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马丽、魏翔、陈明昊主演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回答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一部让人笑到飙泪的“伪”喜剧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部电影,从名字上看就带着一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而它也确实做到了。由马丽、魏翔、陈明昊主演,这部改编自韩国电影《致命男人》的作品,凭借其接地气的幽默、精湛的表演以及意想不到的剧情反转,成功地在2022年的春节档杀出重围,成为一部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黑马。

影片的核心吸引力:平凡人的“英雄梦”与荒诞的误会

电影的故事围绕着一个名叫“卡尔”的普通人展开,他是一个梦想成为影帝的群众演员,生活潦倒,却对表演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然而,命运的齿轮却以一种极其荒诞的方式将他推向了“杀手”的舞台。

魏翔的精彩演绎: 魏翔饰演的卡尔,堪称影片的灵魂人物。他将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卑微、渴望成名的痴狂,以及在巨大误会下的茫然和挣扎,演绎得淋漓尽致。他的表演层次丰富,从一开始小心翼翼的讨好,到被卷入阴谋后的惊恐不安,再到逐渐适应甚至“享受”自己的新身份,每一步都充满细节和爆发力。尤其是在模仿“杀手”的过程中,那种用力过猛的模仿秀,以及面对危险时露出的真实恐惧,都极具喜剧张力,也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和笑声。卡尔的每一次“冷静”都建立在极度的紧张和恐惧之上,这种反差恰恰是影片最大的笑点来源。

马丽的强大气场: 马丽饰演的米娜,是一位风情万种、却又身不由己的蛇蝎美人。马丽的表演一如既往的稳定且有爆发力,她将米娜的性感、城府、以及隐藏在冷艳外表下的无奈和脆弱展现得十分到位。在与卡尔的对手戏中,马丽贡献了大量的喜剧包袱,她的眼神、语气、表情,都能瞬间将观众带入剧情。她与卡尔之间那种因为误会而产生的啼笑皆非的互动,是影片喜剧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明昊的“反差萌”: 陈明昊饰演的警官,是一个看起来粗犷却内心细腻的角色。他在这部影片中起到了串联和推动剧情的关键作用,同时也贡献了不少意想不到的喜剧桥段。他与卡尔的每一次对话,都充满了张力与趣味性,尤其是他对于卡尔身份的“怀疑”与“信任”之间的摇摆,为剧情增添了不少悬念。

影片的亮点:

1. 精巧的剧本设计与误会梗的运用: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精彩的剧本。影片巧妙地运用了“误会”这个经典喜剧元素,将一个普通人硬生生地塞进了杀手和黑帮的漩涡。从卡尔被误认为是顶尖杀手,到他为了活命不得不硬着头皮扮演,整个过程充满了黑色幽默和戏剧张力。每一次误会的加深,都意味着笑料的升级。影片的节奏把握得很好,笑点密集且不落俗套。

2. 大量的致敬与彩蛋: 作为一部以电影为背景的电影,影片充满了对经典电影的致敬,尤其是一些动作片和黑色电影的桥段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例如,卡尔在模仿过程中对一些经典镜头和动作的夸张演绎,既是对电影本身的致敬,也成为了影片的笑料来源。影片中埋藏了许多有趣的彩蛋,对于影迷来说,观影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享受。

3. 情怀与励志的融合: 虽然披着喜剧的外衣,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也传递了一种关于梦想和坚持的情怀。卡尔虽然只是一个群众演员,但他对表演的热爱从未熄灭。在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后,他反而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样子。这种平凡人在特殊境遇下实现“英雄梦”的故事,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影片也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使是渺小的个体,也有可能在命运的安排下绽放光芒。

4. 黑色幽默与荒诞感: 影片的幽默并非简单的低俗笑话,而是带有强烈的黑色幽默和荒诞感。在血腥和危险的背景下,卡尔的恐惧和笨拙反而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带来了令人捧腹的笑料。这种将严肃与滑稽结合的风格,使得影片在笑中带泪,在荒诞中引人深思。

影片的不足之处(相对而言):

