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停车不能先熄火再摘档拉手刹?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常见的,很多人都有疑惑。咱们平常开车,习惯了先踩刹车、挂空挡、拉手刹、熄火,这个顺序听起来好像很顺理成章,但实际上,稍微调整一下步骤,对车子还是有好处的。

我给你掰扯掰扯为什么不建议“先熄火再摘挡拉手刹”这个顺序。

首先,我们要明白,变速箱在挂挡状态时,齿轮是咬合在一起的。无论是自动挡的P挡还是手动挡的任何一个挡位,当发动机在运转时,动力都在通过传动系统传递。

不先摘挡就熄火,可能会对变速箱造成一些潜在的压力。

手动挡:
如果你在挂着挡(比如1挡或倒挡)的时候熄火,发动机的转动惯性会被强制中断。这时候,连接着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离合器片可能还在半联动状态,或者你挂的是某个挡位,变速箱内部的齿轮正在与传动轴上的齿轮啮合。
当发动机突然停止转动,但变速箱的齿轮还在一个受力的状态下,这个受力可能会传递到齿轮的啮合处。虽然汽车设计会考虑这些,但长期这么做,对于齿轮的磨损肯定是不利的。尤其是当你挂的是比较低的挡位,比如一挡,那么发动机的扭矩通过变速箱传递到车轮的力度是比较大的,熄火的时候这个力就直接作用在齿轮上了。
更直接一点说,想象一下你在用力转动一个齿轮,然后突然把另一个与之咬合的齿轮“拽停”,这肯定不如让它们先“松开”再停下来对它们更好。

自动挡:
自动挡的P挡(驻车挡)是通过一个叫做“驻车棘爪”的机构来锁止变速箱输出轴的。当你挂入P挡时,这个棘爪会卡住变速箱内部的某个齿轮,从而阻止车子移动。
如果你不先摘到空挡(N挡),而是直接挂P挡然后熄火,那么在熄火的瞬间,如果车子还有一点点向前或向后的惯性(哪怕是很轻微),这个惯性就会作用在P挡的驻车棘爪上,让它更紧地压在齿轮上。
想象一下,你的车子停在一个坡道上,即使你踩着刹车,也可能会有轻微的滑动。如果你直接挂P挡然后熄火,这个惯性(或者说坡道的作用力)就会把棘爪死死地顶在齿轮上。下次你再启动,挂挡的时候,你可能会听到一声比较大的“咔哒”声,这就是驻车棘爪需要克服那个很大的阻力才能脱开的声音。
长期这样操作,会加速驻车棘爪和它所卡住的齿轮的磨损。而且,在陡坡上,这样做更危险,万一驻车棘爪失效,车子可能会滑动。

再来说说手刹的作用。

手刹(驻车制动器)是用来锁止车轮的,防止车子在停车时滑动。
为什么不先拉手刹再摘挡熄火?
如果你先拉手刹,然后在挂着挡(尤其是在坡道上)的情况下熄火,前面说的对变速箱的压力还是存在的。
而且,如果你的手刹性能不是百分百完美,或者你停在比较大的坡道上,只靠手刹锁止车轮,而变速箱还处于受力状态(挂挡时),那么车轮施加在变速箱上的那个力就由变速箱来承担了。
反过来,如果你先摘到空挡,然后拉手刹,这时候变速箱是处于一个不受力的状态。所有停车的力都由手刹和刹车片(如果你还踩着刹车)来承担。当车辆完全静止后,你再熄火,就不会对变速箱产生额外的负荷。

所以,更推荐的、对车子更友好的停车顺序是:

1. 踩住刹车,将车子完全停稳。
2. 挂入空挡(N挡)。 这样变速箱就脱离了动力传递,内部齿轮不再受力。
3. 拉起手刹。 确保车辆被牢牢地固定住。
4. 熄火。
5. (可选,但对自动挡来说更保险) 在熄火后,再挂入P挡(自动挡)。这样,驻车棘爪是在车辆已经完全静止、变速箱不受力的情况下卡住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磨损。手动挡则可以挂一个挡位(比如一挡或倒挡)作为额外的保险,但因为已经摘挡熄火,所以对变速箱的压力已经降到最低。

简单总结一下,这个顺序调整是为了让变速箱在停车时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避免让它承受不必要的力,从而延长变速箱的寿命,减少异响和潜在的损坏。虽然不按照这个顺序操作,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立刻出大问题,但积少成多,长期来看,对车子还是有好处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手动挡怎么都无所谓,一般来说换挡和手刹都是机械式的。

对于自动挡来说就不行了,变速箱和手刹很多车都是电子式的,熄火之后这两个就不工作了,教练教的那个是比较通用的步骤。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