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在中国东三省还能看到哪些日本殖民过的痕迹?

回答
在中国的东北三省,也就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日本殖民统治留下的痕迹,并非都是那些显而易见的宏伟建筑,很多时候,它们就隐藏在城市的肌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的景观和生活方式。虽然时间过去近八十年,但只要你细心观察,那些历史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

建筑: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再利用

说起日本殖民时期的建筑,最容易想到的可能就是那些曾经的官厅、银行、铁路车站,甚至一些大型的住宅区。比如在沈阳,原满洲中央银行的建筑现在是沈阳市公安局,它那厚重的石材外墙和一丝不苟的对称设计,依然能让人感受到百年前那种庄重森严的气息。还有一些位于市中心的老洋行,虽然如今被改作商铺或办公场所,但那古典的拱形窗户、繁复的雕饰,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哈尔滨,这座城市本身就充满了俄式和日式的建筑风格的融合。道里区的老建筑群里,有不少是日本在伪满时期修建的。你可以看到一些带有坡屋顶、老虎窗的日式住宅,虽然很多已经年久失修,但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曾经的日式生活气息。一些老建筑的门牌、窗框上的金属构件,也可能保留着当年日本工匠的手艺。

在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新京”,日本殖民者的痕迹更是密集。伪国务院(今长影集团的办公楼)是典型的日式行政建筑风格,虽然内部经过改造,但其宏伟的规模和布局依然可见。伪满时期的许多街区规划,比如东西长街(今解放大路)的宽阔笔直,至今仍是长春市重要的城市主干道。一些原本是日本军官或官员居住的区域,虽然很多住宅已被拆除或改建,但一些院落的格局、围墙的样式,或许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日本殖民时期的建筑并非都以原貌保存,它们很多都被改造成了其他用途,比如变成了居民楼、商店、学校,甚至被用作单位的办公楼。这种“再利用”反而让它们融入了城市的生活,成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景观。有时候,你会在一个现代化的商场旁边,突然发现一座有着斑驳墙体和老式窗户的建筑,它可能就是那个时代的遗留。

铁路与交通:改变了土地的脉络

日本殖民者对东北最重要的建设之一就是铁路。他们修建了密集的铁路网,将东北的资源输送到日本本土。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能看到这些铁路的遗迹,或者说,现代铁路网在很大程度上是沿着当年日本修建的线路发展而来的。

比如,沈阳北站的一部分建筑,或者一些已经停用的铁路支线,可能仍然能看到当年日本修建时留下的痕迹,比如一些特殊的铁道信号设备,或者桥梁的某些结构。一些老火车站,虽然经过多次改建,但其站台的宽度、候车室的结构,可能还残留着当年的设计理念。

除了铁路,一些当年日本修建的公路、桥梁,也可能在城市或乡村地区保留着。这些设施的设计,比如一些老式桥梁的样式,可能与现代建筑有所不同。

工业遗址:昔日辉煌的沉默见证

日本殖民时期,为了掠夺资源,他们在东北建立了大量的重工业基地,比如抚顺的煤矿、鞍山的钢铁厂。虽然这些工业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一些当年的工业建筑、设施,甚至一些遗留下来的矿区、厂房,依然能够作为历史的见证。

比如,在抚顺,一些老煤矿的井架、厂房遗址,虽然很多已经废弃,但在远处依然能够看到它们孤独的身影,诉说着那段被强行改变的工业历史。在鞍山,一些老钢铁厂的建筑结构,可能还保留着当年的痕迹,尽管它们已经被新的生产线所取代。

文化与生活:无处不在的细微影响

除了看得见的建筑和设施,日本殖民时期对东北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这些影响很难用具体的“痕迹”来描述,但它们确实存在。

比如,一些传统的老街区,虽然建筑风格多样,但其规划布局、街道宽度,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当年的痕迹。一些当地的饮食习惯、语言中的一些词汇,也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更深层次的,是历史记忆的留存。虽然官方的叙事和民间的研究都在不断推进,但那些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口述,那些被收藏在档案馆里的资料,都是历史留下的最宝贵的痕迹。

