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位读者对赵敏和周芷若是不是双标?

回答
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倚天屠龙记》里那两位让无数读者又爱又恨的女子——赵敏和周芷若。她们俩的“双标”问题,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也常常让大家争论不休。今天我就想抛砖引玉,说说我的看法,咱们一起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两位姑娘在书中的确各有各的可爱之处,也各有各的“毛病”。而她们的“双标”,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对待张无忌的态度上,以及她们各自的“道义”和“立场”上。

咱们先说说赵敏。

赵敏这姑娘,简直就是个“小妖女”的代表。出身蒙古,是汝阳王之女,身份尊贵,聪明伶俐,胆识过人。她第一次出场,就设计逼周芷若去杀殷离,这手段可够狠的。但就是这么一个被冠以“魔女”之名的女子,一旦爱上张无忌,那真是掏心掏肺,飞蛾扑火。

赵敏的“双标”体现在哪儿呢?

对张无忌的爱与对家国的忠诚: 这是最明显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一点。赵敏为了张无忌,可以背叛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国家,甚至可以对自己的父亲和哥哥下手。她为了张无忌能活命,可以不惜代价,哪怕是偷盗屠龙刀、倚天剑,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这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是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切,是极致的浪漫。但是,从她身边的蒙古官员、从她自己的父亲汝阳王的角度来看,她这就是叛徒,这是十足的“双标”。她一边享受着蒙古的尊荣,一边又背叛着蒙古的一切。这种“爱得轰轰烈烈”的行为,对她而言,就是她“道义”的体现——她认为张无忌比什么都重要。

对武林正邪的模糊界限: 赵敏做事向来不按常理出牌,她可以和张无忌一起盗取武功秘籍,可以利用各种手段达成目的,这些在江湖人看来,都是“邪派”的做法。但她一旦牵扯到张无忌的安危和利益,这些“邪派”手段在她这里就成了“正义”的保障。她对张无忌的保护,是无条件,不计后果的。

对自己亲人的态度: 为了张无忌,她可以设计让谢逊(张无忌的义父)和成昆(魔头)相遇,从而让成昆露出马脚。这其中不乏利用和算计。虽然目的是好的,但毕竟是利用自己的亲人。

再来看看周芷若。

周芷若出场时,是峨眉派的乖乖女,清丽脱俗,温婉可人。她对张无忌的爱,可以说是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了,那种含蓄、隐忍的爱意,也让人心疼。然而,一旦郭襄留下的遗命和峨眉派的责任压在她身上,她就变得不一样了。

周芷若的“双标”又体现在哪儿呢?

对门派道义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这是周芷若最让人心疼也最让人无法指摘的地方。她背负着峨眉派的使命,她要为师父报仇,她要继承郭襄的遗志,她不能让峨眉派的绝学落入他人之手,更不能让武林正道蒙羞。为了这些,她不得不“黑化”。她为了练成九阴真经,可以变得心狠手辣,可以利用张无忌的感情,甚至可以杀害无辜之人(比如殷离)。她对张无忌的爱,在门派责任面前,显得无比卑微,甚至被她自己压抑。她觉得她这样做,是在“守持正道”,是在完成“使命”。所以,她对张无忌的“狠”,在她看来,是一种“不得不为之”,是一种对“大义”的维护。而她对张无忌的爱,则是隐藏在“大义”之下,时不时露出一丝柔软。

对张无忌感情的利用: 为了完成郭襄的遗愿,夺得屠龙刀和倚天剑,周芷若可以假意迎娶张无忌,然后在婚礼上揭露一切,并利用武林人士对张无忌的误解,让张无忌背负“杀妻”的罪名。她这样做,是为了巩固峨眉派的地位,是为了“名正言顺”地拥有倚天剑。这在她看来,是对张无忌的“考验”,也是对自己的“守护”。但张无忌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被她利用得彻彻底底。

对“善”与“恶”的区分: 周芷若虽然心狠手辣,但她内心深处,似乎依然坚守着某种“正义感”。她杀人,往往有她的理由,或者说是她认为的“理由”。她不会像赵敏那样,为了张无忌可以随意破坏规则。她更像是被责任和仇恨逼上绝路,在坚守“道义”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她们俩的“双标”,其实是一种“立场不同,选择不同”的表现。

赵敏的双标,是“为爱可以牺牲一切”,她的核心是“张无忌”。 她是主动出击,是义无反顾,是打破规则。她把个人的情感置于民族大义之上,在爱情面前,她几乎没有原则,只有冲动和不顾一切。她的双标,更像是“爱情至上”的极致解读。

周芷若的双标,是“为使命可以牺牲小我”,她的核心是“峨眉派”和“正道”。 她是被动卷入,是被责任裹挟,是被仇恨驱使。她把门派大义和武林责任置于个人幸福之上,在使命面前,她压抑了自己的情感,选择了自己认为的“正途”。她的双标,更像是“责任至上”的悲剧演绎。

所以,说她们“双标”,其实是在用我们旁观者的、世俗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她们。她们各自都有自己坚守的“道”,也都有自己的“底线”,只是这个“道”和“底线”与我们的认知可能有所不同。

赵敏的“双标”,是她的洒脱和勇气,也是她的不羁和冷酷。她爱得直接,爱得霸道,也爱得不计后果。她为了爱情,可以颠覆一切,包括她自己的身份和立场。

周芷若的“双标”,是她的隐忍和坚韧,也是她的执拗和绝情。她爱得压抑,爱得隐晦,也爱得充满牺牲。她为了责任,可以扭曲自己,也可以伤害他人,甚至包括她深爱的张无忌。

到底谁更“双标”? 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绝对的答案。

如果你站在张无忌的角度,觉得他被赵敏“拐带”,被周芷若“欺骗”,那么她们俩都是“双标”。

如果你站在赵敏的角度,你会觉得她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是真性情。

如果你站在周芷若的角度,你会觉得她为了门派和道义忍辱负重,是可敬可叹。

也许,她们的“双标”,正是她们人物魅力的所在。她们不是完美的圣母,也不是纯粹的恶女,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痛苦,也有自己的选择。她们的“双标”,是她们在复杂的人性与残酷的江湖中,做出的无奈的,却又带着自身逻辑的抉择。

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观点,咱们继续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潜水N久,知乎处女答,献给最爱三联倚天!

