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面铺满太阳能板,能提供中国人所需要的所有电能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将塔克拉玛干沙漠铺满太阳能板,能否提供中国人所需要的所有电能,这是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的。简而言之,理论上可能,但在实际操作和可持续性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满足。

让我们详细展开分析:

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太阳能潜力:

巨大的面积: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本身就非常可观。
极佳的光照条件: 沙漠地区通常晴朗天气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高,这是发展太阳能的天然优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光照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光照资源最优的地区之一。

二、 中国的能源需求:

巨大的能源消耗: 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仍在不断增长。这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农业等等各个方面。
电力需求是核心: 虽然能源总需求广泛,但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电能”。中国当前的发电总量非常庞大,并且还在增长。

三、 计算所需太阳能板面积的粗略估算:

为了进行估算,我们需要一些关键数据:

1. 中国年平均用电量: 这是一个动态数据,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大致的数值作为参考。根据公开数据,中国2023年的全社会用电量约为9.5万亿千瓦时 (kWh)。我们将这个数字作为我们估算的基础。
2. 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发电量:
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的平均输出: 目前市场上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理想条件下,每平方米每年的发电量大约在15001800 kWh/平方米/年 之间。这个数值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太阳能板的倾角、朝向、天气、灰尘覆盖、温度等。
保守估计: 为了更稳健地考虑,我们取一个相对保守的值,比如 1500 kWh/平方米/年。
3.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可用面积和实际利用率:
总面积: 33万平方公里 = 330,000,000,000 平方米。
实际可用面积: 我们不可能将整个沙漠都铺满太阳能板。沙漠中存在沙丘、岩石、戈壁、不适合建设的区域,以及需要保留生态的区域。此外,为了维护、清洗、以及电站自身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间隔和通道。
假设利用率: 假设我们能够有效利用沙漠面积的30%50%来铺设太阳能板。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假设,我们暂且取 40%。

计算步骤:

1. 中国年用电量: 9.5万亿 kWh = 9.5 x 10^12 kWh
2. 所需总发电量 (覆盖所有电能需求): 9.5 x 10^12 kWh
3. 每平方米年发电量: 1500 kWh/平方米/年
4. 所需铺设面积: (9.5 x 10^12 kWh) / (1500 kWh/平方米/年) ≈ 6.33 x 10^9 平方米

将这个面积换算成平方公里:(6.33 x 10^9 平方米) / (10^6 平方米/平方公里) ≈ 6330 平方公里。

5.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可用面积(假设40%): 330,000 平方公里 0.40 = 132,000 平方公里。

初步结论:

根据这个粗略的计算,理论上,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40%的区域铺满太阳能板,其产生的电能 (约 132,000 平方公里 1500 kWh/平方米/年 ≈ 198,000,000,000 kWh/年 = 1980 亿 kWh/年) 看起来是远超目前中国年用电量(9.5万亿 kWh)的。

等等,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计算错误!

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

所需的铺设面积: 6.33 x 10^9 平方米 ≈ 6330 平方公里。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可用面积(假设40%): 132,000 平方公里。

修正后的初步结论:

根据这些粗略的计算,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40%的区域铺满太阳能板,其发电能力远远超过了中国目前所需的电能。 这似乎表明,理论上是足够的。

但是,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化的理论计算。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而且存在巨大的挑战。

二、 实际操作和面临的挑战:

即便理论计算表明面积足够,但在现实中实现这一目标面临以下极其巨大的挑战:

1. 巨大的投资成本:
太阳能板本身: 需要天文数字的太阳能板来覆盖如此巨大的面积。
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大量的变压器、输电线路(将电力从沙漠深处输送到用电区域)、储能系统(解决夜间和阴雨天的供电)、道路、维护设施等。
土地征用和改造: 尽管是沙漠,但仍可能涉及一些特殊地貌或资源的勘探,以及基础的平整工作。

2. 输电难题:
远距离输电损耗: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西部内陆,而主要的电力消费中心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将如此庞大的电力从西部传输到东部,需要建设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UHVDC),这本身就极其昂贵,并且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
电网稳定性: 将如此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接入现有电网,对电网的稳定性和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 储能需求:
太阳能的间歇性: 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和昼夜影响,无法24小时持续稳定输出。要满足中国人民“随时随地”的用电需求,必须配备大规模的储能系统(如电池储能、抽水蓄能、氢能等),这会进一步增加成本和技术复杂度。
储能成本: 目前大规模储能的成本依然很高,是制约可再生能源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