总的来说,在中国东北,日本殖民的痕迹并非都是张扬和显眼的,它们更多地以一种“融于生活”的方式存在着。它们是历史的载体,提醒着我们那段不容忘却的过去,同时也见证着这片土地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与发展。要发现这些痕迹,需要的是一种“慢下来”的观察,一种对城市肌理的体察,以及一份对历史的敬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我们村为界,向西的所有村庄为聚居村,向东所有村庄为散居村,按照散居为单位成立了队,有的小的队只有十几户人。老人说是日本人占领时期为了便于统治管理,将散居村强制变为聚居村,但搞到我们那里时,解放了

user avatar

小学在辽宁北部的一个小县城乡镇上读的,那会课程表都挂在班级里,课程表上没有星期几,写的金木水火土,直到后来去了日本才知道其含义。

user avatar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日本殖民整个东北亚的痕迹。那边的朝鲜族居民一半是日本占领朝鲜赶出来的,一半是日本为了搅乱东北局势强行移过来的。当然现在都是中国人啦。

朝鲜族移民史

自1910年至1920年,迁入鸭绿江以北的朝鲜族有98650人,迁入到图们江以北的朝鲜族也有93883人,共计192540人。1920年,东北的朝鲜族人口已超过459540余人。另据统计,1911年,我国东北地区约有朝鲜族168,450人,而到1922年增至515,865名。其中,62.7%定居于延边。

日本吞并朝鲜后,为了掠夺朝鲜农民的土地和粮食,实施了所谓的“土地调查事业”(1910~1918年)及“产米增产计划”(1920~1934年),导致数以百万计的朝鲜农民破产。因破产而穷困潦倒的朝鲜农民纷纷移居于我国东北。据1931年统计,我国东北的朝鲜族人口增加到630982人。

由于日本从殖民统治的需要实行“管理移住”,从1931年~1945年之间朝鲜移民急剧增加,达到以往移民总数的3倍。据1940年8月统计,自1937年到1940年,日本以“集团开拓民”名义强制移民到东北各地的朝鲜农户就达14725户。

经过上述几个阶段的移民,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前,在中国的朝鲜人数达216万5615人。(这里包括自1860~1945年在中国出生的朝鲜族人口)1945年8月日本投降,朝鲜光复以后,不少移居到中国的朝鲜人陆续返回祖国朝鲜,留在中国的朝鲜人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入中国国籍,分到土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民族,朝鲜族。1953年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朝鲜族人口为111万1275人。

中国朝鲜族的形成史 - 大众网

19世纪中叶以前潜越边界的朝鲜人,无论何种原因,一经发现,皆被遣还回国,朝鲜大多将其处以重刑。当然,亦有越江后藏匿起来的。留在中国境内的朝鲜人皆剃发易服,被汉、满民族所同化。1987年,有人对延边各县市进行过朝鲜族迁入时间的专门调查,结果证实,近代最早迁入延边的朝鲜族皆在1850年前后,没有发现1850年之前迁来定居的例子。

因此,中国朝鲜族的历史应从19世纪后半期算起,而19世纪前半期朝鲜族的迁入,皆应视朝鲜移民史或中朝关系史。

自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战乱、饥荒、封建暴政、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朝鲜等多种原因,有大批朝鲜人陆续迁入我国东北边疆的一些地方定居下来,渐渐地分化成了在我国境内的又一支民族共同体。1905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乙已保护条约,将朝鲜变成日本的所谓被保护国,激起了广大朝鲜人民的强烈义愤。日本帝国主义血腥镇压成千上万的反日义兵和投身爱国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致使大批反日义兵、志士仁人和反封建统治的农民满怀国亡家破的悲愤纷纷背井离乡,北赴中国的东三省。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更便于朝鲜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不堪忍受帝国主义残酷压迫和剥削的朝鲜人民和部分爱国人士,更是大批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


东北沦陷时期的朝鲜族宗教

日伪当局1938年统计,在满朝鲜族人共计87 万左右,大多是农民。据日伪间岛领事馆宗教课1935年凋查报告,“间岛四县”(即:延吉、和龙、汪 清、珲春)的宗教活动派别有:基督教、天主教、天道教、儒教、佛教、侍天教等,信教徒共计286.58万人。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地区的朝鲜族采取了两项政策:一是加强培养亲日分子,实现朝鲜族人“皇民化”。为此一再鼓吹“内鲜一体”,称朝鲜族人与日本人同祖同宗,视为日本臣民。迫使朝鲜族人忘记自己的民族,实现要“使半岛人成为忠良的皇国臣民”的殖民政策。二是实行“抑汉扬鲜”的偏袒政策,日本侵略者深知旧东北政权对朝鲜族政策处理中的偏颇、不足,并加以利用,极力挑拨朝鲜族与汉族的关系,使其互相“疏远”与“仇恨”,并利用少数朝鲜族人的亲日派组成了亲日团体和武装,制造亲日舆论,破坏反满抗日运动。