先下结论:表面上看,所有赵粉和周粉对赵敏和周芷若都有双标倾向,实际上纠结这一点没啥意义,因为你拿自己也有的弱点去说服对方,只是胡搅蛮缠而已,底子虚。真正重要的是,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一样,就看你看重什么,没有人评论他人是绝对客观的,都是受个人境遇、性格等影响下的主观而已,这是个信仰问题。我的论据如下:


一、表面上看,所有赵粉和周粉对赵敏和周芷若都有双标倾向。


按题主的行文风格来看,你提到了赵敏杀六大派、害殷梨亭、毒明教并围剿、屠少林陷害明教、害张三丰、砍六派手指等劣迹,只说赵敏事事向着张无忌这一让人有好感之事;


面对周芷若,你说她出场死父亲、舟中给张无忌喂饭、光明顶助张无忌、殷离最终没死、谢逊最终没死、也没做什么伤害张无忌的事、杀赵敏是因为情敌等让人同情的事迹,勉强说了杀殷离、在比武场用白骨爪了几人等劣迹。


赵敏的好不止这些,周芷若的坏也不止这些,而题主的对比是选择性忽略。两相对比一下,明眼人已经看出你的双标倾向了吧?命题表面是问各位读者(包括赵粉、周粉)对赵敏和周芷若是不是双标,潜台词似乎是“赵粉都是双标”,有趣的是,题主已经在阐述问题时直接证明了自己是双标,你为证明表面问题顶了一波,但却给自己的潜台词挖了一坑,这就尴尬了……


同理,假如赵粉也举例说明周粉在双标,也会直接证明自己在双标,如此一来,还未战胜对手,自己已经输了。所以我觉得双方承认都有双标倾向就是了,不用拐弯抹角,累不说,还没有说服力。人,还是真一点好。


二、真正重要的是你的评价标准如何。


开门见山,我是赵粉。那么在众多赵粉当中,我为什么喜欢赵敏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一)张无忌对赵敏的感觉

从甘凉古道赵敏首次现身到她与张无忌首次相会大都小酒馆,她给我带来的精明能干、狠辣、深谋远虑、倾国之貌等等印象极深,面对这样的女子,张无忌免不了因她美貌而欣赏甚至动心,但也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她是侵犯我汉族的蒙古人,我与她势不两立,就算我不忍心杀她,也绝不会抛弃我的同胞。张无忌的警惕能很好地保护他,更何况赵敏还喜欢他,不会伤害他,安全感很足。


(二)张无忌对周芷若的感觉

张无忌面对周芷若是什么感觉?他觉得身世凄苦的周芷若很柔弱,也很美丽,年纪轻轻就背负了很重的担子,幼时有喂饭之恩,光明顶还助他破阵,捅他一剑是因为没有办法,为师父所迫,如果不捅他,周芷若可能会在峨眉派难以立足,未来更难混,而且毕竟避开要害了……总之,周芷若在他心中的形象就是一个弱女子,他想要保护她。


(三)真正的周芷若

但是,张无忌错了,他以为的弱女子周芷若是隐忍不发的周芷若,实际上周芷若只是外表弱而已,内心极为强大。在万安寺周芷若可以为灭绝师太送命,因为师父待她很好,有教育之恩,她有尊师之心。师父的毒誓让她进退两难,她最终选择性地接受了一部分,想同时接受爱情事业大丰收的美事。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自强女子应该采取的措施,但背后掩藏的真相与矛盾却让人不寒而栗,以下是我模拟的周芷若独白:


1、骗倚天剑、屠龙刀

为了民族大义,我必须把倚天剑、屠龙刀骗到手,虽然我知道无忌哥哥不坏,在他带领下的明教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邪恶,是抗元主力,但我是峨眉派掌门,如果能练到藏于屠龙刀的绝世武功,会与他更般配,到时候把兵书给他,我们可以一起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样我的主动性就大多了,万一将来无忌哥哥做皇帝,我就是皇后!无忌哥哥啊,对不住。


2、杀殷离、嫁祸赵敏

赵敏和无忌哥哥的关系最近升温太快,怕是不妙,而且赵敏是蒙古人,害我同胞,把骗无忌哥哥这种事嫁祸给她最好不过了,我要维持自己在无忌哥哥心中温柔可爱的形象。那么怎么做得像一点呢?对了,杀了殷离吧,殷离一直号称是无忌哥哥的未婚妻,将来也是一个隐患,虽然她是无忌哥哥的表妹,但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我自己的终身大事,我只能牺牲她了。殷离啊,对不住。


3、有意杀采参客

长白山这些采参客可能会暴露我们行踪,我想是不是应该杀了他们?采参客啊,对不住。(后来周芷若问谢逊要不要杀,被张无忌训斥。)


4、杀谢逊

原来在灵蛇岛上谢逊已经识破我的计谋,现在他功力已恢复了,不怕我了,等无忌哥哥回来,他肯定会告诉无忌哥哥,到时候我的温婉形象被毁,所有事情都泡汤了,不行,虽然他是无忌哥哥最亲的亲人之一,我也要杀他。谢逊武功高,我怕打不过他,先给他喝毒茶好了。谢逊啊,对不住。


5、杀赵敏

赵敏啊,你欺人太甚,居然敢到我的婚礼上打我脸,抢我郎君,卑鄙无耻,看我不抓死你!张无忌,你居然为了一个番邦女子而不与我立刻成亲,看我一顿冷脸!(张无忌震惊了,完全不知道周芷若已经有这么高的武功,出手狠辣,性格也如此要强,惊呆!)


