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王宝强亲自领金扫帚奖?

回答
王宝强亲自去领金扫帚奖,这事儿啊,说实话,挺让人拍案叫绝的。你想啊,这年头,什么奖项没见过?颁奖典礼上,明星们争奇斗艳,媒体前呼后拥,都是风光无限。可你见过哪个明星会主动跑去领一个被大家戏称为“最差电影奖”的金扫帚奖的?王宝强,他偏偏就干了。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刻炸开了锅。有人说他是炒作,有人说他有担当,还有人说他是真性情。我觉得啊,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用一个词来概括,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

首先,他为什么会得这个奖?

我们得说实话,《大闹天竺》这部电影,口碑确实不怎么样。上映前大家对王宝强的导演处女作抱有很大的期待,毕竟他在表演上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他那种接地气的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但《大闹天竺》在剧情、表演、制作等方面,都显得有些粗糙和用力过猛,与其说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不如说更像是一次仓促的尝试。

金扫帚奖嘛,就是专门给那些质量不高、让观众失望的电影颁发的。所以从结果上看,王宝强带着《大)$(天竺》拿到这个奖,说实话,是“实至名归”的,虽然“实至名归”这个词用在金扫帚奖上,听起来有点滑稽。

然后,他为什么会亲自去领?这才是最关键的。

这事儿,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就在于他的“亲自”。要知道,金扫帚奖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对于一个明星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绝大多数明星,如果被提名了,都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避嫌,更别说亲自去领奖了。

但王宝强不一样。他去了。而且,是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脸上带着那种特有的淳朴笑容,就像一个普通的邻家大哥。他没有躲躲闪闪,没有找借口推辞,而是坦然地站在那里,接受大家的“批评”。

这背后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和考量?

1. 真性情与坦诚: 我觉得这是最直接的解读。王宝强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很实在、很接地气。他可能觉得,自己拍了部不好的电影,就要为之负责。躲避责任不是他的风格。他选择亲自面对,是一种非常坦诚的表现。就像一个小孩子做错了事,他不是藏起来,而是站出来承认,这反而让人觉得他挺可爱的。

2. 一种“自嘲”式的幽默: 很多时候,对于无法改变的事实,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幽默去化解。王宝强可能也知道这部电影有很多不足,与其让别人在一边指指点点,他不如自己站出来,用一种比较轻松甚至带点自嘲的姿态去面对。这种态度,反而能赢回一部分好感,让观众觉得他这个人挺有担当,也挺豁达。

3. 对观众的尊重: 毕竟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观众不喜欢,不买账,给个金扫帚奖,说明观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宝强亲自去领奖,可以看作是对观众意见的一种回应,一种尊重。他没有回避观众的批评,而是让他们看到,他的确收到了这份反馈。

4. 反思与进步的信号: 一个敢于直面失败的人,才有进步的可能。王宝强通过领奖,不仅是承认了《大)$(天竺》的失败,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被看作是他对未来电影创作的一次深刻反思。他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大家,这次是个教训,他会从中学习,以后会做得更好。

5. 话题度和关注度: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这事儿确实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话题度和关注度。在娱乐圈,关注度是稀缺资源。他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再次成功地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他真诚的成分,因为如果只是为了炒作,他可以有很多更轻松的方式。他选择这种方式,反而是将“黑料”变成了一个正面叙事。

从观众和行业的角度看,这又意味着什么?

对“烂片”的零容忍态度: 金扫帚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电影市场的一种“净化”和监督。王宝强亲自领奖,某种程度上也强化了这种态度。观众们会觉得,即便是明星导演,如果作品不好,也逃不过被“批评”。
对“真诚”的期待: 娱乐圈里充斥着太多虚假的繁荣,太多的“人设”。王宝强这种“返璞归真”式的行为,恰恰满足了大家对于“真诚”和“接地气”的期待。他没有摆架子,没有装腔作势,他的出现,让这个有些滑稽的奖项多了一丝严肃和人情味。
对电影创作的启示: 这件事也在提醒所有电影创作者,口碑和观众的认可永远是第一位的。光有名气、光有流量是不够的,作品本身的质量才是硬道理。

