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今后5年,无锡必须习惯于被几个省会城市一个个超过的过程了,今年,GDP排在13,但5年后,排名大概能够稳定在18到20左右吧。2019年GDP,宁波反超;后面的郑州、长沙步步紧逼;而合肥、西安、福州、济南等省会,估计也就3-5年左右。甚至南通,沪通大桥通车之后,抱着上海这根大腿,都很可能5年左右超过无锡。至于南京,真的是落下容易赶超难了……
坐标无锡,我也很喜欢这座城市。作为一个地级市,无锡的制造业真的非常非常强大,考虑人均GDP还超过苏州,在现有各种资源禀赋下,无锡已经做的非常好。今后必然面临步子逐渐放慢的状况,没有政策倾斜的情况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真的难之又难。
无锡的面积太小,4000多平方公里,与很多城市动不动8000-1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比,可开发面积严重不足,这严重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这10多年,无锡的人口吸引力太弱了,每年2万左右的常住人口增量,甚至不足以弥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年龄人口缺失。最新的19年的数据,常住人口增加1.7万人,主要城市中排名24,仅优于沈阳、北京。最本质的原因,是经济结构偏低端、工资水平较低,吸引不了人的聚集——工资到位,全部干废——但是,现实中众多的小微企业给不起高工资。
而19年人口数据反应的一个更严峻的情况是,除了南京人口增量勉勉强强,杭州、宁波、中部省会和珠三角城市群正吸引大量人口,苏南貌似已经失去了人口吸引力……目前的各市竞争格局,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未来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多余的话就不说了。
产业发展上,无锡的制造业规模,发展已接近一个地级市的顶峰。无锡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是无锡制造业的基础,但也限制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今后能在结构上调整都很困难——无法吸引足够高层次的人次,往高科技产业的转型会很难,毕竟,高科技不是人人都会的,小老板们的能力不足以顺利完成转型。至于让这些小老板们高薪聘请人才转型高科技?拜托,人家冒这么大风险投资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怎么看怎么不靠谱,还不如多买几套房省心。所以,这些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南京把距离越拉越远。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宁波、长沙、郑州、西安、合肥、青岛、济南这样的城市赶超或逼近。
评论里满是关于南通是否有可能赶超的争论,看来大家对几个省会城市的潜力没太大争议。单独解释一下南通的问题:
随着沪通大桥通车、南通西站启用,“临江临海临上海“的“难通”变成“通江通海通上海“的南通,地理上的优越条件会得到充分发挥,南通在区位上对上海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承接力将仅次于苏州。而且,南通有省内极少的深水港这一宝贵资源,非常适合承接上海的一些中低端制造业,这几年省里的政策扶持也很大。
整理了一下13年以来两市GDP的比较。13-15年,因为关停污染企业,两市的差距是快速拉近的。16-18年差距又快速拉大,因为这三年,无锡终于祭出了房地产大法。但2019年开始,因为房价已经够高、盘子又足够大,再想拉升已经非常困难,个人明显感觉到无锡房价的涨幅开始趋缓。(从这点推测,大势上,无锡的房价可能已经阶段性趋于顶部了,再上涨的幅度有限,顶多部分板块还有炒概念、升值的潜力。)诡异的是2019年的经济增速,无锡的增速快于南通0.5%,但绝对值是大幅拉近的——”可比价“真的很玄乎。
仅房地产这一块,两市面积的巨大差异,南通就天然处于优势,说白了,就算无锡房地产的红利吃完了,南通还可以吃很久。考虑到沪通大桥开通、自身拥有深水港的地理优势,未来5年会发生什么,真的难说。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大势滔滔,挡不住的。能做的,只能是尽力延缓这一过程。
20.5.16: 另外,评论里老是问我徐州何时超过常州了。徐州2011—2016年GDP都是以微弱优势领先常州的,只是17年开始又被常州反超,这基本也是常州房价疯长的那几年。数据自己去查,懒得贴了。
2020.6.7:记录一下2018年底的一个预测——10年内,无锡会把江阴、宜兴撤县设区,加快内部整合,畅通太湖到长江的经济链条。记得当时和朋友说起这个预测的时候,作为一个“大宜兴”人,他一脸看白痴的表情看着我:“怎么可能!?”
我把这篇分析收到专栏了,希望2028年底,知乎还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