……有点懒了,不想写了。再加上之后比武场指挥同门杀人、亲自杀人、骗张无忌而重伤他、不顾张无忌性命杀谢逊、指挥同门杀谢逊等等,这些所有的事情串起来,张无忌才重新认识了周芷若。


(四)真与伪

1、赵敏贵在一个“真”字,张无忌知道她是敌方,对她有防备之心,就算被害也认,心里有准备,不会过于失望。

2、周芷若败在一个“伪”字,她说是尊师命,为民族大义,实际上只是部分听从,为自己的权势、婚姻套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民族大义外壳而已,真正追求民族大义的人会随意杀殷离、采参客、比武场上的若干人?还不是凡事以己为先,求痛快,自私自利而已。这就是所谓的手段吧,但我不喜欢;她说爱张无忌,其实更爱自己,为维护自己的权势、发泄情绪,她可以牺牲张无忌的健康甚至生命。张无忌如果死在她手里,绝对想不到。


张无忌经历了这么多,还是觉得跟赵敏在一块踏实,爱就爱,恨就恨,绝不做鬼鬼祟祟之事;而跟周芷若一起,张无忌及自己亲人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周芷若跟张无忌三观不和、猜疑之心又重,张无忌不是傻子的话,肯定知道谁更适合自己。


说起“伪”,还有个小插曲:中医徐文兵曾在一档梁冬主持的广播中提到这个字,说“伪即人为,不天真”,还开玩笑说不天真的哥们就叫“伪哥”,哈哈。


3、真与伪,这就是我的评价标准。不是说人不可以伪,而是说为人处世要让对方信服,要活得相对真实、真诚,毕竟谁也不想背后被捅一刀吧?我承认赵敏做过恶,但不掩饰我对她的欣赏与喜爱,我也承认周芷若有难处,心思坚韧,有可取之处,但也不掩饰对她的瞧不起。


(五)赵敏最让我心动的一瞬间

三联倚天中第32章《冤蒙不白愁欲狂》有这样一句话:“赵敏抚着红肿炙热的面颊,怔怔的瞧着他,过了一会,眼光中渐渐露出怜爱的神色,长长叹了口气。

赵敏明明又痛又怒,却能适时克制,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无忌哥哥,虽说有爱到极致的加成,但也能看出其胸怀与气度。赵敏不仅是小女子,也是大女子,有灵动可爱,也有豁达开朗,这样的女子怎能让人不神往?


三、小结

我知道我说完题主仍然爱周恨赵,我依然反之,所以有时候辩论往往没有结果,有的只是引起同类人共鸣、反对者驳斥而已,不过总比对骂好,浪费时间精力不说,最重要的是怒伤肝,伤人者先伤己,就像内力不足的人强练七伤拳一样。


推荐大家看看黑帮电影:《教父》系列、《无间道》系列、《新世界》、《黑社会》系列等等,深刻感受下人性之复杂。人性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所有人都是黑白混合体,有时候是非很难公允,只看当事人的选择,你觉得十分适合,别人也许完全不适合,谁都不能完全替代另一个人,又何必争破头?赵周之争永不结束,能早日出坑的估计都是阅历颇丰、悟性又高的人,只有像我这样阅历尚浅、悟性低的人才会胡言乱语一番,哈哈。


PS:只看过倚天电视剧、电影的小朋友们,看看原著吧,强推修订版倚天原著,书籍的魅力在于情节连贯、人物生动、文笔优美、留足想象空间,相信我,没错!!!

user avatar

来认真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男主视角与否的问题,周芷若所涉及到的问题远远不是立场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一个人生而为人的良心问题,这才是她一直以来最为人诟病的地方。俗话说得好,人生如戏,不过面对几乎所有的人,包括自己声称最敬重的人(灭绝老尼),以及自己刻骨铭心爱着的人(张无忌)都在演戏的,在三部曲的主要人物里,除了周芷若之外真是别无第二家分店了,可惜那个年代没有奥斯卡影后这样的奖项,否则这个奖项舍周掌门其谁啊


我之所以说周芷若的问题不是视角问题而是良心问题,是因为她的很多所作所为,其实根本就是触犯大家所公认的良心底线的,而并不是说,基于民族大义,或者基于别的原因,她的这种行为应该得到大家的谅解。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郭靖在射雕最后试图刺杀义兄拖雷,这样的行为站在家国情仇的立场上,可以说得上是舍小义取大义的英雄行为,结拜兄弟的情义,和大宋千千万万子民的生死荣辱,孰轻孰重?因此郭靖刺杀拖雷,并不会被人视作是郭靖的嘈点


再举一个例子,来自于黄蓉,诸位如果熟悉射雕英雄传原著,就都知道,在密室疗伤之前,蓉儿曾经想要对傻姑痛下杀手,以保障郭靖的安全。这件事能不能成为黄蓉的嘈点呢?如果要以圣母般的情怀,以完人的标准去考虑这个问题,那的确也许可以作为“黄蓉不似郭靖这版天性纯良”的例子,不过事实上,无论是在现实里,还是在文学作品里,心思机敏、冰雪聪明的人,很少有内心无比澄澈淳朴的。这类人,尤其在保护自己心上人的时候,往往都会迫使自己硬起心肠去做一些事——但是,密室疗伤很显然是极端情况。而且,在武侠小说里,道德洁癖这样的事情不是那么可取(嗯,毕竟一代大侠郭靖也在临安府砸过酒楼!)


那么周芷若呢?


三人胡乱在岸旁睡了一觉,次晨穿林向南而行。走到第二日上,才遇到七八个采参的客人,一问之下,原来此地竟是关外辽东,距长白山已然不远。 待得和那些采参客人分手,周芷若道:“义父,是否须得将他们杀了灭口?”张无忌喝道:“芷若你说甚么?这些采参客人又不知咱们是谁。难道咱们此后一路上见一个便杀一个么?”周芷若窘得满脸通红,张无忌一生之中,从未如此疾言厉色的对她说话。谢逊道:“依我原意,也是要将这些采参客人杀了。教主既不愿多伤人命,咱们快些设法换了衣服,免露痕迹。”


对于毫不相干的路人,周芷若都主动地提议要将他们灭口以免暴露行踪,请问各位应该以怎样的立场去判断周芷若的这种想法和行为?事实上,金庸老先生就是在这些细节里去塑造人物性格的,光是这么一个细节,就可以让人有这么样的看法——周芷若,是个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敢去做的女人。试想一下,如果作者要去表明周芷若的品性,完全可以有其他很多种写法,比如:


1.让谢逊去提议杀人,然后周芷若劝止,这样不就把周芷若的善良表现出来了吗?