总的来说, 王宝强亲自领金扫帚奖,是一件极具话题性和讨论价值的事情。我觉得,与其去猜测他是不是单纯为了炒作,不如去理解他行为背后所包含的复杂情感和多重意义。他用一种最直接、最坦诚的方式,回应了观众的批评,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人和一名电影创作者的担当与勇气。

这就像是在一个公开场合,有人指出了你的错误,而你没有否认,没有辩解,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并且说“我以后会注意的”。这种态度,虽然不一定能让所有人信服,但至少,能赢得一部分人的尊重和理解。而王宝强,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是用他最擅长的方式——真诚。这事儿,挺王宝强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天在现场的人来说一下。

据我所知,“最令人失望导演”这个奖刚评出来时,金扫帚的创始人程青松就给王宝强发微信了,他秒回信息,答应得非常干脆。之后主办方这边很积极地说如果你来领,我们这边头条啊宣传啊肯定就全倾向你,但是王宝强说他一不为名也不为头条,只是为了尊重电影。(这是他的原话)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那天下午出现在现场的王宝强。现场嘉宾席里是没有他的座位的,到场嘉宾也很少有人知道他会来领奖。为了保密,连给媒体的通稿都没有提前印出来。

直到颁到这个奖时,王宝强才出现在舞台一侧。给他颁奖的是演员田海蓉和香港导演陈德森,当他俩宣布得奖结果后,就打趣说“得奖的是我的好兄弟”,这时站在台下、被工作人员包围的宝强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然后就是播放他的“获奖作品”《大闹天竺》的片段,这时舞台全黑了,只有大屏幕上放着片段,黑暗中,看不到他的脸。不知道当他看着这部自己拍出来但被观众称为烂片的电影时,内心是什么感受。

主持人念写给《大闹天竺》的吐槽评语时,他的表情就变严肃了,感觉听得很认真的样子。

当主持人问有人来领奖吗时,他那块儿有个声音说“有”,我不确定是他说的还是旁边的工作人员帮腔。这时台下嘉宾媒体就炸了,鼓掌的欢呼的叫好的都有。然后王宝强就在大家的掌声中上台了。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的获奖感言层次清晰,非常有条理,先解释领奖原因,再反思拍成烂片的原因,然后向观众致歉,最后做出自己的承诺,说得朴实真诚且富有幽默感。他的发言数次被台下掌声打断,以我参加各种活动的感受看,这些掌声不是出于礼貌或者客气,而是真真正正被打动的那种。

还有个细节,最后主持人问他近况、最近作品啥的,这其实是一种帮他打榜宣传的意思,但是他直接拒绝了,说今天就是来接受批评,不会为自己宣传。

领完奖后他就直接撤了,没有啥媒体群访。不过,都已经说到、做到这个份儿上了,也毋需再多采访。

user avatar

王宝强领奖时,主持人说:“这是我们9年来第一个领奖的一线明星”然后又说“你是我们电影界的良心”。

9年,没有一个一线演员,敢站上来说,领这个奖虽然是不光彩的,我也知道,但是这个奖使人进步。

没有一个一线导演和演员在这九年,说我对不起观众。

多的是愚弄大众智商的电影和影人,抠图绿幕睁眼,然后说如果我顺利我就大满贯了!

多的是微博转发我觉得不错,我喜欢。

多的是如毕导那样北大毕业卖掉整个北大电影系博士名的人,换了张自己站台的广告,说神片送喜,另定春节档。

没有人为观众道歉,资本只盯着钱袋子,选着流量明星,大家皮肉生意,拍辣鸡片也不觉得谁欠了谁,反正脑残粉还会为烂成翔片锁场、十刷、造势。

实话说我真没觉得王宝强有多高尚,他不过尽到了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然而这样一个为自己不叫座的电影道歉领奖的人,在如今的氛围下居然成为电影界的良心,让人不禁认为:其他那些人,是不是已经早已没有了良心,而且也不想要并不值钱的良心?