1. 改编痕迹: 虽然影片在本土化上做得不错,但毕竟是改编自韩国电影,一些观众可能会觉得在某些桥段上仍然能看到原作的影子。不过,导演在细节和表演上加入了许多自己的理解和创意,使得影片具有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2. 部分情节的逻辑性: 在追求喜剧效果和戏剧冲突的同时,部分情节的逻辑性可能会稍显薄弱。例如,卡尔作为一名群众演员,为何会如此容易地被卷入黑帮的阴谋?这些细节上的合理性,有时会被喜剧效果所掩盖。但对于一部以轻松娱乐为主的喜剧片来说,这一点可以理解。

总结: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伪”喜剧,它用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几位实力派演员精湛的表演,以及巧妙的剧本设计,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魏翔的演技更是令人惊艳,他撑起了整部电影的笑点和泪点。影片在搞笑的同时,也传递了关于梦想、坚持和勇气的正能量。

如果你想找一部能让你从头笑到尾,同时又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感动的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证明了,即便是改编作品,只要用心制作,同样能够在中国电影市场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并赢得观众的喜爱。这部电影更像是对所有怀揣梦想,却在现实中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一次致敬,他们或许没有光鲜的外表,但内心却同样闪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渴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可以把这种片子当成是欧美市场那种小成本的怪兽片、僵尸片、恐怖喜剧片、巨兽电影来看,比如什么《惊声尖笑》、《六头鲨》、《XX巨鳄》、《食人鱼》等等。

你要真想挑毛病,从剧情、人设到妆造、布景,这类电影就没有多少没毛病的地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你叫他烂片也不算过分。

但如果说不看这些,就当个乐子去看,倒也不算是个差的选择。

就像开头说到的那些片子,很多甚至都可以归结为烂片的范围,但其实它们的票房都还不错,很多人看这类电影的时候,也是一边吐槽一边笑着看,也还是挺解压的。

就我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情况来说,整场看下来,观众的笑声几乎没断,并且在散场后也没听到多少人说烂。

这类影片存在的意义就是这样,不好,但能给人个乐子。

这看起来不算是个高要求,但实际上绝大多数电影,都是既不好看,也不能给人乐子。

user avatar

买了三张票,笑死我了特么的,就是开头枪毙军官那块我还是喜欢预告片那个版本,正式上映这个版本笑不出来。

然后就是笑了一路。

md无实物表演那段我根本停不下来。绝了艹,绝了。

陈明昊是真的帅,演技是真的好,不愧是话剧的,每一次扬眉都是戏。我看这个电影的一个原因就是我看《扬名立万》陈明昊的表演没有看够,想要继续看。我特么这辈子能留出这种胡子嘛....

马丽的确不契合整部电影,换成张小斐可能会好一点。

user avatar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看的我也不太冷静。

坦白说,故事一开始,我立刻意识到,它是根据日本电影《魔幻时刻》改编,因为我很喜欢那部电影的编剧三谷幸喜,所以对那部电影也算比较熟悉,那部电影的风格是一种老派的浪漫加一些日式冷峻的幽默风格,有趣的时候是真的有趣,但有些时候也很无聊,在三谷幸喜的所有作品中,并不算是特别出色的那个。

但是这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与原版的风格却是截然不同,他几乎只是借用了原版的一个点子和外壳,对整个故事进行了彻底的中国化改编,里面的所有设计布景都是如此别具匠心,所有的人物表演都是如此丝滑妥帖,所有故事都是如此的直入人心,又代入感十足,看来实在是享受无比。

尤其是其中的搞笑元素,让人最是惊喜,它完美的将这个荒诞故事设定和开心麻花式的喜剧元素结合起来,还别出心裁,实现了打破第四堵墙的效果,让每一场表演都有着无限的层次感。

这有点像是反映二战的电影《美丽人生》当中,父亲为了保护儿子的童心,让儿子以为集中营只是个游乐场,而刻意地利用自己的“表演”让所有场景孩子的眼中有了另一种解释,这样在观众的角度,同样的一个画面,在父亲心中是一种意思,在党卫军眼里是一种样子,在孩子心中又成了另一种意味,而这,就会引发观众的无限感慨,让电影充满了现实和艺术穿插交迭的无穷魅力。