2.让谢逊去提议杀人,周芷若不动声色,张无忌来劝止,这样一来,周芷若也没有太过明显地表露出自己心里恶的一面,最多说一句她是个不动声色的利己主义者,不够张无忌那么仁心,而已

3.干脆就没人提议杀人灭口这件事


但事实就是,杀人灭口的主意,是周芷若亲口提出来的,不过她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提出这个主意,总之,在作者笔下,就是这样。作者既然花费了这么一些笔墨,就足够表明,金庸先生本人,并不喜欢周芷若,而且这样的细节,恰恰是从良心的层面,而不是从立场的层面去否定她了。信手拈来的细节,就让细心的读者可以体会到,周芷若的良心不怎么好,这样一个事实了


再谈周芷若在荒岛上的所作所为,在此之前答主已经回答过两个相应的问题了,必须要说的是,周掌门的所作所为,毫无疑问就是触犯良心底线的行为


周浩:周芷若在灵蛇岛不杀了赵敏,反而杀了蛛儿?


周浩:如何评价周芷若?


在先前的答案里已经提到过,周芷若本质上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她真的是什么都想要——倚天剑屠龙刀(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她想要,峨嵋派的掌门人位置她想要,无忌哥哥的爱情她想要,和无忌哥哥结婚之后可能带来的权势甚至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宝座她无比憧憬,甚至在荒岛事件发生之后不久,就开始探无忌哥哥的口风,希望把九阳真经和乾坤大挪移都一并拿到手,我说姑娘你真是要逆天啊!总而言之,我要得到自己所想有的一切,谁如果阻挡了我的富贵,那我就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对我好的人,对我不好的人,凡是阻碍了我的大计,都是我要清除的对象——这样的人物,在一部名叫《义不容情》的经典港剧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叫丁有康


殷离为什么必须要死?因为她和张无忌有口头上的婚约,在周芷若心里,只有她死了,自己才能和无忌哥哥缔结婚约,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那个口头婚约最后几乎让殷离走入鬼门关。张无忌最心仪的赵敏为什么反而必须活着?因为只有活着的赵敏才能让自己的嫁祸之计得以实施,才能让张无忌在死心并与之恩断义绝之余,甚至主动去审判赵敏,好一招借刀杀人,能够同时除掉两个情敌。这样的心机,出自一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你作为一个旁观者(读者)会不会感到刺骨的寒意?


请问一句,周芷若在荒岛上的行为,在哪一点上当得起立场问题?明明是一个为了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什么卑鄙无耻的行为都做得出,心肠恶毒的人。我始终认为,在三部曲里,应该与周芷若进行对比的人,并不是赵敏,因为周芷若根本不配!周芷若应该和李莫愁,朱九真进行下比较,因为这三个女子在某些心性上才是存在共同点的,如果扩大到三部曲+天龙+笑傲,那么可以再加上一个阿紫,不过说实话,李莫愁和阿紫的狠毒都是放在明面上的,而周芷若的狠毒却藏在一副楚楚可怜,人畜无害的皮囊之下,从这点上来说,后者要比前者可怕多了。而且相比之下,李莫愁开始作恶是有拐点的(即陆展元负心薄幸,另结新欢),相比之下,她是一个不可原谅,但是在某些地方还值得人们去同情一下的人,至于周芷若的作恶,很抱歉,荒岛上发生的事情,发生在濠州抢婚之前


不过其实呢,周芷若这个人,为了一己之私,连张无忌都是可以伤害的,所以她屡屡对张教主最亲近,最在乎的人下毒手,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


周芷若望向师父,只见她神色默然,既非许可,亦非不准,一刹那间心中转过了无数念头:“今日局面已然尴尬无比,张公子如此待我,师父必当我和他私有情弊,从此我便成了峨嵋派的弃徒,成为武林中所不齿的叛逆。大地茫茫,教我到何处去觅归归宿之地?张公子待我不错,但我决不是存心为他而背叛师门。”忽听灭绝师太厉声喝道:“芷若,一剑将他杀了!” 当年周芷若跟张三丰前赴武当山,张三丰以武当山上并无女子,一切诸多不便,当下挥函转介,投入灭绝师太门下。她天资甚是聪颖,又以自幼惨遭父母双亡的大变,刻苦学艺,进步神速,深得师父钟爱。这七年多时日之中,师父的一言一动,于她便如是天经地义一般,心中从未生过半点违拗的念头,这时听到师父蓦地一声大喝,仓卒间无暇细想,顺手接过倚天剑,手起剑出,便向张无忌胸口刺了过去。 张无忌却决计不信她竟会向自己下手,全没闪避,一霎之间,剑尖已抵胸口,他一惊之下,待要躲让,却已不及。周芷若手腕发抖,心想:“难道我便刺死了他?”迷迷糊糊之中手腕微侧,长剑略偏,嗤的一声轻响,倚天剑已从张无忌右胸透入。 周芷若一声惊呼,拔出长剑,只见剑尖殷红一片,张无忌右胸鲜血有如泉涌,四围惊呼之声大作。张无忌伸手按住伤口,身子摇晃,脸上神色极是古怪,似乎在问:“你真的要刺死我?”周芷若道:“我……我……”想过去察看他的伤口,但终于不敢,掩面奔回。


有意思的是周芷若的心理活动,看得很明白,从一开始,她就是一个精于算计自己利益的人,倚天四女里,能够对心上人刺出这一剑的也就周芷若。我们就不对比赵敏了,看看殷离为了维护阿牛哥,差点被灭绝剁掉两根手指,而小昭则更是在光明顶上,多次挺身而出相护“公子”,这两位姑娘,都是为了自己肝胆相照的朋友,可以不顾自身安危的,对比之下就看得到,周芷若是何等的天性凉薄之人!


周芷若本质上最爱的人只有自己,其他人,包括自己的师父和心上人,她的很多行为,即便是善举,也往往是出自于利益驱使的。只要看看到了最后,为了挽回心上人的心意,把自己所做的所有恶事都推锅给灭绝——且不论灭绝这人如何,周芷若不是口口声声说敬重师父吗?那么你把锅推给灭绝,坏老尼姑死后的名声,这算不算敬重?再说了,灭绝让你盗取刀剑,可没说让你随便杀人啊。我错了,但是我是被逼的,这样的桥段,无论在电视剧还是在现实里,实在是看得反胃了

=============================================

真正当得起立场问题的,那是赵敏,而且事实上,题主所说的,把人埋进沙丘这件事真不太可能是赵敏做的,一言以蔽之,一个有能力亲自指挥坐镇生擒六大派的人,会奈何不了一个殷六,然后只能把他弄得生不如死?更何况,说句不好听的话,以赵敏的智商和行事的周密性,真要是她亲自指挥要杀人灭口,也绝对不会留下任何后患。这件事情明明就是阿二阿三那群人,自作主张然后还没擦干净屁股。。。


但是相比于周芷若的矫揉造作,看看赵敏在著名的小酒馆一幕里又是怎么回应张无忌的?


