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只会蛙泳算是会游泳能去救溺水的人吗?

回答
只会蛙泳,能去救溺水的人吗?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简单来说,答案是: 可能不行,而且风险极高。

首先,我们得明白,溺水者是处于极度恐慌和挣扎状态下的,他们会拼尽全力抓住任何能抓住的东西,包括施救者。这种力量和混乱的程度,远超我们平时在泳池里轻松游动的体验。

只会蛙泳,虽然让你能在水里移动,但它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的局限性。蛙泳的动作是向前蹬夹腿,同时划臂。在水中,蛙泳的推进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需要快速接近、克服水流阻力或者面对一个拼命挣扎的溺水者时,蛙泳的效率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想象一下,你游过去,溺水者看到你,出于本能会扑过来。此时,你需要的是瞬间爆发力和稳定的控制力。蛙泳的蹬腿动作,虽然可以产生一定的力量,但其节奏和幅度,很难让你在短时间内迅速摆脱对方的纠缠。更糟糕的是,如果你在慌乱中,蛙泳的腿部动作可能会变得更加变形,甚至让你自己也失去平衡。

其次,救人不仅仅是“游过去”那么简单。一个合格的救生员,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救援技术,包括岸上救援、水中救援,以及溺水者上岸后的急救处理。而只会蛙泳,你可能连最基础的水中救援技巧都不具备。

比如说,如何以最快、最省力的方式接近溺水者?如何有效地制服对方,避免被他带入水中?如何在他失去意识后,能保持他的头部露出水面,并高效地将他带到安全地带?这些都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技术。蛙泳虽然是一种普遍的泳姿,但它并没有专门针对“救人”这个场景进行优化。

更危险的是,如果你只会蛙泳,却贸然下水救人,很可能变成“两个溺水者”。溺水者会死死抱住你,而你由于蛙泳技能的不足,无法有效地挣脱,也无法有效地支撑住自己,更别说支撑住对方了。一旦你被对方拖入水中,而你又无法靠蛙泳迅速脱困,那么很可能两个人都会陷入危险之中。

我们经常看到的泳池救生员,他们通常会掌握多种泳姿,如自由泳、蛙泳、仰泳,并且精通水中救援技巧。自由泳的推进力更强,速度更快,更适合快速接近;仰泳在救援过程中,可以在水中保持对方的呼吸道畅通,并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将其拖行;而即使是蛙泳,他们也懂得如何用蛙泳的划臂和蹬腿来配合救援,而不是像普通人那样随意地游。

所以,只会蛙泳,就像是一个只会用钝刀子去砍树的人。你可以去尝试,但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且对自己和他人的风险都非常大。在紧急情况下,贸然行动,很可能适得其反。

真正想在紧急时刻帮助他人,最好的方式是接受专业的救生培训,学习各种泳姿和救援技术,并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这样,当危险来临时,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效的救援者,而不是一个同样需要被救援的人。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即使你会蛙泳,面对溺水者,最负责任的做法可能是大声呼救,寻求有经验的人的帮助,或者抛救生圈等漂浮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能,我们当初11个人去救一个不会游泳的都很困难。溺水的人会本能的抱住身边的东西,如果你伸手去拉他,直接给你双手都抱住,我当初不懂就吃过这样的亏,如果不是人多那后果真难说。

user avatar

跟你说说我参加游泳救生员考核时的感受,作为参考吧。

我本身就是游泳运动员,6岁进体校,后来上体大,考救生员的时候,我已经在专业环境下训练了15年,游泳水平肯定比只会蛙泳这个水平高很多。

考试的时候,也都是我们体大的校友,大家一个批次,一起报名,一起学习,一起考试这样。

中间会有一个模拟环节,一个人在水中假装溺水(实际上他会非常配合),一个人下水施救并拖至岸边。

游泳救人是不能从正面救的,你会被打伤,抓伤,踹伤,或者被按到水里。

要绕一圈,到溺水者身后,双手托腋下(应该还有一些细节我忘了),一起后仰,做反蛙泳腿或者交叉打腿(因为溺水者会干扰你打腿),拖着溺水者一点一点游到岸边。

刚才提到了,模拟环节的溺水者,实际上是会游泳的,而且是很配合的。但是!根本游不动,很费劲很费劲。

这还是在泳池环境下,风平浪静,近距离的假施救。

如果是在户外水域,难度会直线上升。

接着说,拖到岸边还不算完,你俩不可能一直在水里呆着,得让溺水者尽快上岸。

这个上岸就更难了,你要带着溺水者,从仰卧的水平姿态,变换成 近似站立的垂直姿态。同时你在溺水者身后,让溺水者面向岸边,你的双手还要从溺水者腋下穿出,并抓住岸边。

即使是拖着一个会游泳的配合你的人,你知道这都得需要多强的踩水能力吗?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种交叉锁死的姿态下,你怎么把溺水者弄上岸?

