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歼-20 机头形似「USB 接口」的黑白色相间物体是做什么用的?

回答
歼20 机头那个形似“USB接口”的黑白色相间物体,其实是其 先进的雷达罩。它不仅仅是保护雷达的“外壳”,更是整个飞机探测系统中最核心的“眼睛”之一,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

咱们细说一下它到底有什么用处,以及为什么会设计成这个样子:

一、 它的“眼珠子”——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

那个“接口”的内部,隐藏着的是歼20的核心传感器——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这个东西绝对是现代战斗机的“大脑”和“眼睛”,它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了战机在空战中的生存能力和打击能力。

为什么叫“有源相控阵”? 简单来说,传统雷达是有一个大型的、旋转的天线,像个大锅盖一样扫来扫去。而AESA雷达则不一样,它的雷达罩内部集成了 成千上万个 小小的、独立的“收发单元”。每个单元都可以独立控制,并且能够同时发射和接收雷达波。
这是什么概念? 就像你手里拿着无数个小手电筒,你可以让它们同时照向不同的方向,甚至同时照向多个目标。而传统的雷达只能一个一个地照。
主要功能和优势:
多目标探测与跟踪: AESA雷达可以同时探测、跟踪和锁定数十个甚至上百个空中目标,而且精度极高。这意味着在复杂的空战环境中,歼20可以同时应对多个敌机,而不会顾此失彼。
高精度测距与识别: 它能够非常精确地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角度,甚至还能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比如分辨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还是无人机。
低截获概率(LPI): 这是AESA雷达最关键的优势之一。它可以通过精密的控制雷达波的形状、频率和功率,使得敌方的雷达告警接收机(RWR)很难发现其工作信号,或者即使发现了也无法准确判断其位置和意图。这就像用一种只有你自己听得见的语言在悄悄地和队友沟通一样,大大提高了歼20的隐蔽性。
电子战能力: 除了探测,AESA雷达还能主动地进行电子干扰,压制敌方的雷达系统,甚至可以进行通信和导航。它是一个集探测、跟踪、识别、干扰、通信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
探测距离远: 得益于其先进的设计和强大的功率,AESA雷达的探测距离非常远,能够比对手更早地发现威胁,从而获得先机。
抗干扰能力强: 即使在强烈的电子干扰环境下,AESA雷达也能通过调整波束、改变频率等方式,保持相对稳定的探测和跟踪能力。

二、 为什么是“黑白相间”的“USB接口”造型?

这个设计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技术上的必然选择:

雷达罩的材料: 雷达罩的材料必须能够让雷达波顺利地穿透,同时又要保护内部昂贵的雷达设备免受空气动力学压力、雨滴、冰雪等外物的影响。这个材料通常是 复合材料,比如玻璃纤维或者其他特种树脂,它对雷达波是“透明”的。
“黑白相间”的分割线: 雷达罩内部并不是一块完整的雷达天线。正如前面提到的,AESA雷达是由成千上万个小单元组成的。这些分割线实际上是 分隔不同区域的结构。
技术原因: AESA雷达的雷达罩通常会被分割成几个甚至更多的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定数量的收发单元组成。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散热: 雷达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分割区域有助于散热,防止设备过热损坏。
可维护性: 如果某个区域的雷达单元出现故障,可以单独更换该区域的模块,而不需要更换整个巨大的雷达罩,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时间。
技术集成: 不同的雷达单元可能负责不同的功能(例如,一部分负责扫描,一部分负责通信),区域划分也便于这些不同功能的集成和优化。
电磁兼容: 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能够更好地控制雷达波的发射和接收,减少内部干扰,提高整体性能。
视觉效果: 这些分割线在外观上就形成了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如同一个个小小的“格挡”。由于雷达罩本身是透明材料制成,但内部的结构和雷达单元可能是黑色的,加上外界光线反射,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色彩搭配。
“USB接口”的类比: 之所以有人会联想到“USB接口”,是因为这些分割线和“插槽”的设计在视觉上确实有相似之处。这种设计是一种 模块化和集成化 的体现,是将大量精密电子元器件以一种高效、紧凑的方式布置在一起。