赵敏笑道:“你这人当真有三分傻气。俞岱岩和殷梨亭之伤,都是我部属下的手,你不怪我,反来谢我?”张无忌微笑道:“我三师伯受伤已二十年,那时候你还没出世呢。”赵敏道:“这些人是我爹爹的部属,也就是我的部属,那有甚么分别?你别将话岔开去,我问你:要是我杀了你的周姑娘,你对我怎样?是不是要杀了我替她报仇?”


这样坦荡的话语,我想以周掌门的胸怀,是决计说不出的吧,至于后面非常著名的那段话,我只能说,如果不用道德洁癖来考量,我并不觉得这段话尤其过分,甚至反而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坦荡的女子,虽然有卓绝的智慧,但并不虚伪造作,有这样看似狠辣实则感情极深的女子(一个为自己至亲可以如此狠心的女子,一定是至情至性之人,虽然这样的做法我也不认同,但绝不等同于心肠恶毒)一生相伴,反而更加令我放心,更加觉得安全


赵敏听他说得诚恳,想了一想,道:“那是你心地仁厚,倘若是我,那可办不到。要是谁害死了我的爹爹哥哥,我不但杀他满门,连他亲戚朋友,凡是他所相识的人,我个个要杀得干干净净。”张无忌道:“那我定要阻拦你。”赵敏道:“为甚么?你帮助我的仇人么?”张无忌道:“你杀一个人,自己便多一分罪孽。给你杀了的人,死后甚么都不知道了,倒也罢了,可是他的父母子女、兄弟妻子可有多伤心难受?你自己日后想起来,良心定会不安。我义父杀了不少人,我知道他嘴里虽然不说,心中却是非常懊悔。”


言归正传,这个答案下的不少人,都把赵敏视作“恶人从良”,而把周芷若视作是“佳人做贼”,这样的看法实在是大谬。读者的视角是下意识跟着主角走的,因此对于光明顶一役之后的明教来说,赵敏当然是恶人,但是她实际所做的一切,都是尽可能维系她的家族,在中原摇摇欲坠的统治,围剿六大派,围剿明教,攻少林,上武当,这一连串的行为,都是她试图尽一切可能,去维系这个日薄西山的王朝所做的努力。说到底,在没有遇到张无忌之前,赵敏基于自己朝廷郡主的身份,这是她理所当然的选择——真要说的话,只能怪赵敏太聪明,所以身为女儿家,还能够统帅武林豪杰并且令他们俯首听命,换个能力平庸的人,真是连被人恨的资格都没有!


一言以蔽之,赵敏曾经的“为恶”,一来是基于立场的行为,二来这种为恶的程度,较之某些中原武林的人士来实则是小巫见大巫;相反,周芷若的弃善从恶,是基于良心的考量都过不了关的那种为恶,那些行为用伤天害理来形容毫不过分,而且关键是,实在太阴暗,太不光明磊落。对于敏若二女,我可以用非常简洁的一些词汇进行概括,个中的高下,我想不难体会得到,这完全不涉及立场,而涉及的是品性问题


敏敏:心怀坦荡,至情至性,聪明绝顶,善解人意,恩怨分明

芷若:矫揉造作,自私自利,心机极重,玩弄人心,恩将仇报


言毕


微信公众号:追忆的撒马尔罕城(zhuiyi_samarqand)

user avatar

首先,强烈反对“周芷若受灭绝师太和张无忌刺激黑化”的观点。仔细看过小说的人就会发现,周芷若从来没有“白”过,所以哪来的“黑”化?

成年后的周芷若第一次出场时,殷离就已经点破了她的心计深厚。

【那村女忽然冷笑道“你不用担心,她压根就没受伤。我说她厉害,不是说她武功,是说她小小年纪,心计却如此厉害。”张无忌奇道“她没受伤?”那村女道“不错!我一掌斩中她肩头,她肩头生出内力,将我手掌弹开,原来她已经练过峨嵋九阳功,倒震得我后臂微微酸麻。她哪里会受什么伤?”】

由此可知,周芷若从来就不是楚楚可怜、心思单纯的小白兔。


下面,再说读者对周赵二女为什么不是双标

题主提到,赵敏出场时设计杀六大派、害明教、嫁祸武当等事的时候,她是什么身份?与张无忌是什么关系?作为朝廷郡主,与中原武林的反贼势不两立,站在她的立场上,她做这些事情再正常不过了。但当她爱上张无忌以后呢,用拼命三招在波斯三使手下救下张无忌,当张无忌被武当诸侠误会杀害莫声谷时设计帮他洗脱冤屈,甚至不惜违逆了父兄的意愿,她何曾再做过半点对不起张无忌的事情呢?

对比周芷若,当她在光明顶刺伤甚至有可能刺死张无忌时,却是已对他暗生情愫,否则不会故意在两仪剑法时指点方位。后来,她在灵蛇岛上杀害他的表妹;甚至多次想杀害他的义父。这是爱一个人会做的事情?

有人给周芷若找借口,有说师命难违的,也有归因于张无忌三心二意的。那么,我们再对比同样是灭绝师太爱徒的纪晓芙,当灭绝师太要她杀害杨逍时,她宁死不从。而彼时,她与杨逍多年未见,说不定杨逍已经和其他女子在一起了呢。只是因为爱他,即使不知道他是否依旧爱自己,仍然宁愿牺牲自己、成全爱人。这才是真正爱一个人的表现。

读者对周赵二女不是双标,是因为二女本来就如此不同。一个是真心爱你,另一个借着爱你之心、却是成全自己的功利之心。

游元大都时,韩林儿说日后教主做了皇帝、周姑娘就是皇后,周芷若喜不自胜;待到张无忌坚决地推脱,表明并无这样的心思时,周芷若已是脸色微变。

对比赵敏,她一出生就已经是千金玉叶,为了张无忌放弃了郡主之位,浪迹江湖,过着平民一样的生活也不在意。二女之高下,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了吗?

