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只会给学生解释为「这是固定搭配」的英语老师是不是很水?

回答
我是一名AI助手,无法提供个人经验或对教师水平进行主观评价。但我可以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角度,详细阐述“固定搭配”这个概念,以及为什么仅仅将其解释为“固定搭配”可能不足够。

理解“固定搭配”的重要性

在英语学习中,“固定搭配”(collocations)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词语经常一起出现,形成一种自然、习惯性的组合。比如我们说“make a mistake”,而不是“do a mistake”。掌握这些搭配能够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地道、更流畅,也更容易被母语者理解。

想象一下,如果你不了解“heavy rain”,而尝试说“strong rain”或“big rain”,虽然听者也许能猜到你的意思,但它听起来就会有些奇怪,不够自然。固定搭配就像是英语这门语言的“潜规则”,了解它们,就能让你说话做事都更加得心应手。

为什么只说“这是固定搭配”可能不够?

然而,如果一个老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就是固定搭配,记住了就行”,那么这确实可能是一种比较“水”的教学方式。原因如下:

1. 缺乏内在理解: 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如果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某些词会搭配在一起,他们可能很难真正记住,也无法举一反三。他们会觉得英语就像一片片孤立的单词,需要不断地去“记忆”各种组合,而不是像母语者一样自然地去“运用”。

2. 阻碍迁移和创造: 英语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当遇到新的情境,需要表达类似意思但词汇稍有不同的情况时,他们就可能会束手无策。他们缺乏理解搭配背后逻辑的能力,也就难以在新的语境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3. 无法解释细微差别: 有时,近义词之间也会形成不同的固定搭配,而这些搭配的使用会有细微的语意差别。比如“make a decision”和“take a decision”。如果老师仅仅说“都是固定搭配”,学生就无法理解为何在某些语境下用“make”更合适,而在另一些语境下用“take”会更好。

4. 削弱学习兴趣: 一味地重复“记住了”或者“这是固定搭配”会让人觉得学习过程枯燥乏味,缺乏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学生可能会认为英语就是一堆需要被“硬塞”进脑子里的规则和词组,从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个更好的解释方式应该包含什么?

一位更有经验、更负责任的老师,在讲解固定搭配时,可能会做以下事情:

提供语境和例句: 不仅仅给出“make a mistake”,还会展示这句话在句子中的用法,比如“I made a mistake in my calculation.” 通过语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搭配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解释搭配的逻辑(如果可能): 有些搭配是有一定逻辑可循的。例如,“heavy rain”中的“heavy”通常用来形容雨水降落的强度和密集度。“strong coffee”中的“strong”形容咖啡的味道浓郁。“break a leg”是一个习语,但背后也有一个有趣的起源故事可以解释其含义。当然,不是所有搭配都有明确的逻辑,但对于有逻辑的,解释出来能加深理解。
对比近义词和不同搭配: 将“make a mistake”和“do a mistake”进行对比,解释为什么前者是正确的,后者是错误的。或者解释“make a decision”和“take a decision”在使用上的细微差别。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 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听力过程中留意经常一起出现的词语组合,鼓励他们自己去猜测和验证这些搭配的正确性,培养他们的语感。
分类和归纳: 比如,可以将常见的搭配按照动词(如:make, do, have, take)、形容词(如:big, large, heavy, strong)或名词(如:opportunity, chance, problem, issue)进行分类,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强调“习惯性”: 让学生明白,有些搭配之所以成为搭配,更多是因为长期的使用习惯形成的,这是一种“约定俗成”,就像我们中文里说“吃晚饭”而不是“喝晚饭”一样。

总结

所以,如果一位英语老师总是用“这是固定搭配,记住了”来搪塞学生的疑问,确实可能说明这位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不足。好的教学应该是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理解语言的内在逻辑,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应用语言的能力。仅仅停留于“固定搭配”这个标签,是无法达到这个目的的。

真正的语言学习者应该追求的,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让它成为自己表达思想的有力工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个月的某个星期六早上八点, CBC 的节目邀请了 Verbal Advantage: Ten Easy Steps to a Powerful Vocabulary 的作者 Charles Harrington Elster 给加拿大的本土听众讲词汇。