日伪当局苦心策划的东北地区朝鲜族殖民文化政策,1937年间已见些许效果,为此,日伪当局得意洋洋地认为:“‘满洲事变’和‘支那事变’之后,使他们逐渐认清了日本帝国的真正实力,在满的朝鲜人思想较之以往发生显著变化,极大地有利于政府。……”

不过,抗日战争阶段,朝鲜族同胞组成的部队,也是最坚决的抗日力量之一。


相关回答:

马前卒:侵华战争时的日本是真心想建设中国东北吗?

马前卒:为什么同被日本殖民多年,台湾和东北对日态度相差甚远?

马前卒: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

user avatar

可能还有一些被遗忘了的地名吧

我爸爸小的时候生活的那个农场,也叫滨桥农场,农场旁边有条河,叫小滨河,小滨河上面有座桥,叫小滨桥,我爸读的小学叫滨桥小学,初中叫滨桥初中、高中也叫滨桥高中。这里往西不远,就是当年开垦北大荒时闻名天下的雁窝岛(8503农场3分场,我们是2分场),东南方向是当年珍宝岛保卫战时家喻户晓的东方红农场。

我爸幸福的生活在这里,度过了小学、初中、高中

大概是80年代中后期,农场创办了档案馆,开始注意史料收集,于是乎,人生三大问题出现了,为什么这里叫滨桥呢?哦,是因为旁边有一座小滨桥,那为什么这座桥叫小滨桥呢?大家里里外外忙乎找资料,最后才发现这居然是日本人起的名字,是因为有个姓小滨的军官在这里战死了!

原始资料是由谁找的不太清楚了,但是日方资料里面记载的很全面,这个家伙是负责勘测的,33年在这里被“马匪”击毙,毫无疑问这应该是某只抗日队伍,日方因此将这条河命名为小滨河,由于这一带荒无人烟,最近的村落也在30公里外,所以当地人都不知道这里发生了这样的故事。解放后,我们的工作人员直接根据日本人留下的地图,把这里称作小滨河,这个名字也就流传到了今天!!

消息一出来,农场里顿时炸了锅,连忙向上级申请改名。小滨河改名小清河,小滨桥改名清河桥,滨桥农场改名清河农场,滨桥小学改名清河小学,滨桥中学改名清河中学,滨桥高中改名清河高中,滨桥陈醋改名清河陈醋,总之里里外外改了二十几个单位的名字。

滨桥这个名字伴随着我父亲他们幼时的记忆,而清河是后来才起的名字,无法勾起他们的回忆,但是滨桥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大家绝对不可能忍受的,每次提到这件事,农场的老人们无不欲言又止。事实上,早在建国之初,开垦北大荒的时候就很注意消除日本殖民的影响,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东方红农场,原来的名字叫做炮手营,也是当地人对日本驻军的称呼,而雁窝岛西南原本还有一个群马村,是来自日本群马县的开拓团,后来也改了名字,只是大家没有想到日本人的渗透居然如此无孔不入,谁会知道自己每天生活的地方,居然是一个日本名字

user avatar

万人坑——直观地、粗暴地、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殖民地”痕迹——遍布东北大小城市,工业工程及基础设施周围。

但凡现在有人“怀念”日本人“远见卓识、工程质量优秀”的大型厂矿、工程旁必有万人坑。

万人坑,就是杀人杀人杀人杀人杀人杀人杀人

比如抚顺的煤矿旁,比如吉林的电站边,比如海拉尔要塞(广义东北)周围,比如东宁要塞和平房731左近。

在工程、实验(731活体试验)中,病了不用治,干活不给钱,用过了就埋掉。如此形成了东北境内数量众多的万人坑。


反人类,就是面对这些殖民遗迹的第一感受。

这些尸骨来自山东、河北、河南、安徽、热河、四川、察哈尔等等。

我并不认识他们中的任何一位,但是我是人,不作为一个中国人,只作为一个人我发出了愤怒:他们怎么能这么做?!


