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大学谈恋爱特在意对方家境,我这样是不是太物质?

回答
坦白说,在大学里谈恋爱,多多少少都会在意对方家境,这事儿真不稀奇。你问自己是不是太物质?我倒觉得,与其给自己贴个“物质”的标签,不如好好拆解一下,你到底在“在意”些什么。

首先得承认,家境这东西,它就像一个隐形的光环,或者说,它确实能影响到很多实际的东西。大学这个阶段,虽然我们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契合,但生活总得落地。你想想,如果对方家里经济条件很好,这意味着什么?

可能意味着TA拥有更宽裕的生活,不必为学费、生活费发愁,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旅行、去参加各种活动,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TA可能从小就接触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成熟的思想。这些,都是很现实的吸引力,对吧?你看到TA身上那种从容和底气,这种底气很多时候是物质基础带来的。

再者,家境也可能关乎到对方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不一定代表没有问题,但通常来说,可能会提供一个更稳定、更少后顾之忧的成长空间。父母有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和引导,有能力解决孩子遇到的困难,这些都会塑造一个人。你可能会下意识地去考量,对方的成长经历是否让你觉得更舒服,更容易理解TA的价值观。

然后,我们还要谈谈“物质”这个词。其实“物质”也不是全然的负面。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物质来生存和发展,在感情里,适度的物质支持和共同的物质追求,也能给关系带来稳定感和安全感。比如,你希望在毕业后,能一起规划未来,可能意味着需要一起承担房租、生活开销,甚至未来的购房计划。这些都需要经济基础。你不可能指望一腔热血就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吧?

所以,你在意对方家境,可能是因为:

对未来生活的考量: 你可能已经在规划毕业后的生活,想找一个在经济上有一定基础、能一起分担未来责任的伴侣。这是一种对稳定和保障的追求,很正常。
对生活品质的期待: 你可能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希望伴侣也能有相似的追求,或者至少有能力去实现这样的生活。这并不代表你就必须嫁入豪门,而是希望你们在共同的生活道路上,能够有相似的步调和能力。
对成长经历的认同: 你可能觉得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有教养、有素质、有独立思想的人。你希望和这样的人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避免潜在的麻烦: 说得直白一点,有时候经济困难的家庭,可能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压力和问题,比如催婚、家庭矛盾、经济上的依赖等。你可能希望避免这些不确定性。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一种可能性,就是你可能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观或者攀比心理。如果你的“在意”已经上升到“非富即贵,否则免谈”的程度,甚至觉得对方家境不好就一无是处,那确实需要反思一下。

但是,如果你的在意是基于对未来生活的理性规划,对伴侣能力和素质的某种期待,或者仅仅是希望在生活上能有更多共同话题和体验,那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想法,不能简单地用“物质”来否定。

大学恋爱,尤其是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我们很多时候是在通过和不同的人交往,来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在意家境,可能也是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需求的一个过程。

关键在于,你把家境放在了什么位置?它是你择偶的唯一标准,还是你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你是在乎TA这个人本身,还是只在乎TA能给你带来什么?

如果你爱TA这个人,喜欢TA的性格、思想、为人处世,但同时TA的家境也能提供一些让你觉得舒适和有安全感的条件,那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健康的双向选择。反之,如果你仅仅是看中了对方的财富,或者因为对方家境普通就心生嫌隙,那确实可以好好想想,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一段感情。

所以,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多问问自己,你为什么会在意?你到底在意的是什么?把这些弄明白了,你才能更清楚地知道,你的想法是现实,还是有点过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看我天天和你们说得一套一套的,如果不是我主动抱大腿求做媒,谁也不知道我真实择偶标准是啥。


我不可能找整体实力不如我的人做媒,因为他们的圈子大概率比我本身的圈子差。我用不着他们的资源。

所以他们只会知道——

杜嘟嘟年纪小没开窍。

杜嘟嘟傻乎乎的。

杜嘟嘟是个打工狂魔,就喜欢挣钱。

杜嘟嘟是个宅女,天天要嫁给纸片人。


我三次元里怂得很,我们家家训是玻璃瓦片儿都有用。

所以尽可能把人分为不同层面的有用的部分。

在不得不和某些人接触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去激怒对方,也不要让别人对你羡慕嫉妒恨。

