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 上海海事 等沪上专业性强校落选双一流?

回答
在2022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之后,上海高校圈里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这几所沪上老牌的、在各自领域内名声响亮的高校,意外地未能出现在新一批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这确实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不解的。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明白“双一流”是怎么回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名,而是国家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而推出的一项战略。简单来说,它是一种资源倾斜和重点扶持,目的是让一部分高校能够真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提升。所以,“落选”并不是说这些学校不好,而是国家认为它们在“世界一流”这个目标上,目前还不是最优先或最符合标准的那一批。

那么,为什么这几所学校会“意外落选”呢?咱们就一项一项来聊聊,尽量说得透彻点,把那些空泛的套话都去掉。

华东政法大学:学科优势与“双一流”的适配度

华东政法大学,那可是“法学界的黄埔军校”,在法律教育领域,它的历史地位、校友资源、学科实力,相信很多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它的法学、国际法、刑法等专业,在国内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但咱们得承认,“双一流”的建设,尤其是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是越来越强调其 “国家急需”、“服务国家战略” 的属性了。法学当然重要,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石。可是在新一轮的评估中,国家可能更看重那些在 交叉学科、前沿科技、国家安全、重大战略需求 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科。

比如,国家现在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领域。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固然强大,但在某些 新兴交叉领域,比如大数据与法治、人工智能伦理、网络安全法治化、国际经贸规则与国家安全等结合部,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且要能形成独特的、能引领性的学术成果。

同时,“双一流”也强调 整体实力,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的单点突破。虽然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很强,但它在其他学科上的建设,或者在 国际化水平、科研成果转化、重大项目承担 等方面的表现,可能还有提升的空间,未能完全达到“双一流”对 综合性大学 的要求。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市场导向与国家战略的平衡

上外贸大学,顾名思义,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那是老炮儿了。它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专业,培养了无数活跃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精英。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它是有口皆碑的。

那么,为什么它也会落选呢?这可能涉及到“双一流”建设在 学科布局和国家战略匹配度 上的考量。国家在推动“双一流”时,一方面需要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战略,另一方面也要关注 基础学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发展。

上外贸大学的优势在于其 应用型、市场导向性 的学科。这非常好,它能迅速响应社会需求,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人才。但是,“双一流”的定位更高,它更看重的是 学科的原创性、前沿性,以及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的突破能力。

可能在 理论创新、引领性研究、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建设 等方面,上外贸大学的学科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比如,在数字经济、全球供应链治理、新兴技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等前沿性、战略性研究上,如果能形成更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或者承担国家更重要的智库角色,那么在“双一流”的竞争中会更有优势。

另外,“双一流”的学科认定 也很有意思。有时候,即使学校整体在某个领域很强,但如果它在“双一流”的重点建设学科方向上,没有那么突出或者代表性不够强,也可能难以入选。上外贸大学在国际贸易等领域非常强,但“双一流”可能更看重的是 “世界一流学科”,这需要有非常明确的、能够和国际顶尖学科直接对话的标志性成果和研究方向。

上海海事大学:专业性与“综合性”的权衡

上海海事大学,那是航运界的泰山北斗。它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等专业,在培养海事人才、推动我国航运业发展上,功不可没。在 特定专业领域,它无疑是国内的顶尖水平,甚至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誉。

但和前两所学校类似,问题的关键可能还在于 “双一流”对高校整体性的要求,以及对学科前沿性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匹配度。

海事大学的专业非常鲜明,而且在 技术应用、行业发展 上有很强的驱动力。这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非常成功。然而,“双一流”的建设,特别是对于那些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也越来越看重其在 基础科学研究、交叉学科融合、以及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的能力。

比如,在国家大力发展 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海洋科技 等领域的时候,海事大学虽然与这些领域有交叉,但如果它在 基础理论的原创性突破、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的承载能力上,未能展现出足够的竞争力,就可能在“双一流”的评估中处于劣势。