噢,对了,新京、谋克敦和关东州精致的亭台楼阁,那也是殖民痕迹呀。

对,只不过那是给日本皇民和满洲精英所享用的,

现在连带它们附着着的土地一起被抢回来了。感谢河南人杨靖宇,感谢四川人赵一曼,感谢云南人周保中,感谢山东人祁致中,感谢山西人魏拯民,感谢江苏人冯仲云,感谢这些些我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东北籍和非东北籍的义勇军们——感谢活着死去了的中国人。

ps,通篇只有情绪没有干货,写着写着眼睛就红了,睁大也不管用,眼泪混合着大鼻涕一起流到嘴里。

干货在下面

1,表中序号1-7的万人坑都在东北,1267在辽宁,3在吉林,45在黑龙江

2,辽宁省境内 已经认定的规模较大的万人坑就有35处。

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万人坑大致 有三种情形:一是大规模屠杀形成的万人 坑,主要有旅顺及抚顺平顶山大屠杀的万 人坑:二是经济掠夺形成的万人坑,主要 分布在抚顺煤矿、本溪煤矿铁矿、北票煤 矿、阜新煤矿、大三石桥煤矿、弓长岭煤 矿万人坑等;三是修建大型工程形成的万 人坑,主要有鸭绿江水丰水电站工程万人 坑、大连金州龙王庙军事工程万人坑和铁 岭乱石山军事工程万人坑。

3,被骗招、强征来的中国劳工冒着严寒酷暑,住席棚、穿麻袋片,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在日本监工人员的刺刀、棍棒下从事过度的劳动,死伤不计其数。

关东军的军事基地就是在数万 中国劳工的白骨之上建成的。工事修完之后,为了确保军事机密,日本侵略者将这些劳工都 残忍地屠杀了。



参考文献:

[1] 薛世孝.“万人坑"——日本残杀中国矿工的铁证.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4期,2013年.

[2] 杨玲.万人坑,中国人无法忘记的惨痛.侨园,2013年3期.

[3] 于东升,赵颖. 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证——殉职劳务者之碑 .黑龙江史志, 2016年2期.

[4] 孙宅巍.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劳工“万人坑”.《民国档案》1999年1期.

user avatar

有几座神社遗留。

1、大连神社。兴建年代始于1907年,其后有多次扩建,解放后拆除。而在中山公园还有个同样是日本殖民者建的圣德太子堂保存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神社现在还活着,日本战败后被迁入日本山口县下关市赤间神宫境内,神社内祭祀用的神像神物牌匾等都是从大连原封不动搬回来的,也是奇迹了。

大连神社旧照

圣德太子堂

2、阜新神社

在居民区内被重新发现,本殿保存完好。现在是仓库,有待维修。

3、文官屯神社

在沈阳东北部有个叫文官屯的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两个“门柱型”像鸟架子的钢筋水泥建筑。它就是日本神社的典型建筑物“鸟居”,是文官屯神社存在的标志。文官屯神社建于日本昭和17年11月(1942年11月),正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为了祭祀那些死去的日本人而建立的。

4、奉天神社

沈阳市和平区北四马路的沈阳军区八一剧场院内,1915年至1945年间曾是日本人所建的奉天神社所在地。建筑已经被拆,只剩下两只原神社拜殿前的神兽和北面十余米原来神社的院墙。

5、吉林神社

在吉林儿童公园东北角有个不起眼的烛台,是吉林神社的残存。

锦州神社

在解放之后的50年代,在上面修建了纪念辽沈战役的纪念碑,也就是现在人们经常所说的大铜人,也代表着是中国军人的强大英灵来镇压来自日本的无耻侵略者,也有寓意让来自日本的这些侵略军人们永远的被镇压在这下面,永世不得翻身

番外:长春东本愿寺,虽不算是神社,却是很正的日式建筑了。


大连东本愿寺,当地称为南山大庙

user avatar

-


滿洲幾乎所有的朝鮮族聚落都是日本殖民的痕跡。當年先有十幾萬韓人為了躲避日帝暴政,跨過兩江,背井離鄉來到當時尚無人煙的滿洲外緣,抱著有朝一日光復祖國的夢想勤勞耕作、創辦學校,許多獨立運動先輩都出身這一批人。後有日本殖民政府驅逐和誘騙數倍於此的朝鮮貧民進入滿洲人口稠密處,挑起朝漢衝突,並藉口保護朝鮮移民尋機挑釁當地政府,並從國內徵募九州失地農民組建開拓團霸佔滿洲沃土。