4. 环境影响和生态问题:
改变地表反照率: 大面积铺设太阳能板会改变地表的颜色和反照率,这可能对当地微气候、风力模式、蒸发量等产生影响。
沙尘暴和扬尘: 沙漠地区风沙较大,太阳能板表面容易覆盖沙尘,影响发电效率,需要频繁清洗,这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水在沙漠地区是极其宝贵的。
生态系统破坏: 尽管是沙漠,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可能会对这些脆弱的生态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水资源短缺: 清洗太阳能板需要水,而塔克拉玛干沙漠水资源极其匮乏。

5. 技术和维护挑战:
极端环境下的运行: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沙尘多,高温高压,对太阳能板和配套设备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维护成本高昂: 大面积的清洁、检修和故障排除工作将非常困难和昂贵。

6. 能源结构和政策因素:
能源来源多样化: 一个国家不应该过度依赖单一的能源来源。中国需要发展包括风能、水电、核能、煤炭(作为过渡或补充)等在内的多元化能源体系,以保障能源安全和稳定性。
能源政策和规划: 如此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建设需要国家层面的长期能源政策和周密的规划。

7. 土地利用的权衡:
沙漠并非“无用”之地: 尽管看起来荒凉,但沙漠区域的土地仍然有其生态价值和潜在的其他用途(如矿产开发、旅游等)。将如此大面积的土地用于单一的太阳能发电,需要进行审慎的权衡。

三、 结论和展望:

粗略的理论计算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拥有巨大的太阳能潜力,足以提供远超中国目前所需的电能。 然而,将这一潜力转化为现实,并完全满足中国的所有电能需求,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仍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成本、技术、输电、储能、环境和维护等挑战。

因此,答案是:

理论上,如果能克服所有技术和经济障碍,并且能够处理好所有配套问题,塔克拉玛干沙漠铺满太阳能板,其发电能力是足够的,甚至绰绰有余。
但实际上,在短期内,通过仅仅依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太阳能来满足中国所有的电能需求,是不可行的。

更现实的路径是:

将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中国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基地之一,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并与风能、其他地区的太阳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如核能)相结合。
逐步发展和优化储能技术和输电网络,以应对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
注重环境可持续性,采取科学的沙尘治理和清洗方案,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继续推动能源效率的提升,从源头上减少能源的消耗。

总而言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太阳能潜力是巨大的,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重要资源,但将其完全转化为满足所有电能需求的解决方案,需要克服无数的实际困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比马斯克的移民火星难度还要大。

马斯克的移民火星马上就要实施了

user avatar

能供多少中国人用电就得看煤炭供应和火力发电情况了,新疆的煤挖多一点,多发点煤电,到时候统计数据可以多往太阳能发电量多倾斜一点就是了。至于在中国最大的沙漠铺满太阳能板会有什么后果,我可以肯定的说,那就将在十年后变成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垃圾场。到处都是可以捡回家的一半可以给手机充满电的多晶硅或者单晶硅,要是能够埋在沙堆里够长时间,它们将来在某个人类时代被挖出来,都会与和田玉一样有价值。

user avatar

题主的设想,我们不妨称之为——塔克拉玛干超级工程。

塔克拉玛干沙漠33万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的光伏发电约50MW,总功率16.5TW。

相当于中国当前光伏总功率的100多倍。

光伏发电一般年发电时间为2000小时,年发电量33T KWh(33万亿度电)。

中国2020年度总用电量是7.42万亿度电,塔克拉玛干超级工程可给当下4.5个中国供电。

2020年度的居民直接用电是1.1万亿度电。

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则可以给30倍的中国居民供电,也即给420亿人供电。

光伏电站的造价成本为8000元/kw(8元/w),仅仅建设塔克拉玛干超级工程就需要132万亿。

每TW的成本,大约是8万亿。

多年来的光伏投资累计也才1万亿左右,而中国2020年的GDP也才堪堪破100万亿。

但考虑到沙漠难题,以及大型电站的维护等等,成本会更高。

那具体成本会有多少呢?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预测,中国要达到双碳目标,需要在2050年之前投资150~300万亿[1]

