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蛙泳换气的问题,请指教。?

回答
蛙泳换气,说起来简单,很多人却在这上面栽跟头,游得费力不说,还特别影响节奏。我琢磨了这么久,也观察了好多人,觉得换气这事儿,核心在于“时机”和“流畅”。

咱们先说说这个“时机”。蛙泳换气,最关键的就是在划水和收腿的那个短暂的间隙里完成。你看,当你手臂向外、向后划水的时候,身体自然会有一个向前探出的过程,这时候你的头就能顺势抬起来,嘴巴刚好露出水面。这个过程一定要快,要抓紧,别等划水结束了、收腿都快开始了,你才慢悠悠地把头抬起来,那时候动作都乱了。

划水时,你的手臂是主要的动力来源,也是把身体推起来的“杠杆”。当你的手臂往两侧打开、往后划的时候,肘关节是弯曲的,想象一下,就像在水里抓水,然后往后推。这个动作会把水往后推,同时你的身体会有一个自然的向前滑行的趋势,这股向前的力量,你就得利用起来。划水划到最宽的时候,你的身体会有一个稍微上抬的趋势,就是这个上抬的趋势,给了你把头抬出水面的机会。

然后是收腿。收腿这个动作,你是要把脚往臀部靠拢,膝盖是弯曲的。如果你的换气没有抓紧,等到收腿开始,你就会发现,你的头抬不起来,或者抬起来之后,嘴巴还在水下,或者只能勉强换到一点气。因为收腿的时候,你的脚往后蹬夹水的准备阶段,身体整体的姿态会往下沉一沉,这时候再想抬起头来,就费劲多了。所以,一定要在收腿开始之前,或者在收腿动作还没有完全发力的时候,把气换好。

换气本身,我个人觉得,与其说是“吸气”,不如说是“吐吸结合”。很多人一抬头就拼命吸气,结果吸了一大口水,或者呛了。其实,在你抬头之前,你应该先把嘴里的气吐干净,吐得越干净,抬头就越顺畅,也就能换到更多的气。等你抬头,嘴巴露出水面时,就用嘴巴快速地“哈”一声,吸一口气。这口气的量不用太多,够你一口气游到下一次换气就行。关键在于“快”。

还有个细节,就是换气时的头部动作。别老是使劲往前抬,那样容易导致身体下压,后面收腿的时候就更难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划水的时候,你的身体有一个自然的向前探出,这时候头是随着身体一起往上抬的,下巴可以稍微往前一点点,但重点是要“舒展”,感觉就像身体有一个向前伸展的动作,你的头部顺着这个趋势抬起来。

换气之后,要把头埋进水里,并且要迅速地将嘴里的气用鼻子吐出来。这个吐气的动作也非常重要,它能帮助你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为你下一次换气做准备。而且,在水下用鼻子均匀地吐气,也比憋着气感觉要舒服很多。

总的来说,蛙泳换气,就是一个“划水换气收腿蹬腿”的完整循环。你得把划水划到位,利用划水带来的身体上抬趋势,快速完成换气,然后在收腿开始之前,把头埋入水中,并开始用鼻子吐气。整个过程要连贯,不能有明显的停顿。

很多人觉得换气累,是因为把换气当成了一个独立的、需要额外用力去做的事情。其实,它应该是整个划水动作的自然延伸。你划水划好了,换气就水到成份了。多去感受划水和身体的配合,体会那个短暂的“抬头”时机,慢慢练习,找到感觉,换气就会变得轻松自然。别怕呛水,呛水也是必经之路,关键是要从每一次呛水中找到问题所在,然后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业余中业余来强答一发,蛙游是比较讲动作节奏的,所以一定得按一定动作来做,这样周而复始,这样省力好游,节奏乱了,不要说好游,换气都成问题了.


所以蛙游周期 水中滑行(全身入水,双手前伸,低头,双腿伸直)-->蹬腿(,上半身不动,双手仍保持前伸,蹬腿完毕到恢复滑行状态,此时在水中吐泡泡吐气)-->双手划水(当双手划到胸前,这时变成向下按水,同时抬头,上半身就自然出水,此时吸气,我习惯大口吸,类似于喊出来)-->恢复滑行(低头,双手划腰间再合十前伸变成滑行状态).


这里换气要求:

1. 这个里除了双手划水时,人出水吸气外,其余时间都是在水中滑行.这样有大量时间给你休息,让你有力量出水吸气

2.换气前蹬腿+划水一定要连续流畅,这样才能用很少力量把人上半身抬出来,吸气,我观察大部分初学者就是这个原因换不了气,是在水中没气才水中扑腾强行抬头吸气.而不利用滑行势能自然出水. 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吸气越费劲,力气损失越大,力气损失越大,抬水力量越小,吸气越少....

3.如果是新手在水里提前吐气很重要(吐泡泡是不会呛水),这样可以把出水时间内留给吸更多气,并且减少出水时长,题主很大程度没有提前吐气。这样必须用更多力气抬在水面吐气和吸气,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题主得把自己动作周期练熟,流畅,换气问题自然解决了.