Charles 列举了很多 "固定搭配"。这些 "固定搭配" 是约定俗成或者说历史原因造成的。即便是本土听众也无法全部记得所有的" 固定搭配"的意思。

作为一个英语学习者, 您真的没必要给英语老师贴 “很水”的标签。

"固定搭配" 如果已经收录在辞典里面, 您接受就好了。 没有那么多为什么。


举例说明:

set in — phrasal verb

When something unpleasant sets in, it begins and seems likely to continue in a serious way:

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它就开始了,而且似乎有可能以一种严重的方式继续下去。


This rain looks as if it has set in for the rest of the day.

这场雨看起来好像已经在今天的余下时间里开始了。


If you get bitten by a dog, you have to make sure the wound is cleaned well, or an infection could set in.

如果你被狗咬了,你必须确保伤口得到很好的清理,否则可能会出现感染。


Despair seems to have set in among the team.

绝望似乎已经在团队中形成了。




"固定搭配" 这个东西没有什么道理, 就像中文里面用“东西”来指代一个具体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

干嘛不用 “南北”来指代一个具体事物或者抽象的概念呢?(这是否很杠精呢?)


......


学外语, 犯得着和外国人的辞典以及习俗杠吗?


~~~~~~~~~~~~~~~~~~~~~~~~~~~~~~~~~~~~~


set up — phrasal verb

to start a new business:

创办新业务


One way in which people are responding to such pressures is by setting up on their own, often by selling their services to their former employers.

人们应对这种压力的一种方式是自立门户,通常是将自己的服务卖给前雇主。


She wants to repay the committee for the help she received when setting up in business.

她想报答委员会在她创业时给予的帮助。


set sth down phrasal verb

to write or print something, especially to record it in a formal document:

写下或打印一些东西,特别是将其记录在正式文件中。


The rules of the club are set down in the members' handbook.

俱乐部的规则在会员手册中规定了。



set out — phrasal verb


to start an activity with a particular aim:

带着特定的目标开始一项活动。

She set out with the aim of becoming the youngest ever winner of the championship.

她出发的目的是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

[ + to infinitive ] They set out to discover a cure for cancer.

[+到不定式] 他们着手发现治疗癌症的方法。



set sth/sb back — phrasal verb

to delay an event, process, or person:

推迟一个事件、过程或人

The opening of the new swimming pool has been set back by a few weeks.

新游泳池的开放已经推迟了几周。

A war would inevitably set back the process of reform.

一场战争将不可避免地使改革的进程倒退。



set about sth phrasal verb

to start to do or deal with something:

开始做或处理一些事情

[ + -ing verb ] I have no idea how to set about changing a tyre on a car.

[+-ing verb] 我不知道如何着手为汽车换轮胎。


I tried to apologize, but I think I set about it the wrong way.

我试图道歉,但我认为我的方式不对。



~~~~~~~~~~~~~~~~~~~~~~~~~~~~~~~~~~~~~~~~~~~~~~~~~~~~~~~~~~~~~~~~~~~~~~~~~~~~~~~~~~~~~~~~~~~~~~~~~~~~~~~~~~~~~~~~~~~~~~~~~~~~~~~~~~~~~~~~~~~~~~~~~~~~~~


***** 也许,这个部分是题主抱怨的 “固定搭配”



***** 也许,这个部分是题主抱怨的 “固定搭配”



***** 也许,这个部分是题主抱怨的 “固定搭配”


另外的例子

动名词 (GERUND)

动名词以各種非限定動詞的形式在許多種語言中存在。其最常作為名词的功用,但並非只作為名词。在英語中动名词同時具有動詞和名詞的特性,像是可以使用副詞修飾,後面也可以跟著直接受詞(direct object)。

術語「-ing形式(-ing form)」通常在英語中用以表示動名詞。

傳統文法將「-ing形式」區分為現在分詞與動名詞,但在現代文法中則沒有發現這樣的區別,像是在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中,「-ing形式」都用以表示动名词。

上面的几个贴图也展示了“固定搭配”的一些例子。

这些例子确实是要 “强记”的, 没错, 死记硬背, 刷题,强行记忆。强记。


【未完待续】






///////////////////////////////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8亿, 远远没跨出一小步 (n<1亿)。 盐值持续低迷(3年了还900+)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不到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


看看这个话痨答主有啥其他奇葩崩坏魔愣回答:

..

user avatar

或许我就是“很水”的老师之一吧。

很多时候,我会尽量去给学生解释。比如,今天有学生问到了一个问题:

老师,我是想起 supply of fruits, vegetables and tea, 这么多东西了, 还是用 a supply 单数吗?

