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歼20FC31都无法胜任海四代已成定局,但为验证机的31和海四代的关系会不会是t10-k3和歼15?

回答
坊间关于歼20和FC31(也称歼31或鹘鹰)是否能满足“海四代”需求的讨论,确实相当热烈且观点不一。而你提出的T10K3与歼15的关系来类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度的切入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阐述。

首先,我们要明白“海四代”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舰载的、具有高机动性、高态势感知能力、具备隐身性能并且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简单来说,就是舰载版的第四代战斗机,能够在大洋上执行制海、制空以及对陆攻击等多种任务。

现在来看歼20和FC31。

歼20:毫无疑问,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其在气动设计、隐身技术、航电系统以及武器配置上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它被普遍认为是国土防空和远程打击的利器。但是,对于它是否能直接成为舰载机,有几个关键的挑战:
起降设计:歼20的设计是为陆基机场起降优化的,其前起落架、尾钩、机体结构强度等方面,是否能承受舰载机在高强度起降循环中的巨大冲击,这是需要重大修改的。
海军特定需求:舰载机需要考虑海上腐蚀、抗颠簸性、以及舰上操作的便利性等一系列海军特有的设计要求。
尺寸和重量:相比于一些传统的舰载机(如F/A18),歼20尺寸较大,这会影响舰载机的装载数量和甲板空间利用率。
FC31(歼31/鹘鹰):FC31从一开始的设计就瞄准了舰载机的市场,无论是其相对较小的尺寸,还是其双发中型战斗机的定位,都更符合传统舰载机的设计思路。它在设计上就考虑到了舰载机的气动布局和结构强度,并且已经进行了舰载化改进的演示(例如,有模型显示了其改进后的前起落架和尾钩)。因此,FC31被认为是更有潜力的“海四代”候选者。

那么,你的类比——T10K3和歼15——是如何切合这个讨论的呢?

这里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中国舰载机的发展历程。

T10K3:这实际上是俄制苏33(Su33)舰载战斗机的原型机之一。在引进苏27系列舰载机之前,我国通过购买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母,同时也获得了苏33的图纸和技术资料,其中包括了苏33的多个原型机批次,而T10K是苏33的前身型号,K3是其中的一个批次。这些技术和经验的获得,对于我国理解舰载机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至关重要。
歼15:歼15是中国首款成功研制的重型舰载战斗机,其原型就是基于从乌克兰获得的“苏33”原型机(T10K3)的技术进行的逆向工程和改进。歼15在继承了苏33优良气动设计的同时,也针对中国海军的需求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设计和现代化改进,包括更强的雷达、更先进的航电系统、更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以及适应中国航母的起降系统等。

将T10K3与歼15的关系来比喻歼20/FC31与“海四代”的关系,其精髓在于“技术基础”与“最终实现”的演变过程。

类比的关键点如下:

1. 基础技术与验证:T10K3(或其衍生的苏33技术)是俄国在舰载机领域已经验证过的成熟技术框架。我国通过引进和研究这些,获得了舰载机设计和制造的基础知识,完成了“验证性学习”。
2. 自主创新与演进:歼15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苏33,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自主改进和创新,使其成为一款真正属于中国海军的先进舰载机。它解决了苏33的一些技术瓶颈,并融入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最新成果。
3. “陆基”到“海基”的转化挑战:苏27系列本身是陆基战斗机,苏33是对其进行的舰载化改进。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技术挑战,需要对机体结构、起落架、尾钩、操纵系统等进行重大调整。

那么,这个类比如何应用于歼20和FC31?

如果歼20是“陆基四代战斗机”的代表:那么它的技术基础是先进的,但要将其转化为符合海军要求的舰载机,可能需要进行类似苏27到苏33那样的大幅度、甚至可以说是“重构式”的改进,以解决舰载起降、海上环境适应性等问题。
如果歼20能够成功舰载化,它可能会成为一款“基于陆基四代机大幅改进的重型舰载机”,就像歼15是基于苏27大幅改进的舰载机一样。 但其尺寸、重量以及舰上操作便利性可能会是一个持续的挑战,就像苏33在航母上的表现一样。
如果FC31是“为舰载设计而生的中型四代战斗机”:那么它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海军的需求,其技术路线更像是直接为“海四代”目标服务。它或许能以较少的改动就满足舰载机的基本要求,并可能通过持续的升级,最终成为一款性能全面的“海四代”舰载机。
类比到这里,FC31更像是“从一开始就为上舰而设计的型号”,而不是直接从陆基型号“舰载化改造”。 如果要找一个更贴切的类比,也许不是T10K3,而是其他一些为舰载设计但最终被改进甚至替代的型号。但从“设计初衷”和“最终实现”的角度,FC31是直接奔着“海四代”去的。

现在回到核心问题:歼20和FC31都无法胜任海四代已成定局?