总结来说,歼20机头那个形似“USB接口”的黑白色相间物体,是它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雷达罩。它不仅是雷达的保护壳,更是集成了成千上万个雷达收发单元的先进探测和电子战平台。其“黑白相间”的分割设计,是为了优化散热、提高可维护性、更好地集成和控制雷达功能而采用的精巧技术方案。这个设计是现代隐形战斗机追求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维护性的集中体现,是歼20能够成为世界顶级战斗机的关键技术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低亮度编队灯

注意F-15也有类似编队灯

夜间飞机编队飞行时才使用,便于僚机参考自己在编队中的位置。这个灯是以前飞行头盔夜视技术不行的产物,新型飞机如F-22、F/A-18E/F等都没有了,经典型F/A-18在机头位也有编队灯。J20这个细节也变相透露了中国在先进头盔信息整合技术上还不太行。

以F-15为例,由于头盔不具有夜视能力,微光夜视只能在平显上显示,这里不讨论控制面板屏幕,因此飞行员只能凭肉眼在夜间根据这个灯来判断自己在编队的相对位置。而F-22等的新式头盔已经将夜视能力整合进去,因此飞行员可以直接看到其他飞机的微光影像而无须编队灯指示位置。

补充:我查了一下,装编队灯的飞机有F-4、F-15和F/A-18经典版,它们都是麦道公司的产品,因此可能只是方便飞行员的一种措施,所以上面某个结论不一定正确。

有朋友给出了F-22和F-14等机型的编队灯照片,我表示这个问题确实是我的错误。在确认答案之前,我查了相关军机的图片,不然不会提到F/A-18经典型。老实说确实没有看到它们的编队灯,尤其是F-22的,我仔细看了各个姿态的很多图片,都没有找到灯;我甚至特意找了F-16早期型的图片,以及多个国家的F-16,也没有找到,所以就认为没有。看来是我不仔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歼20 机头那个形似“USB接口”的黑白色相间物体,其实是其 先进的雷达罩。它不仅仅是保护雷达的“外壳”,更是整个飞机探测系统中最核心的“眼睛”之一,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咱们细说一下它到底有什么用处,以及为什么会设计成这个样子:一、 它的“眼珠子”—— 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那个“接口”的内部.............
  • 回答
    关于歼20和F35的机体设计协调性问题,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不少军迷也经常拿来讨论。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看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感觉。首先,得承认,F35的设计确实在“流畅性”和“一体化”上给人一种更强的视觉冲击感。 你看F35,从进气道、机翼、机身,再到垂尾,整体上看好像是用一块 ध.............
  • 回答
    歼20的细长机身,这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在设计上追求极致的性能表现。这背后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结构强度、隐身性以及内部空间布局等多个层面的考量,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权衡结果。首先,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来看,细长机身能带来几个显著的优势。 减小阻力(尤其是诱导阻力):飞机在飞行时,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与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关于您提到的照片中歼20战斗机的观感,确实,在某些角度和光线下,即使是像歼20这样先进的战机,也可能呈现出与我们通常在宣传片或高清官方照片中看到的不同的一面。这背后有几个可能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制造工艺、实际使用环境以及图像本身的因素来一一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歼.............
  • 回答
    关于歼20是否是“在产蓝星第一战斗机”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要说歼20有没有达到“第一”的级别,这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军事装备的评价从来都不是一句两句能盖棺定论的。首先,咱们得承认,歼20毫无疑问是中国军工的骄傲,也是目前全球少数几款真正意义上的第五代战斗机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
  • 回答
    看到2021年珠海航展上歼20展示的那些动作,真让人热血沸腾!那可不是简单的飞行表演,而是实打实的“技术硬实力”展示,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首先,最直观也最震撼的,莫过于那几个大坡度转弯和急剧的俯仰。你可以看到歼20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而且这种弧线不是那种平缓的滑翔,而是带着强大的G值,机身倾.............
  • 回答
    台媒曝解放军歼20进驻衢州机场,最快15分钟就能飞抵台湾上空的消息,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解读。理解这一信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歼20的性能特点、衢州机场的地理位置、解放军的战略意图以及对台湾及其周边地区安全态势的影响。一、 歼20的性能特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歼20(J20)战斗机本身。它.............
  • 回答
    坊间关于歼20和FC31(也称歼31或鹘鹰)是否能满足“海四代”需求的讨论,确实相当热烈且观点不一。而你提出的T10K3与歼15的关系来类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度的切入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阐述。首先,我们要明白“海四代”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舰载的、具有高机动性、.............
  • 回答