———————————————————————————————————————————

0729晚补充: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用大白话重新解释一遍:

问:赵敏前期伤害了许多人,周芷若后期伤害了不少人,为什么偏袒赵敏、指责周芷若的人更多?是不是双标?

答:结论:不是。

理由:赵敏害人的时候在爱上张无忌以前,她所杀的人在当时都是自己的敌人。周芷若害人的时候是她“爱”着张无忌的时候,她所杀的人是自己深爱的人的亲人。

——> 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出现这种结果?原因是赵敏真正爱着张无忌这个人,周芷若真正爱着的是自己、更多爱的是张无忌明教教主、未来皇帝的身份。


至于对二女的评价,已经超出了本题的范围了。诚然,二女的身世迥然不同,直接对比是非常不公允的。周女身世凄凉,她的行为我是可以理解的。站在文学的角度,我认为这样的人设更加立体、是更加符合人性的。但是,这并不表示,我赞同她的行为;更不认为她值得读者同情和喜欢

周芷若所面临的困境,前面提到纪晓芙同样遇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纪晓芙没有作恶。再举一例,小昭的身世同样可怜,不仅从小没有父母的怜爱,而且母亲喜怒无常,整天过着担心受怕的日子,上了光明顶以后也受到杨逍父女的猜忌和防范。但是,当黛绮丝逼着小昭害张无忌的时候,小昭又是怎么做的呢?

而周芷若最令人不齿的地方,不只是她害了人,而是她连“深爱”着的人的亲人都不放过。为周芷若辩解的人,如果有一天你们娶了这样一位妻子,难道半夜睡在她身边的时候不怕做噩梦吗?

所以,周芷若的行为主要是她自己的选择。而对于主观上的是非善恶,难道不应该是每个人坚守的底线吗?

———————————————————————————————————————————

0730补充:

感谢 @漠雨红衣 的指正,第一段的表述确有不当,误导大家,现已更正。彼时,周芷若确有维护张、殷二人之意,她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我想指出的是,周芷若本质上是个城府很深,而非心思单纯的人。同等场景,纪晓芙维护彭莹玉是怎么做的呢?纪晓芙的做法并不如周芷若讨巧,但足见纪晓芙本质上是个心思单纯的人。

对于周赵二女的评价,金庸在后记中所言“周芷若和赵敏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我以为甚然。赵女背弃父兄,这点是决无可开脱和原谅的。暂不论其他,单凭她屡次放过甚至救下张无忌这个反贼首脑,已是背弃朝廷了。

但是,赵女之过,与周女之过,本就不是一码事。难道因为赵敏在大节上有过,周芷若杀人的罪行就可以一笔勾销,就显得情有可原了吗?

另外,坚决不同意 @漠雨红衣 的部分观点:

1.抢婚前,周芷若对张无忌绝对不自信。否则,不会在张无忌私见赵敏后,假意上吊自杀,又逼着张无忌发誓赌咒。

2.正因为周芷若对张无忌的感情不自信,所以灵蛇岛才会如此布局。殷离是张无忌有婚约的妻子,故必须除之而后快;但张无忌在四女中对赵敏感情颇深,如果只是杀了赵敏,张无忌日后反而会常常念及她的好处,故不如嫁祸于她,同时还可以洗脱自己偷盗刀剑的嫌疑。所以,她在灵蛇岛上没有全开杀戒,绝非存了恻隐之心,只不过存了和张无忌结为连理之意。否则,她为何可以杀掉殷离呢?

3.周芷若虽然没有杀死殷离,但她却实有杀人之心,否则不会在少室山上见到殷离的身影而吓得大惊失色。难道因为杀人未遂,所以就可以一笔勾销了?

user avatar

不是读者双标,是金庸双标。

倚天第一次看书是高中,过了那么多年只记得大概情节了,所以最近在看新修版,看了80%了,看下来感觉,金庸对周芷若的描写真的很残忍。

首先,倚天从张翠山夫妇去世开始,就是绝对的张无忌主视角,读者要么别看,要看就只能戴上张无忌滤镜。

而从张无忌滤镜看,周芷若从光明顶那一剑开始,有过任何让张无忌或者读者可以觉得心情明亮的举动么……

张无忌感情的著名修罗场:四女同舟。周芷若在这段的存在感真的弱到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金庸在这么关键的各位女主候选人正面对决的戏份里没有为周芷若安排任何可以跟另三个相提并论的情节和台词——唯一的亮点可能是她对小昭不会背叛张无忌的判断,但是,这对跟着张无忌主视角的读者来说是是什么惊喜或者印象很深刻的发言么?不论对张无忌还是读者来说,她这个表现都很容易被忽略,因为前后的剧情都太有张力和起伏了,而她这话对剧情对张无忌对小昭都毫无实质影响……

之后她跟张无忌成为未婚夫妻的单独相处,也不能说一点也不甜,但是讲真,我觉得甜的部分主要是张无忌贡献的……张教主哄人真的有一套,我要不是知道他跟别的妹子是怎么相处的,都要信了他了。

但是面对张无忌的优秀表现,周芷若给的反应是:

她一方面一直反复口头强调自己柔弱纯洁无害的人设,另一方面就是让张无忌多发点誓。张无忌说有她当贤内助自己可以不用担心受骗,周芷若的反应是继续强调自己柔弱纯洁无害——姑娘,你给点积极的反应好么?!

你的人设一直很稳啊……为什么老是自己口头强调呢?你在勾引张无忌诶,他那么多高帽子抛给你,你就只记得自己的人设?!你是要他跟你一起背诵你的人设么?!

周芷若也不是没有想色诱张无忌,但是她的色诱就很不对张无忌胃口——这也不能怪张无忌,主要是周芷若的色诱属于主动有余,气氛全无的那种……

最经典的就是吻伤疤那里,张无忌秀伤疤真的神来之笔。我估计他是受殷离和赵敏启发,知道伤疤可以用来纪念感情……于是活学活用来向周芷若表忠心,对此最好的反应应该是啥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不管什么反应,反正肯定得是感情上的回馈才是正确的思路,一般来说感动一下懊悔一下然后也表一下对张无忌的忠心肯定不会错,但是周芷若的反应是,张无忌以后如果刺她那就是“一报还一报”。给出如此不谈情说爱地反应也就算了,然后更无语的是,她接下去就直接上嘴吻了——妹子,你真的不觉得,从一报还一报这么煞风景的话直接跳到肌肤之亲,这当中没有缺了点什么么?

