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EUV下 Intel的10nm技术难度非常高,台积电的还没具体数据,不过GF的有,可以看到GF的7nm在和Intel 10nm比都不占优势。
Intel 10nm用了钴,GF 7LP还是铜
Intel 10nm各个金属层几乎都比7LP小,制造给你更难,更多的四重曝光 双重曝光。Pitch 那里GF占优 但是Intel这么做是为了保证性能,其次Intel用了SBS,所以别看这个Pitch略大 (单cell面积GF小)其实密度更高(10nm 100多年 7LP应该至多80-90)
综上,即便面对代工厂7nm,Intel 10nm也不落后。
———(后面更精彩)
然而事实是Intel无法按期量产10nm,代工厂虽然没延迟,但是目前已知的台积电7nm DUV 和GF 7LP全都缩水了,都达不到宣称性能,只是为了保证量产。
苹果A12 CPU提升10%,GPU 30%,大概也就是说台积电7nm DUV比起10FF 性能提升大概就是10%,功耗下降20%多的样子,比起宣称小了一大截。
当然Intel也学会了,Intel在19年发布的Icelake 可能也要用缩水10nm。
结论:在这个密度下,已经是DUV正常量产生产的极限了,(按照英特尔的标准 可能就是80MTx的样子),再高没办法了。 大家最后可能都是缩水到这个范围,之后必须EUV了。
在这个密度下,即便解决量产后,没有关键技术的引入 性能不会提升很多,让我们期待GAA吧。
赚不了钱了。
英特尔同工艺成本一直高于同行,所以代工一直只有高端。10nm 之后高端的应用太少,英特尔前进的意愿就更加弱了。
其它代工厂是fab在养公司,英特尔基本可以算是CPU在养公司。CPU现在的需求进展不大。
除了极少数的应用(低功耗),16nm/12nm 是目前成本最优的结点。
至于说命名问题,以前英特尔就是那么傲娇,领先行业2代。所以,现在确实落后了。
英特尔要拆分晶圆厂了。想起有一次有个外国教授来讲座,提了个问题,摩尔定律什么时候会失效。大多人回答都是从物理学极限考虑。他提出一种经济学观点,即制程的进步是由市场大小决定的,工艺越难,需要投入的就资金越多,就需要更大的市场来维持,只要市场能扩张,摩尔定律就可以维持。英特尔获得了全球所有市场,同时进军其他领域的尝试又失败,那么就意味着英特尔的制程不会再进步了。市场空间不够了。
台积电为什么能进步,因为台积电吃下了几乎所有移动处理器订单,光是iphone每年就多少订单。英特尔制程方面一旦落后,再无反超可能了,因为落后的制程,导致丢失服务器市场,市场规模减小导致研究更加困难。果然放弃治疗了,分拆晶圆厂。和当年amd ibm干的事情一样。最大得利就是amd,万万没想到吃到一波移动互联网红利。
英特尔现在制程工艺不咋样,公关倒是做得好,直到今天精神股东们还在洗英特尔14nm++++++++++比台积电的7nm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虽说三星台积电有水分,但是Intel和三星台积电的差距现在已经很小 。一个广泛认同的说法是三星台积电的7nm和Intel10nm差距不大,14nm++不如7nm。
所以,现在三星台积电和Intel几乎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两年后三星台积电推进5nm的时候 ,Intel照这样下去,可就是实实在在的被反超了。挤那么多年牙膏不可能没有后果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智能手机的大发展的同时,pc市场发展缓慢,没有市场的强力需求以及需求带来的利润,就将就着用吧,14nm++又不是不能用 ,隔壁amd的12nm还不如14nm++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