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了
小的时候,肥肉是肯定不吃的,芹菜不吃,香菜不吃,折耳根不吃,茄子不吃,笋不吃,狗肉不吃,所有动物的头不吃(不吃麻辣兔头的四川人),苋菜不吃
后来呢,啥都吃,毕竟不吃要挨揍,尝了一下味道还可以
我小时候不吃肥肉,一点都不吃,炒肉丝带一丢肥肉,就不吃,结果挨打,很挨打,没少挨打。
现在我还是不吃肥肉,但炒肉丝带一丢丢肥的,也就吃了,给老婆讲这故事,老婆是个干脆人,“你啊,就是欠揍的货色。”
我想了想,也对。
我外婆啊。
快90的人了。
巧克力没有80%纯度她老人家看不上。
舌头可灵敏,我上次做了个6寸蛋糕,放了3g蜂蜜人家居然吃出来了。。。
每天一小杯威士忌,要纯麦的,或者白酒,不要茅台,要洋河大曲
每两周一次的家庭聚会要喝一杯白的,一杯红的,最后甜点来一点XO
饭后没一点甜食要发脾气。
可别说她老不羞
老人家是战时儿童保育院的成员,也跨过鸭绿江,养育了4个子女,没一个夭折的。
所以家里人觉得,这点需求没啥。现在生活物资丰沛,老人家要什么都能给。
只希望老人家健康长寿。
我爸。
我都三十多岁了,我做的菜,我爸从来不尝。就连他过生日我起大早做的手擀长寿面也只是象征性地吃一口。
他自己厨艺精湛,看谁做的菜都是垃圾。
我烤的蛋糕他会吃。我做的中餐一口都不碰。
而我一年都烤不上一回蛋糕,太麻烦了。
他不是对我有意见,我爸对我非常好,他只是嘴刁。
不吃拉倒,省事儿了。
我特挑食。挑到了什么程度呢?
量太少,不管饱(或吃不尽兴)则不吃。
我见过不吃米饭和红肉的人。
对就是,只吃面条,青菜和鸡肉的人。不吃米饭,猪牛羊肉。
不过,请他吃饭很简单。肯德基鸡腿堡就行。
同为普通人,我发现从农村出来的人,嘴比城里人要刁。
原因也好理解:农村家庭如果不是很穷,从小吃的比城里人会更好:食材新鲜、绿色、多样、原汁原味,比如家里养的柴鸡、鸡蛋、猪、自己种的菜甚至米。而城里人的饭菜,多多少少已经工业化,食材也不是太新鲜,口味比农村的会差不少。
就像我,从小在北京长大的,从来不怎么挑食,食堂几元钱的饭菜到上千元的饭菜我都觉得不错,中式西式都接受,咸的甜的都可以,凉菜热菜全消灭,面包可以当正餐,从西北到东南,食材除了虫子基本都可以吃。但我有个习惯,早餐不吃味道大的东西,比如面条饺子炒饭这些,喜欢豆浆油条或牛奶面包。
可我老婆是湖北农村长大的,就挑食多了,米饭炒菜是最好的,面条勉强,西式的不能当正餐,菜做的甜一点都不吃,淡了咸了都抱怨。对各种连锁快餐更是嗤之以鼻,对外卖也是敬而远之。就是要求既好吃,又要健康。北京的热干面试了十几家,没有一家及格,各地的吃食也全都比不上她家乡的。
我家小孩在北京长大,比我挑但没我老婆嘴刁,但她有个毛病就是不喝粥。这样我们家每天的早餐就成了问题,一个不吃面,一个不喝粥,一个不吃面包牛奶。。。此外三个人出门旅游也是一到饭点就开始吵架。。。
还有我同学,陕西富平农村的,也挑,熟的胡萝卜不吃(主要是觉得甜),带甜味的菜(鱼香肉丝什么的)不吃,鱼不吃(他们那没有鱼),洋快餐不吃。
我同事,山西农村的,一吃饭就开始抱怨:北京的羊肉不如他家乡的,土豆不如他家乡的,烙饼不如他家乡的,棒子面不如他家乡的。。。我听着,心说北京这么烂你来这干啥?
我同学,云南的,刚上大学时不理解北方什么都凉拌吃,大学食堂十几种凉拌菜把他惊到了。后来也逐渐适应的。
我同学,苏州的。米饭软硬极挑,只要是结块的米饭,他一概不吃倒掉。
------------
评论逐渐转向说北京没有什么好吃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深表赞同!北京没有大的菜系,著名的吃食都是小吃,而这些小吃也是上不了台面的原料,旧社会穷人吃的东西,荤菜以下水内脏为主,主食以杂粮为主。再加上做法逐渐商业化、退化,也越来越不地道。北京原生餐馆的服务意识非常差,环境差不说,顾客在那吃,服务员在旁边吵架。外地朋友来北京也大都被旅游饭店的挂羊头卖狗肉所欺骗。不仅如此,北京还没有上海遍地的连锁超市(711、全家),也没有深圳的打工人餐厅,吃个便餐也很不方便。稍微好一点的餐厅要么是贵族价位,要么总是人满为患排大队。好不容易发现个小区里的宝藏小饭馆,前两年也都被清理赶走了。其实好吃的也有,都在那些食堂里面呢(不敢再说了)。所以,说北京是美食洼地已经是抬举了,我看简直是美食荒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