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湖应该就有海湖效应
“大湖效应”,全称“海湖效应”,是指大陆冷气流在接触温暖水面空气时,由于热力不稳定性,裹挟大量水汽上升,并在湖中或湖岸乃至一定的内陆延伸中,形成大范围降雪的过程。
海湖效应的发生,需要好几个条件的共通作用和促进。
首先,必然是海湖附近对流层低层空间的热力不稳定。我尽量用简单的原理为大家解释,冬季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靠近水面的空气温度相对于大陆空气温度更高,当寒风吹拂到水面上空时,就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垂直温度梯度,冷空气在水面下沉,大量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层云。所以,温差,是单纯海湖效应形成最重要的强迫机制,在海拔1200-1900m处,温差达到13℃,才会形成明显的海湖效应。用气象学术语表示为850hpa 13℃。我国山东地区的海效应降雪,也需要渤海水面温度与冷空气入海前的锦州地区温差大于11.5摄氏度,才能在烟台和青岛形成降雪。
其二,抬升机制。如果大湖或大海的岸边,存在山脉丘陵等上升地形,则冷空气经水面登陆时,与地面摩擦而产生幅合上升,会大大加强降雪效果,这一点,在我国山东半岛东西向的丘陵区表现极其明显。
其三,风向和风速的变化。风向会改变冷空气穿过湖面的距离(称穿越距),从而影响降雪规模,风速可以决定降雪区域向内陆延伸的距离。
所以,综上所述,考虑到海湖效应所需要的多种综合影响条件,事实上的海湖效应在现实中往往发生在中高纬度的特定地区,例如美国五大湖地区、犹他大盐湖地区、日本西海岸、北海道西边以及我国山东地区等,基本都处在近似的中高纬度地带。
热带,由于温差条件和风向风速的区别,一般不会发生海湖效应,更难以产生“降雪”。
参考文献:
【l】迈克尔.阿拉贝【英】/著,戴东新,译.雪暴I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47—152.
【2】曹钢锋,张善君,朱官忠,等.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f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292.29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