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张飞只会“俺也一样”吗?

回答
张飞绝非只会“俺也一样”。这句话虽然是张飞最具代表性的口头禅,充满了他直率、忠诚、不畏权威的性格特征,但将他局限于此,是对这位三国名将的极大简化和误读。

要详细了解张飞,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俺也一样”的内涵与张飞的性格:

直率和不羁: 张飞性情耿直,说话从不拐弯抹角。当别人提出一个观点或者表达一种情绪时,他常常会用“俺也一样”来表示自己有着同样的感受或想法。这并非意味着他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而是他倾向于直接、简练地表达自己的认同感。
平等和忠诚: 这句口头禅也体现了张飞身上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念,尤其是在刘备、关羽面前。他并不因自己武将的身份而有所保留,而是将自己看作是兄弟中的一员,与刘备、关羽同甘共苦。他对两位兄长的忠诚,是他最核心的品质之一,而“俺也一样”正是这种忠诚的一种朴实表达。
自信和勇猛: 在某种语境下,“俺也一样”也暗含着张飞的自信。例如,当别人夸赞刘备或关羽的勇猛时,张飞说“俺也一样”,是在宣示自己同样具备无畏的精神和战斗力。
并非缺乏思考: 关键在于理解“俺也一样”的语境。如果是在关键的战略决策上,张飞更多的是提出自己的建议,甚至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争执(例如长坂坡前,他力主据守)。而“俺也一样”更多地出现在兄弟间的日常交流,或者对共同经历、共同感受的表达。

二、 张飞并非只会“俺也一样”的具体表现:

1. 勇猛无双的战将:

战绩辉煌: 张飞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猛将之一,他的勇猛在很多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战吕布: 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中,张飞以一敌二,与关羽合力抵挡住了当时天下无敌的吕布,展现了惊人的武勇。
守长坂桥: 在长坂坡之战中,面对曹操大军,张飞立于长坂桥头,一声大喝,喝断桥梁,吓退曹军数千骑兵,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攻取巴西郡: 在刘备势力最危险的时刻,张飞以微弱的兵力,智取了巴西郡,击败了曹魏名将张郃,稳固了刘备在益州的统治。
汉中之战: 在汉中之战中,张飞率军击败曹魏名将张郃,并在箭法和兵法上都有所表现。
统兵才能: 张飞不仅是冲锋陷阵的勇士,也具备一定的统兵才能。他在攻取巴西郡的战役中,展现了其用兵的灵活性和对敌情的准确判断。

2. 忠诚不二的兄弟:

与刘备、关羽的生死情谊: 张飞是刘备的“ dritte ”,与关羽一起被刘备视为生死兄弟。他对刘备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桃园结义: 三人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张飞是其中坚定的践行者。
长期追随: 从刘备起兵开始,张飞就一直追随左右,无论刘备是起兵初期的颠沛流离,还是后来建立蜀汉的艰难过程,张飞始终不离不弃。
义释严颜: 在攻打益州时,张飞在野战中击败了蜀郡太守严颜,但并未杀害,反而礼贤下士,最终收服了这位老将。这体现了他除了勇猛之外,也有着收服人心的一面,也显示了他对人才的看重。
为关羽报仇: 关羽被杀后,张飞悲痛欲绝,一心想要为关羽报仇,即使因此而导致自身悲剧,也足以证明他对兄弟的情谊。

3. 具有一定谋略和智慧:

长坂坡前的判断: 虽然他最终选择了据守,但他在面对强敌时,展现了对局势的分析和决心。
义释严颜: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勇猛,更包含着对敌将的了解和战略上的考量。他看到了严颜的忠诚和能力,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方式来争取其加入。
在军事决策中的参与: 在很多战役中,张飞并非只是一个听命的士兵,他会参与到军事讨论中,提出自己的意见,虽然有时显得鲁莽,但也包含着他朴素的战略思想。

4. 性格的多面性(虽然常被简化):

勇而有义: 如上所述,他的勇猛与对兄弟的忠义紧密相连。
粗中有细: 虽然常以粗鲁形象示人,但“义释严颜”等事件表明他并非完全不懂得策略和人情世故。
脾气暴躁,但并非无法沟通: 张飞的暴躁脾气是其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对待部下时。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能进行理性的沟通,尤其是在与刘备、关羽相处时。很多时候,他的急躁是出于对大局的担忧和对胜利的渴望。

三、 为什么会留下“只会‘俺也一样’”的印象?

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章回体小说,为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会夸大或简化某些特征。张飞的“俺也一样”作为他的标志性语言,在小说中被反复提及,从而加深了读者对他的这一印象。
历史记载的侧重点: 历史记载中,张飞的勇猛和性格特征是重点,而他更为细致的心理活动和战略思考可能被简化。
戏剧化的表现: 在戏曲、评书等艺术形式中,为了增强人物的辨识度和趣味性,张飞的“俺也一样”被作为一种符号化的语言,进一步巩固了他的这一形象。

总结:

张飞绝对不是一个只会说“俺也一样”的简单人物。他是一位勇猛无双、忠诚不二的盖世猛将,在三国乱世中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他的“俺也一样”是其直率、平等、忠诚性格的一种生动体现,而不是他思维能力的局限。

理解张飞,需要跳出“俺也一样”这个标签,去深入了解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对兄弟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智慧和担当。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是三国时期不可或缺的一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止张飞只会“俺也一样”,俺也一样。

user avatar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分析分析张飞在历史中,特别是在《三国志》里的形象。