接下来的内容剧透预警!如果您不想被剧透,那么强烈推荐您先去看了电影,再看影评。

这部电影也是同样,当观众们看着魏成功所扮演的杀手卡尔走进黑道的包围当中,搞怪耍宝大出风头,我们一方面很明白这是因为演员魏成功作为一个龙套演员,好不容易得到了男一号的角色,他激动不已,才会有这样癫狂的表现,这正好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好演员,跑那么多年龙套也不算冤枉。

可另一方面,这样癫狂的举止却又阴差阳错的产生了极强的震慑效果,让原本十分怀疑其身份的黑道老大被他这一套乱拳打得分不清东南西北,糊里糊涂就认同了他,如此,反倒让故事极为合理地推进了下去。

而在此之后,观众们原本以为,这场戏虽然可以持续下去,但也顶多是这两方糊涂蛋的博弈,却没想到,二把手经过与他多次接触并且跟踪调查,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这让故事撕下了那层喜剧轻松的面纱,露出了现实狰狞的一面,这原本可能冲淡喜剧的氛围,但开心麻花却用着十足的温情化解了这一段尴尬,反倒借此推进了男女主的感情。

这一段女主侧隐之心大起,想要救助男主的行为,在男主的角度看来,却是否定了他的价值,观众们此时又在心中同时体会着两方的百味杂陈,感慨不减反增。

却没想到,接下来又是一重反转,二把手自称金主“绑架”了导演和演员,这又是在推进情节的同时,给观众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结合我们现实当中艺术被资本绑架的现状,继续加深着人们内心的感慨。

同时矛盾也在暗处进一步激化,二把手透露出了他的野心,他想利用男主这个糊涂蛋,这也同时解释了男主这个千疮百孔的身份为何没有暴露,剧情的进展也由此更加顺理成章。

然后就到了最精彩的一段,牌局。

其实这时“导演”已经变成了二把手。“导演”一直是这场“戏”里唯一一个明白人,在之前“导演”是女主弟弟的时候,他似乎只是个负责喊“咔”的人物,但是在牌局这一场,“导演”进入了“戏”中,他牌卓上焦急的等待着他安排的“杀手”,而观众们也焦急的期待着,男主会如何靠他那一套奇怪的操作化险为夷?

男主果然来了,也果然做出了奇怪的操作,一切看起来依旧是前期那样的搞笑和荒唐,然而随着他掏出一把枪,子弹射向黑帮老大,一切华丽的,虚假的,精彩的,浪漫的,戏剧化的美丽谎言,霎时间土崩瓦解,无论男主还是我们这些观众,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现实彻底吞没了梦想,男主被扔进了土坑,不但失去了他的艺术,也即将失去他的生命。最终,是靠女主献身二把手,才救了他的这一条小命,他的尊严被踩到脚底,被所有人当成了一个大笑话,狼狈的离开了这个不属于他的片场。

他不知所措,更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颓废不已,继续回去当他那个社会底层的龙套,甚至连龙套都当得不如过去,却发现当年那一段短暂虚假的拍摄,给他带来了真正的机会,他突然意识到,电影并不是如此无力的东西,他的演员身份也不一定就比不过杀手。

如今他的恩人们还深陷险境,他也并非真的无能为力,即便他不是杀手,可他却是个电影人,而他所信仰的电影,其实拥有无限的力量。

​他借助电影的布景,借助演技,借助剧本,欺骗了这一群穷凶极恶的黑道打手,兵不血刃将女主和导演救了出来,最后又依靠着道具手榴弹抢得时机,揭发了二把手的背叛行为,让他陷入四面楚歌。

到这一刻,哪怕后来一把手不回来,二把手也已经死定了。

他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龙套演员,仅仅凭借着电影的力量,却能够影响现实,改变现实,他的梦想真正照进了现实,他得到了他的投资人,也最终抱得美人归。

这是电影人最浪漫的梦想,也是电影最强大的力量。

而这部宣发一般,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开心麻花的边角料电影,却很可能真的成为这个春节档的那一匹黑马,因为人们去观看电影,很多还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在观看这部电影期间,电影院里笑声不断,如此良好的观影氛围,真的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了。