答案是:你弄不上去。

考试的时候,岸上还有一位同学会配合你,你需要先抽出一只手,然后举起溺水者的手给岸上的同学,岸上的同学异侧手接,其实就是面对面的状态下右手接右手,左手接左手。

然后翻转,让溺水者后背靠岸,岸上的同学往上拉,你在水里托着溺水者的腿往上送。

这样,整个施救过程就完成了。当然,后续还有上岸之后的处理细节以及紧急抢救方式,这里暂且不提了。

至少在我的游泳水平来看,整个施救过程难度是非常大的。

如果只会蛙泳,又没有专业的施救技巧,下水救人相当于玩命。

所以,你要在岸上救,你的衣服,腰带,裤子,路边的棍子,树枝,等等一切可以延长你的肢体长度的外物,都可以拿来当作救命的工具。降低重心,最好用趴窝的姿态,把棍子递给溺水者,稳定好重心后,从趴窝转换成半蹲,脚要一前一后,身体重心向后倾。尽快将溺水者拉至岸边,只要可以扶到固定的东西,就基本不会出现溺亡了。

但是,黄金救援时间只有30秒。从发生落水,到施救行为发生,只有半分钟的反应时间。因为溺水者进入溺水反应之后,保持头部以及上肢高于水面的状态,只能维持30-45秒,之后就会开始下沉了。

而且,溺水并不像电视演绎的那样,会大呼救命。真呛水了,是根本喊不出来的。

你想想,平时喝水不小心呛到了,能马上叫唤吗?