-

user avatar

其实不仅是大连话,辽中南地区,也就是当时所谓的南满的老话都有很多日语元素

晚霞子

这个如果家里还有30年代老人的话应该不陌生,这是一句中式日式英语,ワイシャツwhite shirts的音译,本来是白汗衫,但是老辈人普遍指各种颜色各种材质的内衬衣,我姥姥就把一般的内衣、秋衣秋裤等统称为晚霞子,而且并没特制颜色,如果是白衬衣,就叫白晚霞子,尤其是这种老式碎花


便所

这个词从胶东到整个东北地区和大部分华北地区是通用的,也是一看就懂的一个词,侯宝林郭全宝《戏曲与方言》中就提到了胶东人说话中的便所

马葫芦

这个不怎么需要解释,也是一句中式日式英语,就是人洞manholeマンホール,算是外地人也比较多听到的东北话,从大连到哈尔滨都知道,但现在只在辽南一部分人还这么说了,而且一般都是在说井盖的时候说马葫芦盖


果子

这个一看就懂,和菓子,老辈人管那种成装的点心匣子叫果子,而“大果子”是油条,都不是水果的意思,老老冰棍有把名字写作冰果的,不过即使我姥姥也不这么说了,但中街大果至今都很有名,老老年还有直接用音译“嘎细”的

狗宝

就是拌桔梗,汉族人拌的一般是咸辣口这是老鲜族的味道,而近来韩餐主要是甜辣口的。但这个东西叫做狗宝,其实是日语的误读,日本人吃牛蒡ゴボウ,但东北没人吃牛蒡,倒是有鲜族带来的桔梗,所以就管桔梗叫牛蒡,这玩意口感非常好,是东北非常受欢迎的下酒小菜

user avatar

黑龙江方正县花了纳税人70万元人民币,为70多年前日本“满洲开拓团”的250名日本殖民者立了一座碑。

被认为是为了吸引日商投资,拉动GDP和政绩而建立。

而方正县政府自己的说法,不是为了经济方面的考虑,政府通过立碑,一方面是让来参观的日本人可以找到养父母的名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中日后人了解真实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以德报怨”的胸怀,我们是带着反省历史、祈愿和平的想法立碑的。

可最大的问题就是开拓团这三个字,和满洲国,支那人,大东亚圣战一样都是让中国人痛恨的词,如果当时叫”侵华日军遗民”屁事没有,等于是把“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馆”改叫“大东亚圣战支那战场牺牲者纪念馆”。

