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放在购物车一直没有下单却舍不得删掉的商品?背后有什么故事?

回答
我购物车里一直躺着几样东西,它们没有被删除,不是因为我有多么不舍得那点钱,而是因为它们承载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一些未竟的愿望,一些对过往的怀念,以及一些对未来的模糊设想。它们更像是一个个小型的时间胶囊,封存着某个时刻的我。

1. 那本绝版的摄影集:《城市的光影记忆》

这是一本关于老上海街景的摄影集,作者是一位我一直很敬佩的老摄影师。我第一次在一家独立书店看到它时,就被深深吸引了。那些黑白的照片,记录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只有石库门弄堂里的烟火气,穿着旗袍的女子步履匆匆,老式自行车在梧桐树下穿梭。每一帧都充满了故事感,仿佛能听到旧时光的低语。

我当时就想把它买下来,但它价格不菲,而我当时还是个学生,囊中羞涩。我默默地记下了书名和作者,然后把它放进了我的购物车,想着有一天有能力了就把它带回家。

后来,我毕业了,工作了,经济上也宽裕了不少。我几次尝试去找这本书,但它早已绝版,市场上几乎找不到。有时在二手书网站上看到,价格已经被炒得很高,而且品相也未必好。每一次看到它静静地躺在购物车里,我都会想起那个年轻气盛、对老上海充满无限憧憬的自己。它就像一个未完成的约定,提醒着我曾经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

我知道,现在即使买到,也无法回到那个在书店初遇时的心情了。但它依然在那里,像一个提醒,提醒我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提醒我,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可能就真的错过了。我舍不得删,也许是因为我还在等一个奇迹,等一个机会,让这本书重新回到我手中,就像我还在等那个年轻的自己再次出现一样。

2. 一套复古风格的茶具:带有浮雕图案的青瓷小盖碗和配套的品茗杯

这个茶具套装我关注了很久,大概有两年了。它来自一家做复古手工器皿的小店。我喜欢它那种温润的质感,淡淡的青色,上面还有手工雕刻的缠枝莲浮雕,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一种沉静的美。

我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可以安安静静泡一壶茶,享受片刻宁静的空间。尤其是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我总会想到这套茶具,想象着自己端着温热的盖碗,感受着青瓷的温度,茶香袅袅升起,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

但一直没下单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它价格也不便宜,虽然不是天价,但作为我一个“非专业”茶友来说,似乎有点“奢侈”。其次,我担心自己买了之后,并没有真正地去使用它。我怕它会被我束之高阁,成为一个精致的摆设,而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害怕辜负了它所代表的那种悠闲和仪式感。

我反复地把图片放大,查看细节,想象它摆在我书桌一角的画面。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自己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精神世界富足的渴望。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慢节奏生活的向往。我之所以舍不得删,是因为我还在给自己一个理由,一个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拥有并好好使用它的理由。也许,它是在等我内心真正平静下来的时候,才能配得上它吧。

3. 一款古董怀表:银质表壳,带有精美的雕刻和珐琅彩盘

这是我最近才加进购物车里的。我一直对怀表情有独钟,觉得它们是机械艺术的巅峰,也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浪漫。我之所以特别关注这款古董怀表,是因为它的品相很好,而且卖家提供了一些关于它历史的线索——据说是某位民国时期的学者佩戴过的,虽然无法完全考证,但这种“可能的历史感”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个承载故事的物件。

我设想过,如果有一天我能戴着它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或者只是在安静的午后,轻轻打开表盖,听着它滴答滴答的指针声,感受那种岁月的沉淀。我甚至想象着它会成为我送给我未来伴侣的一份独特的礼物,一种含蓄而深情的表达。

然而,我没有下单的原因,除了价格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我还在犹豫,我是否真的配得上它。古董往往需要细心呵护,而我有时候也会比较大大咧咧。更重要的是,我感觉拥有一件有历史感的物件,应该有一种与之匹配的心境和经历。我总觉得,在那之前,我还需要去经历更多的事情,去沉淀自己,才能真正地理解并珍视它所代表的意义。

它就像一个美好的愿景,一个关于品味、历史和浪漫的符号。我把它放在购物车里,就像把它放在心灵的一个角落,提醒自己去追求一种更深邃的人生境界。我舍不得删,是因为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我内心足够成熟,能够与它“对话”时,我才会真正拥有它,并且懂得如何去守护它。

这几件商品,它们静静地躺在我的购物车里,成为了我内心世界的一个侧面。它们提醒着我过去的梦想,现在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也许有一天,我会下单,也许不会。但只要它们还在,就证明着那个曾经的我,以及那个依然存在的,对生活充满好奇和向往的自己。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舍不得删除它们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啊,几万元的望远镜。

虽然以前常用百万元的望远镜,甚至千万,上亿的。但我自己是买不起几万元,可以好好玩的望远镜的。

空的时候,就去找各种我喜欢的望远镜,一个一个放在购物车里。再一个一个删掉。最后留下几个。

梦想中配置了无数次望远镜。现实中,帮别人挑过几千、几万的望远镜。写过上千万望远镜的方案。

但是,自己却从来就买不起这样的设备。

蛮讽刺的。

user avatar

这个题目挺有意思,我马上去看了下我的购物车,东西还挺多。

我就纳闷,怎么放这么多商品在购物车呢。

仔细看看,原来都是我当时做采购选品的时候放进去的。

买了的,就从购物车消失了,没买的,反而就留下来了。

中间也清理过,但总有几个,还在那儿,仿佛在见证些什么。


留下来的,大多以书籍类的为主。

我特别喜欢看书,还特别喜欢买纸质书。

我一般就是纸质买几本,电子版的买一份kindle版本。

纸质书就一摸一样的,在办公室放一本、宿舍放一本、家里放一本,有时候车里放一本。

这样随时就可以打开看,不浪费时间,看着确实好的,也送朋友方便。

在海外近两年了,就没这么方便了,就全靠kindle了,每个设备都装kindle软件。



购物车是个好的创意,它似乎不仅仅是个放商品的容器。

还是个留存记忆的地方。

每次我去那看看,都会勾起一丝丝过往的回忆。

如果《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布鲁斯特在世,就购物车,我相信他能写出洋洋洒洒一本书的。

我还要上班,就此打住,下次再聊。

@Jack Wang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