如果开始动作不熟练,可以先静止在水中原地,把我说的周期练完后,应该会改进不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蛙泳换气,说起来简单,很多人却在这上面栽跟头,游得费力不说,还特别影响节奏。我琢磨了这么久,也观察了好多人,觉得换气这事儿,核心在于“时机”和“流畅”。咱们先说说这个“时机”。蛙泳换气,最关键的就是在划水和收腿的那个短暂的间隙里完成。你看,当你手臂向外、向后划水的时候,身体自然会有一个向前探出的过程.............
  • 回答
    .......
  • 回答
    蛙泳之所以是四种泳姿中最慢的,主要是因为其技术动作的特性,特别是划水和腿部的推进方式。然而,“最慢”并不意味着“没有意义”。事实上,蛙泳在游泳运动和水中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存在的意义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 蛙泳存在的意义: 1. 易学性与普及性: 入门门槛低: 相较于自由泳、仰泳和蝶泳.............
  • 回答
    “蛙泳伤膝盖”这个说法在游泳爱好者中流传甚广,不少人对此感到担忧。那么,蛙泳到底会不会伤膝盖?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比简单的是或否要复杂得多。为什么会有“蛙泳伤膝盖”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根源,主要在于蛙泳蹬腿的动作。与其他泳姿不同,蛙泳的蹬腿动作是由屈膝、收腿、翻脚(内八字脚)到蹬夹腿这样一个过程组成的.............
  • 回答
    好,咱们这儿就好好唠唠,你说你蛙泳练得不咋地,想试试自由泳,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首先,得承认,蛙泳“半吊子”想转自由泳,肯定得从头来。 这就像你学开车,会开手动挡了,不代表自动挡就能立刻上手,只是说你对方向盘、油门刹车这些基本概念有了一点感觉。蛙泳的动作原理和自由泳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蛙泳你主要是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经典!很多游泳爱好者都会好奇,一个蛙泳练到顶尖的大神,他游自由泳的速度,会比他自己蛙泳最快的时候还要快吗?我的答案是:大概率不会,甚至很可能差距不小。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一下:1. 两种泳姿的本质区别:核心发力与身体形态 蛙泳: 蛙泳的核心发力在于蹬夹腿,尤其是最后的蹬夹.............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一种更自然、更贴近个人经验的讲述方式,而不是一份生硬的列表。没问题,咱们就用聊天的口吻,说说一个蛙泳高手是怎么转战自由泳的。想象一下,你已经是个蛙泳高手了,身体对水的感受、对浮力的理解,那都是炉火纯青的。你一入水,就能很舒服地漂起来,你知道怎么用腿的力量把身体往前推,也知道怎么配合呼吸让.............
  • 回答
    只会蛙泳,能去救溺水的人吗?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简单来说,答案是: 可能不行,而且风险极高。首先,我们得明白,溺水者是处于极度恐慌和挣扎状态下的,他们会拼尽全力抓住任何能抓住的东西,包括施救者。这种力量和混乱的程度,远超我们平时在泳池里轻松游动的体验。只会蛙泳,虽然让你能在水里移动,但它本身的.............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蛙泳游得慢,确实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困惑,而体重,可以说是其中一个不小的影响因素,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你这慢吞吞的蛙泳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及体重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了什么角色。首先,我们得承认,体重这玩意儿,在水中确实是个“负担”。你可以想象一下,同样.............
  • 回答
    游泳是一项极具普及性的运动,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学体系下,入门项目却可能存在差异。关于“中国入门游泳多为蛙泳,美国多为自由泳”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历史渊源、教学理念、运动发展、文化偏好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 为什么游泳入门在中国基本上是蛙泳?在中国,蛙泳之所以成为大多数游泳.............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国选手闫子贝以58秒50的成绩获得第六名。对于这枚来之不易的奖牌,闫子贝和所有中国观众都寄予厚望,毕竟他曾经在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获得过铜牌,实力不容小觑。赛前分析与期待:在抵达东京之前,闫子贝的状态一直保持得相当不错。他在国内选拔赛中游出了58秒73.............
  • 回答
    在中国,小孩学游泳普遍从蛙泳起步,这背后可不是什么随便的决定,而是综合了技术、安全、生理发展以及教学习惯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你想啊,让一个小朋友扑通一下就去学自由泳或者蝶泳,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安全系数也会大打折扣。咱们一项一项来捋捋:1. 动作相对容易掌握,符合儿童身体协调性: 易于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涉及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咱们得仔细聊聊。12岁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而蛙跳作为一项运动,有它的好处,但同样也需要考虑周全。首先,我们得明白蛙跳这项运动本身是怎么回事。它是一种模拟青蛙跳跃的动作,通常要求全身协调发力,尤其是腿部肌肉(股四头肌、臀大肌、小腿肌肉)、核心.............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冰蛙(IceFrog)与暴雪(Blizzard Entertainment)之间关于《Dota 2》的“谈崩”传闻,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公开、详细且确凿的官方说法来解释所有细节。很多信息都来自于玩家社区的猜测、零散的采访以及一些侧面信息。但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脉络,来理解为什么这件事会成为一.............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离体蛙心,顾名思义,指的是从活体青蛙身上摘取下来的、不再与青蛙整体生理系统相连的心脏。这颗心脏,虽然依旧能够按照其内在的生物钟和电信号,在体外进行跳动和收缩,但它已经脱离了整体的生命支持系统,无法再获得来自青蛙身体的血液供应、氧气、营养物质以及神经调控。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颗离体蛙心就像是一个被从身体.............
  • 回答
    评价莫言《蛙》中的姑姑万心,绝非易事。她不是一个简单的脸谱化人物,更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下定论的道德标杆。相反,万心,这个在小说中被粗暴地称为“姑姑”的女人,是一个复杂、矛盾,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极端的个体。她承载着时代的烙印,回应着历史的重量,也在自身的选择中展现出人性最深处的挣扎。初见万心,她是一个令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除了蛙类,地球上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消失了,只剩下高度特化的蛙类,那接下来的进化之旅一定会充满了惊喜和“蛙”趣。想象一下,曾经丰富多彩的脊椎动物世界,转瞬间只剩下绿色的、跳跃的、或是其他各种形态的蛙类,它们将如何接管这个星球,填补那些巨大的生态位空缺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