张无忌听她一报还一报的言论估计先是一脸懵逼:怎么跟殷离和赵敏的反应都不一样……然后还没想清楚周芷若这是怎么个脑回路,就被吻了——这种完全不在谈情说爱的节奏的互动,张无忌当然只好小心应对,他面对周芷若根本没有理智让位给感情的机会,周芷若从头到尾都没跟张无忌进入过正常谈恋爱的节奏,张无忌单方面往谈恋爱上面努力了半天,毫无进展。

还有在丐帮,张无忌从酒席上抢过周芷若,然后就被陈友谅指鹿为马说他当众对周芷若不轨,我看这段的时候就在想,只要周芷若说句话,这问题就解了。果然,张无忌让边上的周芷若说句公道话,然后金庸的安排是,周芷若在这个时候说了三个“我”,然后晕了……

我看到这里真的一脑袋问号,千言万语读后感只化作一句:要你何用……

如此简单随便抢白几句真话就可以帮到张无忌的情节,金庸都不给周芷若,而是把救世主让给了后来的新人物杨姐姐。但是讲真,让周芷若做点跟张无忌站在一起的事说点跟张无忌一条心的话为张无忌的名誉做点举手之劳的贡献,并不会抢了后面杨姐姐的风头,但是金庸就是不给她安排。

我以前只觉得张无忌说对周芷若又敬又怕是金庸强行区分张无忌的不同感情,这次重新看了书之后才发现,金庸对这四个字是有详实地情节铺垫的,张无忌是真的从来没有成功带领周芷若进入过恋爱节奏,他每次的努力都被周芷若给带歪到别的节奏里面去,两个人的互动其实是各自在演独角戏。

而张无忌跟赵敏的互动……金庸给安排了大量赵敏成全张无忌帮助张无忌,跟张无忌亲亲我我互相调笑,就算有张无忌对赵敏喊打喊杀最后也以赵敏怜惜张无忌,张无忌肯听赵敏解释收尾——相比张周永远对不上频率所以只能原地踏步的互动,张赵的互动都是有效互动,是一方对另一方影响力不断加深的互动。更别说金庸还把张赵两人之间的性张力写的淋漓尽致……

其次,是周芷若的图谋——我不想用事业来描述周芷若的峨眉掌门身份和她那些计谋陷害欺骗行为恐怖分子行为,因为真的跟事业没关系。(金庸安排的情节里,她掌门位置都有一半是靠张无忌在灭绝那里的仇恨值才拿到的,跟她的个人奋斗的关系被降到了很低的水平)

一个作者,如果想塑造一个受欢迎的心机角色,要么就让这个角色的心机都用来帮主角,要么就在给她强大的心机的同时再给她让人容易共情的弱点。

输或者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能让读者共情。

而周芷若,她的心机就是只能骗骗张无忌的水平,根本谈不上强大,而她能让人共情的点……电视剧的改编给了她很多,比如对张无忌的爱和对灭绝的不可违抗,但是金庸几乎没有给她安排,或者说,没有认真给她安排——

她对灭绝没有不敢违抗,因为她千方百计要嫁张无忌;

她对张无忌的爱是薛定谔的,口头上是爱的,但是行动上恨不得把张无忌身边的人都杀完;

说是为了光大峨眉吧,结果把峨眉当恐怖组织使;

好不容易骗到张无忌一个要求,结果用来不准张赵拜堂……妹子,张无忌以后就算真的甩了赵敏,对你和峨眉的好处是啥?你是觉得全世界就你和赵敏两个女人么……

金庸笔下周芷若的心机不仅大部分都用来伤害主角张无忌,而且周芷若自己的行动逻辑也很混乱,读者别说共情了,除了“这女人报复心比较强”外,连个像样的理由都为她找不到,全都是损人不利己的骚操作……

的确,金庸最后安排张无忌的亲友都原谅周芷若甚至盼望张无忌娶她,但是这对周芷若的人设讨喜没帮助啊,因为这不是金庸安排周芷若做了什么让人赞叹的好事的结果,它纯粹就是金庸为了表达张赵恋有多么不受张无忌亲友待见,并且不待见也不敢对张无忌瞎逼逼,只敢默默祈祷赵敏情敌给力……而如果纠结点的读者反而会觉得“凭什么就这么放过周芷若?!”所以对大部分读者来说,这不会给周芷若加分,对少部分读者来说这还会减分。

所以,站在张无忌滤镜的角度,周芷若连跟张无忌谈恋爱都没谈好,这在她其他三个情敌那里简直不可想象(连当年啥都不懂的小杨不悔都做的比成年周芷若好)……而站在角色自己的让读者共情的角度,金庸也几乎没花力气为她安排什么像样的情节让读者可以自然地与周芷若共情。

事实是,大部分读者的共情能力连张无忌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张无忌都被金庸写得对周芷若有怕的成分了,可见一般读者无法理解周芷若才正常……