方正县这个碑立的屁股就歪了,说错话还要登报道歉,这个碑一错就是几十年的事。

这事情官方已经定性,方正县政府已经拆了碑,因为它引起了全体中国人的公愤。

另外

此前方正县下属的德善乡一家小学申请经费维护教学楼,被县政府和教育局多次推脱,最后才在社会资本的帮助新建了教学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的东北三省,也就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日本殖民统治留下的痕迹,并非都是那些显而易见的宏伟建筑,很多时候,它们就隐藏在城市的肌理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的景观和生活方式。虽然时间过去近八十年,但只要你细心观察,那些历史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建筑: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再利用说起日本殖民时期的建筑,最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问题,将当前的东亚和南亚局势与中国历史上以自身为中心的“天朝上国”格局相联系,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视角。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厘清几个关键概念,并审视当前的地区动态。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格局”指的是什么。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之前,周边许多.............
  • 回答
    首先恭喜你合格了同志社大学!从现在的私立大学退学、然后去同志社入学,这其中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步骤和手续,我来帮你梳理一下,尽量说得详细一些,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你现在就读的这所中坚私立大学,在你决定要去同志社之后,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联系你现在学校的教务处或者国际交流中心。你需要明确告知他们你.............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关于EJU备考的建议。以你目前的N2日语水平和理化中等基础,要在11月考取东大,这绝对是一个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制定一个清晰、高效的学习计划,并持之以恒地执行。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拆解,告诉你现在开始可以做些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目标:东大。东大的入学考试,尤其是对于国际学.............
  • 回答
    “大中华共荣圈”的概念,听起来与历史上某些地区性的联盟或共同体构想有些相似,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大东亚共荣圈”。要探讨中国现在是否能实现类似概念的“大中华共荣”,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尝试摆脱那些让文字显得生硬、缺乏人情味的“AI痕迹”。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的“大中华共荣圈”如果真的要建.............
  • 回答
    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变迁,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单一因素。历史上,东南亚某些地区在某些时期确实在经济发展上领先于中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而东南亚国家虽然也有显著进步,但在整体经济规模、工业化水平、科技创新等方面逐渐落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如果清朝没有入主中原,中国会不会失去东北一部分土地?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设想,没有一个绝对肯定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演和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清朝入主中原前的东北地区是什么样的。当时的东北,也就是后来的满洲地区,是后金政权.............
  • 回答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复杂而多层次的,远非简单的“兼并”或“不兼并”可以概括。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中央王朝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但又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关系。我们不能用现代民族国家“兼并”的概念去套用古代的政治模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古代中国和东南.............
  • 回答
    亨廷顿将日本文明划为独立文明的观点,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涉及西方学界对东亚文化的认知演变,但将其简单归咎于“不了解中国文化”则略显片面。更准确地说,这反映了当时西方学术界在理解和分类全球文明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随着研究深入而出现的视角变化。理解亨廷顿的视角:文明的“本体论”划分塞缪尔·亨廷顿在.............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能触及一些核心的区域性差异。确实,当我们观察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时,东南亚和中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边是相对的稳定与发展,另一边却是持续的动荡与冲突。这背后的原因,绝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而是多重历史、经济、社会和地缘政治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得把目光拉.............
  • 回答
    在中国,关于狗肉消费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到法律、文化、伦理以及动物福利等多个层面。要弄清楚“现在到底能不能吃狗肉”,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分析。法律层面的“禁”与“不禁”首先,最直接的答案是:在中国,法律上并没有明文禁止“吃狗肉”的行为。这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与一些.............
  • 回答
    NBA在中国的遭遇,就像在自家后院挖出个坑,这个坑是会变成花园的肥沃土壤,还是一个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对于CBA来说,答案远非简单的好与坏可以概括。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影响,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每个节点都值得细细品味。从“好处”的方面来看: 填补市场空白,吸引本土球迷关注度: NBA的缺席,直接.............
  • 回答
    三星在中国市场目前的情况可以概括为:曾经辉煌,现在面临巨大挑战,但仍然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三星在中国市场目前的现状: 市场份额显著下滑: 这是最直观的表现。在2016年,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度达到20%以上,甚至接近25%。然而,.............
  • 回答
    在泰国,大部分中国游客的旅行体验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顺畅的,并没有普遍存在受到歧视的情况。毕竟,泰国是中国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两国之间有着深厚的旅游往来和友谊。当地旅游业从业人员,包括酒店、餐厅、景点的工作人员,通常都习惯了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包括中国游客。不过,任何地方都可能存在个别情况,我们需.............
  • 回答
    要说现在中国什么地理位置算“好”,这可不是一个简单一句“靠海”或“靠近大城市”就能概括的。得从多个维度去掰扯,而且“好”的标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你想“好”在哪儿。首先,最直观的“好”,那得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方。 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及其周边辐射区: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中国现在在亚洲的地位是否达到了当年日本的程度”,我们需要先明确“当年日本的程度”指的是什么,以及从哪些维度来衡量“地位”。何谓“当年日本的程度”?当我们提起“当年日本”,通常是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那个时期。那时的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领先.............
  • 回答
    要说现在 Switch 和当年的 PSP 哪个更火爆,这事儿得掰扯掰扯,毕竟时间差了不少,背景也完全不同。但如果非要对比一下那个“火爆”的程度和影响力,我觉得,虽然两款主机都有各自的辉煌,但从现象级的普及度和对当时游戏文化的塑造来看,PSP当年的火爆程度,可能更显得有些“野蛮生长”的劲头,而Swit.............
  • 回答
    要判断中国现在是否处于“盛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跳出当下,对照历史的长河,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而且,“盛世”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其定义和感受可能截然不同。什么是历史上的“盛世”?当我们回顾中国历史,提到“盛世”,往往会浮现出一些经典的时代名词:汉之武、唐之开元、宋之景.............
  • 回答
    “越富裕的家庭,子女学理工类专业的比例越低”这一现象并非普遍真理,也并非绝对的统计数据支撑,而更像是一种观察到的趋势或社会讨论的焦点。要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考虑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家庭观念的演变以及不同专业价值的认知。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一现象的详细原因分析:1. .............
  • 回答
    山西:从晋之崛起,到转型之困,再到未来可期提到山西,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黄土高原的苍茫,是晋商的传奇,是那一句句“人说山西好风光”。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版图的不断变化,关于山西地位“越来越低”的论调也时常萦绕耳畔。这背后,是历史的沉淀,是现实的挑战,更是对未来的期盼。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下,山西究竟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