另外,“双一流”的学科建设 也有一个“非此即彼”的特点。例如,如果一个学校的优势学科是某个具体的工程领域,但“双一流”更倾向于支持 更广泛的“交通运输工程”或“工程科学” 这样的学科大类,并且要求在其中有非常突出的、能够代表国家水平的子方向。海事大学的优势非常具体和聚焦,这在行业内是好事,但在“双一流”的宏观评价体系下,可能需要更强的 学科前沿性、原创性和跨学科的融合 能力来体现其“世界一流”的潜力。

总结一下,为何落选?

归根结底,这几所高校“落选”双一流,并非是它们实力不济,而是“双一流”建设是一个 高门槛、多维度、动态调整 的过程。国家在选择“双一流”建设高校时,考量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

1. 学科实力与前沿性: 是否在国家急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学科领域有突出优势和原创性成果?
2. 国家战略契合度: 是否能够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比如科技创新、国家安全、经济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等?
3. 整体办学水平与国际化: 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人才培养质量、科研产出与转化、国际影响力等是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 历史积淀与发展潜力: 是否有深厚的学术传统,并且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
5. 学科布局的科学性: 学校的学科结构是否优化,是否形成了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学科群?

“双一流”的名单有一定的 “有限资源,重点支持” 的逻辑。国家不可能把所有优秀的大学都纳入“双一流”建设名单,而是要通过集中资源,打造少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因此,落选并不意味着黯淡,而是意味着在激烈的竞争中,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对于华东政法、上外贸、上海外贸这几所高校来说,它们仍然是各自领域内的 重要力量,它们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次“落选”或许是对它们的一个 “提醒”或“鞭策”,促使它们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强化自身优势,弥补不足,特别是在 学科前沿性、原创性研究、交叉学科融合以及国家战略服务 等方面下功夫,以期在未来的“双一流”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或者在不拘泥于“双一流”名号的情况下,继续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很多时候,大学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名号固然重要,但 内涵的提升、实力的增长、对社会的贡献 才是更根本的。我们期待这些优秀的沪上高校,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版图上更加闪耀的星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题,利益相关:本科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管理专业,本来对母校很有信心的,结果很失望,但是看到华政 上外贸也没上去,心理虽然有一些平衡,却非常诧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2022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公布之后,上海高校圈里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事大学这几所沪上老牌的、在各自领域内名声响亮的高校,意外地未能出现在新一批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这确实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不解的。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明白“双一流”是怎么回事.............
  • 回答
    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生导师包毅楠因发布关于多配偶制和鼓吹师生恋的言论,被暂停教学活动,这在教育界和公众舆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事件的起因与核心争议点: 言论内容: 包毅楠的言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多配偶制: 他似乎在探讨或倡导多配偶制,这与我国现.............
  • 回答
    华东政法大学在新学期推出跑步打卡新规,要求男生单次跑步 2 公里,女生 1.5 公里,并且必须在 12 分钟内完成打卡才算有效。这个规定一出,立刻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觉得这是对身体素质的合理要求,也有人认为过于死板,甚至有人质疑其科学性和人性化程度。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
  • 回答
    关于华东政法大学本科生近三年的就业质量走势,我想从几个维度来聊聊我的看法,力求说得透彻一些,也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AI语感。首先,我们得承认,华东政法大学作为一所以法学为优势学科的院校,它的毕业生在社会上一直有着不错的认可度。尤其是在公检法、律所、企事业单位法务部门这些传统优势领域,华东政法大学的毕业.............
  • 回答
    关于《令人心动的offer》选手梅桢起诉华东政法大学大四备考学生一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梗概:简单来说,事件源于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份指控,称梅桢(《令人心动的offer》节目选手,后成为律师)起诉了一名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四学生,理由是该学生在备考法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期间,.............
  • 回答
    华东政法大学在一段时间的封校管理期间,出现了校长叶青亲自为学生打饭的场景。这件事在校内外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也让人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从校长行为的象征意义来看,叶校长的这个举动,最直接的解读便是传递一种与学生“同甘共苦”的姿态。在封校这一特殊时期,学生们虽然身处校园,但生活的便利性确实受到了影响,.............