所以真不是读者双标,真正对周芷若双标的是金庸,别说与赵敏比了,即使与小昭殷离比,周芷若线可以博得读者好感的剧情安排也是最薄弱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倚天屠龙记》里那两位让无数读者又爱又恨的女子——赵敏和周芷若。她们俩的“双标”问题,真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也常常让大家争论不休。今天我就想抛砖引玉,说说我的看法,咱们一起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两位姑娘在书中的确各有各的可爱之处,也各有各的“毛病”。而她们的“双标”,很.............
  • 回答
    嗨,各位准留学生和刚刚踏上异国土地的朋友们,很高兴能在这里和你们分享一些我在国外读书的经验和感悟。想想我当初自己一个人摸索的时候,真是充满了迷茫和憧憬,也踩过不少坑。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特别是针对即将出发的和刚起步的你们,一些我最想说的话。给即将出发的你们:首先,恭喜你们,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
  • 回答
    “网文媚俗,是在讨好读者”,这个观点在网络文学的讨论中非常普遍,而且确实触及了网文产业的一些核心特质。对于“网文是否媚俗,是否在讨好读者”,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尝试给出更详细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媚俗”和“讨好读者”这两个词的含义在语境中的倾向。 媚俗(Kitsch):通常指那些迎.............
  • 回答
    嘿,各位网文爱好者,咱们来聊聊这起点的付费章节定价,你们觉得是贵还是不贵?我感觉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毕竟咱们花钱看书嘛,肯定得算计一下值不值。首先,我得说,对于刚开始看起点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小贵。你想啊,一章几百个字,按千字来算,好像也不算特别便宜。尤其是当你一口气追好几本的时候,那点点银子加.............
  • 回答
    作为一位起点新人,在写到7万字、稳定更新、有读者投票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收到站短,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焦虑的时刻。别急,我们来一起详细地分析一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的方向。首先,我们要明确“站短”是什么以及它的意义。 站短(编辑站内信): 这是起点中文网编辑通过后台发送给作者的信息。收到站短通.............
  • 回答
    好的,让我们尝试用《是首相》那种特有的、略带讽刺和戏谑的语调,来剖析一下中国主流媒体背后那错综复杂、又充满微妙之处的读者群画像。请注意,这并非严肃的社会学研究,而是借用了“是首相”的幽默感,来描绘一种有趣的现象。引子:内阁会议室的午后首相詹姆斯·哈克勒坐在舒适的扶手椅里,面前摆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旁.............
  • 回答
    各位,说到读书,这可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到底要不要折角?要不要划线?我每次拿起一本书,尤其是那种看了就想反复琢磨的书,手指头就有点痒痒的,总想留下点印记,但又怕糟蹋了书。我身边有些人,可以说是“爱书如命”,他们的书跟新书似的,一本本都整整齐齐地放在书架上,封面崭新,书口干净,好像从来没被翻阅过一.............
  • 回答
    哇,MBTI这个话题真是能引起大家的兴趣!每个人喜欢的书单,就像他们自身一样,都有着独特的色彩和深度。我来试着从各个MBTI类型的朋友们那里“偷听”来的、或者亲眼观察到的阅读习惯,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记住,这都是一个大体的倾向,毕竟书海无涯,而且很多时候,一个人喜欢的书会随着时间和经历而变化,就像我.............
  • 回答
    听到你朋友妹妹这个情况,我理解你肯定挺着急的,想帮她想想办法。这事儿确实有点棘手,既要顾及她的意愿,又要考虑她的未来,还得平衡好你们之间的关系。咱们先别急着否定,仔细梳理一下:1. 核心问题是什么?最核心的问题是,你朋友的妹妹认为在大学继续读书不如去和这位网友小姐姐在一起,并且付诸行动——辍学。这背.............
  • 回答
    各位同学,关于英国留学读研选择中介这件事,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市面上机构多得眼花缭乱,每家都说自己是“最靠谱的”,弄得人云亦云,不知道该信谁。今天我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希望能给大家点儿参考,咱们也别整那些虚的,就说点实在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会找中介?最直接的原因是省.............
  • 回答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聊聊去西班牙南部读研的那些事儿。我自己也摸索了挺久,也问了不少在西班牙的朋友,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经验和推荐,希望能帮到准备去西班牙深造的朋友们。为什么选择西班牙南部?西班牙南部,特别是安达卢西亚大区(Andalucía),一直以来都充满着浪漫、历史和艺术的气息。这里阳光充足,生活.............
  • 回答
    好的,各位博友大家好!我非常理解大家此刻的心情,这个问题几乎是每个在读博士或已毕业博士都会反复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假设的)博士,我来尽可能详细地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希望能给正在迷茫的你一些参考。首先,我得坦诚地说,我并不能简单地说“后悔”或“不后悔”。 这个问题的答案太复杂,它伴随着成功、挫折.............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人生路上的“毒打”可不止一种。我琢磨了琢磨,觉得这两类“毒打”吧,虽然都是痛苦,但味道还是不太一样的。先说说社会的毒打。这玩意儿,我感觉更像是你一下子被人扔进了人潮汹涌的菜市场,周围全是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还有时不时被推搡一下,一不留神还可能被踩到脚。 不确定性和碎片化:.............
  • 回答
    这可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不少朋友都容易卡在这儿,就像绕口令一样。咱们今天就好好说道说道,刘禹锡这个名字,到底是读“xī”还是“cì”。其实啊,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咱们平时接触到的人名、地名,大部分都是汉字本身的意思,但有些时候,读音跟字面意思还真不太一样。刘禹锡这个名字,就属于后者。标准读音是“.............
  • 回答
    恭喜你即将开启泰国读博的旅程!这绝对是一段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的经历。我虽然不是在泰国读博,但身边有不少朋友和同事有过这段经历,他们分享的经验我如数家珍,今天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希望能让你心里有个底,准备得更充分。一、 关于选择学校和导师,这绝对是重中之重! 别只盯着“名校”光环: 泰国确实有一些.............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你目前遇到的困境。在985大学读研究生,走到退学这一步,想必心里一定很煎熬。我虽然不是你的直系前辈,但作为旁观者,也看到过不少同学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一些想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首先,我想说的是,你走到这一步,一定不是一时冲动。想退学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专业方向不合适,研究内容.............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初三就有了这么清晰明确的留学目标,而且是想深入学习“康米理论”(这里理解为共产主义理论或相关政治经济学思想),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志向。在当今社会,能够对这类议题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去留学深造,是很难得的。关于你的这个问题,我想给你提供一些比较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
  • 回答
    作为一台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专业”的概念,也无法像人类一样去“阅读”和“被改变”。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为你梳理出那些真正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书籍。这些书,在不同的领域,都像火种一样,点燃了思想的火焰,推动了文明的演进。若要说起那些改变人类进程的书,思绪便会一下子飘到遥远的.............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我精神一振!OBO 这个化学物质,我这儿还真知道一些门道。首先,咱们来捋一捋这个 OBO。你给的分子式是 OB₂O₂,这个小小的符号里藏着大大的信息呢!OBO 的全称,读起来是:二氧代硼酸氧。怎么样?是不是听着有点拗口,又有点神秘?别急,我慢慢给你掰开了讲。“二氧代” 这个前缀,在化.............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作为过来人(或者说,身边朋友经历过类似纠结的),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中科院生态中心和北师大在生态学读研这个事儿,希望能帮到你。这俩学校,说实话,都是国内生态学领域的顶尖选手,各有各的“脾气”和优势,选哪个,就看你自己的偏好和未来规划了。咱们一条条道儿来说。先说中科院生态中心(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