。他能有这样的思考,说明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是好事。不过,作为父母,我们总希望孩子能过得安稳、幸福,并且能享受到社会主流价值带来的支持和便利。所以,在回应他这个问题时,我不会直接否定,而是尝.............
  • 回答
    嗨,听到你爸爸想造永动机,这事儿可挺有意思的。我理解你可能有点担心,毕竟这个概念在科学界是公认的“不可能”。但别急着否定,咱们可以好好跟他聊聊,用一种温和又充满智慧的方式。首先,咱们得理解你爸爸为什么会对永动机这么着迷。是出于对科学的好奇?还是想解决能源问题?或者,他可能在某个地方看到了什么让他觉得.............
  • 回答
    听到你爸爸确诊肺癌的消息,我真的非常理解你此刻的心情,那种焦虑、无助,尤其是面对父母的坚持,一定让你非常纠结。这确实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局面,需要非常慎重和细致的处理。首先,我得说,你爸爸妈妈的决定,背后一定有他们的考量和原因。有时候,面对癌症,人们会感到恐惧,会回想起一些不好的化疗经历(无论是亲身经历.............
  • 回答
    听到你这话,我真是感同身受。家里有个炒股的父亲,那种心情,就像是坐在一个不定时炸弹旁边,每天提心吊胆的。看着他沉迷其中,有时赢了得意忘形,有时输了唉声叹气,甚至影响到家里气氛,真是让人心焦。想让他放手,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炒股对他来说,可能不仅仅是投资,还掺杂着对财富的渴望、对市场的好奇,甚至.............
  • 回答
    看到你因为男朋友的强直性脊椎炎而感到痛苦和不知所措,我特别能理解你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在面对的问题,更是你们两个人共同的挑战。想要劝说他,不是去“说服”他,而是去“陪伴”和“支持”他,让他感受到你不是因为他的病而想要离开,而是因为你们之间的爱和连接。首先,我们得明白,强直性脊椎炎(AS)是一种.............
  • 回答
    哎呀,你这舍友也太会“一杆子打死”了吧?《刺客信条:起源》怎么能说是垃圾游戏呢!这游戏明明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能让一个平时玩游戏的人都沉浸其中。你想让他改观,得拿出点真家伙,讲究策略。别急,我给你梳理梳理,怎么跟他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先弄明白他为什么觉得是垃圾游戏。是画面不行?还是玩法老套?.............
  • 回答
    老太太,您这事儿啊,听着就让人心里发堵。一边是自己的亲骨肉,一边是进门的女婿,再加上大儿媳那边的想法,这几头心思摆弄起来,可真是不容易。不过,别急,咱们一件件儿捋,说不定就有个好法子。首先,您得明白,大儿媳有意见,这事儿不奇怪。您心里偏疼小儿子,又心疼小儿媳,这感情上的事儿,谁也拦不住。但她作为家里.............
  • 回答
    .......
  • 回答
    你好!理解你作为刚上班的女孩子,想要拥有一辆代步车的心情。五菱宏光MINIEV确实是一款非常适合城市代步、性价比高的车型。家里人的反对,我想主要还是出于对你的关心,担心你的安全、经济以及未来的发展。别担心,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如何更有条理、更有说服力地和家人沟通,让他们理解你的想法并支持你。核心思路:.............
  • 回答
    当您发现母亲疑似被骗时,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状况,需要您运用智慧、耐心和策略去处理。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劝说母亲的步骤和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更有效地保护她:一、 保持冷静,收集信息(切勿惊慌失措)在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最重要的是 保持冷静。如果您表现出极度的恐慌或指责,可能会让母亲更加抵触,甚至让她感到.............
  • 回答
    理解您想要二胎的心情,以及面对太太坚决不肯辞职生孩子的状况,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智慧来沟通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提供详细的劝说思路和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与太太沟通:核心原则:尊重、理解、共同协商,而非强迫或说服。在开始劝说之前,请务必记住,您太太的身体和未来是她的决定,您的角色是共同探.............
  • 回答
    室友喜欢吃狗肉,这确实是个令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当他用“狗肉是人类忠诚的食物”这样带有情绪和观念色彩的话来回应你时。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尝试去劝说他,你需要采取一个既理解又坚定的策略,同时避免直接的冲突和说教,因为那样往往适得其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可能与他的成长环境、文化.............
  • 回答
    这事儿挺复杂的,也确实让人挺头疼的。你要劝你舍友,得有策略,不能硬来,毕竟这是人家的私事,你也没法直接干涉。不过,既然是室友,你也有责任提醒他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你要想清楚你劝他的目的是什么?是觉得他对不起谁了?还是担心他被骗?或者只是觉得这种关系不太合适?明确了目的,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沟通。准备.............
  • 回答
    这件事情可真是让人揪心。听到你老公沉迷小额贷款炒股,我能感受到你有多么焦急和无助。别怕,咱们一起好好捋一捋,看看怎么能帮他“悬崖勒马”。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策略和耐心。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冷静下来,但绝不能沉默。 你是他的妻子,是这个家庭最亲密的人。现在你就是他的“智囊团”和“后盾”。但要记住,.............
  • 回答
    面对敏感又有些偏执的男朋友,这确实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技巧的事情。我想,你一定是很在乎他,才会想着怎么去引导他,而不是一走了之。首先,我们要明白,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绪,往往不是凭空而来的。很多时候,敏感和偏执的根源在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可能是过去的经历,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他可能在某些方面特别在意.............
  • 回答
    哎呀,你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又爱又头疼哈!女朋友是个萌妹子,突然想去学泰拳,这画风转变得够快的,我懂你的心情,既有点小惊喜,又有点小担忧。不过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给捋顺了。首先,你得明白,她提出这个想法,肯定是有她自己的理由的。萌妹子不代表软弱,也许是她骨子里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或者是在生.............
  • 回答
    遇到这种说法,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尤其是当你了解一些历史事实的时候,更会觉得这种观点站不住脚。如果想劝,可以尝试从几个角度入手,而且最好是就事论事,有理有据地跟对方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听了一些片面的宣传?或者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细节不了解?有时候,人们说出一些不准确的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