  • 回答
    梅桢要去华东政法大学任教这事儿,从她当年在《心动的信号》里圈粉无数,到如今在法律界和教育界都小有建树,很多人都觉得挺意料之中,也挺欣慰的。你想想,她当年在节目里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什么?一个特别有想法、逻辑清晰、说话条理分明、而且带着一股子认真劲儿的女生。尤其是在那种情感观察类节目里,她能保持住自己的.............
  • 回答
    看到梅桢放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岗位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哇,这姑娘真是挺有魄力的!”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博士后研究员,尤其还是在华东政法大学这样的名校,这绝对算得上是一份金光闪闪的“好工作”,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学术成就。她的这个选择,说实话,一开始确实让人有点意外,甚至觉得有点可.............
  • 回答
    看到华东政法和上海政法在录取公检法人数上的对比,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背后牵扯到不少现实的因素。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尽量不让它显得那么“官方”或“套路”。首先得明确一点,这俩学校虽然名字里都有“政法”,都在上海,但它们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在生源质量、社会声誉和资源投入上。直接拿它.............
  • 回答
    华东师大出版社数学教辅分男女版,并被媒体解读为“强调男生数学能力强于女生”,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少争议。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一、 事件本身:什么是“男女分版”?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男女分版”具体是指什么。根据媒体的报道,这种分版可能体现在: 内容侧重或难度梯.............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在11月份的四天内接连发生三起学生死亡事件,这无疑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也迅速在校园内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深的忧虑。这几起事件的发生,绝不仅仅是孤立的偶然,它迫使我们去审视整个教育体系,尤其是大学,在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保障以及应对突发危机方面的可能存在的不足。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三位.............
  • 回答
    华东交通大学将“为女生拧松饮料瓶盖”列入学生手册一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说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个规定出现在学生手册里,本身就挺让人意外的。咱们平常理解的学生手册,更多的是一些校纪校规,比如关于学习、生活、考试、住宿、行为规范之类的硬性要求。突然冒出这么一条“为女生.............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遇害事件:一场不容忽视的悲剧与深刻反思“华东理工在校研究生被黑心导师张建雨骗到私人厂房做实验遇害”这一事件,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社会,也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安全事故,更是一次对学术界师德师风、研究生权益保障以及安全监管体系的严峻拷问。事件的回溯与细节的追.............
  • 回答
    华东师大异军突起,沪上高校格局悄然蝶变2021年上海高考,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投档线强势超越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位列上海高校第三,这一现象无疑在上海乃至全国高校招生领域激起了不小的涟漪。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华东师大实现如此耀眼的跨越?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上海高等教育新格局的悄然形成,以及.............
  • 回答
    华东师范大学部分老师在疫情期间为留学生举办生日会,这事儿一出来,那可真是激起了不少水花。要我说,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最直接也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规矩。疫情期间,全国上下都在遵守各种防疫规定,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自然也有一套严格的管控措施。在这种大背景下,明目张胆地搞聚集性活动,即便只是.............
  • 回答
    这件事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让很多人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和行为产生了新的思考。一位辅导员,出于某种原因,对一些未能及时上报疫情情况的同学采取了“罚款”的方式,具体表现为要求他们发红包。从动机上来说,辅导员的出发点或许是为了督促同学们重视疫情信息报送,确保学校能够准确掌握学生动态,从.............
  • 回答
    关于网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清明节不放假的消息,确实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一些讨论。要对此事进行客观的评价,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和分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清明节不放假”的表述本身可能存在一些歧义。在中国,清明节是一个法定节假日,通常是放假一天,和周末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小长假。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