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骑车去旅行应该注意些什么?

回答
骑车去旅行,这绝对是一种能让你全身心投入、近距离感受风景的方式。但想玩得开心又安全,确实需要好好准备一番。别以为只是蹬蹬车就完事儿,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

一、出发前的“武装到牙齿”:

车子是你的战友,必须了解它:
全面检查: 这不是小事!轮胎气压够不够?刹车灵不灵?链条有没有生锈或者脱链?变速顺不顺畅?车架有没有裂痕?这些细节决定了你旅途中的生死。最好在出发前去修车店做个全身保养,让师傅帮你检查一遍,即使自己懂点,也别掉以轻心。
工具包不能少: الترك(工具包)里得有备用内胎(起码两条)、撬胎棒、打气筒(便携式的)、补胎片和胶水、多功能工具钳(包含扳手、螺丝刀等),链条快拆扣。这些东西能帮你解决路上大部分的小麻烦。别想着“我运气好不会爆胎”,关键时刻它能救你一命。
熟悉你的车: 知道怎么快速换胎,怎么给链条上油,怎么调整刹车松紧。在家里多练练,去了野外可没人教你。

装备是你的“保镖”:
安全第一,头盔是必须的! 别嫌它热、嫌它丑,一次意外就能让你后悔一辈子。选择一个透气性好、戴着舒服的头盔。
骑行服和骑行裤: 专业的骑行服吸湿排汗,能让你在长时间骑行中保持舒适。骑行裤里的衬垫能大大缓解臀部压力,避免磨伤和不适。即使你不追求专业,也尽量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滑倒时被衣物卷入车轮。
骑行手套: 保护手掌,增加抓握力,尤其是在颠簸路段或下雨天。摔倒时也能缓冲一下。
防晒装备: 长袖骑行服、防晒霜(高倍数)、遮阳帽(可以戴在头盔下面)、骑行眼镜(防风、防紫外线、防虫)。阳光直射可不是开玩笑的,别给自己晒伤晒黑了。
照明设备: 前灯和尾灯必不可少,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得保证自己能被看见。尤其是傍晚或者进入隧道,没灯简直是找死。带上备用电池或者充电宝。
导航设备: 手机支架+地图APP是基础。但如果去信号不好的地方,提前下载好离线地图,或者带个专门的GPS设备。学会看地图,别完全依赖电子设备。
背包或驮包: 驮包比背包更适合长途骑行,能把重量分散到车上,减轻身体负担。选择防水的材质,里面用防水袋分装物品。
水壶和水袋: 保证充足的水源,尤其是夏天。带上水壶架,或者考虑一个水袋背包。

补给品:能量的源泉
能量棒、能量胶、水果干: 随时补充体力。高糖分的食物能快速提供能量。
运动饮料: 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
一些简单的食物: 饼干、能量棒、巧克力,可以在休息时补充能量。

医疗包:应对突发状况
创可贴、纱布、消毒酒精/碘伏、止痛药、感冒药、肠胃药、晕车药、止痒药膏。 万一磕碰、受伤或者身体不适,能及时处理。

二、旅途中的“战术策略”:

路线规划是灵魂:
了解路况: 事先研究路线,是柏油路、土路还是山路?有没有陡坡?有没有危险路段?别临时抱佛脚。可以参考骑行社区的路线分享,或者问问有经验的朋友。
考虑体力: 不要把每天的行程定得太满,留出休息和意外的时间。尤其是在爬坡多的路段,更要合理安排。
天气预报不能忽视: 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情况,恶劣天气下要果断调整行程。

骑行技巧和安全意识:
保持节奏: 不要一开始就冲太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匀速前进。
学会休息: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停下来休息,喝水,吃点东西,舒展一下身体。
遵守交通规则: 这是基本中的基本,但很多人会忽略。红灯停,绿灯行,不逆行,不闯红灯。
注意观察: 时刻观察路面情况,避开坑洼、碎石、油污。注意来往车辆,尤其是大车,它们盲区大,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保持警惕: 尤其是在车流密集的地方,或者拐弯处,要特别小心。
学会“预判”: 看到前面有障碍物,提前减速或变道。看到前方有车辆加速,考虑它是不是要并线。
雨天骑行要小心: 路面湿滑,刹车效果会变差。减速慢行,增大刹车距离,避免急刹车。
夜间骑行要慎重: 尽量避免在夜间骑行,如果必须,一定要保证车子有充足的照明,穿着醒目的衣物。