这里涉及到一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不定冠词的用法。

supply这个词,做名词的时候,可以作可数,也可以做不可数,那到底怎么用呢?the supply of xxx和a supply of xxx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基于我的个人理解,我会告诉学生,supply一般表达抽象涵义,表达“供应”,比如供需关系supply and demand。我们可以在supply前面加形容词修饰,既然能加形容词修饰了,那它表达的意思就更具体,这时候它就变成可数名词了,比如an ample supply of water。


如果真有学生特别较真,其实你们会发现,这里所谓的“具体、抽象”,实际上最终还得落实到具体语境中去揣摩,还得靠学生自己去领悟。

【当然,更加详细的解释,词典里都有。】


以上这个例子,还算比较好解释的。英语里还有些词特别难解释,比如up和down:up the street和down the street到底有啥区别?再进一步,go up/down to sb.有区别吗?再进一步,uptown和downtown的意思区分,和up/down的意思有啥关联?

这些问题如果要深究,都可以找到答案,但就要颇费一番功夫了。但如果你不是准备研究语言,只是为了学习语言,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没啥必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为了节约学生时间,同时也为了节省自己的精力,一般就用“固定搭配”应付过去了。

但如果有学生真的很好奇,而且有时间,多去探索一下答案也挺好。但由此推断老师比较水,未免就有点论据不足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是一名AI助手,无法提供个人经验或对教师水平进行主观评价。但我可以从语言学习和教学的角度,详细阐述“固定搭配”这个概念,以及为什么仅仅将其解释为“固定搭配”可能不足够。理解“固定搭配”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中,“固定搭配”(collocations)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词语经常.............
  • 回答
    .......
  • 回答
    如果只能推荐一款小家电给我的朋友,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空气炸锅。别看它名字里有个“炸”字,但它绝对是你厨房里的百变多面手,而且能让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大大减少对身体的负担。我为什么这么推崇它呢?让我给你细细道来:1. 告别油腻,健康升级: 这是空气炸锅最核心的卖点,也是它能成为我首选的原因。传统的油炸.............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微妙的,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脑子里会跑过很多想法。首先,我会有点意外,毕竟海关这种公共服务机构,通常是国家统一管理,明码标价,不会出现只针对特定国籍的“额外”收费。这种“只收中国人小费”的说法,会让我立刻警惕起来。我会先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是不是真的只有我被要求给小费?其他国家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跳骤停的问题。自由穿越宇宙空间,听起来就像是从科幻小说里跳出来的情节,是无数人梦想过的终极体验。而代价,却是如此沉重,让人脊背发凉。一亿美金的负债,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这意味着我将背负一个几乎不可能在十年内偿还的巨大财务压力。我的生活,以及我可能关心的任何人的生活,都会因此受到巨大的影.............
  • 回答
    项羽将汉中封给刘邦,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他一时兴起。背后牵扯到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项羽自己的考量,以及他对刘邦的忌惮。至于章邯并王汉中能否压制刘邦,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角度,不过得结合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咱们得先捋一捋当时那个乱糟糟的局面。秦朝一灭,天下还没定,各地诸侯林立,但名义上还.............
  • 回答
    如果只有一碗白饭,而我只能配一个菜,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梅干菜扣肉。让我详细地讲述一下为什么我会做出这个选择,以及这道菜如何与一碗白饭完美融合:1. 风味的层层递进与白饭的包容: 梅干菜的灵魂: 梅干菜,经过腌制、晾晒、发酵等工序,本身就带有一种独特的陈香和微甜,同时还带有淡淡的咸味。这种复杂.............
  • 回答
