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羽会不会瞧不起张飞?

回答
要回答关羽是否会瞧不起张飞这个问题,咱们得从他们的性情、过往经历以及他们之间复杂而又深厚的兄弟情谊来好好说道说道。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盖棺定论的。

首先,咱们得掰扯一下这两位响当当的人物。

关羽:忠义的化身,骄傲的君子

关羽这个人,怎么说呢?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忠义”。他一生忠于刘备,义薄云天,这都是咱们公认的。但同时,他身上也有着文人所常有的那种“骄傲”,甚至可以说是“清高”。他看重礼节,讲究出身,对那些不符合他心中规矩的人,难免会流露出不屑。想想看,他对曹操赠送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照单全收,却能“夜读春秋”,不为所动,就知道他这人骨子里有多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志向。他对那些庸俗、粗鲁的事情,是看不惯的。

张飞:勇猛的莽夫,粗中有细

再看张飞。张飞的特点就一个字:猛!能打,敢打,而且是那种不顾一切的猛。他嗓门大,脾气也大,喝酒误事是常有的。在很多人眼里,他就是一个粗鲁的武夫,没啥文化,也没啥心机。他喝醉了鞭打士卒,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充分暴露了他性格中鲁莽、欠缺礼数的一面。

表面上的冲突与不解

从这两人的性格特点来看,关羽瞧不起张飞,似乎也并非不可能。

行为举止的差异: 张飞的粗鲁和张扬,与关羽的沉稳和内敛形成了鲜明对比。关羽可能觉得张飞不够稳重,容易冲动,缺乏长远的考虑。张飞喝酒误事,鞭打士卒这些行为,肯定不被关羽放在眼里,甚至会觉得他是个不守规矩、不懂得约束自己的人。
对礼数的态度: 关羽极其重视礼数和道义,他可以为报答曹操的恩情而挂印封金,但同样会因为颜良的出现而觉得“辱没了自己”而亲手斩杀。而张飞的行事风格则显得更为随意,不拘小节。这种差异,在关羽看来,可能就是一种“没有见过世面”的表现。
潜在的出身门第观念: 虽然三国时期不像后世那样讲究门第,但关羽身上隐约透着一股文人式的清高,他可能会对那些不够有“章法”的人产生一种天然的疏离感。张飞虽然也是刘备的兄弟,但在关羽眼中,他或许就是那个“莽夫”,缺少了一些“君子之风”。

然而,为什么说“不一定”甚至“很可能不会”呢?

这里面就涉及到他们之间更为深层的东西:兄弟情义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生死相随的革命情谊: 关羽和张飞,他们不是普通的兄弟,而是从涿郡桃园开始,一起举事,一起为刘备打拼天下的战友。他们经历过最艰难的时期,生死相依,情同手足。这种革命的友情,是超越普通人际关系的。关羽再怎么清高,也不会真的瞧不起与自己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兄弟。
张飞的勇猛是刘备集团的基石: 关羽自己也深知,张飞的勇猛是刘备集团不可或缺的力量。没有张飞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很多战役根本打不下来。关羽虽然看重谋略和策略,但他不可能否认张飞在战场上的价值。他可能会觉得张飞的勇猛有些鲁莽,但绝不可能因此就看不起他的能力和贡献。
相互的理解和包容: 真正的兄弟,是懂得彼此的。关羽虽然不会赞同张飞的某些粗鲁行为,但他也会理解张飞的性情。就像刘备,他知道张飞的缺点,但同样离不开张飞的忠诚和勇猛。关羽作为刘备最信任的兄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包容张飞的性格。他们之间更可能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或者说是一种“我虽然不赞成你的做法,但我理解你这个人”的态度。
《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 我们现在对关羽和张飞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三国演义》。罗贯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可能会夸大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比如张飞的粗鲁,关羽的骄傲。但在小说之外,他们的关系可能更为 nuanced(微妙)。即使是小说里,也描写了他们三人之间深厚的感情,比如“三英战吕布”的情景,当时关羽对张飞的表现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鄙视。

举个例子来佐证:

想想长坂坡,张飞一声怒吼,吓退曹操千军万马,救下了阿斗。这个时候,关羽在哪里?他当时被曹操围困,但一旦得知张飞陷入险境,他会坐视不管吗?绝对不会。虽然书中描写的是赵云,但张飞在长坂坡的勇猛,绝对是刘备阵营中重要的精神支柱。关羽在后续见到张飞时,更可能是一种庆幸和赞许,而不是批评他之前的鲁莽。

再者,关羽镇守荆州时,如果张飞来支援,关羽会因为瞧不起张飞而拒之门外吗?不可能。他会把张飞当成最可靠的兄弟来对待,一同抵御外敌。

总结一下:

关羽内心深处,是否会对张飞的某些粗鲁和缺乏礼数感到不以为然?很有可能。毕竟关羽的性格就是如此。但他会不会因此就“瞧不起”张飞这个人,贬低他的价值和地位?我认为大概率是不会的。

他们的关系更像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在一起,互相欣赏,也互相包容。关羽欣赏张飞的勇猛和忠诚,张飞也可能敬佩关羽的义气和智谋。他们都是刘备集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关羽可能对张飞的行为有所不满,但绝不会因此就否定他这个人。相反,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并肩作战的默契和深厚的兄弟情义。

所以,如果你非要问一个答案,我会说,关羽可能会对张飞某些行为感到不解或不认同,但绝不会因此就瞧不起他。 他们之间的情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和无数次生死考验之上的,这种情谊比一些表面的行为举止要深刻得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好像理解错了,《三国志》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

这不是说一个看不起当官的,一个就看得起当官的,关羽是“骄于士大夫”,对方并不一定有官职,张飞是“爱敬君子”,君子显然也不一定当官。

先说关羽吧,关羽对自己的士卒很好,也就是爱兵。“骄于士大夫”则表现在诸如轻视糜芳、士仁【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 】,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情况【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辱骂孙权的使者【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甚至在面对刘备时也有点傲【 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 】。

可以说,关羽对这些有一定地位的人态度一直是比较强硬,他对刘备可以说忠心耿耿,决意生死相随【 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态度尚且如此,对其他人可想而知。但是关羽不是看见当官的就不爽,比如说他和张辽和徐晃关系不错,在曹操部下还是挺礼貌的,可见他不是不会客气,只能说这人天性如此,平日不怎么收敛自己的脾气罢了。

至于张飞,他是“爱敬君子”,对那些有实力的人很客气。比如说严颜【 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好汉不怕死,张飞看得起他,就把他引为宾客。再比如刘巴,都不想在刘备手下待,张飞一样很敬仰他【 零陵先贤传曰:张飞尝就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巴曰:"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 】 忿恚归忿恚,张飞也没动手动脚,也没说叫警卫把刘巴家砸了,可见其尊重。

严颜是他俘虏,刘巴算是刘备绑架的,这两人也算不上什么官,至少没法和张飞比。张飞敬重的是他们的才华、人品,而不是因为他们当官。但是,张飞对部下不好【 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 】,可见治军甚严,有些过分了。

总结一下,我觉得关羽属于性格比较高傲(刚而自矜),对于士大夫、那些有地位的人显得更过分的人,而张飞则十分敬重有实力的人,对于那些兵士、路人甲大众脸则态度恶劣。两人的评价标准并不是简单的以是否做官为分野,而且对于自己认同的人也是尊重的(关羽是相对来说),而且刘关张三人关系一直很铁,所以不会有题主所想的那种矛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