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研究称黄金开采正在破坏秘鲁的热带雨林,是否有科学依据?可能会带来怎样的破坏和影响?

回答
黄金的代价:秘鲁热带雨林遭遇的毁灭性开采

一项由权威科学机构进行的研究,深入揭示了秘鲁境内蓬勃发展的非法黄金开采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对这片世界级热带雨林造成触目惊心的破坏。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详实的科学数据,更描绘出一幅令人担忧的环境危机图景,警示着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棘手的生态与社会问题。

科学依据:卫星影像与实地考察的双重印证

研究团队主要依靠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实地考察,锁定了非法采金点的位置和扩张速度。通过比对不同时期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他们能够清晰地追踪到森林覆盖的锐减、河流改道以及采矿活动的痕迹。例如,他们发现,在过去十年里,亚马逊地区某些关键保护区内的森林砍伐面积,与非法采金活动区域高度吻合。

更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则为卫星数据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研究人员深入雨林腹地,对受影响区域的水质、土壤、生物多样性进行采样分析。他们检测到的汞、氰化物等有毒化学物质的含量,远超国际安全标准,这与采金过程中常用的提炼方法直接相关。同时,对当地动植物种群的调查也显示,许多在原始雨林中繁衍生息的物种,在采矿活动发生后,其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破坏与影响:一场多维度、深层次的生态灾难

黄金开采对秘鲁热带雨林造成的破坏是全方位的,其影响深远且复杂:

森林植被的彻底摧毁: 为了获取黄金,大片原始雨林被砍伐、焚烧,为露天采矿和采金营地腾出空间。巨大的挖掘机械推平地表,机械化的搜寻方法更是将植被连根拔起,土壤结构被破坏,原本密集的森林植被荡然无存。这不仅意味着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也削弱了雨林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的能力。

水体污染与河流生态的毁灭: 采金过程中,大量含有重金属(尤其是汞)和剧毒化学品(如氰化物)的泥浆和废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这些污染物不仅毒害了水生生物,还随着水流扩散,污染了下游的水源,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河流的河床和岸边也因为泥沙淤积和化学腐蚀而发生改变,水生生态系统遭受重创。

土壤退化与土地荒漠化: 露天采矿破坏了土壤的层次结构,移除了表土层,暴露了下层贫瘠的岩石。加之化学物质的侵蚀,土壤的肥力迅速丧失,恢复成为森林植被的难度极大,一些地区可能因此走向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的空前丧失: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孕育着无数珍稀濒危的动植物。森林的砍伐、栖息地的破坏、水体的污染,直接导致了这些物种的生存空间被压缩,食物链断裂,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例如,一些研究指出,濒危的金刚鹦鹉和某些特定种类的猴类,在其传统栖息地内,由于采金活动而数量锐减。

气候变化加剧: 森林是重要的碳汇,砍伐森林不仅释放了储存的碳,还削弱了地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此外,采金活动本身也消耗大量能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除了环境破坏,非法采金还带来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它常常与有组织犯罪、毒品交易、土地冲突和人口贩运等联系在一起。许多原住民社区的土地被侵占,生活方式受到干扰,健康也因接触有毒物质而受到威胁。同时,采金活动挤占了合法产业的发展空间,并未真正为当地经济带来可持续的繁荣。

呼吁与展望:行动刻不容缓

这项研究的结论是清晰且严峻的。秘鲁热带雨林正面临着来自黄金开采的严峻挑战,其造成的破坏不仅是区域性的,更是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需要政府、国际社会、科研机构以及当地社区的共同努力。加强执法,严厉打击非法采金活动,推广更环保的采金技术,并为受影响的社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替代方案,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否则,我们将可能永远失去这片孕育着生命的绿色宝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卖个关子——大家来猜一猜,这张航拍照片里像蠕虫一样的恶心结构是什么?

出处我先不给,文末揭晓。

Discovery频道有一个火了8年的纪录片系列,名为《Gold rush》,中文译为《金矿的赌注》,或根据第一季的名字翻译为《阿拉斯加金矿的赌注》。这个系列从2010年底开播第一季,现在正在上映第九季。影片聚焦于一些普通美国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白手起家,辗转于世界不同角落开展淘金,每一季都会关注新的淘金团队和新的面孔,看到新的淘金方法和越来越重型的淘金机械。

Bilibili有资源【1】,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反正我前后追了共有六七季,评价两个字,很赞。你不仅可以在大机械的轰鸣声里体验血脉贲张的快感,还能够逐渐熟悉淘金工作的方方面面,又可以了解砂金、钻石砂矿、沉积物搬运特征、河道中哪些部位易产砂金等地质知识,总之是一个既精彩好看、又情节紧凑、可以领略世界各地风光、最后还能学到知识的优秀纪录片。

第一季开始就参与纪录片拍摄的主角,Hoffman父子。
左边的年轻人Parker Schnabel,在第一季刚刚出现在影片中时,还只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在爷爷的金矿上打杂。从第二季开始接手爷爷的金矿,现在已经是资产千万美元的成功淘金客了,而他的爷爷在2016年于96岁高龄过世。
Schnabel祖孙俩,爷爷是一个很慈祥,很支持孙子的老者。他的去世让全世界“剧迷”伤心不已。

在这个纪录片系列的第4季,Hoffman团队来到南美洲圭亚那,在热带雨林里寻找古河道进行淘金作业。

热带雨林里的现代河道,影片截图

河流是一种不稳定的地貌。由于流水对河道的冲刷和泥沙堆积同时进行,所有的河道都处在持续的迁移运动当中。以长江为例,无论是中游的九曲十八弯,还是上游的辫状水系,河道的迁徙变化是一种人们并不陌生的地质现象。