补给和住宿:
补给点规划: 了解沿途有哪些可以补充食物和水源的地方。尤其是在偏远地区,一定要规划好补给点,以免断粮断水。
住宿安排: 提前预订好住宿,或者了解沿途是否有露营地。如果不确定,可以准备露营装备。

心态 adjustment:
享受过程: 骑行旅行不只是到达目的地,更重要的是路上的风景和体验。遇到小挫折也很正常,保持积极的心态去解决。
灵活变通: 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遇到突发情况,不要死板地按照原计划执行,灵活调整。
融入当地: 和当地人交流,体验当地的文化,这会是旅行中非常宝贵的经历。

三、一些“小窍门”和“经验之谈”:

骑行前热身: 简单的拉伸,让身体活动开,避免肌肉拉伤。
学会看天象: 结合天气预报,判断天气变化,比如看到远处有乌云,可能要下雨了,提前做好准备。
多带一条备用裤子: 无论天气好坏,总会有意外,湿了或者脏了都能换。
防水袋很重要: 手机、钱包、证件、充电宝等贵重物品,一定要用防水袋装着。
带点现金: 有些地方可能不支持移动支付。
学会基本的修车技能: 除了上面提到的,比如怎么调整车座高低,怎么给车把上锁等等。
让朋友或家人知道你的行程: 并约定好联系方式和报平安的时间,万一有事,也能及时得到救援。
别带太多不必要的东西: 负重会影响骑行,尽量精简行李。

骑车去旅行,它挑战你的体能,磨砺你的意志,更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谨慎的心态,相信你一定能收获一段难忘的旅程!祝你骑得开心,玩得尽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额,作为一个独自骑行过4400km的土鳖过来说一点小经验……

注意事项:

为了让你能对我说的建议更感同身受,我穿插着说下自己经历(会很啰嗦,也会有局限性,望包涵!)——

目录:

1.防晒

2.车辆基础维护

3.轻装上阵

4.出发前体能适应性训练

5.预防中暑

6.保护手腕 臀部

7.安全出行

8.旅行的目的:追逐里程,还是心灵的舒畅?

9.最佳出行时间

一.防晒

要点:

1.穿轻薄衣服(我都是穿武警衬衫,便宜,而且洗了干得快,从来没穿过骑行服,不好评价),穿短裤的话,必须配上两个头巾护住小腿;

2.戴偏振光镜墨镜;

3.带轻薄遮阳帽 手套;

案例:2005年那年,我高中毕业,年18,体重115斤,刚买了辆398块钱的高碳钢山地车,一个人穿着短袖、大裤衩、一双鞋和一副墨镜,背着包从山东淄博骑了两天半到北京,行程550公里左右,中途没扎带(我也不会补胎),那会儿只能看很粗糙的地图和问路,没有手机(回来时坐火车,自行车托运)。

ps.老妈不同意,我偷着跑去的,下图为当时留的字条。

结果:一周后,手臂外露部分整个脱皮,像一个套袖一样,脸黑的部分和蝙蝠侠正好相反。图片就是2005年时脱皮的照片(这只是一小部分)

插播一个2016年的照片——

海南的太阳实在太毒了,逼得我把裤衩剪了套头上~

二.车辆基础维护(补胎 上油 修变速器)

要点:补胎必须会,必须必须必须的必!

案例:2008年,年22,体重128斤,大学毕业前,一个人骑了20天,从山东淄博去海南(只骑了山东 江苏 上海 广东,行程2200km,杭州到广州部分坐火车),新买的1098的捷安特欧野2.0,因为卖家使坏给我个坏轮圈(会吃胎——就是你没扎带,外胎自己会把内胎搞破的那种),但我不知道,于是就上路了,因为长途,自学了补胎,没曾想,每天都要补胎。到广州后,内胎都成了马蜂窝!

你以为仅仅是补胎弄的一手油这么简单嘛?广州到湛江之间的400多公里,我是两天一夜没停连轴骑的,在午夜的时候,后轮突然开始了慢撒气,这时地处乡下的小路,周围除了香蕉林和萤火虫别无他物,途经一个厂房,门前有三条大狗,突然就开始嚎叫着追起我来,吓得当时我头发都直了,没命的骑,骑出去二百多米它们才放弃,期间甚至有只狗脑袋都碰到了我的脚!再往前到达一个镇子,借着灯光把矿泉水瓶用刀切了一个槽,靠着水才找出的那个漏气的地方。



三.轻装上阵

要点:防潮垫、帐篷、锅碗瓢盆统统不要

案例:2009年,年23,体重138斤,一人骑车环山东半岛东部(行程1000公里,8天,淄博 烟台 威海 青岛,回来坐火车),还是那个山地车,换了外胎,不再扎带了。这次寻思找地儿凉快的时候好躺着,就带了个厚的防潮垫,结果一路就用过一次,从此再也不带了。你会发现,上坡的时候,就这一丢丢的重量你都会想给它扔了。


四.出发前体能适应性训练

要点:最好出发前半个月就要开始适应性训练,把自己累趴下几次再恢复后,长途才能扛下来!