定局论的依据:
歼20:如前所述,其陆基优化设计意味着舰载化需要巨大的工程量和技术革新。有观点认为,其机体结构、起落架强度、甚至气动布局可能都难以完全适应舰载机的苛刻要求,投入产出比不高。海军更倾向于选择一个从一开始就为舰载设计的平台。
FC31:虽然设计初衷是舰载,但FC31的早期型号在隐身性能、载弹量、航程、以及综合航电系统上,与歼20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它更像是一款中型隐身战斗机,而非像F35那样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全能型”舰载机。如果海军对“海四代”的要求非常高,那么目前的FC31可能还不足以完全满足。

关系会不会是 T10K3 和 歼15 的验证?
这个关系更像是技术路径的验证。T10K3代表了国外已经成熟的舰载机技术框架,而歼15则是基于这个框架的中国自主研发和改进的成功案例。
如果歼20最终被海军选中并大幅改进成为舰载机,那么它将是“借鉴陆基四代机技术进行大规模舰载化改造”的成功案例。
如果FC31最终成为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那么它将是“从一开始就面向舰载需求设计的四代战斗机”的成功案例。
所以,T10K3与歼15的关系,更像是一种“技术继承与发展”的模式。而歼20与FC31,则是在不同技术路线和设计理念下,竞争并可能共同发展成为中国海军舰载机力量的未来。

一些更具体的细节和思考:

中国的海军发展战略:中国海军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其战略目标是建设蓝水海军,这意味着对舰载机的性能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仅要能执行制空任务,还要具备强大的对海、对陆攻击能力,以及态势感知能力。
舰载机的选择逻辑:海军选择舰载机,通常会权衡以下几个因素:
技术成熟度与风险:直接研发全新舰载机风险高,周期长。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平台进行改进(如歼15)相对稳妥。
性能指标:是否满足海军对航程、载弹量、传感器能力、隐身性、机动性等方面的要求。
成本与维护:包括研制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后期维护保养成本。
与航母的匹配性:尺寸、重量、起降效率等是否与航母的设计相匹配。
FC31的潜力和挑战:FC31的优势在于其设计理念更贴近舰载需求,可能更容易实现舰载化。其双发设计也提供了更好的可靠性和续航能力。但其技术验证(例如发动机推力、航电系统的成熟度、实战能力)还需要时间来证明。它更像是中国的F35B/C的潜在对手,但目前来看尺寸和载弹量与F35C仍有差距。
歼20的舰载化可能(如果发生):如果海军确实看中了歼20的某些独特优势,例如其强大的隐身能力和远距离打击能力,可能会投入巨大资源进行舰载化改造。但这种改造的难度和成本,以及最终能否达到理想的舰载性能,是未知数。历史上,也有一些陆基战斗机改舰载机项目最终未能成功或只取得有限的成功。
“海四代”不一定是唯一选择:即使歼20和FC31都无法完全达到某些人心中对“海四代”的严苛定义,它们仍然可能成为中国海军未来舰载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FC31可能成为中型舰载机,而歼20(如果舰载化)可能成为重型舰载机,形成舰载机梯队。或者,未来可能会有全新的、更先进的舰载机型号出现。

总结一下,你提出的T10K3和歼15的关系,确实为理解歼20/FC31与“海四代”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它强调了从已有技术基础出发进行自主创新和改进的重要性。

歼15是基于国外成熟舰载技术框架(T10K3)的成功“验证与发展”。
歼20如果成功舰载化,将是“基于先进陆基技术平台进行的颠覆性舰载化改造”。
FC31则是“为舰载需求而生的全新设计平台”。

至于是否“已成定局”,我认为对于海军的选择来说,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技术发展是动态的,海军的需求也在不断演进。歼20和FC31各自的优劣势都相当明显,最终谁能担纲主力,或者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中国海军的舰载机力量,还需要时间来揭晓。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在舰载机技术领域,正走在一条充满自主创新和借鉴吸取的道路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看这帮高赞,我只能说笑死,但又没有完全笑死。