另外,关于它和日本原版的《魔幻时刻》的异同,简单来说,虽然这部电影确实是根据原版改编,但是人物关系和表演细节都完全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整个故事的气氛,一个是现实向,一个是浪漫的戏剧氛围,绝对是后者看起来更享受。

而且日版的故事仔细探究的话,会发现其中有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表演也相当混乱,并没有刻意的做出打破第四堵墙的行为,最后的表演也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并没有国产版的核心那么明确,逻辑那么分明。

真要对这个设计感兴趣的话,我还是更推荐国产版,这也是少见的国产翻拍比原作要精彩的影片,原版真的是,我作为三谷和深津绘里的老粉,看的过程中都好几次差点睡过去,可见光有好的故事,没有好的实现,也是不行的啊。


公众号《携月观影》往期文章:

评《第十一回》——开头原来是结尾 局外人才是戏中人

《温暖的抱抱》——藏在色彩中的巧思和温暖

《钢铁侠》真正讲述的 其实是一个“齐天大圣”的故事

谈谈中国翻拍版《门锁》相对于韩国原版电影的异同和优劣

《灵媒》——逻辑暴死的伪氛围型恐怖片

user avatar

我愿称之为《魏翔的奇妙冒险——黄金之风》。

作为一部春节档电影,它算合格的了。

至少我前半段笑得肚子疼,后半段略有些垮,但是哪怕有煽情桥段,后面也会跟上一个笑点。

还有很多经典电影梗也get到不少。

至于很多人说毫无逻辑,剧情尴尬之类的,说实话我倒是没那么在乎。

大过年的,看个电影,实在是不想那么苦大仇深,被春晚恶心之后,再去电影院里被煽情抹眼泪我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累了。

而如今,春节档这么多电影,就这一部喜剧片,这到底是为什么啊!过年都不让多乐呵乐呵,为什么才一部喜剧?除了这个,其他的基本上少有带喜剧元素的。

平日里看电影总是会关注各种立意,主题,逻辑乱七八糟的,说实话很久没有这样不带脑子看一部放声大笑的电影了,管他丫的那么多干什么啊朋友们,生活已经够累的了!还搁这玩深刻,玩立意,玩教育意义,拜托了,这不是春节档喜剧该干的事情啊!!!

作为一个喜剧片,没有屎尿屁梗,没有黄段子,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笑点密集,有起有伏,也没有什么看不懂的点,说实话,现在找一个能让人爆笑的电影都难,所以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当然,唯一让人感到不爽的就是票价了吧。

user avatar

一部和春晚节目完全相反的作品。

春晚节目结合时事,这片完全虚构架空,故事发生在时代不明的一个临海的影视城;春晚节目主题明确强行升华主题,这片完全不上价值,导演似乎没什么想表达的;春晚不好笑,这片只剩下好笑了。

就故事性打分,最多7分了,但演员的表现完全可以再加1分。魏翔的表演太精彩了,不仅驾驭了丰富的面部表演,还能瞬间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表演风格在欧美喜剧挺常见,但国产大荧幕能运用得这么炉火纯青的,目前只见过魏翔(张子栋也有这个潜力),黄才伦发挥也还可以,就是马丽感觉不太进状态啊,这是跑得剧组太多了,疲劳了?

user avatar

泻药,作为这部戏的编剧和导演,无论怎么评价都属于王婆卖瓜,所以我想着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讲讲这部戏后背的故事。

背后的故事。

2016年,我揣着在老家赚的三万块来到北京,两眼一抹黑,谁都不认识。恰逢一个给电视剧组写剧本的机会,我意外从话剧舞台辗转进入了影视行业。


经过两年的拼搏和奋斗,成功负债好几十万。


那时候我迷茫的就像临近冬天的蚊子,吃又吃不着,跑又跑不掉。就在这个时候,仰仗着我在喜剧综艺节目里面写小品的经历,我认识了魏翔。


接下来就是一段没羞没臊的合作生涯,我们共同经历了快乐,经历了诋毁,哥俩有彻夜长谈,有把酒言欢,也有因为一部好电影痛哭流涕的羞耻岁月,回过头来想,那些时候大抵都是为了这部电影在默默做着准备。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魔幻时刻》的时候,属实被惊艳到了,它活泼,搞笑,又带着讽刺和戏谑。决定改编她之前,我和翔哥还有西虹市的乐斌总开了个小会,认真分析改编难度和未来会呈现出来的大概样子,最终决定硬啃这块老骨头。Ps:我这人一直挺狗,热情又奔放。