案例:2013年,年26,体重190斤(没错,是190斤!),一人骑行河南省(行程1200公里,10天,淄博 安阳 郑州 信阳),因为2010年时去捷安特打工,又去天津培训了一周,所以山地车已经了如指掌,虽然还是那个山地车,但除了车架车把外,全换了一个遍。轮胎是1.75的光头胎,但因为没钱,所以整体谈不上什么配置。


因为很久没骑车,又上了一年多的班,刚辞职就忍不住想出去,结果没锻炼就出发了,第一天到达济南的时候就累的一动不动,而这才仅仅是100公里(09年环山东的时候,因为跑了5天1万米,又骑了几次50㎞,加之年轻,出发第一天就骑了280公里),后来骑行到驻马店的时候,身体就不对劲了,眼圈特别黑,当天就倒在了旅馆,还跟女友说感觉自己不行了,那次真真的是感觉体力彻底透了支,饭也吃不下,整整睡了一天一夜才好了一点。

下图就是我倒下前的几小时,明显可以看出脸部开始浮肿,眼圈发黑——

五.预防中暑

要点:补水 补盐 补糖 补微量元素 自我体能预警,长途 热天,必带榨菜 多元维生素片 饮料 饮用水!

六.保护手腕 臀部

要点:护理好你的臀部、大腿内侧、手腕、颈椎,清晨天气潮湿凉,带上护腕!座椅一定选宽且透气的(我用的是28大金鹿的座椅),颈椎经常揉揉!

案例:2016年,年29,体重180斤,从东莞辞职,一人骑车至海南环岛后骑回山东淄博(行程4400km,42天,中途没坐车,大致路线:东莞 湛江 海口 儋州 三亚 万宁 化州 阳朔 长沙 武汉 徐州 淄博)


这次因为上班这一年,一直坚持每周跑7㎞,出发前又环了东莞和深圳,所以体能没问题,经验技术都没问题。装备都配齐了,一路骑行都非常顺利(42天只扎了两次胎),但因为骑的时间太久了,骑行途中还是出了些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有几个:

1)水土不服

环海南岛后,到了湛江,气温骤降,在海南的时候气温40℃以上,过了湛江后突然就降到了24℃,多日的劳累、空气潮湿和穿的太少,导致我腹泻不止,人又出现了那次在驻马店一样的情况,不停的吐,感觉抗不下去了,好在睡了一夜吃了点药好点了。

2)手腕疼痛

过了桂林后,手腕就因为湿冷开始疼,不得已买了护腕,有所缓解,但因为山地车车把不像蝴蝶把那么轻松,所以回到家后,一直疼了半年之久,到现在2019年,上个月骑了70公里,手腕还是会有点疼,估计还没好透……(如下图,山地车把比较低,虽然我加了可调把立,但骑久了还是会很费手腕,可是车把高了臀部会更吃不消而且也使不上劲,所以……只能说多注意)

3)蚊虫叮咬

过了佛山后,就有会咬人的蚂蚁,咬完了以后和蚊子一样的又痒又疼。痒了你就忍不住挠,挠了就破,破了白天一骑车出汗,结痂就会再烂掉,周而复始,很痛苦,所以,必带花露水!

