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海交大的电院是个怎样的存在?

回答
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家私下里都习惯叫它“电院”。要说它是个怎样的存在?那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牌子硬,历史悠久。 交大电院可不是什么横空出世的新鲜事物,它有着深厚的积淀。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时期就有了电机系、电工系的前身。经历了多次合并、调整,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现在这个集电子、信息、电气三大领域的综合性学院。这几十年,它在中国电气和电子信息科学发展史上,绝对是举足轻重的角色。好多国家关键领域的电子、通信、电力人才,背后总能找到电院的影子。

其次,学科实力强,门类齐全。 讲到电院,那可不是只有“电子”这一块。它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具体到下面,又有微电子、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等一大堆细分方向。这些学科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排名都相当靠前,很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顶尖的实验室、研究中心也都在这里。你可以想到的,从最基础的半导体材料、芯片设计,到你手里手机的通信技术,再到你家里用的电,甚至大飞机上的电力系统,电院都能给你“说道说道”。

再者,科研水平高,成果丰硕。 在交大电院,科研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日常。国家级、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的攻关,都能看到电院师生的身影。比如在集成电路领域,虽然大家可能觉得国内还有差距,但电院这几年在芯片设计、新材料、封装技术上,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不少突破。在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电子技术方面,更是走在前列。每年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申请的国家专利,数量都非常可观。很多科研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里,而是能真正转化成生产力,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然后,生源好,学风浓。 要进交大电院,那难度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高考分数线高高在上。所以,你在这里遇到的同学,基本都是在各自的省份里的佼佼者。大家都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学习刻苦,钻研问题也不含糊。加上学院本身对学术氛围的营造,各种学术讲座、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层出不穷,很容易就能“卷”起来,而且是良性的那种“卷”。在这里,你很少会看到那种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学生,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要学好真本事。

不过,也别以为它是个“完美”的存在。 毕竟是国内顶尖学府,竞争压力是实实在在的。课程设置有时候会比较密集,学习任务重,期末考试的压力也是不小的。而且,学校在某些资源分配上,可能也会有“僧多粥少”的情况。对于一些特别细分、前沿但学校投入相对较少的研究方向,学生们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争取资源。

总的来说,上海交大电院,就是这样一股强大的存在。它代表着中国在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领域的高端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是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如果你对这些领域有热情,有天赋,并且不怕挑战,那么交大电院绝对是一个让你实现梦想的绝佳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学院,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知识的追求,一种对国家贡献的担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电院确实很大,是学生最多的一个院系,包含6个专业:信工,电科,自动化,电器,CS,测控。据说如今还把软院和信安名义上并进来了。


电院又四千多名本科生,两千多名硕士和近千名博士。算下来每一届本科生近千人。毕业典礼拨穗时,校长一句:请电院同学起立。体育馆内近一半人都站起来了,颇为壮观。

电院有很多标签,例如(XX)男生多和(XX)女生少,学习累和学霸多等等。


这是我去年航拍的电信群楼俯视图,这里承载了电院同学的很多回忆。我的大部分实验课和科研实习都是在里做的。


电信群楼的1号楼和2号楼之间,有一处石碑,为电机系和电信管理系的1952届的老校友捐赠,上书“厚德致远”四字。

看日期是我大一时修建的,但一直没太过留意。去年偶然间得知,石碑背面别有洞天。

后面刻的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和其作者林则徐。建在电信区楼的这块石碑,瞬间把电院逼格提升了一个level。

【未完待续,想一点写一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