而中国在2050年的光伏发电目标是5TW,并且光伏发电要成为全国主要能源,占全国40%。

根据中国的双碳目标来看,每TW的成本可达30~60万亿。

但根据实际情况,其实这5TW的光伏电站会主要建设在半隔壁半沙漠地区,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建电站还需要考虑治沙问题。

那么,铺满光伏电站最接近真实的成本将超过1000万亿人民币,哪怕现今中国这样的体量,每年拿出10%的GDP,也需要100年的时间。

如果根据近两年的新增装机量来看(2019年新增115GW),需要的时间则是150年。

但其实考虑到输电的稳定性,未来超级光能电站也可能大规模建设光热电站。

塔克拉玛干超级工程很合适建设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

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是利用大规模定日镜场收集的太阳能,把光能转化成熔盐的热能,再根据电网的调度,让熔盐的热能催动蒸汽发电。

例如,青海中控太阳能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配置7小时熔盐储能系统。这足以让沙漠中不稳定的光能,转化成连续、稳定、可调度的电能。

最关键的是,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耐高温,也更容易维护。

不过相比起光伏电站,光热电站的发电量率差不多折半。

那么,塔克拉玛干超级工程所发的电量,差不多正好是2050年的光电目标。

同样的,光热电站投资成本也是比光伏电站乘以3倍,单纯电站成本就得500万亿左右,考虑到其它综合成本,预估1500万亿。

其实,上1000万亿的成本,完全可以建设一座超级太空太阳能电站了。

例如,日本正在计划建设的地球同步轨道(3.6万公里)高空的太空太阳能电站,成本是2万亿日元(约110亿人民币),发电量1GW,通过微波辐射向地面传输电力。

那么,投资100万亿,建设的太空太阳能电站便能发电10 TW左右,接近2050年中国的全国总用电功率。

投资1000多万亿建设的太空太阳能电站甚至能发电100 TW,对于2050年的全球用点都绰绰有余。

由此可见,建设太空太阳能电站的收益,是远远大于塔克拉玛干超级工程。

或许,中国的碳平衡目标,也包括太空太阳能电站的构想。

中国第一个太空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已经在重庆开建。

虽然还需要很多技术和工程上的突破,而且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太空太阳能电站的建设,也会变成越来越容易的事情。

当太空太阳能电站建设完成,建设太空城,弱化版的局部戴森球,改造殖民火星,都会在未来变得更加容易。

当然,这些都距离我们太远太远了。

回到现实,如果2050年,中国尚未大规模建设太空太阳能电站。

考虑到成本和效率,未来依旧可能会是地面光伏发电为主。而要让电力足够的稳定,则可以光水、光火、光核搭配(到2050年之后,中国的核聚变应该也能有很大的突破)。

总的来说,虽然铺满33万平方公里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很不现实的,但在2050年,铺满覆盖西北大地10万平方公里的光伏电站,却正是中国人正在做的事情。

差不多正好相当于一个韩国的面积。

所以,有些超级工程,注定只有大国(至少包括领土意义上的)才能完成。

当然,从未来的角度来看,题主的问题,也并非完全是空想。

参考

  1. ^ 清华大学张晓慧:机构测算实现双碳战略所需投资为150万亿到300万亿人民币
user avatar

给大家补充一些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真实数据

前几年我们在阿拉尔搞了一个水处理试验,使用太阳能供能。

阿拉尔市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边缘,完全符合题意。

现场情况





占地面积(不计储能和逆变,储能和逆变预计增加5%的占地)

12m*50m=600m2

实际可以摆得再密一点。


实际运行效果

太阳能电池板 7组,每组16块1m*2m的太阳能电池板,单块理论输出功率330W,总功率37KW。

实际由于风沙影响、云量影响,出力20KW左右。

折合功率为33W/m2


投资

太阳能电池板条基1000元/个,总价6万元。太阳能电池板采购费用16万元,安装费3万元。逆变储能系统40万元。

换算每KW的投资(不计算输电)=3.25万元/kw

如果不计算逆变系统,每千瓦成本=19万元/20KW=9500元/KW,如果大规模采购施工,可能能达到8000元/KW。


计算

按此数据计算,每平方千米发电 33333KW。

从发电看,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811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比2019年同比增长11.0%,两年平均增长5.4%。