4)大腿磨损

右腿内侧磨起一个肿块,可能因为车座的原因,还好回家后就没了。

5)车整体残废

虽然没怎么扎带,但是!更换了链条、后变速导轮、外胎、飞轮!幸好带了截链器和相关工具。骑到信宜市的时候,后轮就废了,连夜去淘宝买了后轮总成,顺丰隔天送到,被迫在信宜市看了两天广场舞……


七.安全出行

要点:每天检查车况,骑车集中精神(躲车躲钉子躲玻璃渣),少走夜路,不跟当地人发生冲突。

下图是通宵骑,万宁市旅馆太贵了,又错过了青旅,所以索性通宵骑了,其实通宵骑效率很低,而且第二天必然要补觉,所以别学我,我只是想复习下那种感觉;

我自己是个很小心谨慎的人,从来都没发生过事故。但百密一疏,还是上面那次骑行,过了长沙后,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堤坝上,那天阴天,天灰灰的,恰巧旁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房子,我想都没想就要拐过去,路很窄刚够一辆车半的宽度,突然一辆灰色的轿车擦着我车轮飞了过去!真的,哪怕我再快半秒,可能人就飞出去了,而那么长一条笔直的路,那辆车我竟然压根就没看见!灰色的天、灰色的车,它的超速和我的走神在那一刻凑在了一起,而那一刻仅有的变数,只有时间!

也许,那时的我已经死了,现在说话的也许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活下来的我。如果我死了,家里的老妈怎么办?

现在自己也有了孩子,才能些许体会做家长的心,才想起那些任性的"说走就走",那些大家"佩服"后的虚荣心,背后是冒多大的风险。

然而,你若问我再来一遍会怎么选择,我肯定还会选择这样出行,因为骑车旅行,让我成长,收获自信,并且,标记自己的人生。

既然是注定要走的出发,那就只有做好准备——每次出行,规划好行程,做好准备,告知家人,买好保险,该放弃就放弃不要硬撑。

最后一张图,08年途径扬州路上拍的,与大家共勉——

回答题主问题:

1.买成品车,1500以上就好(资金有限那就买798以上,铝合金车架),你要能买的到V刹就买V刹,够用;

2.买可调把立改装——不累腰;

3.更换大头把套——不累手;

4.更换宽车座——不累屁股;

5.加装挡泥板——不会被泥巴甩成仓鼠;

————假惺惺的更一下————

新车?No,混了这么多年,还是很穷,ATX777,二手,1400块,买回来还是和给题主的建议一样改。我之前那个扔在山东的骑了近十年的零减震效果的山地车(破弹簧叉),在这个油簧叉收缩的一刹那,我那个眼泪啊,终于他喵的骑上山地车了~

照片是去奉化,悲催的是,就这么点路还给扎了,跑到个加油站,拆下内胎,拿出那瓶放了两年的胶水,你猜怎么着?胶水蒸发了!!!!!!!没了!!!!!!

我真是使出吃奶的劲挤出了三滴,为什么是三滴?因为,因为扎了三个洞!!!!

我真是回天乏力了,胶水没了,备胎没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以慢撒气骑了10公里后,后轮胎彻底废了,剩下五公里推了回家……

什么?你问我现在多少斤?196斤~

—————2019.5.15更———————

8.旅行的目的:追逐里程,还是心灵的舒畅?

2012年前我出行都是捧着一本地图,上面最细也就是个乡道,因为路每年都在修,你也不知道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动不动就迷路。每天出发前都要做好计划写在纸上,细化到村,否则妥妥迷路。

现在不同了,各地村镇建设的更好,尤其是自从有了智能手机,用导航戴上耳机,不用问路也能到目的地。

相信大家也很依赖导航,但这里我要问你个问题,你出行的目的是什么?

是美景?还是仅仅是为了可以炫耀的"里程"?

其实,就算是我,也会在骑着骑着开始略过没那么亮眼的风景,进而追逐里程。

所以这是没法克服的心理,但导航有一个好处——可以规划行程至村道,哪怕是个一人宽的路。在A到B的区间里,除却国道外,一定还分布着弯弯曲曲的县道和村道,而那里才是真正的风景所在!并且!没什么车!

因为大货车基本都走国道,你要是总在国道上骑,相当于把脸怼在排气管上吸一天的废气。

这里乱入一个2018年在河南骑摩托车的照片——

只要你人能站在上面,它都能给你导出来!

就像眼前这条棒子路……

最后给我导到了这里,正当我蒙圈的时候看见远处有个大桥,这才走出去,所以导航诚不欺我~



案例:2017年11月骑行舟山时,全程靠导航挑小路走,甚至意外经过了三毛故居~一路风景甚是惬意!