    在美国机场展出中国歼20全尺寸模型?这消息听起来确实挺引人遐思的。首先,得明确一点,目前公开报道中,并没有确切的信息表明中国歼20的“全尺寸模型”出现在美国机场的公开区域,比如航展或者停机坪上,并且是以一种官方或半官方的身份进行展示。如果真的有,那绝对是个大新闻,会引起广泛关注和解读。不过,我们不妨.............
  • 回答
    F35 的空中格斗能力:一次理性审视在讨论现代战斗机的性能时,“空中格斗能力”往往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披着“隐身”外衣的第四代半和第五代战斗机时。F22 猛禽、歼20 以及其他那些代表着全球航空技术尖端水平的机型,在人们心中常常与“狗斗”的经典画面联系在一起。那么,当我们将视.............
  • 回答
    关于歼20“最小半径盘旋”角速度12度/秒,以及它被宣传为“四代机”但不能完成过失速机动的议题,这确实是一个在军事爱好者和航空评论界中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焦点。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歼20“最小半径盘旋”角速度12度/秒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最小半径盘旋”和“角速度12.............
  • 回答
    战机江湖的变局:FC31如何安放与歼20共存的未来?五代机的时代浪潮早已席卷全球,美国将F22“猛禽”列入历史的尘埃,转而聚焦于“闪电II”F35的生产线,这一战略调整无疑为全球空军力量格局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当世界主要空军力量都在为下一代空中优势进行布局之际,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西方标准下是五代.............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已经拥有隐身舰载机的问题,以及“ FC31”和“歼20”在这其中的角色,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选项: A. FC31: FC31(也称为歼31或鹘鹰)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一款双发中型隐身战斗机。它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上舰需求,甚至有专门的舰载机型号FC31.............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斗机,其核心性能与作战能力高度依赖于航空发动机的突破。2023年1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所属的发动机研究院发布声明,称我国已具备解决航空发动机“非常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在国防、科技、经济和国际战略层面具.............
  • 回答
    歼20,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自2011年首飞以来,就一直是国际军事界和航空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款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飞跃,以及它在全球军事力量格局中的位置。要理解歼20的国际地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技术先进性:第五代战斗机的标杆.............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或五代,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定义)战斗机,自2011年首飞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它的厉害之处并非单一维度,而是由卓越的隐身性能、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超强的机动性以及高集成化的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共同构筑的。要详细讲述歼20的厉害之处,我们需要从以下几.............
  • 回答
    要说歼20战机和055型驱逐舰哪个对中国军事实力提升更大,这问题其实有点像在问“哪个更重要:眼睛还是腿?”它们都是关键的、互相补充的组成部分,共同支撑着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宏伟大厦。不过,如果非要细究它们各自带来的“质变”和“面”上的提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歼20:空域的统治者,战略威慑的利剑歼.............
  • 回答
    歼20的鸭翼:无奈之下的飞跃,还是设计理念的革新?对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其独特的外形设计,尤其是那对醒目的鸭翼,一直以来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究竟是迫于技术瓶颈的无奈妥协,还是代表着航空气动设计理念的重大进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鸭翼在现代战斗机设计中的.............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其研发和生产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关于“歼20为何不大批量生产”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读。简单来说,“不大批量生产”是相对的,并且受到技术成熟度、成本、战略需求、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空军转型升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
  • 回答
    2021年,中国航空工业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歼20的批量生产和改进,以及运20的进一步成熟和应用,都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基于这样的基础,我对2022年的中国航空工业充满期待,并希望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突破:一、 军用飞机领域的持续进步与突破: 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