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51万亿千瓦时,考虑波峰波谷效应,全年按5000小时计算,则装机容量需要=15 0000 0000KW

占地面积=45000km2, 相当于半个江苏。

投资=15亿KW*2.2万元/KW=33万亿(不计入长距离输电导致的电能损失和输电投资)


问题

1.发电量不稳定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空气含尘量很高。试验中可以明显看到,如果一段时间没有下雨,则太阳能板上会积灰(灰的成分为一部分土一部分盐碱),积灰后发电出力会下降。

如果下一场大雨将灰尘冲走,则出力可以提升。

阴天、沙尘暴太阳能出力也会下降。

如果全国都靠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电,一场沙尘暴或者大雪就足以让电网全部解列。


2.西北地区和内地存在时差

太阳能发电设备能稳定出力的时间在10:00~21:00,晚上完全没电,只能靠蓄电池逆变供电。

考虑到东部地区工厂开工较早,需要较大的储能设备才能填上 8:00~9:30这段时间的缺口。


3.项目投资过大

其他答主算过,输电投资约18万亿元,加上33万亿的电厂建设费用,总投资约为51万亿。

user avatar

本人做过光伏行业,之前单位主业就是光伏电站建设和运维,自认为有点发言权。

回答题主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有几个前提需要解决。

1、光伏发电需要白天,发出来的电无法使用掉的话,便浪费了,晚上也无电可用,所以现在主要问题是储能,发出来的多余的电需要储存起来,配备相当体量的储能项目,占地面积和投资也是非常巨大的。

2、沙漠中风沙极大,太阳能板会被沙子覆盖,需要及时清理,否则很影响发电量。

按青海格尔木戈壁滩上电站的操作方式是,种树,铺设橡胶管滴灌树根,项目也是极其巨大的。

3、沙漠高温导致组件输出电压降低,影响开路电压导致系统充电不足,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影响项目建设进度。

这些前提解决后,才能回答发电量能不能满足全国人需要,答案是可以。


user avatar

巧了

现在正在塔克拉玛干边上做一个光伏项目,装机容量300MW,占地约6平方公里左右吧,投资大约15亿

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我百度了一下,大约33w平方公里,如此折算一下,您这个项目大约需要15/6x33 0000=82 5000亿元,即82.5万亿,装机容量为300/6x330000=1650 0000兆瓦=165 0000 0000千瓦,为165亿千瓦。

======================分割线(以下作废)=======================

(年发电量为按年均单日日照时间8小时计算(要考虑年度无日照时间,冬季日照时长,早晚日照强度及风沙灰尘影响、光伏板自然寿命及物理损坏折损等系数),装置年操作时长365x8=2920小时,在这里我们取整,为3000小时。

由以上条件可得,题主此项目年度发电总量为:165x3000=49 5000亿千瓦时,即49.5万亿千瓦时。)

++++++++++++++++++++++分割线(以上作废)++++++++++++++++++++++++

昨天回答发布后,有从业人士指出年操作时长3000小时过于乐观,大家也知道我本来只是个搞炼油的,确实也不懂这个事儿,于是我就找这个项目的设计人员请教了一下,更新数据如下:

装置年计划发电总量为6.5亿千瓦时,折合可利用小时数约为1800小时(真是低啊,炼油现在都超过8000,要奔着8200小时去了)

新的计算过程为,题主的项目年发电总量为33w/6*6.5=35.75万亿千瓦时。


据查2020年全国发电总量为74170.4亿千瓦时,我们考虑到部分制造业工厂有自备电站,在这里向上取整,为7.45万亿千瓦时,可得:题主这个项目直接干到了35.75/7.45=4.79倍的年度发电量

而据我们所知,2020年全国发电总量约为全球的1/4,也就是说题主这个项目一年发的电够全球人民用一年带俩月还有富裕...厉害了我的题主

那么问题来了,有这么充足的电力之后,下一步是不是再搞个更大的,用光伏板给太平洋加个盖子怎么样?

