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业六年之前的隋朝国力,真的很难想象,这个疆域、人口都在极盛时期的国家怎么会在短短七年不复存在。
下面我们来复盘杨广三征高丽全过程:
自毁型战前动员
仗还没开始打,先自损——当然,杨广本人并不觉得是自损,因为损失的人力物力,在他看来完全不用当回事。事实结果:庞大与错乱的动员、灾难的后勤措施,已经决定了战争的走向:出兵越多,致使失败越大。
真有百万大军
连运送粮食的人在内,杨广亲征的队伍总共有300多万人,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6%[取大业五年5100w总人口的数据]。
迷之自信の杨广
杨广问庾质:“高丽人口不及我国一郡,现在朕率军讨伐,你认为能取胜吗?”
庾质:“可以,但以臣愚见,陛下还是不要亲征。”
杨广发怒:“朕的军队已经到这了,怎么能没见到敌人就先退却!”
庾质:“如果出战而未取胜,恐怕有损陛下的威名。若您留在此地,指导战略,命令猛将出击,出其不意,必定可以取胜。军机在于神速,迟缓就会无功。”
杨广不高兴了:“你既然害怕,就留在这吧。”
有一种人,明明菜得要命了还自以为天下无敌,最恐怖的莫过于这种人当了皇帝。
隋&高丽的战争方略
在战争鬼才广大帝的布局下,隋以倾全国之力、百万大军,以泰山压卵之势,向高丽威逼而来:
我甚至怀疑,杨广是不是心中没谱,想靠堆人头把对方吓死。
然而高丽表示:你还真吓不倒我。
辽水第一道防线,鸭绿水第二道防线,萨水第三道防线。
气候上,六七月为雨季,八九月到次年二三月为寒冻时期,也就是说,一整年中适合作战的时间不足三个月。
这种地势+气候,造就了高丽易守难攻,无论怎么挨打,坚持死守龟缩,同时再联动其他国家(北:靺鞨、契丹,南:百济)对抗、骚扰。
一征
广广子:奇耻大辱!明年一定赢回来!等着!
二征
这段对话真是把杨广的狂妄无能体现到极致:
杨广对大臣说:“高丽小虏,侮慢我隋朝上国,如今就是拔海移山,也能做到,何况区区一个小虏?”
郭荣谏曰:“戎狄失礼,是臣等该去处理的事,千钧之弩,不会为老鼠发射,陛下何必非要亲自征讨这一小小敌寇?”
杨广不听,又问庾质:“这次情况会如何?”
庾质回答:“臣实在迷惑,依然坚持之前的观点。陛下若动万乘,劳费实多。”
杨广大怒:“我亲征尚且不能取胜,派人去怎能成功!”
高丽人:快看,送人头的又来啦!
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二征都比一征更糟糕。杨玄感的叛乱,打乱了杨广的进攻计划,也标志着隋朝统治阶级的分裂。
三征
就这?就这?就这?就这样吧。
第三次举国之力攻打高丽,没有雪耻,没有复仇,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胜利,就匆忙返回。沿途一路,盗贼猖獗。下一年,杨广被突厥围困于雁门。
三征换得“战果”如下:
唐太宗征高丽
发兵:十万。
历时:六个月(贞观十九年,三月至九月)。
战果: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
损失: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
至于李二自己觉得不成功,那是他凡尔赛,毕竟和他灭国如流水的战绩比,的确很难称得上成功↓↓↓↓↓↓↓↓↓↓↓↓↓↓↓↓↓↓↓↓↓↓
原因在于没有自知之明。
隋文帝的历史评价很高,但这位杨广老爹在灭北齐时发现耕地隐匿和隐户,所以从隋朝开国以来,衡量官员考绩的就是抓隐匿耕地和人口,编户齐民做好了就好升官,这就和今天的GDP一样让官员们为了刷政绩干出很多骚操作。于是土地基数膨胀带来了实际的高征税,仅仅十几年,财政富裕程度就达到了别的朝代50年治理的水平,这不正常。人道发展的特点是取不足以奉有馀,看似美好的生活背后都有一个群体付出惨重的代价(举例:快递方便和快递行业的苦难),看得见的财政繁荣底下是看不到的过度盘剥,而且这种盘剥还在随着官员上报的土地基数膨胀而加速。
杨坚一直懵然无知,到杨广接手,隋朝名义上的耕地折合今天的亩数已经有40亿亩,注意了,隋朝疆域不包括东北,而今天整个中国的可用耕地也才20亿亩。于是在杨广看来,有40亿亩耕地的隋朝家底厚,府库钱粮充盈,他有的是钱修行宫、运河和打仗,所以即使失败他也以为是挫折,没有意识到真实的隋朝在对不存在的30多亿亩耕地征税(各地的府库越满,民众越赤贫),没有意识到底下官员从杨坚时代就在欺骗他们,于是他在虚幻的富裕感中膨胀,直到那些官僚们把百姓逼反,盛世的伪装面纱才被掀开。
很多人总是感觉杨广如果不浪就不会把好牌打烂,但实际上从他爸爸那一代起,杨家就没有好牌了。6亿亩不到的国家对30多亿亩不存在的土地征税,没有哪个王朝能长久,到杨广手里能坚持14年才是一个奇迹。
对我们今天的启发也有,那就是准确摸清自己的家底,不要被虚假的信息扭曲了认知。假如某个智库专家看到网上的网民都是月薪一万起,年薪百万多,以为这些小学生吹的是真的,然后建议决策者出台个人头税,要所有网民按月薪一万来缴纳保险和税金,那如果底层不知道或者没有发声的反映渠道来及时阻止,那必然埋下祸根。
扩展阅读:“高效征税”是隋朝速度灭亡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