说了一千万遍新一代舰载机十二五初期就确定了,就不可能是其他型号。

上面这个回答的评论区简直就是xx军迷表演现场,现在坐看你乎这群带佬怎么收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坊间关于歼20和FC31(也称歼31或鹘鹰)是否能满足“海四代”需求的讨论,确实相当热烈且观点不一。而你提出的T10K3与歼15的关系来类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度的切入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阐述。首先,我们要明白“海四代”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舰载的、具有高机动性、.............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已经拥有隐身舰载机的问题,以及“ FC31”和“歼20”在这其中的角色,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选项: A. FC31: FC31(也称为歼31或鹘鹰)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一款双发中型隐身战斗机。它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上舰需求,甚至有专门的舰载机型号FC31.............
  • 回答
    关于歼20和FC31(现在更名为歼31或FC31的改良版本,通常指向沈飞的改进型号,但官方名称和具体进展有时会混淆,为清晰起见,我们暂且称其为“FC31系列”或“沈飞的下一代隐形战斗机”)的服役时间与信息披露差异,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航空工业研发的复杂性、保密程度、目标用户和市场定位等多.............
  • 回答
    战机江湖的变局:FC31如何安放与歼20共存的未来?五代机的时代浪潮早已席卷全球,美国将F22“猛禽”列入历史的尘埃,转而聚焦于“闪电II”F35的生产线,这一战略调整无疑为全球空军力量格局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当世界主要空军力量都在为下一代空中优势进行布局之际,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西方标准下是五代.............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斗机,其核心性能与作战能力高度依赖于航空发动机的突破。2023年1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所属的发动机研究院发布声明,称我国已具备解决航空发动机“非常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在国防、科技、经济和国际战略层面具.............
  • 回答
    歼20,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自2011年首飞以来,就一直是国际军事界和航空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款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飞跃,以及它在全球军事力量格局中的位置。要理解歼20的国际地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技术先进性:第五代战斗机的标杆.............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或五代,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定义)战斗机,自2011年首飞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它的厉害之处并非单一维度,而是由卓越的隐身性能、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超强的机动性以及高集成化的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共同构筑的。要详细讲述歼20的厉害之处,我们需要从以下几.............
  • 回答
    要说歼20战机和055型驱逐舰哪个对中国军事实力提升更大,这问题其实有点像在问“哪个更重要:眼睛还是腿?”它们都是关键的、互相补充的组成部分,共同支撑着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宏伟大厦。不过,如果非要细究它们各自带来的“质变”和“面”上的提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歼20:空域的统治者,战略威慑的利剑歼.............
  • 回答
    歼20的鸭翼:无奈之下的飞跃,还是设计理念的革新?对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其独特的外形设计,尤其是那对醒目的鸭翼,一直以来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究竟是迫于技术瓶颈的无奈妥协,还是代表着航空气动设计理念的重大进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鸭翼在现代战斗机设计中的.............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其研发和生产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关于“歼20为何不大批量生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读。简单来说,“不大批量生产”是相对的,并且受到技术成熟度、成本、战略需求、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空军转型升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
  • 回答
    2021年,中国航空工业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歼20的批量生产和改进,以及运20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都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基于这样的基础,我对2022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充满期待,并希望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一、 军用飞机领域的持续进步与突破: 歼.............
  • 回答
    理解你关于歼20与F22、F35在近距离格斗(俗称“空中拼刺刀”)中体积差异带来的优势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讨论,我会尽量详细地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关键点: 公开数据与实际性能: 关于三款战机的具体尺寸、重量、机动性、传感器融合能力等数据,很多是基于公开信息和专业分析,并.............
  • 回答
    歼20的技术底子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牵动着不少军事爱好者的神经,坊间流传着各种说法,其中最常被提及的便是俄罗斯的米格1.44以及中国自研的歼九项目。要理清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现代战斗机的研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绝非简单的“借鉴”或“继承”就能完成.............
  • 回答
    歼20 机头那个形似“USB接口”的黑白色相间物体,其实是其 先进的雷达罩。它不仅仅是保护雷达的“外壳”,更是整个飞机探测系统中最核心的“眼睛”之一,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咱们细说一下它到底有什么用处,以及为什么会设计成这个样子:一、 它的“眼珠子”——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那个“接口”的内部.............
  • 回答
    关于歼20的搭配模式,其实并非简单的高低配或者单人+无人僚机这么绝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并且尽量剥离掉一些AI写作的痕迹,用更贴近实际讨论的语言来聊聊。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高低配”这个说法。“高低配”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意思,用在战斗机上,尤其是像歼20这样的先进机型上,本身就有一定的误导性。.............
  • 回答
    关于歼20能否与F22抗衡,以及国内媒体的赞誉是真实实力还是“刷数据”,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军事技术、信息透明度以及宣传策略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一、 歼20与F22的基础对比(已知信息推测)首先,要明白的是,关于先进战斗机的许多核心性能数据,.............
  • 回答
    歼20那对独特的小“翅膀”——鸭翼,可不是摆设,它们可是个大有来头、作用非凡的部件,为这架先进战机注入了强大的机动性优势。别看它们尺寸不大,在高速飞行和复杂机动中,它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说说鸭翼最核心的作用:增强机动性,尤其是低速大迎角机动能力。你可以想象一下,战斗机在缠斗时,经常需要做出.............
  • 回答
    关于歼20、F22和F35之间的差距以及在潜在对抗中谁能取得空中优势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参数比较。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三款飞机的基本定位和特点。 F22“猛禽”(Raptor) 是美国空军的第四代(国际标.............
  • 回答
    歼20:为中国空军注入“隐形”与“智慧”的双重基因歼20的横空出世,绝不仅仅是中国空军装备序列中多了一架新式战机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次体系化的飞跃,为中国空军注入了前所未有的“隐形”能力与“智慧”基因,从根本上重塑了其作战效能和战略地位。一、隐身能力的跨越:从“可见”到“难觅”在歼20出现之前,解放.............
  • 回答
    歼20列装人民空军多支英雄部队,这无疑是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尤其对我国的空天安全和国防实力而言,其意义非凡,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首先,从“多支英雄部队”这个表述上,我们就能感受到歼20的部署并非集中于某一个单位,而是以一种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式融入人民空军的作战体系。这说明歼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