接下来的三年,我就扑在了这一件事儿上,前一年每次修改还标一个版本号,到后来,版本号都记不清楚了,反正就是改改改。


说真的,改编翻拍这件事情,要比原创一个故事难得多。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原作和改编作品的比较,原作是上古神作,我们是电影新人,这种难度堪比你买了武林盟主的剑谱,训练三年就要和他登台比剑。第二个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本土化,让大多数观众看得懂看得爽。所以,我们保留了核心创意,修改了人物关系,重新梳理了故事走向,在严格的制约下自由飞翔了一回。


在闫非大魔二位监制的严格要求下,从春天到冬天,再到春天,又到冬天。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疫情来袭,我们终于做好了准备工作,决定开机。

拍摄过程艰苦且顺利,一次次的调整,一次次的磨合,在无数人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在开机89天后,完成了所有的拍摄。


到了电影后期,一种深深的乏力感再次涌了上来,我和绝大多数观众一样,只看过,没拍过,纷繁复杂的后期工作开始后,我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剪辑,视效,动效,调色,包装,我只能是边学边做,凭着虎了吧唧的劲头,走到了最后。

其实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设,在强手如林的春节档,我们这部小片必定是最不被看好的一部。等待上映的日子里,我的心情每天都像在坐过山车,忽上忽下。


直到有一天和监制聊天,他们告诉我,现在不被看好也许是个好事儿,可以降低大家对影片的预期,到时候咱们逆风迎战,多过瘾。


这个说法一下点醒了我,仔细想想,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哪次不是不被看好,哪次不是迎难而上,哪次不是逆风迎战?(在游戏里不是,逆风就是被按地摩擦)


七八岁时家里亲戚就说这个孩子,将来肯定啥也不是。高中时,班主任说邢文雄你将来要能考上大学,我倒立从班级走到学校门口。排话剧时,我自己投资自己写剧本自己排,还被人说我们是瞎胡闹穷欢乐草台班子。


作为这个春节档最不应该有包袱但是电影里可能最有包袱儿的新人,我早已经把自己完完全全的交待给了电影,交待给了观众。是死是活,咱拼一把!


映会的第一天,我和翔哥坐在影院的最后一排,看着所有观众哈哈大笑,我们俩人手拉手默默流泪。不敢哭出声,怕影响观众观影。

最近这些日子,大家关于这部电影说的每句话我都看到了,有期待,有唱衰,有喜欢,有批评,我都一并接收。也一定会认真听取建议,如果有机会再拍电影,你们一定会看到我们的进步。

后背的故事说完了,第一次拍戏,还有很多难忘的小事儿,有机会还会和大家一一分享。

最后回到主题,我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因为我无法客观的评价这部影片,所以我给它换了个标题。

你如何评价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

我的回答是:棒极了!

user avatar

这部电影我实在写不出不剧透的影评,所以就不评了。只能说,演过戏的人和没演过戏的人、演过主角的人和一直跑龙套的人,看这部电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另外那个意大利老头挺帅的

user avatar

怎么说呢。

基本上跟刘德华肖央同样是改编的那部电影差不多的水平。

烂片到不至于,但是绝对也不算什么好电影。

不过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打着某IP名号的电影只怕一大半是烂片,就这还有粉丝?这是什么心态?Masochism?

user avatar

一部很好的作品,是我向家里安利三谷幸喜的绝佳机会。

user avatar

去年一整年,没看到这么好笑的片子……

大过年的,能让大家乐一乐,功德无量。

大过年的,电影不给人添堵,简直是积德行善了。

我是真不明白,为啥有电影人拍了片子,以给人添堵为目标,不给观众添堵,他们就不痛快。

同行对比

杀手真难得……

刚看,一家子人去的,满场爆满,笑声不断……

真的够了,不能要求更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