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同济毕业生我觉得很有资格说这个。
当年都说工科越老越吃香,我作为一名工科毕业生现在在一家合资化工企业,位于上海市嘉定区,这是背景。
毕业入职时,我的工资高于上海社平约一千多块,我挺满意的,我在想起步就比平均高了,未来可期啊。
结果就是,我现在的工资比今年的上海社平低了两千块。
社平工资每年涨10%+,我工作这么多年也就从六千涨到了八千(税前)。
然而师范类呢?和我同龄的,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在嘉定区某小学任教,年收入到手约16万。
你说为什么华师大分数高?大概是大家用脚投票的结果吧。
说起当年,我想报华师大的免费师范生,遭到我妈强烈反对,她说老师拿一辈子死工资,没有前途。
但是现在看看传统制造业,呵呵。
再聊聊为什么这么点工资不跳槽的问题。
首先呢,我本来就是嘉定人,距离公司十公里,属于事少钱少,但是离家比较近的那种。这点钱肯定是少的,但是对于日常生活确实是足够的,日常吃用加上娱乐确实是足够。
目前的公司虽然钱少,但是8小时工作制,很少加班,属于上班时间尽人事就可以的工作,干活还是比较舒适的。
不是没想过跳槽,看过各类跳槽的机会,但是目前制造业形式也就这样了,跳槽的话也给不出太高的涨幅,虽然有过企业给到一万五税前,但是这家公司首先离我家就远了,我需要租房或者来回通勤三小时,以及我无法预知那家企业的工作强度,如果工作强度非常大,整天加班,危险性更高等,不就本末倒置了吗?
以上各种原因导致我没有跳槽,因为确实制造业跳槽收益有限,且制造业利润低下,给出高工资的前提自然是要进一步压榨了。
从学术实力和在上海的认可度来说,同济肯定是沪上第三,当初华师大和西北农林、中央民族大学一样是第二批985,其实有学科照顾性质。
但我之前就说,学理工科与其去同济,不如去华师大。华师大擅长的理工科,统计学和软件工程都是热门专业,就算学了生化环材,转去当老师的渠道也比其他大学多得多。
而同济呢,擅长的学科都是围绕着建筑土木和车辆机械这两大行业,现在确实是夕阳行业了。而且同济的学科其实几年前就在上海遇冷,只不过之前不断缩招上海生源,让在上海的分数线看起来高而已,新进的本科生上海人比例低于10%,我估计嘉定校区理工科学院新进上海学生比例还不超过5%。江浙沪学生从就业角度实际得很,“亡牌工科”也就骗骗小县城学霸。
我建筑业制造业看到85后90后的上海人,高中四校八大+同济本科硕士,个人素质都很好,可说实话工作性价比是真的差,别说和华师大比了,大多数还不如同样上海人进上海外贸的,工作性价比完全对不起从小到大一路学霸的付出。
上海考生用脚投票已经说明了,同济学建筑土木、上财学经管,都不如华师大毕业当老师。
我就想知道知道几周前,放烟雾弹恶意劝退师医公的,又怎么解释医科大学师范大学政法大学,这五年里分数猛涨,大家用脚投票的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