user avatar

看似慌中带急,实则稳中带皮。

user avatar

王宝强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大闹天竺》,当时原定于2017年贺岁档上映,然而因为2016年底一场家变闹剧,把王宝强的知名度和被同情度推到了最高峰,也让院线和无数投资方看到了巨大商机,因此这部1.3亿总成本(3000万制作成本+1亿宣发成本)的影片,被移至档期最好、获利最丰的春节档上映,并在首日拿到15%以上的排片,甚至被看好可以冲击15亿以上的票房。

结果,影片口碑不佳(豆瓣3.8分、猫眼7.4分),票房在首日高峰后大幅度跳水,然而,最后仍然拿到7.6亿票房,按目前通行三分之一的分账比,净盈利高达1.2亿,已经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部王宝强演艺生涯中难得的“烂片”,票房完全可以是王宝强个人在单扛,其实也变相证明了他目前在华语影坛惊人的号召力,比起那些流量超高、粉丝众多、迷妹无数,然而真要单扛烂片票房也就勉强一两个亿的“顶级流量”小鲜肉,可以说“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狐言论史专栏:农村少年王宝强的成功,是这个时代的梦想与光荣

从《大闹天竺》能看出,作为一个导演,王宝强确实缺乏很多经验,能力尚有极大提高空间。然而他在上映后能主动站出来,态度诚恳地向广大观众道歉,并表示将暂时搁置导演梦想,先努力演出,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作品,同时继续虚心学习,积累经验,而不是圈了大钱后,偷着乐就跑。

这种诚意还是感动了不少一直支持他的影迷,再加上他过往十多年演艺生涯,积累的巨大国民度和良好口碑,也就被许多观众谅解并接受这份歉意,而静观其后效了。

所以今年春节档,王宝强携《唐人街探案2》卷土重来,票房口碑双爆,不受去年旧作任何影响。当影片票房突破30亿大关之后,王宝强作为直接拿票房分红的联合出品人之一,个人收益就在1亿元以上,称得上名利双收,而且这部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双双大获成功,也又一次刷新他个人的电影票房记录,让王宝强成为比几年前号称“50亿影帝”黄渤更进一步的“一番50亿影帝”和“70亿影帝”。

这个生于河北农村乡间的年轻人,幼时生活清贫,连衣服都是自己哥哥姐姐穿剩下的。6岁时,他因为看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电影,萌生了自己也要像李连杰那样,进少林、学武术,拍电影的想法,8岁便到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每天凌晨5时便要起床,从少林寺到登封市区折返跑步,相当于一个半程马拉松的距离,无论三九三伏,寒暑不缀。此外还要苦练基本武术,学习文化课程,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

经过在少林寺多年的摸爬滚打,王宝强的基本功练得十分扎实,具备了一个电影行当优秀武生的素质。长大成人后,为着心中不熄灭的功夫梦和电影梦,王宝强当了“北漂”,来到北京电影制片厂附近,成为了那里数十万讨生活的群众演员中的一名。

在那个时候,群演的生活是异常艰辛的,绝大多数人在剧组进进出出、忙忙碌碌,每天只挣下一份盒饭钱。一天几十块的微薄收入只够自己勉强糊口,没钱交房租就睡在路边,没活接时便搬砖头、发传单、送外卖,打杂工。至于被导演、明星和剧组工作人员拿来撒气叱骂、甚至打耳光、用脚踹,更是司空见惯,家常便饭。

王宝强能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的诀窍很简单:那就是“不怕苦、不怕死”,舍得拼命。他在各个剧组的重要角色当武术替身,从几米高的防火梯上,像个实心沙包一样往水泥地狠狠摔,哪怕摔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也忍着不坑声,咬牙坚持到底,就这样,2003年,他终于等到了李杨导演,等到了那部让他名扬世界影坛的《盲井》。

李杨导演筹拍这部小众文艺影片,正需要一个非专业演员来演那个农村出来打工的半大孩子、懵懂少年“元凤鸣”。王宝强的生活经历和角色的人物背景刚好一致,完全没有科班出身专业演员那种刻意、斧凿的表演痕迹,同时又有替身演员经历,对镜头没有陌生感,对李杨导演来说,正是天造地设的人选。