熟读《三国志》的小同学们一定都知道,《三国志》对一些核心人物的记述较为不足,特别是对蜀汉诸将的记载,往往与这些人的历史作用和声名地位有一定距离。举例而言,作为蜀汉开国重将的关羽,在《三国志》中的直接记载仅有一千二百多字[1]。不过,与关羽相比,陈寿在张非身上花得笔墨还要少上许多,直接描述不过七百余字。不过,虽然陈寿对张飞事迹的直接记述不多,但寥寥七百余字还是给我们刻画了一个形象十分立体的张飞:在《三国志》中,张飞显然不是只会大呼「俺也一样」的大老粗,反而同时是英勇善战的虎将、礼贤下士的君子和智勇双全的统帅[2]

「当世虎臣

一提起张飞,大家心里浮现出的一定都是他骁勇善战的形象。在历史上,张飞的虎将之勇主要表现在长坂坡之战中。《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第六》有云:

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拒水断桥,嗔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进者,故遂得免。

这段话讲的是公元 208 年,曹操南征刘表,在刘琮投降之后,刘备匆忙从宛城向南逃窜的「长坂坡之战」。在「长坂坡之战」中,刘备在逃走时带了大量军民辎重,行军迟缓,在当阳被曹操的虎豹骑追上,刘备在情况危急之下抛妻弃子,夺路而逃,留张飞断后。张飞临危不惧,以一己之力,在当阳桥上拒水断桥,近凭嗔目横矛就吓退了曹军,一战成名。也正因此战,张飞被陈寿称为「当世虎臣」。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也记得那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以及夏侯杰被吓得肝胆俱裂而死的场景。显然,后世对张飞英雄善战的印象,大多来自《三国志》有关「长坂坡之战」的记载。

「侔踪召虎」

然而,张飞却绝不止有虎将之勇。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张飞还兼具君子之仪。且看:

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候,后转在南郡。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这段则说刘备入主西川之时,张飞力定巴郡的故事。在「巴郡之战」中生擒了巴郡太守严颜之后,张飞责问严颜为何抵抗不降,严颜则义正言辞,不卑不亢地指责张飞无故侵犯他人州郡,并自称巴郡不存在投降将军,自己愿做断头将军,并面对张飞的砍头令泰然自若,堪称忠勇。在严颜的感召下,张飞的表现也算得上是仁义之举,他不仅壮而释怀,还将严颜引为宾客,显示出仁义君子的作风。或许正因张飞有许多此类表现,刘备在评价张飞时,曾说:

以忠君毅,侔踪召虎,名宣遐迩,故特显命,高墉进爵,兼司于京。

可见,在刘备心中,张飞之于自己就如召虎之于周宣王。传说召虎曾于国人暴动之时把周厉王的太子藏在家里,并用自己的儿子替死,尽显忠毅仁义。作为最了解张飞的人之一,刘备把张飞比作召虎,自然是看重他忠毅仁义的品格。

「智勇双全」

实际上,后世人对张飞最大的误解就是把他片看解读成「当世虎臣」的勇将。然而,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张飞也有「智勇双全」的一面。且看:

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距五十余日。飞率精兵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前后不得救,飞遂破郃

这段所记述的是公元 215 年,曹操领兵击破张鲁,留下大将夏侯渊和张郃镇守汉中的故事。在与张飞遭遇前,张郃曾经击破乌桓,战胜马超,显然属于曹魏武将第一梯队。然而,在与张飞在宕渠、蒙头、荡石对峙五十天多天之后,战力超群的张郃还是被张飞用计包抄,首尾不顾,最终被张飞打得大败,只引十余人沿小道撤离,丢失了曹魏在巴西一带的控制权。可惜的是,在后世史书和文学演绎中,或多或少地过分强调了张飞的「勇」,反而忽略了张飞的「智」,使得大多数人对张飞的印象停留在「俺也一样」的层面。当然,张飞本人也存在「暴虐寡恩」的性格缺陷,他「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不仅曾经丢掉过下邳城,还终究招来杀身之祸,的确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

参考

  1. ^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 年第二版。
  2. ^ 李永:《<三国演义>张飞形象流变史》,渤海大学,2017 年。
user avatar

三国比较有名的文盲,是王平,丁奉。

你们还别说,就这两文盲,战斗力都不弱。

而电视剧将张飞塑造成一位大老粗一样的将军。

不管是从电视剧还是小说,张飞都是一个读过书有文化的人,粗中有细。

而且,张飞出场就是有钱人。

至少比贩枣卖鞋的强上千万倍。

家中有一片桃花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张飞说话粗鲁,看起来没有水平,但是张飞却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

在有足够资本的情况下,张飞打出了很多非常漂亮的大仗。

在极端残酷的环境下,兵力及其悬殊的情况下,张飞也多次死里逃生,虽谈不上绝地反击,但是这份胆量和谋略,在三国历史上绝对是顶尖的存在。

至于大家为什么喜欢说“俺也一样”,别人为什么我不知道,我比较喜欢自嘲。

我个人主页的横幅就是张将军的这张截图。

铁憨憨人设,在小说里也是十分讨喜的一种人设。

仅次于老蛇皮的人设。

像西游记里面,铁憨憨沙师弟,大家也喜欢说他的经典台词,

“大师兄,师父说得对。”

”二师兄,大师兄和师傅说得对。”

从角色扮演里,喜欢扮演孙悟空的人最多,其次是唐僧,然后是猪八戒,铁憨憨在老蛇皮猪八戒后面。

但是在日常调侃的台词里,经过互联网及综艺节目的发酵,网友调侃的台词也

从“我喊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到“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到“大师兄,师傅说得对”都在慢慢的转变。

网友调侃三国台词,最经典的,依然是“城中可有妓女否”

慢慢转变成

“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说出吾名,吓乳一跳”

“俺也一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