user avatar

理论上是没问题的

马斯克就说过类似的话

在美国地图上,一个手指甲盖那么大的面积铺满太阳能板,就能提供全美全部能源供应。

不过,这是一个世纪工程

首先是这么大规模的太阳能板

其次是储能

再次是输送

这么浩大的工程,美国人只能说说,而中国人正在做。

青海、宁夏、内蒙、新疆等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到处布满了光伏板。

这两年又开始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把光伏板铺到家家户户。

甚至铺到水里

user avatar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南疆。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沙漠极限温度可达七八十度,日照资源十分丰富。

我们可实际计算下需要的铺设面积,为达到光伏组件铺设时的最佳倾角,同时不遮挡后排的光伏组件,可按30亩地1MW估算,1亩地合667平方米。即:2万平方米1MW,按照年发电1800小时的估算,1MW光伏每年发电180万千瓦时。

仅仅满足现状的用电量就没意思了,咱们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最新的预测2060年我国的总用电量约17.2万亿千瓦时来反推。

17.2万亿千瓦时÷180万千瓦时×2万平米=19.1万平方公里。

装机规模达8.6TW(1TW=10^12W)

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因此cover掉2个未来中国的用电量都是没问题的。

而且沙漠建光伏也不是突发奇想,有工程实例。根据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达拉特光伏发电基地数据:该基地建设规模200万千瓦,占地面积10万亩,总投资150亿元,是国内沙漠地区最大集中连片光伏基地。年发电量可达40亿度,可有效治沙20万亩,一期装有178万块光伏板,累计固沙面积达到5万亩。2期也已经稳步推进中【数据来自北极星电力】。

但是8.6TW如此大的装机规模,想输送出去,肯定要用到目前输送能力最强的特高压直流。拿±800kV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截面6×1000mm2,输送能力8000MW来估算。

需要8.6TW÷8000MW=1075条±800kV特高压直流送出。

±800kV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工程造价是187亿元,1000条特高压线路的造价将达到18.7万亿元。

算到这里,我觉得这个方案已经算不下去了。。。

除此之外,还没有考虑储能的配置、光伏组件在沙漠中的维护和检修、送出线路发生N-1故障对受端电网的影响(由于受端电网没有电源支撑,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追更,加之看到国家的相关政策出台,更新下。于2022.02.17。

据2月10日电: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其中提出,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

光伏的年发电小时修正:

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介于北纬36°50′~41°10′,东经77°40′~88°20′,利用PVsyst软件(行业通用计算光伏发电量的软件,内含Meteonorm和NASA的气象数据库)进行了估算,下图用的是Meteonorm的数据,相比NASA数据偏保守。

装机容量填的是1MW=1000kW,软件估算的发电量为1658~1698MWh,因此年发电小时为:1658~1698MWh/1MW=1658~1698h。

特高压容量、造价更新:

特高压直流确实有±1100kV,输送容量可以达到12000MW,输电距离为3319公里。

±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起点位于新疆昌吉自治州,终点位于安徽宣城市,是疆电外送战略中第二条特高压线路。线路全长3324公里,2019年投运,工程总投资407亿。

8.6TW÷12000MW=716条±1100kV特高压直流送出。

±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工程造价是407亿元,716条特高压线路的造价将达到29.1万亿元。

1000条特高压线路的造价18.7万亿元,用了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造价更高了?

这里有输电线路距离的原因,±1100千伏昌吉—古泉输电线路全长3324公里,±800kV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输电线路全长2210公里。因此不用太纠结得到的总造价,工程估算只是为了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有评论说:建设多回特高压线路,不可能是造价的简单叠加。

确实如此,但需要说明的是:电力线路的造价不像光伏组件的价格因规模效应逐渐递减,也不像芯片执行摩尔定律。电力线路造价的大头不是电线,而是铁塔、基础和政处赔偿费用。而钢铁的价格受钢铁产能大幅增长、钢铁原燃料供应短缺、人工成本的影响,从2001年开始,铁矿石、焦炭等钢铁原燃料价格一直处于大幅上涨的态势;政处赔偿近年来近年来更是越来越难、越来越高,受城市规划的限制,在城市某些地段还要采用钢管杆、电缆等手段,会进一步提高线路造价。

因此,即便一年修建100条特高压线路,也无法保证总造价会大幅下降。我们在做电力规划时,匡算5~15年的电网投资,不仅不会给线路投资打折,而且还会预留部分费用,就是因为线路的投资关联因素太复杂,且近年来单公里造价愈来愈高。