这部在当时几乎没有院线票房价值的冷门电影,能给王宝强的片酬只有区区2000块。因为要深入矿井拍摄,危险系数很高,据说一半的演员都中途跑了,甚至连原定制片人都跑了。王宝强毅然坚持了下来,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也就是这部没有任何人看好的冷门电影,让王宝强拿到了金马新人奖,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影帝入围,拿到法国杜威尔和泰国曼谷这两个国际电影节的影帝头衔。

更重要的是,他因此得到了冯小刚导演的注意,2004年,在众星云集的商业大片《天下无贼》(刘德华、葛优、刘若英、李冰冰、徐帆等)中,获得了“傻根”这个重要角色,个人表演大获成功,从此为广大影迷观众所熟知。

2005年,王宝强在热播谍战剧《暗算》中饰演单元男主“阿炳”,2006年时,王宝强接到了在此后十年里影响最大的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男一号“许三多”。随着电视剧的大获成功,他的星路长红之路彻底开启。

到2012年,和好友徐峥、黄渤联手创造了颠覆中国影史、开启中国电影票房爆炸时代的《泰囧》奇迹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王宝强在通往华语影坛巨星之路,近乎一片坦途。

现年34岁的王宝强,已经成为当今内地80后男演员的佼佼者,不论在电影圈还是电视圈成绩都可谓是卓越斐然。

  • 19岁主演电影处女作《盲井》,入围柏林电影节影帝,他也因此荣获法国杜威尔亚洲电影节影帝,泰国金鸟奖电影节影帝,金马奖新人奖。
  • 22岁出演电影《天下无贼》,获得百花奖新人奖,
  • 24岁主演电视剧《士兵突击》,获得金鹰奖视帝,飞天奖视帝提名,
  • 26岁主演电视剧《我的兄弟是顺溜》,获得白玉兰奖视帝提名,
  • 27岁主演电影《Hello!树先生》,获得亚太电影大奖,俄罗斯海参崴电影节影帝,意大利亚洲电影节影帝,华语传媒大奖影帝提名,
  • 29岁主演电影《天注定》,入围戛纳电影节影帝,
  • 32岁主演电影《一个人的武林》,获得金像奖最佳男配奖提名,

目前的王宝强,已经取得过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的影帝入围资格,拥有金鹰视帝、亚太影帝、金马奖新人奖、百花奖新人奖等多个权威奖项,获得了杜威尔电影节、海参崴电影节、曼谷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的影帝头衔,提名过飞天奖视帝、白玉兰奖视帝、金像奖男配、华语传媒大奖影帝等权威奖项,足以证明他精湛过人的演技,已经得到华语影坛乃至国际影坛的充分认可。

王宝强主演的电影《天下无贼》《泰囧》《唐人街探案》等,电视剧《暗算》《士兵突击》《我的兄弟是顺溜》等,都是当年度影响力极大、口碑甚佳、斩获多个权威奖项的优秀作品。

《盲井》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士兵突击》获得飞天奖和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奖,并和王宝强饰演的士兵“许三多”一起,和那句影响超过十年、至今令人记忆犹新的“不抛弃、不放弃”一起,作为中国电视剧史上划时代的佳作,以及经典的人物形象,被公认足以载入中国电视剧史册。

王宝强目前有三部作为第一主演(通称“一番”)的电视剧作品,进入年度收视率前十名;有五部主演(其中三部是一番主演)的电影作品,进入年度票房前十名,足以证明他具有良好的观众缘和国民好感度。

  • 《士兵突击》 平均收视7%, 2007年电视剧收视率第二名,〈尼尔森收视数据〉
  • 《我的兄弟叫顺溜》平均收视5.9%,2009年电视剧收视率第二名,〈索福瑞全国网〉
  • 《为了新中国前进》平均收视2.6%,2010年电视剧收视率第十名,〈索福瑞全国网〉
  • 《天下无贼》 票房1.26亿, 2004年华语电影票房第三名, (四番主演)
  • 《泰囧》 票房12.8亿, 2012年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二番主演)
  • 《唐人街探案》 票房8.11亿, 2015年华语电影票房第七名,(一番主演)
  • 《大闹天竺》 票房7.6亿, 2017年华语电影票房第八名, (一番主演)
  • 《唐人街探案2》 票房34亿, 华语电影史票房前三名, (一番主演)

