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积电、三星等半导体企业向美国上交机密数据后,美商务部长称「他们自愿的」,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
台积电、三星等半导体企业向美国上交机密数据事件,以及美商务部长称“他们自愿的”这一说法,背后涉及的是美国政府在当前地缘政治和科技竞争背景下,试图巩固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领导地位,并确保国家经济和安全利益的战略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美国的真实目的:

1. 掌握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控制权:

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 近年来,全球经历了芯片短缺危机,这使得美国深刻认识到过度依赖少数几个国家(尤其是台湾和韩国)生产尖端芯片的风险。一旦这些地区发生地缘政治冲突或自然灾害,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和美国的国家安全。
了解生产流程和瓶颈: 半导体制造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高度集中的过程。美国通过获取这些数据,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从原材料采购、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最终产品的整个流程,识别出其中的关键环节和潜在的瓶颈。
监测和预警: 一旦掌握了更详细的生产数据,美国可以更及时地发现潜在的供应中断风险,并提前做出应对措施,例如调整库存、鼓励其他国家或地区增加产能,或采取战略性储备等。
避免技术“卡脖子”的风险: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科技创新中心,美国不希望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通过了解生产数据,美国可以评估自身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位置,并制定策略以减少对外国生产的依赖。

2. 推动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业的复兴和扩张:

《芯片与科学法案》的落地: 美国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旨在激励半导体制造商在美国本土设厂,并为研发提供巨额补贴。然而,要有效地引导这些投资,并确保本土产业的竞争力,需要了解现有企业的运营模式、成本结构、技术能力等关键信息。
吸引投资和人才: 向美国上交数据的企业,往往是希望获得美国政府的补贴和支持。美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更有针对性地向愿意在美国设厂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吸引顶尖的半导体人才和技术转移。
构建“朋友圈”的半导体生态系统: 美国希望构建一个由其盟友和伙伴组成的,更具韧性和可信赖的半导体供应链。通过掌握主要盟友国家的半导体企业数据,美国可以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这一目标。例如,与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协调产能分布和技术合作。

3. 地缘政治考量与国家安全:

应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快速发展被美国视为战略挑战。美国希望通过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掌握全球半导体生产信息,来遏制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
军事和国家安全应用: 半导体是现代军事技术和关键基础设施的核心。美国政府需要确保在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不会因为芯片供应的短缺或被操纵而受到威胁。了解生产数据有助于评估和应对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
技术主导权的争夺: 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半导体是当之无愧的“工业食粮”。美国希望通过掌握半导体产业的主导权,来巩固其在全球科技、经济和地缘政治中的领导地位。

4. 市场行为的监管与公平竞争:

防止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美国政府有责任维护市场公平。通过获取企业数据,可以更好地监测市场行为,防止出现不正当竞争、垄断定价等行为。
反制他国政府补贴: 如果其他国家通过巨额补贴来扶持本国半导体企业,这可能扭曲市场竞争。美国政府可以利用收集到的数据,评估这些补贴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关于“他们自愿的”说法:

美商务部长称“他们自愿的”,这其中有几个层面的解读:

政治表述: 从政治角度来看,美国政府不希望给外界留下强制获取企业数据的印象,这可能会损害其与盟友国家和国际企业的合作关系。声称“自愿”是为了维系良好的外交形象。
利益交换的现实: 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自愿”往往是基于一种利益交换。这些企业希望在美国获得《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巨额补贴、在美设厂的便利以及市场的准入。作为获得这些利益的条件,提供一定的数据是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
隐晦的压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美中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这些企业也可能感受到来自美国政府的隐晦压力。如果他们不配合,可能会影响其在美国的业务发展,甚至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审查。因此,这种“自愿”背后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非公开的、基于市场规则和地缘政治现实的“软”压力。
数据范围和性质的模糊: “机密数据”的范围非常广泛,具体哪些数据被上交、上交的详细程度如何,外界很难完全了解。美方可能只获取了其认为必要的数据,并且承诺会对这些数据进行保密和限制使用。

总结来说,美国政府向台积电、三星等半导体企业索取数据,其核心目的是:

增强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掌控力,降低风险。
推动美国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复兴,吸引投资和技术。
在地缘政治上制衡中国,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全球科技和经济秩序中美国的领先地位。

这种做法是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和科技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战略博弈。而“自愿”的说法,则是一种政治策略和利益交换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个人猜测,美国的目的是在找新的美元灌水载体,并把芯片作为主要目标。

因为美国过去主要依靠的石油已经越来越承担不齐支持美元的放水。

一来美国撤出中东,土鸡伊朗两派早就不听话,沙特也准备早饭。美国对全球石油产量控制权丧失殆尽。

二来环保压力下,石油消费量未来会有个明显降低。

加上美国经济这个形式,超发无限连才刚刚启动。

这种情况下,美元要想继续甚至进一步加强全球铸币税征收,就必须要有能满足“美国能够完全控制,未来交易量超大,全人类都是刚需”的承接商品。这个商品过去有人认为是粮食,但不少地区粮食产量很容易快速提升,美国没法控制。

目前能满足美元承接的商品,芯片看上去更靠谱一些。

全球只有中国芯片业在试图挣脱美国控制,但美国和其仆从国在上游控制点太多,完全脱离美国在量子计算落地前怕是没什么可能。中国芯片业只能争取到更多谈判筹码和发展空间,做不到取代美国的产业地位。所以美国对全球芯片产业的控制在未来是远高于对石油控制的。

市场空间方面,随着万物互联,越来越多的产品都将搭配大小贵贱不等的芯片,芯片需求高峰才刚刚起步。未来是有可能超过石油成为全球最大的世界化贸易品。

user avatar

从雷蒙多的话里看出,美国是要打算自己做芯片了。


我刚才说过,美国国内不生产芯片,这不仅对经济构成威胁,也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她呼吁美国国会尽快通过相关法案,以便能够在美国境内生产更多芯片。


美国的目的其一是将芯片制造这个环节收回来,趁着美国高科技还是全球领先的状态下,及时收网,以防中国在芯片制造取得重大突破之前,自己的产业链被破坏掉,至于为什么要收回,还是因为芯片制造的所在地台湾和韩国都在第一岛链,如果台湾被梧桐了,台积电处于大陆的控制之下,那么中国会将台积电的芯片制造经验和设备运用起来,加快速度分割美国的芯片行业。基本上韩国的芯片制造在那个时候就很难撑起美国的产业链条,毕竟中国和韩国的经济体量差别太大。只有美国的经济体量才能和中国抗衡。


目的其二带有政治性。通过“自愿上交机密数据”来彰显自己的影响力和控制权。韩国主权不完整,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主权的,时时刻刻都被美国牵制,而台湾大家都懂的,至今都在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而做傻事,垂死挣扎。美国声称自己可以有别的方法让三星和台积电上交机密数据,也许是因为有强大的情报网和监控方法,也许是因为美国控制了这两家企业一把手以及重要人物的家属,即暗地里有人质。或者说是没有提交机密数据的话,三星和台积电的重要人物或家属会因为奇怪的原因消失。


因此美国是有自信将芯片制造收回的。但是美国有没有那个能力在长期放在外面的芯片制造拿回来后马上就上手,并且不会给出一个离谱的价格来进行商业买卖,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美国目前的打法实际上还真的是特朗普所想的方向走,将全球化还原回来,变回以前那个孤立主义的美国。


但是又有一个新的问题。美国这边仍然有疫情存在,并且没有打算控制。以这个状态下进行芯片制造,效果能比台湾和韩国好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