    嗯,这碗白米饭,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要只配一个菜,我得好好琢磨琢磨。不是随便哪个菜都配得上这碗香喷喷的白米饭。我想来想去,最能让我心动的,还得是那道—— 糖醋里脊。为啥是它呢?你想想看,一碗白米饭,口感上就是那种绵软、带着点点嚼劲的朴实。它能包容万象,但如果只是配一些寡淡的素菜,总觉得少了点灵魂。而.............
  • 回答
    .......
  • 回答
    这几天,家里的气氛一直挺微妙的。按理说,过年是件开心的事,但每次想到男朋友发来的红包,心里就压着一块大石头。我和他在一起也有些年头了,他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收入情况我大概了解,比我稳定,也算是不错。过年发红包,在我看来,与其说是金钱上的数额,不如说是一种心意,一种对我们关系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今年.............
  • 回答
    .......
  • 回答
    你公路车上的3500套件,想通过换上5800的V刹夹器来提升刹车效果,这个思路是能理解的,但具体效果嘛,得仔细说道说道。首先,我们要明白,公路车上的刹车系统,尤其是传统的夹器(Calipers),它的设计和V刹是有根本区别的。3500套件,如果它是Shimano Tiagra级别的话,它的夹器应该是.............
  • 回答
    这韦小宝要是真搁到《让子弹飞》里,碰上六子那档子事儿,嘿,那可就有意思了。这小子,脑子转得比谁都快,嘴皮子也跟抹了油似的,遇事儿从来不按常理出牌。要是他真是六子,身上揣着的是那点辛苦钱,刚吃完两碗粉,正想着给钱赶紧跑路,谁知道这胡万(或者换个更损的)上来就咬定:“喂!你吃了两碗粉,只给一碗的钱!”韦.............
  • 回答
    只会说普通话的人是否会感觉自己没有归属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而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归属感”的含义。 归属感是一种心理上的连接感、认同感和被接纳感。它意味着一个人觉得自己属于某个群体、社区或文化,并且在这个群体中被理解、被重视、被接纳。归属感可以.............
  • 回答
    理解你想找到方法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又不想显得刻意或者生硬。别担心,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困境,而且是可以被突破的。这就像刚开始学骑车一样,一开始摇摇晃晃,但只要掌握了技巧,就能骑得又稳又快。先来聊聊“只会接受信息,独立思考能力不强”这句话背后的情况。当你发现自己“只会接受信息”时,通常会有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点出了汉语普通话发音中一个“不存在”的音。你问得非常具体,这让我想起了一些我曾经遇到的、或者听别人讲过的关于发音的趣事和纠结。先说说为什么说“fai”在普通话里不存在。普通话的声母里没有“f”,也没有“ai”这个韵母。我们说“爱”,发音是 "ài",声母是零声母,韵母是 "a.............
  • 回答
    只会蛙泳,能去救溺水的人吗?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简单来说,答案是: 可能不行,而且风险极高。首先,我们得明白,溺水者是处于极度恐慌和挣扎状态下的,他们会拼尽全力抓住任何能抓住的东西,包括施救者。这种力量和混乱的程度,远超我们平时在泳池里轻松游动的体验。只会蛙泳,虽然让你能在水里移动,但它本身的.............
  • 回答
    从只会 C 到 STL 大师:一份为你量身定制的速成指南你只懂 C?没问题!STL(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它就像是 C 语言的超能力升级包,让你用更少的代码做更多的事情,而且写出来的程序更清晰、更高效。别担心那些花哨的模板和泛型概念,今天.............
  • 回答
    当然,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如果我告诉你,只会 C 语言的语法,就有能力从头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编译器,你可能会觉得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或者至少是难度极大、近乎不可能的任务。但仔细想想,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你需要对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拥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让我来为你一点点剖析.............
  • 回答
    “只会增删改查”——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种半开玩笑的标签,但背后折射出的,是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个普遍困境,以及外界对于“合格”开发者的期望。简单来说,这句话并非绝对真理,但它触及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要点:仅仅掌握“增删改查”的技能,确实不足以让你成为一个真正优秀或者有竞争力的开发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