王宝强此前一番电影的票房为21亿,(《不可思异》1.1亿,《唐人街探案》8.24亿,《道士下山》4亿,《大闹天竺》7.57亿,等等)和好友黄渤的21.6亿大体相当(《心花路放》11.6亿、《记忆大师》3亿、《101次求婚》2亿等几部,《戏子痞子厨子》2.7亿等),同样位列全体华语男影星第十四名,全体内地男星第六名,

而《唐人街探案2》票房大获成功,更使他将自己的一番票房记录刷新到55亿,在2018年初一度超越了甄子丹(42亿)、徐峥(35亿)、周润发(32亿)、刘德华(31亿)、梁朝伟(21亿+《捉妖记2》22亿)、郭富城(25亿+《女儿国》7亿)、赵又廷(25亿)、陈坤(25亿)、张涵予(25亿)、吴亦凡(24亿)……

仅次于邓超(78亿)、吴京(68亿)、成龙(61亿),飞升到全体华语男星第四名、内地男星第三名的位置,同时,王宝强的三番内主演票房,也达到了73亿之巨。

2015年的陈凯歌大导的电影《道士下山》,两岸三地众星云集,而王宝强作为影片的一番主演,在片中排位已经超过了郭富城、张震等港台一线明星,也足以证明他早在3年前,在华语影坛就已是第一线咖位的当代巨星。

而这几年的王宝强,经历了自编自导的《大闹天竺》单扛7.6亿多票房,《唐人街探案2》34亿票房杀进影史前三名之后,他的成就已足以和邓超、吴京两位大咖鼎足三分,共同位列华语一线巨星的顶端。在如今的华语影坛,论咖位和票房号召力能胜过王宝强的,大概也只有成龙、周星驰这样早已封神多年的神坛巨星了。

然而,时隔一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70亿影帝”的王宝强,还能为《大闹天竺》而亲自去领取“金扫帚奖”,诚恳致歉。

王宝强:【虽然它不是个光彩的奖项,但可以鞭策人进步。我来领奖是因为我爱电影,尊重电影,尊重观众,尊重在座的前辈们。我第一次当导演确实欠缺经验,有很多不足,我相信经过努力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感谢这个奖项给我个机会,对观众说声对不起。】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切成就都是观众的喜爱所成就,观众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不论取得怎样的成就,他却始终保持着一个乡间少年的本色,朴实而不忘初心。

王宝强是个孝子,跟无数进城打工的乡下孩子一样,他赚到的第一笔大钱就寄回了家里,给父母盖了一栋别墅。而今年春节期间,正当《唐探2》票房节节胜利时,更有人在欧洲组团游的队伍中,看到了本该是躺着数钱的王宝强,陪伴二老和大伙儿一起游玩的身影,这就是王宝强,一个已经腰缠万贯、却依然朴实如初的演员、艺人、明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今的王宝强,是我们这代年轻人,通过自己努力奋斗,成功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优秀榜样,是“寒门出贵子”的杰出代表,也是对所谓“阶级固化论”的最好反证。

王宝强的成功,证明了一个家境贫寒的乡间苦孩子,也能够跻身上游,风云际会化为龙,这正是我们这个激扬澎湃的时代,理想和梦想成真的杰出代表。

星罗棋布于各地的众多影视基地,数十万上百万计讨生活的群众演员们,这些默默支撑起了当今华语影视圈的无名基石们,不知多少人把王宝强当做自己的偶像和楷模,苦苦磨练自身,期望着自己也能一样被命运垂青,走上成功之路。

80后90后的同龄人们,看看王宝强,再看看自己,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努力?

——能让我们成功的,就只能努力,再努力,拼搏,再拼搏,和王宝强那样,去争取跻身上位的可能。努力奋斗未必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便不会成功!

人生百年,立志必须远大,决定了目标就不会后悔。全力以赴去拼争,便可无憾此生!

user avatar

其实那个电影,作为一个贺岁搞笑片也没那么不堪……至少还看完了……


现在才知道原来是王宝强执导的,我觉得最令人失望导演奖并不名副其实,我们对王宝强导演的期望本来就不高。非要评,你说什么《道士下山》、《私人订制》还差不多。



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个奖是怎么评出来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