石头房

进了个村和鸭子玩了半天

追赶老母鸡







九.最佳出行时间

北方的三九天骑过,三伏天也骑过,最后我发现最舒服、带行李最少且景色体感温度最适宜的时间,以北方范围的话,是每年的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靠前昼夜温差大,容易冷,靠后则容易遭遇雨季(南北方雨季时间段不同)。

案例:

2007年寒假前,我上大二,骑车从日照到胶南市(现为黄岛区),身上不停的出汗再被风冻的透透的,很痛苦。

2018年暑假骑行河南,热的实在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2019.6.13 8:16更——

写在最后:

我是一个"野路子"出来的人,起先由头就是因为从小老爹限制我不让我出去。

1998年,我小学升初中间隙,本来可以和三姨一起去北京看大姨,顺便玩玩,结果老爹把我骂了一顿还不让我去。

年末,爹妈离婚了,从此再没人能管我了。

但家里穷啊,也没想着要去什么地方,初中那会,就是自己骑个没闸的破车子蹬个二十来公里去别的区县看看,直到高中毕业才决定去北京。

从北京回来后,各路"佩服""牛逼"声音就蜂拥而至,其实人之所以对一件事坚持的起初,就是这么简单的虚荣心。

后期还是因为穷的缘故,那些专业骑行服啊什么的根本就没想过,我骑车旅行那几年,经常是骑好多天路上都见不到一个旅行的,不像现在,一两天就能遇见,那会儿交通什么的跟现在比差太多,也没人告诉我注意什么,自己也没想着去问谁,所以以上经验都是自己活生生攒出来的,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其实除却一些基本的东西外,我觉得骑车旅行还是自己亲自去走一遭,不然看再多也不会记心里。去体验自己的无知被开发的感觉,那种感觉,就是成长的本身。

有评论说"省钱的时候就是费钱",这话是没问题的,我也能明白这话的本意,但钱这个东西,真不是人人都有的,尤其是学生时代,因为人从来都不完整的。

最后,我都是骑城市到城市,西北 西南东北都没去过,骑车旅行方面,论及格我相信我够了,论经验,还差得远,所以上述经验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包涵!

另外,我觉得孩子真的是人生的分水岭,没孩子前哪也想去,有了孩子后,就只想着怎么照顾孩子。

上初中那会有个写《花季雨季》的作者,她自己就说,要在20岁前看《红楼梦》这些书,因为过了这个年纪,就不会想看了。

骑车旅行也一样,我说的通俗一点,对一个男生来讲,旅行上有什么?

有美食 有艳遇 有风景 有疲惫后的突然解脱,然而结婚生子以后呢?

