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银魂里的支那是代指中国吗? 翻译组这么翻译是否正确?

回答
关于《银魂》中“支那”一词的翻译,以及翻译组是否正确的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因为它涉及到历史语境、词语的演变以及翻译的原则。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支那”这个词的历史和含义。

“支那”这个词在古代并非一个贬义词,它起源于梵语的“Cīna”(चीन),最早可能指的是“秦”这个朝代,或者泛指中国这个区域。在历史上,很多外国语言中对中国的称呼都源于此,例如英语的“China”、法语的“Chine”等等。在早期,日本人也使用“支那”来指代中国,这在当时并没有强烈的贬低意味,更多的是一种地理或文化上的指代。

然而,事情的关键在于词语的感情色彩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在近代,尤其是在2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支那”这个词逐渐被赋予了强烈的侮辱性和歧视性色彩。日本人用“支那”来称呼中国,并将其与“东亚病夫”等词语联系起来,以此来贬低和矮化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尊严。因此,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支那”成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词语,尤其在中国人的视角看来。

现在,回到《银魂》这部作品。

《银魂》是一部以架空历史的江户时代末期为背景的搞笑漫画,但其中也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对日本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影射和戏仿。在《银魂》的漫画原作中,有时会出现直接使用“支那”一词的情况。

那么,翻译组将其翻译成代指中国是否正确?

这就要看翻译组的具体操作和当时的语境了。

1. 如果原作确实使用了“支那”,且翻译组直接音译或意译为“中国”: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是可以的。 因为“支那”在字面上确实是指代中国的古称。
但从情感色彩和历史负面性来说,可能存在争议。 如果翻译组完全忽略了“支那”一词在近代被赋予的贬义色彩,只是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现代的“中国”,那么可能会让日本观众理解的语境与中国观众的理解产生偏差。

2. 翻译组的目的是什么?
忠实还原原作的词语使用: 有些翻译组会坚持“忠实”原则,认为原作用了什么词,就应该在翻译中有所体现,即使这个词在目标语境下可能带有负面色彩。他们可能会选择在译注中解释“支那”的历史背景和含义,以避免误解。
避免引起不适和冲突: 另一些翻译组则会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感受,特别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支那”一词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可能会选择更中性的词语来替代,比如直接使用“中国”,或者在某些特定语境下使用更委婉的说法。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和观众的不适感。

翻译组这么翻译是否“正确”?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和策略的结合。

从历史准确性角度看: 如果原作中确实出现了“支那”,并且翻译组将其对应回现代的“中国”,那么从词源学和地理学意义上讲,是可以理解的。
从文化敏感性和读者体验角度看: 如果是为了避免引起中国读者的不适和误解,而选择更中性的“中国”来替代,那么这种翻译策略也是可以理解和被支持的。尤其是在动漫翻译中,很多时候会考虑到目标市场的接受度。
最佳实践可能是: 在不影响作品核心表达的情况下,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语境和词语使用,并通过译注等方式补充必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例如,如果原作中的“支那”用法,确实是为了影射历史上的某种情绪或特定语境,那么直接替换成“中国”可能会丢失一部分原作的微妙之处。但如果它仅仅是一个泛指,并且在作品中没有特别的强调其负面性,那么翻译成“中国”也是一种可接受的处理。

详细来说,翻译组在处理这类敏感词汇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点:

原文的语境: 作者使用“支那”时,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仅仅作为地理名称,还是带有嘲讽、贬低,或者是历史还原?《银魂》的风格常常是戏谑和颠覆性的,可能会通过对一些历史词汇的运用,来达到某种讽刺效果。
目标受众的认知: 中国观众对于“支那”这个词的认知,与日本观众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翻译组需要权衡是否要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而牺牲掉原文的一些信息。
翻译的“信、达、雅”原则: “信”是忠实于原文,“达”是通顺易懂,“雅”是优雅得体。在处理敏感词汇时,这三者之间有时会产生矛盾。
作品的整体风格: 《银魂》本身就充满着对日本社会的解构和戏仿。如果作品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历史反思或颠覆意味,那么翻译组可能会更倾向于保留一些原作的微妙之处,并辅以解释。

总结来说:

“支那”这个词在历史上是一个词源上的中国代称,但在近代被赋予了强烈的贬义色彩。翻译组将其翻译成代指中国,在字面上可以说是“正确”的。然而,是否“恰当”和“完美”,则取决于翻译组在处理这一词汇时,如何平衡原作的语境、词语的历史负面性以及目标受众的文化敏感度。

很多有责任感的翻译组会选择一种折衷的方式:如果原作中“支那”的用法,明显是为了表达某种负面情绪或具有歧视性,翻译组可能会选择更中性的“中国”来替代,并可能在评论区或译注中解释原文为何使用“支那”以及其历史含义,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同时又不完全丢失原作的某些信息。

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翻译组这么翻译就是“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这更多的是一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和权衡。了解词语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是理解和评价翻译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结论:是湾湾翻译夹带私货。原作者并没有这个用意。


看到有朋友贴了原漫画了我就直接以这个为基础给大家简单说一下。

原文是『チャイナ娘』。

日语里的チャイナ是用于表示中国的另一种说法。意即China的转写,只是读音不是『中国(ちゅうごく,chuugoku)』,仅此而已。

本身这个词在日语里的应用非常广泛,且很中性。在这两年用得最多的是对旗袍的称呼,也就是神乐的衣服。

旗袍在日本最应用广泛的称呼就是『チャイナドレス』或者チャイナ服。

而日本人认识这个衣服最早的角色之一一般是这个:

哦不对,上错图了,不是成龙大哥,是他cos的角色:

街霸里的春丽。

包括你们最喜欢迫害的yaranaika的原版op里也有,表现异国风情的中国=旗袍=china dress 的表现。


因此,作为在日常生活和很多文艺作品里登场,且没有任何歧视意义的china dress,即使用延伸意义来表述神乐是个china妹,也没有其他的意思。

正确的翻译可以是:『中华娘』『中华妹』。因为此处的china可以不止是指大陆,也可以是日语语境里对整体华人的泛指。


但无论任何解释,「チャイナ娘」都不可能是『支那』的意思。

建议把翻译人员拖出去打死……

user avatar

这老问题还能给挖出来,这是要再蹭一波b站上架银魂的热度?

那是China,不是shina,,,只有可能是翻译有问题

user avatar

原文:チャイナ

英译:China

中译:中国

举例:チャイナドレス=China dress=中国服饰 チャイナタウン=China town=唐人街

台译:支那

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说起来港台人对中国的审查制度和反辱华风气是很了解的,之前hk事件的时候就发生了把中国某些手游和某些言论组合在一起的p图。说到底这个制度和反辱华情绪本身就是很大的漏洞,经常被人利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