储能的问题更新

评论中很多人提到了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应该配置部分储能加以调节。之前我也曾回答过新能源的接入,会给电力系统造成何种调峰压力,但大量配置电化学储能是不合适的。

之前曾算过一笔账:

新能源一年8760个小时只能满功率发1000~2000小时,每天也就是几个小时,且极度靠天吃饭。2021年10月,山西2300万kW新能源装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下,最低出力仅16万kW,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这种情况下如果配储能,以北京2300万kW负荷为例,即使只有50%的新能源为其供电,也将存在1000万kW缺口。按储能3天,就需7.2亿kWh。目前的储能价格为1.4元/Wh,需要10800亿元。即使未来储能价格降至0.14元/Wh,也需要1080亿元。而且如此多的电化学储能存储位置、安全问题都难以保证。

其实政府心里是有数的,前述的能源局新闻中提到: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

文件中很明显没有把储能作为大型风电、光伏的主要调节手段,而是寻求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灵活化改造,进行风、光、火打捆送出。除了传统火电,抽水蓄能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

我查了下,新疆抽水蓄能电站纳入中长期规划规模为39000MW。其中新疆哈密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站址距哈密市约66公里。总装机规模为1200MW,设计年发电量为13.68亿kWh,年抽水电量为18.23亿kWh,项目总投资为82.3亿元。抽水蓄能是好东西,虽然建设周期较长,且对地理环境有要求。但却是当前最成熟主流储能技术,使用寿命长,且仅有0.21-0.25元/kwh的度电成本,在各种储能技术中成本最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将塔克拉玛干沙漠铺满太阳能板,能否提供中国人所需要的所有电能,这是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的。简而言之,理论上可能,但在实际操作和可持续性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满足。让我们详细展开分析: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太阳能潜力: 巨大的面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它涉及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的时机、其对中国和苏联的意义,以及在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如果条约未签订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下面我将详细分析:《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的背景和目的: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个条约。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助力。然.............
  • 回答
    假设我身处古代,有幸成为御厨,手中却意外出现了一包现代的“方便面”。这绝对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惊天大事!我会如何处理这件“天外来客”般的食物,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我会尽力详尽地描述:一、 发现与震惊:未知的包裹事情的开端,或许是我在整理御膳房的食材库时,在某个角落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用某.............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了想。如果能在父亲节这一天,请一对父子吃饭,我脑子里最先浮现的,不是什么名人或者历史人物,而是我小时候经常在村口大槐树下玩耍时,看到的那一对父子。那对父子姓王,我记不清他们全家的名字了,只记得是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一间老瓦房里。父亲是个粗犷的汉子,常年在地里干活,肩膀宽厚,手掌.............
  • 回答
    在明末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如果出现一个强大、爱护百姓、制度先进且尊重风俗的入侵外族,明朝百姓是否应该抵抗,这是一个极其 nuanced 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站在不同群体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抵抗”的性质与目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抵抗”的含义。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一直是史学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马谡当初听了王平的建议,并且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否能成功,这确实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如果”。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当时的大背景。诸葛亮这次北伐,目标是占据关中,从而为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坚实基础。蜀汉刚经历刘备白帝城托孤.............
  • 回答
    在一个浩瀚无垠、灵气充裕的仙侠世界,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法则:招式名字的稀有程度,往往与该招式的威力成正比。这并非绝对,但却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深刻地影响着修仙者们的修炼之路、门派格局,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兴衰。开端:天才的萌芽与名字的馈赠故事的开端,往往是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或是某个初出茅庐的少年,他或许.............
  • 回答