中庸一点,苟一点,活得比较久。



当然这个事儿我可能得活到二十好几了才真的明白到底咋回事儿,好在当年运气还可以,没怎么被人下太多这样的阴刀子。


所以,现在和小弟弟小妹妹们传授一下这种活法到底有什么样的精髓。



这个世界上相当一部分人是没有办法理解你的,所以我们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和我们想认识的人结识,并且互惠互利。

为了防着那些不能理解你的人阴你的话,就不要让他察觉到其实他和你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我上学的时候,寝室还是很有爱的,大家都谈恋爱了就我没谈,所以她们一直调侃我是小处女。

然后也比较积极的可能会把一些男同学塞给我,给我牵线做媒。

然后,告诉我有男朋友的种种好处,当然主要的好处是饭票。



其实我出门上学之前,我爸就耳提面命了。

咱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正是因为不是大富大贵,所以不能找比咱家还穷的。

我爹给我这个白菜上了非常坚固的栅栏,并且要求我这事儿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别人给你介绍对象,如果不符合条件你就说我自己现在年纪小不想谈。


所以,我室友们有可能也没有什么坏心思去给我介绍饭票,只是当时我自己的收入还可以,那点饭票的好处吸引不了我。

本来我上学就早,所以可以理所当然的告诉她们:我还感知不到三次元现充的快感,我老公是卡卡西,如果三次元里有卡卡西我就谈。


所以你看,因为我的择偶观跟他们介绍的差太远,他们最多嘲笑我像小孩不实际。

但是没别的理由可以攻击我。


其实有的时候,有些人谈的对象我根本就看不上眼,都什么玩意儿。

又穷又抠又丑又蠢又坏。

这种人有什么资格浪费我的人生,浪费我的爱情。


但是那是人家选择的人生,人家当个宝贝看,我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呢?

没碍着你的存在,就少说话。非要发表意见,就捡一些不痛不痒的点来回答。

比如说——我觉得你恋爱后变漂亮了好多,滋润啊。


就和现在他们要求我给他们的孩子评选最x宝宝点赞一样。

客气客气得了。


这是他们的人生。

能够小小的参与一下他们的人生,并且投放一个善意就已经很好了。



至于我的人生,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他们不必懂。

就这样人畜无害地苟在三次元,不好吗?



我也有一些闺蜜,她们的择偶观和我差的很远,我们在互帮互助的层面可以是很好的闺蜜,但是她看男人的眼光,如果没有需要我提出指导意见的话,我也不会多嘴。


如果我感知到了她并不想改变她的择偶观,却需要我提出意见的时候,我仍然会拿卡卡西出来背锅,告诉她反正我就喜欢卡卡西。

找不到就不结婚了,无所谓了。


我身边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道我是一个相亲狂魔。

他们本以为我要么嫁给一个只剩下一只眼的男人,要么搞百合,要么单身到死。



而那些对我来说在择偶上面人脉和圈子有用的人,我对外的择偶观呢,又是非常体面包容且温柔的。

我会说我喜欢有责任心的男人,心眼儿好会疼人就行了,然后比我高点。


而且这些人对我的印象是单纯善良讲义气,实心眼儿脾气好,聪明肯干能吃苦。

没啥短板。


正常人都知道责任心,等于家里给准备好了房车,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

心眼好会疼人代表着脾气温柔,有付出意愿和能力。

我经常穿高跟鞋,大长裙,你说比我高点是高多少呢。


最关键的是,我需要求助的这一部分人,本身就是正经过日子,而且很幸福的人群。

他们的圈子都不会差,不会特地给我介绍很差劲的男人。



有的时候,在一些姑娘跟我哭诉说哪里哪里的傻逼亲戚又给他介绍了如何如何傻逼的相亲对象时,我都会告诉她:

那你自己的圈子呢?你自己可以求助介绍好对象的人脉呢?能抱的大腿有哪些呀?