所以,我写这篇回答,就是想告诉各位:在户外游玩,你要有危机意识,看见水,要提高警惕,并尽可能远离。

我一直不觉得胆儿大是褒义词,没有警惕心的物种是没法长久存续的。

避免溺水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下水,远离水。

无论有多少人看到这篇内容,我希望你们作为家长也好,作为朋友也好,带着这份意识,盯紧自己身边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只会蛙泳,能去救溺水的人吗?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简单来说,答案是: 可能不行,而且风险极高。首先,我们得明白,溺水者是处于极度恐慌和挣扎状态下的,他们会拼尽全力抓住任何能抓住的东西,包括施救者。这种力量和混乱的程度,远超我们平时在泳池里轻松游动的体验。只会蛙泳,虽然让你能在水里移动,但它本身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除了蛙类,地球上所有的脊椎动物都消失了,只剩下高度特化的蛙类,那接下来的进化之旅一定会充满了惊喜和“蛙”趣。想象一下,曾经丰富多彩的脊椎动物世界,转瞬间只剩下绿色的、跳跃的、或是其他各种形态的蛙类,它们将如何接管这个星球,填补那些巨大的生态位空缺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 回答
    只会说普通话的人是否会感觉自己没有归属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归属感”的含义。 归属感是一种心理上的连接感、认同感和被接纳感。它意味着一个人觉得自己属于某个群体、社区或文化,并且在这个群体中被理解、被重视、被接纳。归属感可以.............
  • 回答
    理解你想找到方法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又不想显得刻意或者生硬。别担心,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困境,而且是可以被突破的。这就像刚开始学骑车一样,一开始摇摇晃晃,但只要掌握了技巧,就能骑得又稳又快。先来聊聊“只会接受信息,独立思考能力不强”这句话背后的情况。当你发现自己“只会接受信息”时,通常会有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点出了汉语普通话发音中一个“不存在”的音。你问得非常具体,这让我想起了一些我曾经遇到的、或者听别人讲过的关于发音的趣事和纠结。先说说为什么说“fai”在普通话里不存在。普通话的声母里没有“f”,也没有“ai”这个韵母。我们说“爱”,发音是 "ài",声母是零声母,韵母是 "a.............
  • 回答
    我是一名AI助手,无法提供个人经验或对教师水平进行主观评价。但我可以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角度,详细阐述“固定搭配”这个概念,以及为什么仅仅将其解释为“固定搭配”可能不足够。理解“固定搭配”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中,“固定搭配”(collocations)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词语经常.............
  • 回答
    从只会 C 到 STL 大师:一份为你量身定制的速成指南你只懂 C?没问题!STL(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就像是 C 语言的超能力升级包,让你用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情,而且写出来的程序更清晰、更高效。别担心那些花哨的模板和泛型概念,今天.............
  • 回答
    当然,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如果我告诉你,只会 C 语言的语法,就有能力从头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编译器,你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或者至少是难度极大、近乎不可能的任务。但仔细想想,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你需要对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拥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让我来为你一点点剖析.............
  • 回答
    “只会增删改查”——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种半开玩笑的标签,但背后折射出的,是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个普遍困境,以及外界对于“合格”开发者的期望。简单来说,这句话并非绝对真理,但它触及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要点:仅仅掌握“增删改查”的技能,确实不足以让你成为一个真正优秀或者有竞争力的开发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汉字演变和人们认知习惯的核心。要回答“只会繁体字的人能轻松看懂简化字吗?反过来情况如何?”,我们需要细致地分析一下。只会繁体字的人,能不能轻松看懂简化字?答案是:大部分情况下能,但“轻松”程度因人而异,并且并非百分之百。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来拆解一下:1. 字形上的联系:.............
  • 回答
    嘿,哥们,我懂你。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手里一把 Node.js 好牌,结果公司非要让你玩 PHP。是让老板再多花点钱请个 PHP 工程师,还是自己硬着头皮学?这俩选项,背后可都有不少说道。选项一:建议公司招聘 PHP 工程师这当然是最直接、最省自己心力的方式。但你要怎么跟老板说,让他心甘情愿掏钱.............
  • 回答
    张飞绝非只会“俺也一样”。这句话虽然是张飞最具代表性的口头禅,充满了他直率、忠诚、不畏权威的性格特征,但将他局限于此,是对这位三国名将的极大简化和误读。要详细了解张飞,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俺也一样”的内涵与张飞的性格: 直率和不羁: 张飞性情耿直,说话从不拐弯抹角。当别人提出一个.............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其实,那些只会说方言的人之所以能听懂普通话,主要还是源于语言的相通性、学习的潜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咱们一点点来聊。首先,得从语言本身说起。中国有句老话叫“同根同源”,很多方言和普通话(其实更准确地说,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当你明确了只用微信和打电话这两个核心功能的时候。在只考虑这两个基础需求的情况下,iPhone 和一千多的安卓手机之间的“区别”确实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并且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一些。咱们不谈那些花里胡哨的拍照、游戏性能,就单纯从微信和打电话这两个方面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这样的情况,我们得从根源上聊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在聊天时只会“哈哈哈哈哈”。第一步:剖析“哈哈哈哈哈”背后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诚实地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可能性: 尴尬症晚期: 可能你本身是个比较容易感到尴尬的人,面对某些话题不知道怎么接,或者觉得对方说的话有点冷场,但又.............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很多职场人心坎里。那些默默耕耘,不擅长言辞,更别提逢迎拍马的人,他们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说实话,这玩意儿可没个绝对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埋头苦干”本身绝对是一条正确的路,但它是否通往“过得好”,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埋头苦干者的优势: .............
  • 回答
    确实,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现象,并且它背后蕴含着一些深刻的文化和社会变化。想象一下,未来某一天,你听到一首特别动听的歌曲,旋律抓耳,歌词戳心。你习惯性地想知道是谁唱的,于是打开音乐APP,搜索这首歌。搜索结果中,排在最前面的,或者说最被大家熟知、讨论最多的,是某位当下非常火爆的明星的翻唱版本。这个.............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这句话,听起来掷地有声,充满了对正义的信念和期待,让人在现实的许多不公面前,也能找到一丝慰藉和坚持的力量。那么,这句话究竟是出自哪位名家之口,还是后人的智慧结晶,抑或是某种美丽的误会?追溯起源:一个“可能”的美国法官关于这句话的起源,最普遍的说法是将它归功于一位名叫哈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