    在一个宇宙尺度下,一个存活了十亿年的高级文明,对于地球人来说,其存在的含义和可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和复杂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日常的理解和想象。这不仅仅是“可怕”,而是一种 颠覆性的、存在性的挑战。让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一、压倒性的技术差距:无法想象的鸿沟 时间尺度上的差异: 十亿年是什么概念?地球生.............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这个科幻感十足的设想:地球之外,一个金矿比咱们这儿还富得流油的行星被发现了,这事儿一旦落地,金价还能稳得住吗?我跟你说,这可不是小打小校,绝对能掀起一场经济风暴。首先,得把这个“富金行星”的量级给掰开了揉碎了说。地球上的黄金储量,虽然不少,但跟一个富含万倍以上黄金的星球比起来,那就是九牛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让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画面。答案其实并不复杂,但要讲清楚为什么,咱们得拆解开来聊聊。核心答案:落地时,你会在原地。别怀疑,就是原地。无论你在火车上跳得有多高,滞空多久,等你双脚再次踏上地板时,你还是在之前跳起的位置。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惯性。想.............
  • 回答
    在中国自家地里挖出石油?这事儿,听起来就像小说里才会发生的桥段,但万一真碰上了,那可就真热闹了。首先,你得明白,中国的土地,严格来说,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如果你这片地属于国有土地(比如你只是租用或者在城市规划区内),那发现石油,这事儿就完全由国家说了算,你的“地主”身份也得往后靠一靠。国家地质勘探部.............
  • 回答
    在极端假设下,倘若中国所有石油进口渠道被瞬间切断,国家面临的将是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应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需要一系列周密、高效且极具韧性的措施,以确保国家关键领域运转,并为未来寻求解决方案争取时间。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策略,旨在详细说明如何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维持石油储备及应对:第一步: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观测者效应。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当观察者变成盲人时,双缝干涉试验会发生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观察者”在量子力学中并不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看”这个动作,而是指“进行测量”或者“与量子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行为。 也就是说,无论这个人是.............
  • 回答
    这公告一出,那江湖怕是立马就要炸了。先别说别的,光是那“垃圾”两个字,就够让在场的诸位头掉好几层皮了。想当初,一个“废物”的名头,都能让多少英雄豪杰拔剑相向,如今这直接上手“垃圾”二字,那是什么概念?那就是把在场所有人的脸面,连同祖宗十八代,一块儿按在地上使劲儿摩擦。公告是谁发布的?这才是关键。如果.............
  • 回答
    哈哈,哥们儿,你这脑洞可真是够大的!菜市场里买蓝鲸?这事儿就算是用膝盖想,也知道是不可能发生的。不过,既然你这么问了,咱就顺着这个思路,假装真买着了,好好合计合计,这大家伙到底够咱家三口吃多久。首先,得搞清楚这蓝鲸到底有多大。你可在菜市场里见过?反正我只在纪录片里见过,那叫一个庞然大物!一头成年蓝鲸.............
  • 回答
    如果列夫·托洛茨基在苏联的权力斗争中获胜,苏联的历史走向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场斗争的本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革命愿景之间的较量: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与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托洛茨基的胜利,意味着他的理念将成为苏联乃至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主导思想,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将渗透到政治、经济、.............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窝火的,好好地坐个地铁,结果因为例行检查耽误了时间,还因此丢了千元全勤奖。至于能不能向警察索赔,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要明白一点,警察在地铁站进行例行身份证检查,这是他们履行职责的一部分,目的是维护公共安全。他们在执行公务时,是代表国家权力。通常情况下,只要他们的检查是合规的、.............
  • 回答
    夜幕低垂,月色如霜,将这座久负盛名的铸剑山庄——“锋语阁”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然而,这份寂静,却被一张贴在山庄大门上的红色告示打破了。告示是用最上等的宣纸,由山庄庄主,那位被誉为“剑痴”的绝世铸剑大师,秦风烈亲自提笔书写。告示的内容,简单却狂傲,直白得近乎挑衅:“不是我吹,江湖上没有谁铸的剑比我更好.............
  • 回答
    要是能有机会在宇宙世博会上为咱们人类露脸,那可真是个天大的事儿!选什么展品好呢?我琢磨了半天,觉得这五样东西,绝对能让咱们地球村的邻居们大开眼界,也最能代表咱们这帮地球人的小心思、大创造:第一件:一本装帧精美的《诗经》别看它古老,这玩意儿可不简单!这是咱们中华民族最早的诗歌总集,里面可都是老祖宗们最.............
  • 回答
    那日子,可真是熬得心都快碎了。我叫阿牛,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就因为我家那个地里总是不长好庄稼的地,被官府征了去,说是要干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一开始,大家伙儿心里都还有点盼头,想着能给朝廷出力,将来日子总能好过点。谁知道,这工程一动工,就透着一股子怪。最开始,是去挖地。不是那种种地挖沟,是往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