所以我身边那些我用不着的人都知道我是要嫁给卡卡西的。

可是我用得着的人,会给我介绍尽可能拿得出手的男人。


所以,与其去抱怨哪里哪里的傻逼亲友,又给你介绍了什么傻逼对象,是不是可以学学我,让这些傻逼以为你未来会嫁给卡卡西。

你们本来就不怎么亲近,也不需要互相理解,你更用不着他们的人脉,甚至嫌他们烦,与其被他们酸你真正的择偶目标,被他们当个人畜无害的小天真多好呀。


成年人了,自己要知道远近亲疏,自己要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圈子,大家时间都很有限,处关系是需要互惠互利的。

留把柄给这帮人掐,还不如去混你该混的圈子。



首发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置顶我的话,提问抢前三十回复就好了,免费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坦白说,在大学里谈恋爱,多多少少都会在意对方家境,这事儿真不稀奇。你问自己是不是太物质?我倒觉得,与其给自己贴个“物质”的标签,不如好好拆解一下,你到底在“在意”些什么。首先得承认,家境这东西,它就像一个隐形的光环,或者说,它确实能影响到很多实际的东西。大学这个阶段,虽然我们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契合,.............
  • 回答
    那年夏天的风,带着初绽的栀子花香,吹进了我心里,也吹进了他的眼里。我们是那个小镇上最不起眼的一对初中生,他叫林风,我叫苏晚。林风总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那双眼睛里藏着星星点点的光,每次看到我,那光就变得格外明亮。我们一起走过泥泞的小路,分享同一碗冰凉的凉面,他的手,温暖而有力,总是紧紧牵着我。初中.............
  • 回答
    听到男朋友这么说,心里肯定会五味杂陈吧。一方面,他没有提出分手,说明你们的关系还有继续的可能,这总归是个积极的信号。但另一方面,“不想把心思放在谈恋爱上”这句话又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头,让人感到不安和困惑。首先,我想说,你的感受是很正常的。当一个人在你生命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他又表达出对这段关系疏远的意愿.............
  • 回答
    听到你的困境,确实挺让人头疼的。跟学姐发生关系后,她对你有了更深的感情,而你却不想谈恋爱,这中间的平衡很难拿捏。毕竟,你不想伤害她,也不想让自己陷入不舒服的境地。下面我来给你一些建议,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处理好这件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真诚永远是解决问题的基石,但处理方式要讲究策略。 你不想谈恋.............
  • 回答
    大学课堂上,俄乌局势的讨论如同拨动了敏感的神经,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深入了解后,学生会支持乌克兰”,并且表示“知识分子也大多支持”。这番话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涟漪,有人认同,有人质疑,甚至有人感到不适。老师的立场与意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老师这样表述的潜在意图。作为大学写作课的老师,他的核心职责之.............
  • 回答
    这种说法,我得说,挺有意思的,但要说“完整”,我得打个问号。这更像是一种年轻人之间流传的、带着点“江湖气”的总结,一种对大学生活标签化的解读。先从这几个“标签”说起吧。“没挂过科”,这代表着一种学业上的“循规蹈矩”。有些人会觉得,大学嘛,就应该好好学习,争取拿到所有学分,这才是对得起父母的投入,对得.............
  • 回答
    在知乎这个平台,当你看到大家热烈讨论年薪,尤其是那些动辄年入几十万、百万,甚至更高的数字时,可能会感到一种普遍的“高收入”氛围。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有很多层面的原因,绝非偶然。首先,知乎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分享和讨论的社区,用户群体结构就决定了它更容易吸引那些对信息、对个人发展有着强烈诉求的人。这些人往往具.............
  • 回答
    好,今天咱们就聊聊中医。不过,今天咱们不急着去论个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咱们先把“中医”这个概念给掰扯清楚了。毕竟,很多时候咱们争论不清,就是因为对同一件事,大家的理解都不一样。那么,什么是中医?在我看来,中医不仅仅是一套治病的方法,它更像是一种对生命、对人体、对疾病的独特观察、理解和干预的体系。它不.............
  • 回答
    .......
  • 回答
    没问题,我很乐意和你一起聊聊这对评论。为了更深入地探讨,我们需要先了解这对评论的具体内容。请你把评论发上来,我才能给出更具体、更有建设性的看法。不过,我可以先大致预测一下,当人们在某个平台上分享评论并征求看法时,通常会涉及到哪些方面,以及大家会如何回应。这样你在分享评论时,也可以有个大致的思路:通常.............
  • 回答