活得越久,美食也吃过的越多,老婆孩子在家等着,自己也老的一脸褶子,景色看多了也就有了钝感,慢慢的,提起旅行,也就不再那么激情澎湃了。



Ps.B站COPY-宅是我,找我玩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骑车去旅行,这绝对是一种能让你全身心投入、近距离感受风景的方式。但想玩得开心又安全,确实需要好好准备一番。别以为只是蹬蹬车就完事儿,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一、出发前的“武装到牙齿”: 车子是你的战友,必须了解它: 全面检查: 这不是小事!轮胎气压够不够?刹车灵不灵?链条有没有生锈或者脱.............
  • 回答
    川藏线骑行,这绝对算得上是骑行界里响当当的“硬骨头”,说它是长途骑行,一点也不为过。而说到长途骑行,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大概就是那看起来沉稳、能装载一切的旅行自行车。那么,川藏线这样的壮丽旅程,是不是旅行自行车才最称职的伙伴呢?这问题,就像问去极地探险,是不是就得穿极地熊皮大衣一样,有道理,.............
  • 回答
    骑共享单车去西藏,这绝对是一场勇者的冒险,也是一次能让你灵魂得到极致洗礼的旅程。你不是一个人,数不清的车轮滚滚向前,将无畏的骑行者送往那片神圣的土地。不过,直接骑着你在城市里随便扫的那种共享单车去西藏,这个想法不切实际,甚至可以说是行不通的。你想的共享单车,大多是那种投放密度高、便于短途使用的城市公.............
  • 回答
    .......
  • 回答
    这年头,说起“教育孩子”,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儿可不只“学校”、“书本”、“补习班”了。你可能听过“研学旅行”、“亲子游”,现在又多了个更接地气的词儿——“旅行教育”。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把路当教室,把风景当教材,让孩子在玩儿的过程中,眼界开了,心胸也宽了。就拿那个单亲奶爸,带着四岁的小娃娃,从西安一路.............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战场上,尽管钢铁洪流和空中力量已成为主导,但骑兵的战术角色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更加专业化、辅助性的姿态存在于各国军队的体系中。他们的作战任务,比起过去那种大规模的正面冲锋,变得更加精细化、多样化,并往往与现代化陆战武器紧密结合。侦察与警戒:永不熄灭的眼睛骑兵最核心的价值,尤.............
  • 回答
    行,这事儿咱得掰扯掰扯。李云龙那脾气,谁不知道?真要是他死活不肯把骑兵装备给旅长,那动静可就大了去了。别说挨处分,这要是传出去,在部队里那可就成了天大的笑话,甚至是政治事件了。咱先说说,在部队里,命令是啥?命令就是天。尤其是上级交给的任务,那是要不打折扣地执行的。你李云龙能打仗,能冲锋陷阵,这没错,.............
  • 回答
    这事儿啊,还得从那日说起。李云龙那个臭脾气,加上他那支土匪出身的独立团,简直就是块滚刀肉,谁都想啃一口,又啃不动。那天,他从平安县那边绕了一个大弯子,也不知道怎么鼓捣的,居然把日军一个完整的骑兵营给缴了!那场面,你说,想想都解气!几百匹好马,加上那些骑兵的装备,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战利品啊!独立团那帮孙.............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而且还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面对这样的悲剧,除了内心的巨大悲伤和愧疚感之外,确实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讲究,不光是为了处理好眼下的局面,也是为了以后避免类似的惨剧。首先,是情感上的处理。 允许自己悲伤和自责: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疏导过程。你会感到震.............
  • 回答
    太阳还没完全爬上城中村那几栋拥挤的楼房,他的三轮车就已经叮当作响地滑过狭窄的巷道。车上的喇叭被他用手捂着,只发出低沉的嗡鸣,像一种古老的暗号,唤醒沉睡的黎明,也唤醒那些家里堆积着旧物的人们。他叫老王,或者说,这附近的大部分人都这么叫他。年龄?大概四十出头,脸被风吹日晒得有些粗糙,眼角藏着岁月留下的沟.............
  • 回答
    骑车穿骑行鞋,看似是一个小小的装备升级,但背后却蕴含着一系列为了提升骑行体验、保护骑行者以及优化运动表现的专业考量。与普通运动鞋相比,骑行鞋在设计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骑行过程中的效率、舒适度和安全性。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骑车为什么要穿骑行鞋:一、 动力传递效率的极大提升:这是骑.............
  • 回答
    这桩事件,乍听之下,责任似乎挺分明:骑车人撞了违停的法拉利,显然骑车人有过错。但细究起来,事情远非这么简单,理论与实践中的责任划分,往往需要多方面的考量。在理论层面,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交通违法行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骑车人骑车时看手机,这是典型的分心驾驶,极易导致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
  • 回答
    说起对骑车的热爱,这玩意儿,可真是门道儿多着呢。有些人骑车,无非是图个方便,上班代步,解决个“最后一公里”。而另一些人,那可就完全是另一番境界了,爱到骨子里,能为了这骑行,做出些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来。为了骑车,可以牺牲很多,也追求很多。你想想,那些常年活跃在公路上的骑行者,为了那一身轻盈的战.............
  • 回答
    当我的双脚踩上脚踏板,车轮缓缓转动,一种属于我自己的节奏便开始了。起初,大脑里可能会有些杂乱的思绪,像是刚醒来时,窗外飘过的几片落叶,各自有着自己的方向,但也都在同一片风里摇曳。我不太会刻意去“想”什么,更多的是一种状态。迎面吹来的风,会毫不费力地将那些细碎的念头吹散,或者将它们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 回答
    女子骑车坠亡,父母起诉同学及公路部门索赔86万,联系宁波老虎咬人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死哪讹哪”的说法。这是否预示着一个“死哪讹哪”的时代正在悄然来临?事件回溯: 女子骑车坠亡案: 一位年轻女子在骑车过程中不幸坠亡,其父母随后将与她同行的同学以及负责该路段养护的公路部门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86万元.............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暑假想骑个17公里,听起来挺不错的!这个距离不算太远,但为了玩得开心、安全又舒适,确实需要做些准备。别担心,我这就给你详细说说,保证让你感觉就像是跟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一点AI味都没有。一、 车子和骑行装备:基础保障 你的自行车: 这是最重要的! 检查车况: 骑出去之前,一定要把.............
  • 回答
    关于女骑特别是仿赛车型的骑行姿势,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也对此感到好奇。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奇怪”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聊聊仿赛车本身的设计特点。仿赛车,顾名思义,是借鉴赛道赛车设计的。为了在赛道上追求极致的速度和操控性,它的设计语言就决定了骑行姿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