白色是现代河道,彩色是古代河道留下的沉积物。

迁徙的河道会在原地留下河道充填沉积物,如果这些河流流经富含矿产的相应母岩区,沉积物中就可能富含金砂、红宝石、石榴石或者金刚石等矿物,那么它就可能成为非常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床【2】。

河道的不断迁移,将含有砂金的沉积物“扔”得到处都是。影片截图

在另一个由国家地理频道出品的纪录片,《宝石采矿王》系列中【3】,马达加斯加蓝宝石一集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古河道矿床,人们挖开河道堆积体上部的砂层,在底部的砾石质沉积物中寻找蓝刚玉——一般人叫它蓝宝石,蓝色的红宝石也没问题,不过我还是愿意叫蓝刚玉。


从河流沉积物中淘金,最简单的手段就是挖出含矿砂石,用大量的水在经过特殊设计的冲洗槽中进行冲洗,利用一定的沉积学原理,使密度大的金砂与密度小的石块/砂粒发生物理分离。

懒人的做法,是把冲洗槽直接放在砂砾质溪流底部固定,让水从冲洗槽表面流过去,然后向冲洗槽进水处倒砂子。

淘洗之后留下的金片

这两张图仅仅是示意淘金的原理,它适合普通人没事找一个山沟沟自己玩一天。

工业化的淘金则需要工业体积的含矿砂土,需要重型淘洗机,若干大型挖掘机,和若干重装卸载车配合作业。来,认识一下“大红”,Hoffman团队在圭亚那热带雨林里使用的重型滚筒式洗矿机——

大红洗矿机,Hoffman团队使用过的设备,毛病不断。纪录片剧照
加拿大育空地区常见的金矿洗矿场机械配置。矿砂堆由一两台自卸车从矿坑运来。这个洗矿机算中型。

大量机械的进场,也就意味着地表植物惨遭蹂躏。

清理采矿作业区:挖掘机变身伐木机。纪录片截图。

回头再看那条新闻的配图——

长形的采矿区可能是古代河道堆积物的一部分

矿砂挖掘坑和尾矿池早就把地表变得坑坑洼洼

丛林什么的早就没了,远处丛林里还有几个小矿场


在古代河道沉积体中进行的淘金作业,对于河谷的地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

很容易理解,推土机和挖掘机首先铲除植被,然后剥去表层无用砂土,暴露出地表以下数米的古代粗粒沉积物,然后用挖掘机挖走,洗矿机冲洗,重新在别处堆成尾矿山,或者在旧时采矿坑里堆成尾矿池。

经过淘金之后的尾矿,长出自然植被的时间会变得很漫长。含有金砂的沉积物主要是粗砂和砾石,这种沉积物本身就缺乏肥力、粒度太粗,不太适合植被生长;另一方面,淘金作业存在大量的水洗环节,冲走了营养物质和细颗粒,堆积起来的主要是质地较纯的砂粒和碎石块,也不利于生长植被。

也正因为开采砂金具有巨大的生态破坏能力,我国政府已经叫停了许多生态脆弱地区的砂金矿开采作业。在自然资源部的搜索页面中,以“砂金”为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显示,近年来的报道集中在砂封砂金矿、矿山环境治理、砂金矿植被恢复方面。

自然资源部服务搜索

采金毁了2417亩草场 青海海北州严肃查处责令恢复
撑起三江源生态保护之伞――青海省巩固砂金禁采工作小记
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全面禁采砂金访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王保生

因此,回到问题本身,这一项研究所言非虚。而且甚至不需要具体的量化研究,仅凭肉眼我们也能够发现,砂金开采对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所以,在生态脆弱地区禁采砂金是非常有必要的正确决策。


最后回到本答案之初卖的关子——谁猜中了地上那些蠕虫状结构是什么?

答案是,那是一种淘金怪兽留下的尾矿堆。该类怪兽大抵长相如下——

这是自走式淘金船,可以在河面航行。大型的钢制铲斗可以挖掘起河边堆积的砂石,倒入震动/旋转粗选筛,尾矿排向河里——或连接一个传送带堆在河边,精矿进入淘洗槽,洗出金砂后排出。这是一种粗暴但有效的淘金方法,淘金效率非常高——但对地貌的改变也非常巨大。

你猜对了吗?

这是加拿大境内一些停止开采半个多世纪的河滩,植物终于开始艰难复苏。

作为地质工作者,反对采矿是一种政治不正确……

但是,对于金砂开采这样露天的、需要不断挖掘地表砂土、不断消灭地表植被、持续改变地表形态的采矿作业,我在内心是十分抗拒的。

稍微好一点的是,这种采金只具有物理破坏性——尽管破坏方式非常类似加拿大油砂开发,但幸运的是开采金砂几乎没有化学污染。

加拿大典型的油砂开发场面——清空一片森林,挖去表土,露出油砂,现场或运至附近大矿场进行高温蒸汽冲洗+酸洗,采集其中的原油。

然而,对资源的索取最终导致森林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谁应该来负这个责呢?

不是我这样的地质工作者,也不是我的那些采矿同行,

而是现在正在拿着手机看这段文字的

手机电路板里的金,和制造手机壳的原油,其中的一部分就来自本答案提到的毁灭地表型采矿。

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让地质工作者不断探矿,让采矿工作者不断毁灭新的河谷和森林,

你们得到了更加便捷的现代生活,地矿工作者有了新项目,工资也愈发殷实了起来。

所以,还有谁记得那些消失的河谷与森林呢?


参考资料及纪录片资源:

【1】bilibili.com/video/av66 (淘金的赌注,但资源不全)

【2】云舞空城:美国西部淘金时代捡的天然金块来自金陨石、纯金的小行星吗?

【3】bilibili.com/video/av10 (宝石采矿王,资源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