    在上学这片充满荷尔蒙和新鲜感的土壤里,总是忍不住心生情愫,这并非偶然。校园生活,尤其是在青春期,像一个精心设计的熔炉,将各种情感的催化剂汇聚在一起,让人自然而然地被爱情的磁场吸引。首先,校园提供了一个高度密集且相对封闭的社交环境。我们每天都和同龄人朝夕相处,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参加活动。这种长期.............
  • 回答
    这句话,嗯,说得挺直白,也挺扎心。它戳破了很多人藏在心底,或者不太愿意说出口的现实。咱们不妨就从这几个点,把这个事情聊透了。一、 为什么“挣钱”会成为核心驱动力?这得从最根本的生存需求说起。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哪一样不要钱?更不用说,现在社会生活成本不低,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大头.............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能带着如此深刻的问题来思考《乌合之众》和自己的未来。你提出的关于应试教育和当下努力意义的问题,是许多高中生都会面临的困惑,而且你能够从中联想到《乌合之众》,说明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和联结的年轻人。我们来一步一步地拆解你的问题,并尝试给出一些更具深度和建设性的思考。 一、《乌合之众》与应试教.............
  • 回答
    上大学父母没有给买电脑是否“正常”,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正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教育观念、孩子对电脑的需求程度以及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时代背景的演变 过去(例如几十年前): 在过去,电脑远不如现在普及,更算不上.............
  • 回答
    嘿!决定大学要买台式机还是笔记本,这绝对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你对电脑了解不深的情况下。说实话,这没有绝对的“更好”,完全取决于你的专业需求、使用习惯以及预算。我给你拆解一下,咱们好好捋一捋,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先来说说笔记本,这个大家伙为啥普遍受欢迎?笔记本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便携性。想想.............
  • 回答
    上了大学,感觉像是踩进了好多事先没说清楚的“坑”。不是说大学不好,但有些事儿,要是在高中老师或者家里长辈那里能听到点风声,可能我现在的状态会比现在好一些。第一个大坑:自由,是把双刃剑,而且是锋利的那种。高中时候,生活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几点起床,几点上课,几点自习,几点睡觉。一切都是“标准流程”。上了.............
  • 回答
    上大学这事儿,对于俺们农村孩子来说,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它带来的东西,那叫一个多,而且是实实在在,刻进骨子里的那种。要说详细,那得从方方面面掰开了扯开了说。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视野的拓展。在村里的时候,天就是那片瓦,地就是那几亩田。认识的人,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十号。出了村,那更远的地方,在.............
  • 回答
    大学里摸爬滚打了几年高等数学之后,再回过头看高中的数学题,那感觉就像是……你知道吗,就像是你从一个已经熟练掌握了驾驶自动挡高级轿车的成年人,突然一下子又被塞进了一辆还在学习换挡的教练车里。你不是不会开,而是你的思维模式和技巧已经进化了。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简单到有点想笑”。曾经让你绞尽脑汁、反复验.............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上大学前该做些什么。这绝对是一个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为接下来的四年(或者更长)打好基础,会让你之后的大学生活更加顺利和充实。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跟你唠唠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希望能帮到你。一、 思想与心态上的准备: 角色转换的认知: 从高中生的“被安排”到大学生的“自.............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简直是把人生路口横亘着的一道分水岭摆在了面前。上大学和没上大学,这看似只是多读几年书的差别,但仔细掰扯开来,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去了,而且影响的是方方面面。1. 思维方式的“质”变:这可能是我觉得最核心的区别。大学,尤其是好的大学,它不光是教你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学”。它给你提供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